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君子,溫文如玉

一、學而

我們常說中國人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不要盲目地推崇西方文化,老祖宗留下了不計其數的璀璨文化。如果只能用一本書包含整個中華文化,我想毫無疑問是這本傳承至今的儒家經典《論語》,而《論語》的第一篇第一句話就是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三句話初中老師上課跟我們解釋為「學習之後時常複習不是很快樂的么?有朋友從遠方來看你不是很快樂的么?別人無意冒犯了你你卻不生氣這難道不是君子的作為么?」當時的我心中有兩個疑問:1.這三句話作為《論語》的第一句話,是不是太隨便了一點?《論語》孔子死後100年之後由再傳弟子編撰的一本書,其一定有編撰的目的。而文章的首段首句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句子。如果整本書只是記錄孔子日常教學之言,將整本《論語》捧為中華文化精神的經典是不是太過了些。2.分開來說,僅僅從字面意思理解這三句話貌似毫無邏輯,前後沒有一定的因果關係為什麼要這麼寫呢?

當然這樣的疑問在應試教育的浪潮之下只能被淹沒。就像我高中提問政治老師何為「形而上學」,得到的回答是班長的訓斥以及被老師趕出教室。(班長還是我曾經暗戀過的姑娘)直到我大學無意間在列子上看到「形而上學為之道,形而下學謂之器」才明白。

我們熟悉的對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其實從頭到尾都是錯誤的。我們熟悉的解釋不僅不是對原意的簡單理解,而且曲解整句話的意思,導致三句話之間看似毫無邏輯關係並且每一句話的內容仔細一想也不是很正確。南懷瑾先生在他的書中提出了他對原意解釋的質疑,我擔心通過我的轉述會曲解他的含義,便貼上了原文。

總結一下,南先生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解釋為「隨時隨地要有思想、見習、體驗、反省」;將「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解釋為「寂寞悲涼的時候遇到知己是特別快樂的事情」;將「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釋為「做學問的人乃至一輩子也沒人了解也不會生氣」

我仍然有一個問題,孔子的門徒遍布三教九流,南先生的解釋一看就是出自鑽研學問的人之口,這樣的解釋真的能讓子路、子貢、子游這樣出自社會各個階層三教九流的人都乖乖信服嗎?

直到我後來看到了別的解釋。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這句話主要有三個字難以理解,「學、時、習」。

孔子同樣有一句話叫「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日本江戶時期的大儒學家伊藤仁齋訓這句話說「學」是「稽於古訓之謂學」,即吸取前人的教訓稱之為學;「求於己心謂之思」,學到的東西拿回心裡仔細思量叫做「思」。當代日本的思想家子安宣邦訓伊藤仁齋這句話時將其擴充為「我們所有人從出生在這個世上起沒有人是不學的」,從嬰兒的出生學習適應環境到成人之後的學習為人處世之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學習。而這些學習如果不伴隨著思考你將看不透這個世界,如果僅僅是順應著這個世界的要求,接受周邊的林林總總,不經過自己大腦的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那麼對於這個世界的本質是不會看得清的。而如果不通過學習,僅僅是思考,你根本不會自立起來。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大部分男生都會都一個困擾叫作「喜歡的女生不喜歡我」。由於男女生天生的差異,導致幾乎沒有男生天生就懂什麼是愛,怎樣去愛?很多男生訴求於「泡學」(PUA-PickUpArtist)希望能幫助自己追求到心儀的姑娘。然而同樣是學習「PUA」,有的男生照搬老師講述的技巧去追求女生又一次慘遭女生的白眼,而有的男生則成功牽手女神。前者與後者的差距就在於前者只有「學」而缺乏「思」,僅僅去學習搭訕技巧、聊天技巧、約會技巧等一些「術」層次上的東西,而後者通過通過對於「術」的學習,思考領會到了這些技巧背後真正如何與女生相處、並在女生可接受範圍內升級關係的「道」層次,才能一改過去拿下心儀的姑娘。

反之,不依賴學習搭訕技巧、聊天技巧這些「術」層次上的東西,你根本不可能領悟其背後的「道」。所以子安宣邦說,「學」跟「思」是一個人達向通達自立的很重要的途徑

而說到自立,就要說到儒家關於「自立」的另外一個關鍵語句「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這句話包含了儒家關於「自己和自我」的解釋。儒家講「自己和自我」跟我們現代人被西化影響的自己跟自我不一樣。儒家的「自我」從來離不開其他人,他是一個社會上的存在(等同於馬克思所說人的根本屬性是社會屬性) 父母、兄弟、同學、師長、國家、社會,每一個人在世界上都離不開其他人,沒有一個人是孤島。 一個人如果真的做學問是為了自己,就應該明白「我」是從來離不開其他人的。追求為己之學,讓自己變得更加完善把自己推向最好的狀態的話,這個過程是要一步步擴大自我跟周邊世界發生關係,甚至改變周遭世界的。

