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美學基本知識

造型美學基本知識

(1)美學概述

美學是一門涉及哲學、倫理學、文藝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的學科,對人類的審美活動和創造美的活動做最高哲學概括的哲學分支科學。美學原理主要研究美學的基礎理論和範疇。它的內容包括美、美感和美的創造,研究的具體內容包括美的本質、美的特性、美的不同範疇、形式美、美感的根源本質、審美趣味、審美意識、審美心理、審美創造等。通過美學的學習和研究,可以提高審美水平和審美創造的能力,便於展示設計師藝術風格的形成和定位。

從現象上看,美的事物給人以特定的審美感受,它能引起人們一種特定的情感反應。古今中外許多美學家都講述過美與情感的特殊聯繫,但他們不能科學地解釋美的事物引起審美感受的根本原因,不能解釋美的事物如何和為什麼會具有這種能喚起人們情感的特殊性能。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者則經常把這種客觀根據歸結為一種生物學、生理學的自然本能或對生活、生命的抽象的愛,如車爾尼雪夫斯基就認為美的事物所以能引起愉快的情感,就因為它是生活,而人總是愛生活的。其實美學從某種意義上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即理性與自由力量的對象化。

1)美學的研究對象 美學研究的對象是多元化的。美學的研究對象應是以美為基礎,以美為中介,用以研究美、美感、藝術和審美教育的內在聯繫及其一般規律。具體來說,美學研究的對象包括四個部分。

①美的本體部分 揭示以美的本質為中心而展開的對美的內容和形式的關係及規律性的表現。

②美感 審美經驗就是美感,從心理學角度揭示和描述審美心理結構、過程及其本質和特殊規律,分析審美意識,並結合社會學去研究審美個性。

③藝術部分 重在社會學、心理學的考察,把藝術作為審美心理的對應物即審美對象來研究,揭示勞動、審美與藝術起源的關係,揭示藝術的審美本質和特徵、各類藝術的審美特性。

④審美教育 是把長期受歷史文化熏陶積澱而成的美感心理再落實到人類心靈的塑造上,培養審美能力。

這樣,美、美感、藝術、審美教育這四個部分便構成了一個有機的完整的體系。美是基礎,美感是主體和中介,藝術是美感的深化和擴展,審美教育是最終的落實和歸宿。

2)美學研究的方法 當代美學發展趨於多元性,美學研究方法亦多種多樣。有的從社會學角度分析的,有的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的,還有從邏輯學分析的,但是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邏輯和歷史相統一。

①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因為人類社會生活本質是實踐,所以要求美學研究必須從生產實踐、社會生活實踐和審美實踐活動出發。實踐是主體和客體、物質和精神的交叉點,是認識的出發點、動力、條件和歸宿。美學研究既不應該從抽象的概念、定義出發脫離審美與藝術實踐的實際,也不能停留於經驗現象的羅列,而要從對於審美和藝術現象的經驗的觀察、分析、概括上升到理論,再通過審美和藝術實踐以檢驗和發展美學理論。進而用這些美學理論去指導具體的審美實踐活動和藝術實踐活動。

②邏輯和歷史相統一 要求美學研究既要注重對社會實踐生活中的審美經驗進行邏輯的、理論的概括,又要注意研究美學範疇、美學理論的歷史發展、變化和轉態的過程。美學是一門研究在社會實踐基礎上歷史地變化著的審美現象的科學。美學中的各個範疇和規律是隨著現實生活和藝術的發展而歷史地產生和形成的,就是同一個範疇和現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有著不同的意義。如果美學研究不把邏輯的方法和歷史的方法統一起來而是單純從邏輯上進行研究,那就很容易陷入抽象空洞的概念和推理之中。只有把邏輯和歷史的方法統一起來,才能使美學研究沿著正確軌道不斷前進。

3)美的形態 美的形態主要表現為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三個方面。

①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具有審美價值的客觀自然界中自然事物之美,是自然界原有的感性形式引起美感的。例如,日月星辰、山水花鳥等自然景觀都屬於自然美的範疇。自然美可以分為未經人類加工改造過的自然美和經過人類加工改造的自然美。自然美側重於形式美並具有象徵性、多變性的特徵。

②社會美 社會美是指社會事物、社會現象和社會生活中的美。它來源於人類社會實踐。人類社會實踐既是改造自然的生產活動,也是改造社會的社會活動。在這一過程中人的本質力量得到充分顯現,從而創造出社會美。其本質就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在所創造的社會事物上。社會美雖然表現在人類活動的許多方面,但是核心還是人的美。

