標籤:

茅台酒清朝及之前的發展是什麼?

早在二百年前,山西鹽商到邊遠的貴州省經商,因為當時交通不便,黔晉相距九千里,鹽商攜帶汾酒不便,就在貴州用當地的水和玉米、大麥,採取汾酒的釀製辦法造酒,沒料到貴州的泉水奇特,生產出的酒別具風味,從此茅台酒就成了山西鹽商的私釀酒。當地詩人吟「家唯儲酒買,船隻載鹽多」即指此而言。歷史上最早記錄赤水河畔釀酒史的,為司馬遷的《史記》。《史記.西南夷列傳》載:公元前130多年,漢武帝劉徹飲到來自夜郎(今黔北一帶)所產的名酒「枸醬」,情不自禁地贊曰:「甘美之」。

茅台酒清朝及之前的發展是什麼

以後便有了漢武帝派大將唐蒙到貴州開闢夷道,專門繞道茅台所在的仁懷的歷史,有道是「漢家枸醬為何物?賺得唐蒙益部來。」茅台古稱益部,而枸醬,經考證為仁懷赤水河一帶生產的用水果參加食糧經發酵釀製的酒。在中國的釀酒史上,真正完整用食糧經制曲釀造的白酒始於唐宋。而赤水河畔茅台一帶所產的大麴酒,就已經成為朝廷貢品。至元、明期間,具有必定範圍的釀酒作坊就已經在茅台鎮楊柳灣(今茅台酒廠一車間片區)陸續興建,值得注意的是,茅台當時的釀酒技巧已首創了獨具特點的「回沙」工藝。

茅台酒清朝及之前的發展是什麼

至明末清初,仁懷地域的釀酒業到達村村有作坊。在此期間,茅台地域獨步天下的回沙醬香型白酒已臻成型。到了1704年(康熙四十二年),茅台白酒的品牌開端湧現。以「回沙茅台」、「茅春」、「茅台燒春」為標記的一批茅台佳釀,成為貴州白酒的精品。乾隆年間貴州總督張廣泗向朝廷奏請開修疏浚赤水河道以便川鹽入黔,促使茅台釀酒業的更加旺盛,到嘉慶、道光年間,茅台鎮上專門釀製回沙醬香茅台酒的燒房已有20餘家,其時最著名的當數「偈盛酒號」和「大和燒房」。到1840年,茅台地域白酒的產量已達170餘噸,創下中國釀酒史上首屈一指的生產範圍,「家唯儲酒賣,船隻載鹽多」成為那一時代茅台忙碌氣象的歷史寫照。

茅台酒清朝及之前的發展是什麼



推薦閱讀:

川酒盈利大幅度增長
武漢市場進口紅酒價格走低 中低端價位受歡迎
三個新趨勢 正在改變白酒競爭格局
五百左右的洋酒推薦?
如何能合法的體驗到幻覺?

TAG: | 茅台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