這種「為己之學」就叫做「成己達人」。當我成就自己達到最高點時,也同時成就了其他人成就自己的過程。這就是《大學》八條目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個步驟從微觀到宏觀,從小到大,從低到高是貫穿起來的。

因此為什麼整部論語第一個字是學,因為「學」這個字對儒家太重要了。儒家傳授的不是針對具體事物的「小人之學」,不是讓你升官發財、乖乖做順民的學問,而是要你做一個完美的人。而這樣的一個完美的人,他不斷地修行,改善自己,讓自己達到「與天地參」的境界,就必須要「習」。

「習」從朱熹開始就被譯為「溫習」,「時習」則是「時時溫習」,但這是宋朝人的理解。如果將其回到東周的語境,「時」作為一個狀詞是沒有「時時」的意思的。事實上,整部論語里也沒有這個意思。時,在這裡指的是一個恰當的時機。即學到的東西,要在一個恰當的時機「習」。

這裡的指的是實踐,連起來就是學到的東西,要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去實踐它。結合儒家的精神來說就是:你有成己達人的學問,這樣的學問促使你不斷完善自己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去追求一個君子追求的天下。而你能有機會,恰當的時機去實踐這樣的抱負,這樣子是不是不亦樂乎?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這句話主要的問題在於對「朋」字的理解。

初中老師告訴我們的解釋是「有朋友從遠方來看你,難道不是很快樂的么?」。他鄉遇故知,確實快樂,但是放在論語第一篇開宗明義第二句的話真的意思這麼簡單嗎?

朋這個字,從最早的甲骨文跟金文來看是兩條串子的意思。古人把貝殼穿起來當做裝飾片,即兩串漂漂亮亮的裝飾品。漢朝經學家包咸將「朋」解釋為「同門」,即同門師兄弟。再往講,「朋」這個字的字義進一步擴大到「朋友」的意思。所以古時候「朋」跟「友」指的是不同的含義,「朋」指的是同門師兄弟,「友」指的是朋友、同志,朋友即為在同一個門下學習並且有著相同志向的人。

而朱熹將「朋」這個字的意思定義為「同類」,類似於英文的「peer」。將「有朋自遠方來」連起來就是「有跟我相同志向的人從遠方而來」,大家在一起切磋琢磨,努力地互相學習奮鬥,這當然也是件不亦樂乎的事情啊!

遠方,我認為不一定指的是地理上的遠方,也可能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那個跟我有相同志向,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的人。正所謂世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地理上的距離,而是我聽得到你的呼吸卻感受不到你的心。一個追逐夢想的人註定沒有觥籌交錯、推杯換盞般精彩與熱鬧,沒有人是喜歡孤獨的,而正如原始儒家對於「自我」的解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但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終其一生沒有找到這樣的人,正如徐志摩所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所以,一個在不斷修鍊自己的君子,在茫茫人海中瞥見了那個與自己志同道合可以攜手共進、相互陪伴、共同奮鬥的人。這哪裡是不亦樂乎?簡直是爽爆了好嗎?

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在字面上沒有難點,知可以解釋為知道,慍是生氣的意思。

根據《郭店楚簡》的解釋,慍不僅僅是生氣的意思。因為源於人的天性,慍會生憂,會怨天尤人。所以歷朝歷代的大文學家在仕途失意時導致悲憤憂愁。

所以,別人不知道你有怎樣的志向,不理解你,但你並不在意、生氣,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的行為么?

4.感悟

(1)學而

所以論語 「學而篇」開頭第一句話連起來就是: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有成己達人的學問,這樣的學問促使你不斷完善自己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去追求一個君子追求的天下。而你能有機會,恰當的時機去實踐這樣的抱負,這樣子是不是不亦樂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在不斷修鍊自己的君子,在茫茫人海中瞥見了那個與自己志同道合可以攜手共進、相互陪伴、共同奮鬥的人,這難道不快樂么?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知道你有怎樣的志向,不理解你,但你並不在意、生氣,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的行為么?