③藝術美 藝術美是指藝術家按照一定的審美理想、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對現實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社會事物進行選擇、集中、概括,通過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技巧,將頭腦中所形成的審美意象物化出來,則成為藝術美。它來源於實踐,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藝術美是美的重要存在形態。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是美學研究的根本問題,美是美學研究的基本範疇。人對現實的審美關係,集中反映在藝術美上,所以,藝術美是美學研究的主要對象。

藝術美是觀念形態的美,是現實美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屬於社會意識的範疇。儘管它相對於審美主體而言,是主體審美參照的對象,但仍屬於第二性的美。它作為藝術家審美意象的物態化,則具有其客觀性,藝術美的生活原型,是源於客觀存在的自然對象和社會生活;藝術美又具有主觀性,是指物化在藝術作品中的藝術美,已不是原始自然形態的自然美和社會美,而是經過藝術家加工改造,融進藝術家審美理想、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的第二性的觀念形態之美。

4)美的特徵

①美具有直觀形象性的美學特徵 美作為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即內容與形式對立統一,都是以一種具體可感的形象呈現出來的,離開一定的感性具體形態就無所謂美與丑。一般說來,凡是形象總是可視、可聽、可觸、可感的,無論是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都不能脫離具體可感的形式而存在。美是目的性與規律性在感性形式中的對立統一,所以需有一定物質因素為載體,如色彩、線條、形體、聲音等把人的本質力量通過改變、認識客觀對象世界的各種感性形態呈現出來,才能作用於主體的審美感官,而引起審美感受。

美是具體可感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一般說來,美是具象的,是視覺和聽覺可直接觀照和感知到的,概念是抽象的,它雖然是從具體可感的事物中抽象出來的,但一經抽象出來變成理論概念,則失去其具體可感性的特徵。美的形象是具體可感的,是指個別的、栩栩如生的形象,審美主體憑著感官,以直觀感性形式呈現出來的,寓理性於感性形式之中的審美觀照對象。在整個審美觀照過程中,主體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和指向客體對象具體的感性形式,並把主體各種心理因素如情感、想像、理解等滲入其中,全身心地感受對象的美。

②美具有感染妙悟的美學特徵 首先,美具有「以情感人」的審美特徵。人們常說:「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懷,意美以感心」,都是通過主體情感體驗為中介,從悅耳悅目逐漸妙悟到美的真諦,領略到更深層次的美的意蘊,升華到悅心悅意的境界。美的情感體驗不是抽象的,它和主體的審美感知、表象運動聯繫在一起,受客體對象的感性形式制約。

③美的事物具有愉悅身心的美學特徵 一切情感態度的產生,都是主體對客體對象情感體驗的結果。這就取決於客體對象是否具有美的價值屬性和審美主體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的高低。

④美具有社會功利性的美學特性 美不是客體對象的自然屬性,也不是人的主觀意識的產物,而是一種社會性的客觀存在,或者說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性的存在。所以美的客觀性就是美的社會性,與人類的物質功利性和精神功利性聯繫在一起,具有明顯的社會功利性。

(2)造型藝術的原則

造型藝術是指使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料、絹、布、紙張、石、金屬、木、竹等),通過塑造可視的靜態形象來表現社會生活和藝術家情感的藝術形式。它包括繪畫、雕塑、攝影、建築、工藝美術等具體的藝術形式。因此習慣上,造型藝術也被稱為「美術」「視覺藝術」或「空間藝術」。

在造型藝術的領域中,由於所使用的物質材料和表現手段的不同,使得不同的藝術種類的美學特點各有差別。例如繪畫與雕塑、攝影與繪畫、雕塑與工藝美術,它們彼此間的差異性也許是天壤之別。然而,儘管造型藝術的各個門類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徵,從中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共性的、可以在造型設計中注重把握的原則:

1)造型藝術要有審美價值 作為一種空間藝術形式,造型藝術首先必須具備審美價值。出於這種藝術形象是直接的空間存在形式,因此人們的視覺可以毫無障礙地感受到它們的存在,從而引發審美感覺。在繪畫和攝影藝術中,藝術家用線條、色彩、色調和構圖在平面空間中創造著平面感或立體感的二維形象;在雕塑、建築藝術和工藝美術中,藝術家們則用泥土、木石、金屬為材料,在立體的空間中創造出具有實在物質性的三維形象。不管是何種形象,如果沒有美感,就談不上設計。

2)造型藝術要突出瞬間性 造型藝術由於塑造的是可視的空間性的靜態形象,因此就其本質而言,它是不適合表現事物的運動和過程的。所以,藝術家通過使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而塑造出的藝術形象,只能是藝術形象運動過程中的某一瞬間的凝固,是在瞬間的形象展現。有價值的作品一定是與抓住了時間性有關的因素。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體育攝影,它對運動的捕捉就是用靜態藝術手段去反映運動的創作,體育攝影的價值也就是在其瞬間性。同樣,在繪畫、雕塑乃至工藝美術和設計中,都需要這種瞬間的時間把握。否則,造型藝術就會喪失生氣。

3)造型藝術要著力追求意境的表現 傳統觀念認為,造型藝術長於再現而拙於表現。但是,現代優秀的造型藝術打破了傳統的再現的藩籬,日益由再現轉向表現。藝術家通過造型藝術的創作活動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某種意識及情感傾向。藝術的再現僅僅是惟妙惟肖的模仿,而表現卻需要作者抽象藝術本身的內涵,展現造型的意境。這就如同中國的水墨畫中的空白,絕對不是背景或者多餘,正是意念所在。

(3)造型藝術的表現

1)建築藝術 建築藝術是通過建築物的形體、結構方式、內外空間的組合、建築群以及色彩、質地、裝飾等方面的審美處理所形成的一種實用藝術。它按照物質的重力規律和美的規律,創造出既適應於人類的生存又符合審美的需要,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既具民族性、時代感又具—定象徵意義的空間造型體系。

建築主要屬於實用藝術範疇。它是一種通過建築物的內外造型設計、建築群的布局與比例關係等手段,在立體空間中表現某種設計思想的實用藝術形式。由於建築藝術概念對建築設計與施工有著特殊的美學要求,因此不是所有的普通建築物都可以稱為藝術的。往往只有那些有特點和某種美學或文化價值的建築,才可以成為建築藝術品。

①建築藝術的分類和建築的分類概念一樣,建築藝術一般也分為民用型、公共型和紀念型,其風格則因民族、地域等文化原因而有不同表現。由於建築技術和材料技術對建築藝術風格的影響很大,因此建築藝術始終是一個歷史形態。伴隨著未來技術發展,建築藝術風格與樣式將有更多的變化。

②建築藝術的審美特徵

a.建築藝術是一種實用藝術,它是實用與審美的統一。

b.建築藝術是—種中間造型藝術,它的審美特性常常直接表現在它自身所具有的造型美以及和周圍環境的和諧關係。

總之,建築藝術的審美特徵首先集中體現在建築的造型上。而不同的建築形式又納入不同的審美感受:或是形式美的愉悅,或是精神的震撼;或崇高、或優美、或獨特、或怪誕。

③建築藝術的代表作品

a.巴黎的國立蓬皮杜文化中心巴黎的國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位於著名的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是根據法國已故總統蓬皮杜的倡議而建立的。它是一座新型的、現代化的知識、藝術與生活相結合的寶庫。人們在這裡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技術和手段,吸收知識、欣賞藝術、豐富生活。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由四大部分組成:公共參考圖書館、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工業創造中心、音樂—聲學協調研究所,其中公共參考圖書館與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功能和藝術性最為突出。

公共參考圖書館完全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舊式圖書館,它擁有當代書籍30萬卷,期刊2 400種,幻燈片20萬張,微縮膠捲15 000個,唱片1萬張及各種電影、錄像、地圖、磁帶等。館內設施一律開放,讀者可隨意翻閱開架圖書;也可以通過錄像機隨意選看介紹各國文學藝術、科技、民俗等情況的電影、錄像;音樂愛好者可以戴上耳機自由欣賞自己挑選的唱片。館內到處都設有放大閱讀機和複印機,讀者可隨時用以查閱微縮膠捲和複製資料。該館還附設有40個小房間作為語言學習室,共有40種語言的有關教材、資料,人們在此可以聽錄音、看教材,選學各種語言。

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與那些舊的藝術博物館不同,集中突出了現代的特點。它專門介紹20世紀以來的西方各種造型藝術,收藏有立體派、抽象派、超現實主義派、結構派、概念藝術及流行藝術等各種流派的2 000幅作品。館內藏品的陳列方法是現代式的:一條主要線路按時間順序排列著各個流排藝術的代表作,周圍分設許多小展室,分別介紹某流派某作家的作品。觀眾既可以了解現代西方藝術的概貌,又可以對某一感興趣的流派或作品、藝術家進行深入的研究。館內還設有可以升降移動的板架,掛有那些未展出的作品。按動電鈕時,自動板架便可將那些觀眾所需而未展出的藏品展示在人們面前。

國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不僅內部設計、裝修、設備、展品等新穎、獨特,具有現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結構也同樣獨到、別緻,頗具現代化風韻。這座博物館一反傳統建築藝術,將所有柱子、樓梯及以前從不為人所見的管道等一律設置在室外,以騰出空間便於內部使用。整座大廈看上去猶如一座被五顏六色的管道和鋼筋纏繞起來的龐大的化學工廠廠房,在那一條條巨型透明的圓筒管道中,自動電梯忙碌地將參觀者迎來送往。當初這座備受非難的「龐大怪物」,今朝已為巴黎人開始接受並漸漸地喜愛起來,如果說盧浮宮博物館代表著法蘭西的古代文明,那麼國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現代化巴黎的象徵。

b.埃及獅身人面像哈夫拉金字塔的東面,有一尊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它面朝著東方,似乎在向初升的太陽行注目禮。它和金字塔共同象徵著法老生前的無上權威以及死後的靈魂不滅。

這座巨大的、身子蜷縮著的巨像,是在一個軟石灰石小丘的基礎上雕刻而成的。它雄踞在巍峨的金字塔旁,為法老的陵墓更增添超越人間的威儀和神秘感。獅身長609.6 m,高167.6 m,面部是哈夫拉法老的理想肖像。這種創造起源於圖騰崇拜:把某種動物當成祖先或神加以崇拜,再把法老的面容雕在這種動物身上,意味著法老是神的化身,藉以顯示無上權威。

這是人類第一件巨型雕像,僅人面部就長5 m,耳朵高3 m。這座巨型塑像是偉大的科學和藝術成就的結晶。由於雕像過於龐大,在雕作過程中首要重視的是整體藝術效果,而非對形象細部的精雕細刻,因此這座巨像的造型手法極其簡練、概括,達到一定程度的寫實,充分顯示了古代埃及雕刻家們的高超技藝。

2)繪畫藝術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歷史最為悠久和最為重要的形式。它是一種使用色彩、線條、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構圖、明暗、造型等藝術手段在平面空間(即二維空間)中創造能夠表現作者追求的靜態視覺形象的藝術。它記載了人類走過的漫長曆程。繪畫留下了藝術家的心靈與情感的探索,留給鑒賞者思索和感悟。繪畫藝術以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著人類。同時,繪畫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表現出它自身的實用價值。它將歷史文化的沉積與時代精神凝聚在每一件物質產品的創造上,成為價值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繪畫從人類文明的起源期產生髮展,現已成為了一個品種繁多的造型藝術樣式。在體系上,繪畫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方繪畫兩個主要體系;在使用的材料與工具、技法上,繪畫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粉筆畫等;在選擇題材內容上,繪畫分為肖像畫、風景畫、靜物畫、宗教畫、歷史畫、風俗畫、動物畫等;在形式和功能上,繪畫分為宣傳畫、連環畫、壁畫、漫畫等。

①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徵

a.線條美 就是以線條的流動來凝聚人的敏銳感覺和細膩的情感。繪畫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和畫家長期的觀察、描繪、體驗,積澱了人的豐富的觀念和情感內容,使線條成為人的審美對象。

b.色彩美 色彩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依據,也是獲取形式美必不可缺的要素。在繪畫中,色彩具有特殊表現力。所謂色彩美,是指各種顏色及其濃淡變化在對象上的一種配置。這種配置不僅逼真地表現出物象的形狀、體積、質感、量感,而且極其細緻地反映出豐富而又強烈的情感意蘊。

c.構圖美 構圖是繪畫的重要造型手段之一,是畫家思想感情轉化為表現形式的橋樑,是藝術家為了表現自己的思想內容或美學主張,在畫面里安排布置表現對象的形、色及其關係,將若干個別的形象組織成為有機的藝術整體的手法。

②繪畫的構圖特點 繪畫構圖有著高度的美學要求。不同的民族在繪畫構圖上表現出不同的宇宙觀和空間意識。西方繪畫傳統的主要趨勢是以真求美,因而其構圖方法是立體透視(或稱焦點透視),畫面上表現出縱、橫、高、低的立體效果;而中國畫崇尚神與物游,不為物所累,採用的是「高遠」「乎遠」「深遠」的散點透視,咫尺之圖可納千里之景。

③繪畫藝術的代表作品線條美、色彩美、構圖美使繪畫藝術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畫家正是運用線條、色彩、構圖等形式,經過精神、情感的熔鑄,把客觀物象塑造成比自然物象更美的意象。

a.西方繪畫藝術作品拉斐爾的油畫《聖母子》 畫中,聖母子坐在凳子上,背後是一片溫柔的景色。背景的天空風和日麗,可以看到遠處的山巒融進淺藍色的天空。右邊的幾簇矮樹叢,把視線引向了山上的那座小教堂。這使觀賞者想到年輕的母親與她的嬰兒屬於宗教的世界。母親與孩子頭上環繞的兩道光環,是他們聖潔的標誌。拉斐爾把年輕的母親描繪得那樣甜蜜,夢幻般的臉畫得如此溫柔,看著她時,只能想到是聖母。

她那雙大大的眼睛根本沒看任何東西,因為它們追隨著她的思緒。她正在沉思,似乎沒有注意到嬰兒耶穌把他的小腳放在她那隻擱在膝蓋的手上。這令人感到她似乎已經忘記了嬰兒的存在,而在想著耶穌與他的未來前程。

小耶穌畫得比他那個年齡的男孩顯得要大。拉斐爾創作這個孩子的肖像的方式,確立了耶穌在畫中的重要位置。

觀看聖母子的臉可以發現,那柔和的輪廓、大大的眼睛、挺直的鼻子和小嘴,與希臘傑出的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創作的維納斯頭像有著驚人的相似。這是因為,拉斐爾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藝術家,他一直在對古代藝術進行研究。不同之處是:拉斐爾把聖母的臉畫得更加溫柔。他把古代女神的神態畫得更精緻、更柔和,賦予了古代異教徒的藝術作品以新的基督教的含義。

拉斐爾賦予了古代美以新的生命。在他的畫中,古代藝術獲得了再生,並發展成一種新的不同的完美形式。拉斐爾的成就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最高水平。

b.東方繪畫藝術作品徐悲鴻的《群馬圖》 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徐悲鴻的駿馬圖獨步畫壇,無人能與之相比。他一生致力於國畫的改革,而體現他國畫改革最高成就的就是他的國畫奔馬。他非常注重寫生,關於馬的寫生畫稿不下千幅;學習過馬的解剖,對馬的骨骼、肌肉了如指掌;同時,他還熟悉馬的性格脾氣。在技法上,他以中國的水墨為主要表現手段,又參用西方的透視法、解剖法等,生動逼真地描繪了馬的颯爽英姿,用筆穩健有力,用墨酣暢淋漓。暈染按照馬的形體結構而施加,墨色濃淡有別,既表現出馬的形體,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徐悲鴻畫的馬是中西方繪畫藝術融合的成功產物。《群馬圖》作於1940年,徐悲鴻當時正旅居印度,他從報上得知中國軍隊在鄂北痛擊了日本侵略者,喜不自禁,乘興揮毫,畫下這幅即興的佳作。在圖中左上側,他自題:「昔有狂人為詩云:一得從千慮,狂愚輒自誇,以為真不惡,古人莫之加。」借這幅奔馬圖,他抒發了自己對國家、對民族的明天滿懷希望以及對抗日戰爭必勝的信念。托物言志是他繪畫的一大特色。

3)攝影藝術 人們常將同屬造型藝術的攝影與繪畫比較,認為兩者雖然都是在二維平面上塑造視覺形象,但繪畫形象可以出於想像來虛構,攝影形象只能是真實地再現,因此紀實性和真實性成了攝影形象的最大特徵。這種看法雖然不錯,但對於把握攝影藝術的審美特性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探究攝影形象構成的基本要素,以及這些要素在審美上的作用,才可能真正理解攝影藝術。把握造型手段的特殊性,是理解攝影藝術的起點。

①攝影藝術作品《生命之舟》 詩人用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詩句來讚頌駱駝,攝影家用鏡頭讓駱駝把頭高高昂起,稱之為生命之舟。

在攝影作品中有不少拍攝沙漠、駝隊的照片,其中不乏精彩之作。經常看到,一望無際的沙漠、起伏飄忽的沙丘,逆光下一隊駱駝緩步而來,駱駝長長的影子投射在黃沙之中,或有些東倒西歪的茅草,或有幾株乾枯的老樹……這樣的畫面使人感到荒涼、孤獨,甚至是恐怖。而《生命之舟》卻令人精神振奮,給人以力量和勇氣,使人對駱駝充滿了敬仰之情。這幅作品所以能產生有別於沙漠駝隊照片的視覺效果,關鍵就在於對駱駝形象的獨特别致的刻畫。攝影家選用了廣角鏡頭,在近距離、低角度仰對著駱駝拍照,利用了廣角鏡頭可使被攝物影像變形的效果,從而使這駱駝影像顯得特別高大,同時也使較遠的其他景物顯得更遠更小。懸殊的比例變化,產生了異常的對比效果。特別是低角度的仰攝,讓前景中佔主體位置的駱駝形態異常突出。駱駝的頭高高昂起,駝毛被風吹得向後飛揚,昂首闊步、氣勢十足、目空一切的神態,像是在宣告天下任何困難都可以征服,充滿了信心和力量。同時,標準正三角形的構圖,使畫面顯得非常的平衡、穩實、牢固,使人感到無比的踏實,把生命托靠在這樣的沙漠之舟上,可靠感和安全感大大增強,從而完美地表達出了作者的構思和創作意圖,主題思想得到了深化。

不同的鏡頭、不同的焦距、不同的拍攝角度、不同的攝像、不同的構圖,會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會形成風格獨特的作品。《生命之舟》再一次證明了這點。

②羅森塔爾·喬伊的攝影藝術作品《硫磺島》 鏡頭中,一群高大的美國海軍士兵正在硫磺島的蘇利班奇山峰上升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以重大代價攻克該島,這些不知名士兵的行為成了國家級的標誌,它曾啟發了華盛頓一幅著名雕像的創作。喬伊的主題不用大的場景來表現,而更具人文的大事記錄意味。

③老焱若的攝影藝術作品《一肩風雪》 老焱若是我國早期傑出的攝影家,是1923年我國最早的攝影家組織——北京大學光社的發起人之一,被稱為「光社四傑」中的首席人物。他的專業職務是工程師,但一生酷愛攝影,並有許多佳作問世。焱若先生的攝影作品沉鬱雄健,著力反映平民生活,畫面具有東方韻味。他於1927年拍攝的《一肩風雪》是其攝影風格的代表作。

這幅作品畫面簡潔,寓意深刻。大地被白雪覆蓋著,顯示了嚴寒季節的環境特色;左側蒼老枯枝、軀幹彎曲的老樹,寓意著國家民族的貧窮和落後;肩挑簍筐、披著風雪的老人,為了生計蹣跚吃力地獨行在茫茫雪地里,顯得凄涼無助。老樹、孤人、無垠雪地,「何處是盡頭?」

「出路在哪裡?」,恰是舊中國境況的真實寫照,從這幅作品中可充分體現出作者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

在畫面構圖技巧上,作者運用了文學作品中借喻、對比的手法,左有老樹,右有老人;老樹上披著雪,老人的肩頭也披著雪;樹是孤樹,人是獨人,從對照中使觀賞者產生聯想,發生共鳴。在影調處理上,背景和大面積的白雪,將濃黑的老樹、老人映射得異常突出,更顯蒼老。老人的背影影像是作者的匠心之筆,老人一肩風雪走向哪裡呢?發人深思,讓人同情,令人傷感。這與我國著名的文學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幅作品從形象的選擇、主體的安排、影調的處理、情調的描繪均充滿了東方韻味和中國特色,整幅結構是一幅完美的山水人物水墨畫。

4)書法藝術書法藝術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造型藝術。它以漢字的書寫為基本形式,在線條的飛動中創造藝術的意境。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它已逐漸成為有著成熟形態的藝術形式,影響遠播日本、東南亞各國。

最初,文字書寫的目的僅在於記錄與傳承。隨著文字的發展,中國古人使漢字的撇、捺、挑、折、鉤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審美意境的書寫形態。文字由單純的實用工具逐步成為一種藝術形式,從而發展成了書法藝術。中國文字從篆書到隸書,從草體、楷書到行書,發生了複雜的「書體」的變化。這種變化在初始階段並非藝術,而是為了滿足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但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逐漸提升,書法便在一代代書法家的藝術創造中具備了獨特的藝術形式特徵。例如,篆、隸等比較古遠的書體,雖然已逐漸失去其最初的實用價值,但作為藝術,其「生命之樹」正枝繁葉茂。

只有作為藝術創作的文字書寫才是書法。而作為藝術形態的書法,除了遵循文字書寫的基本規律外,還體現著書法藝術創作者鮮明的藝術風格。

①書法藝術的特性 書法藝術是一種借線條、形體結構表現人的某種氣質、品格、情操的藝術。它具有時間性,與其他形式的藝術相比更傾向於運動,並能在觀賞者心中形成動感的印象。這種特質基於書法特性:

a.從創作主體的角度看

(a)書法的基本構成元素為線條,線條作為點的運動軌跡,在書法藝術中表現為一種流動的、有方向性和不可重複性的書寫過程。而且創作過程與創作結果同步生成,沒有重複和進行製作的可能。

(b)漢字特定的書寫規律(筆順的先後起讓)產生了序列性規定,即書寫過程在時間上有連貫的性格,由單字而擴展及整篇。同時,它保證了書寫過程不是一個物理時間的無限綿延,而只是一個具有結構意義的運動時間概念。

(c)筆勢與體勢代表了書法藝術中時間屬性的全部內涵。古代書論中眾多關於「勢」的論述均說明,書法創作過程是一個以時間帶動空間(即以動作過程帶動視覺)的特殊過程。

b.從鑒賞主體來看

(a)書法作品給人一種時間推移的印象。首先,每個字都是在特定的句式或篇章結構內識讀,即首先存在著一個文字概念獲得的秩序。其次,每個字在書寫連綴時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空間構成。這種空間連續必然產生節奏,造成一種前後推移、具有內在邏輯的視覺關係和時間綿延的節奏序列。

(b)書法作品的欣賞與其他形式的藝術欣賞相比更容易讓人產生回溯其創作過程的聯想。

②書法藝術的吸引力和書法美的要素 主要體現在形質與性情兩大方面。

所謂形質,就是外在形態;所謂性情,就是內在精神。外在形態主要可從線條與間架結構上去賞鑒;內在精神,則須從作者對線條與結構章法的處理上顯現出的個性特徵與藝術風格上去體會。

a.線條的張力 中國書法最基本的外在形態是線條。人們在書法線條中看到的是線條本身的美,它來自於書法家創造性組合的秩序感,同時也讓人們在這種具有創作者風格的線條組合中,感覺到了生命的運動和自然的力量。人們在此時或許會全然忘卻文字的字義,而更多地關注於線條的美感了。書法只有到了這時,才真正擺脫了文字的干擾而獨立。

b.結構的意義 中國書法的結構問題,劃分為「字法」(即單個字的結構問題)和「章法」(即一篇字的布局問題)。單個字的「字法」,也被稱作「結體」。結體是書法中字的構成的技法問題,也是構成的美學問題。

③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 吳昌碩的書法藝術「行草七絕詩軸」。吳昌碩的行草取法王覺斯、黃道周,並參以歐陽徇和米芾筆法,石鼓文書體是其楷行功底的升華,故其行草書常有篆隸筆韻。

此幀行草詩軸,純任自然,一無做作,下筆迅疾,恣肆奔放,且又筆筆顧盼,字字呼應,篆意楷意相參而生,如枯藤,如老樹,如斗蛇,如高峰墜石,筆挾風濤,呈雄健爛漫、渾穆古厚之姿。有時數字連綿,如高山飛瀑,一瀉而下,用筆輕重徐疾,抑揚頓挫,富有強烈的節奏感,大有不可遏止之勢,觀之令人振奮,令人心曠神怡。

吳昌碩的行草結字多取法黃山山谷,多取斜勢,字體狹長,抑左揚右,緊縮中心。而此幀詩軸的結字卻較寬博,點畫間興味淋漓,撇捺橫豎均神采飛揚,同時講究篆書用筆,改方起為圓起,尖收為平出,轉折處加重頓筆。在整幅詩軸中,既有帖的俊逸、碑的蒼古,又有楷書的體態及篆隸的韻致。筆墨濃淡、乾濕、虛實相濟,章法錯落有致,字體大小、筆畫粗細變化疊出,均產生了無限的跳動感。落款分成兩行,以行草書之,增強了作品的韻味。「老辣奔放,洗盡鉛華,一片蒼茫,波詭雲譎,熟中有生,氣長神旺,一代大家。」

從整體上看,此件作品瀰漫著一種濃郁的金石氣息和動人心魄的韻律感,堪稱吳昌碩行草書法中的一幅佳作。

5)雕塑藝術 雕塑是以耐磨性和可塑性較強的物質材料塑造佔有三維空間,靜態和瞬間地再現客觀物體形象的一種造型藝術形式。它是感、刻、塑三種製作方法的總稱,所以稱為雕塑。雕塑是造型藝術中的一個主要形式。

①雕塑的種類

a.雕塑的創作方法主要有兩類:一是雕刻,二是塑造。所謂雕刻,一般是指通過對某種實體性材料的鐫刻而創作立體形象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圓雕、浮碾、透感。所謂塑造,是指通過對一定物質材料的塑形而創作立體形象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泥塑、陶塑、紙塑等。

b.從雕塑的體裁看,它一般可以分為紀念雕塑、裝飾雕塑、園林雕塑、宗教雕塑、陳列雕塑等。

c.從雕塑的樣式來看,它可以分為頭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和群像。

②雕塑藝術的審美特徵

a.雕塑藝術具有外觀形式上的審美特徵。決定其外觀形式美特徵的因素有雕塑物質材料的天然形式美和雕塑藝術本身的形式美。

b.雕塑藝術在三維立體空間塑造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體現出自然美與藝術美的融合。

c.雕塑作為靜態、空間的藝術,確實具有穩定性、凝固性,與動態的時間藝術有明顯差別。雕塑表現的往往是在行為的瞬間,其中包含著整個行為過程,包括行為的過去和未來而不僅僅局限於現在。雕塑提供了一個可供觀眾想像和創造的三維空間,它以靜態的造型表現出運動的姿態。

③雕塑藝術的代表作品 1974年陝西臨潼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坑,是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秦俑的雕塑風格趨於寫實,這種寫實主義風格不多見於秦以前的戰國,也沒有被此後的漢代所繼承,在雕塑史上有一定的獨立性。秦俑寫實面貌的出現與關隴一帶樸實的地域文化傳統有關係,也是秦始皇法家思想治國的體現。與後世雕塑相比較,秦俑的寫實風格是有其自身特色的。首先,秦俑臉部的刻畫較細膩。因為製作工藝是模製之後對頭部進行細加工,所以頭以外的部分很少手制,稍顯粗略。面部表情平板嚴肅,與隨葬軍陣的氛圍相協調。其次,秦俑的體量大,略高於真人,數量也多得驚人,與其說是雕塑作品,不如說是巨大的工程營造。第三,秦俑的寫實有「寫真」的特點,即過分追求細部的真實,連髮絲、帶扣、鐵甲的穿釘等都做得一絲不苟,這在後代雕塑中是極少見的。

a.立射武士俑 兵馬俑的造型一般都是中央垂直,左右均衡對稱,動作較小,缺乏曲線的旋律感。而立射俑是動態的寫實,在中國古代雕塑史上是比較少見的傑出作品。立射武士俑身材高挑細長,側身而立。頭挽偏左髻,身穿緊身布袍,腰間束帶,足登短靴。左臂前伸,右臂橫曲胸前;上身微傾,頭向左方側轉,左腿微弓,身體重心前移,右腿向後綳直,呈「丁」字形站立,似正欲舉弓拉弦瞄準目標。武士面龐削瘦,雙唇緊閉,兩眼直視前方,神色莊重嚴肅。通過形體動態、面部表情的刻畫,表現了一個年輕戰士英武善戰而又穩健謹慎的形象。其足法、手法、身法都合理合度,非常科學。反映了秦始皇時代的射擊技藝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形成了一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代所繼承。他的頭微側轉,綳著嘴,鼓著勁,嚴肅認真的神情,和動作互相呼應,栩栩如生。反映了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雕塑藝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b.蹲射俑 蹲射俑上體筆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形支撐著上體,重心在下,增強了穩定感。甲片隨著身體的扭轉而流動,衣紋伴著體態的變化而曲轉。種種富有韻律感的線條,烘托著人物的動態,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實感。這些蹲射俑的面容和神態各不相同,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徵,蹲射俑是兵馬俑中的精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傑作。

c.鎧甲武士俑 鎧甲武士俑是擔任警衛任務的衛兵,秦國稱為短兵。他身穿鎧甲,腦後綰六股寬辮形的扁髻。右臂前屈且作持長兵狀,威嚴挺立,神態英武。身體的塑造手法比較簡潔,無過多的虛飾。面部的雕刻細膩,風格明快。眉毛經過藝術誇張,塑得稜角分明,遠看使面目的輪廓更加清晰。面部施粉紅色,眼睛繪白睛黑珠,炯炯有神。

6)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是以設計意識為主導,並伴以形象思維的審美意識,通過工藝材料、工藝手段和各種專業技巧對各種物質材料進行設計加工而形成的美化的物品。從美術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工藝美術是人類古老的藝術,純欣賞性的造型藝術大部分是直接或間接地由它派生出來的。凡根據生活的需要,按照美的規律加工製作的物品都屬於工藝美術的範疇。工藝美術是造型藝術中最為普遍存在的形式。從基本意義上看,工藝美術的目的是為了美化生活。從表現形式上看,一方面工藝美術具有明顯的造型傾向,同時它又有一些超出了一般造型藝術規範的表現。

①特徵 它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純美術,其本質特徵是涉及人的生活的各個領域,直接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用有著緊密的聯繫,強調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統一,具有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的雙重屬性。其美學特徵是滿足實用的要求,體現材質美、工藝美和裝飾美。工藝美術作為融生活與藝術為一體的廣義的文化形態,是民族物質文明與文化水平的形象寫照。

②基本類型 工藝美術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日用工藝品,一種是陳設工藝品。前者屬於實用藝術範疇,指經過裝飾加工的生活實用品,包括陶瓷工藝、傢具工藝等;後者指專為欣賞裝飾而精細製作的陳設品,包括牙雕、骨雕、人雕、玉雕、景泰藍、金銀首飾等。

③工藝美術代表作品 中國西漢長信宮燈是西漢時期的銅燈,1968年出土於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中。燈形為一宮女手托燈盞,通高46 cm,整體鎏金。銘文刻有「長信尚浴」字樣。宮女執燈跪坐,神色恭顧,左手托燈座,左臂墊於膝上,與雙膝鑄為一體;右臂撫燈罩,由袍袖遮手。整個造型看來既自然得體,又靈動而不失穩重。

燈盤、燈座以及執燈宮女的右臂部分等均可拆卸,燈盤、燈罩可以開合轉動,能調節燈光的角度和亮度。宮女右臂中空,可以導入燈煙,保持空氣清潔。


推薦閱讀:

迪瑪希會覺得自己造型變帥了嗎?
擁有hold住全場的妝容,一步就搞定!
特朗普髮型有講究,解密領導人的頭頂大事
櫃中美人中周渝民的造型如何?
從臉型、氣質來分析的話,很多女孩留長發反而沒短髮好看,什麼樣的女孩更適合短頭髮?

TAG:美學 | 知識 | 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