連起來讀,似乎仍然缺乏一點邏輯性,這就要結合儒門的具體環境來看這句話。

孔子門徒眾多,其中不乏當時社會的精英階層如子路、子貢、顏回。儒家教門徒的是自我修鍊、讓自己達到「內聖外王」境界的學問而不是小人之學(小人之學:針對具體環境的學問)。孔子的門徒遍布社會的各個角落,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事業或希望成立自己的事業。孔子的門生認為「天行健」,天道自有其變數不受人的想法而改變,每一個人的成長註定是充滿坎坷。即使如伯夷、叔齊般的聖人最後的結局如此悲慘不是他們修養、仁德、智慧不夠,而是自有其命數。

儒門傳授的是一顆剛毅的心,這種剛毅的心不僅僅是如韓非子所說的「儒服者多執劍」或者直言不諱地說出事實,更重要的是人如何面對修鍊途中的諸多命數。如果你選擇了儒門的學問、選擇了追求「成己達人」作為人生的理想,你今天沒有一個很好的時機,逼迫你窮途末路,你的命運非常凄慘怎麼辦?不怕,因為你會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的同類,這些是與你非常相似、有相同志向的一些人,這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萬一連這樣的人都沒有,你孤獨地走在這樣一條道路上,周圍的人都不理解你,甚至那些曾經與你親密無間的人都不理解你,你孤家寡人連同道同志都沒有,你被逼到絕境,怎麼辦?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作為論語的第一篇第一句話,開宗明義,實際上是給剛剛翻開論語打算做儒家自己的年輕人內心的一個拷問,就如同《九陰真經》翻開第一頁寫的話是「欲練此功,必先自宮」;黃埔軍校大門口寫的「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此門」:想想儒家的聖人孔子的一生,你做好做一名儒家子弟的準備了嗎?你準備好要做一個君子了嗎?

(2)思而

跳出儒門的圈子,我認為論語的這頭三句話與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有異曲同工之妙。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應了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我們追求一個目標,首先要立志,其次在自己不斷努力、學習實踐過程中並且有與我相同志向的知己,不多,一二足矣的存在,豈非妙事?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對應了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兩者同樣都在說在追求這個目標的途中,我們遭遇了困難、挫折、身邊人的不理解甚至惡意揣測,可能我們暫時會過得沒有別人那麼瀟洒自在,但我們衣帶漸寬終不悔,還是選擇堅持下去。就如同王澍,無論他是否拿到了中國第一個普利茲克獎,他的建築作品永遠是飽受非議的,我在天津大學學習的過程中甚至遇到有人直言不諱地說王澍的作品是「什麼垃圾」。但是不怕,王澍有他的陸文宇,有他在杭州與建築工人一起下工地、吃盒飯的那10年沉澱。別的建築師在那最寶貴的建築市場膨脹的10年里賺的盆滿缽滿,但他一直堅守著他的信念最後得到了普利茲克獎。我撇開王澍的作品,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尊敬一生。

至於第三境「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什麼沒有在論語中對應,我猜測,由於論語是在孔子死後100多年由他的再傳弟子們編撰的一本書籍。在孔子之後,儒家沒有人可以達到「聖人」的境界,儒門也不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因此沒有下筆。抑或,論語的第一句是對每一個加入儒門的弟子的一個訓誡,正如「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此門」,我告訴你儒家的壞處,想清楚了再說要不要拜入儒家。仔細一想,莫不是感到非常悲涼?

或者,這是儒家給每一個弟子留下的一道開放性試題。正如儒家不傳授應對具體環境的「小人之學」而傳授天地、為人背後的道理,因此儒家才能有如子路、顏回、子貢這樣各個社會層次的學生。而儒家子弟,在各行各業都可以運用儒家傳授的道理做好事情,做到「成己達人」,所以根本不需要告訴儒家子弟學會了這些你能得到什麼?在學習儒門的過程中,他們已經朝著更好的自己邁出了一大步。

而孔子對子游詢問種地的技巧的回答「此乃小人之學」,與當今人們所說不要「為了賺錢而賺錢」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3)簡而

人活在世上,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並為之努力奮鬥。在你完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你會成己達人,逐漸成長。如果你足夠幸運,你會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與你志同道合的人。你不再孤單,你們互相學習相互成長,這是一件多麼讓人開心的事情啊!萬一你沒有那麼幸運,周圍的人都不理解你,不知道你在追求這樣的目標,還譏笑你不懂得世故、愚笨,但是你還不生氣,繼續堅持向你的目標前進,那麼你真的配得上君子的稱呼!

這是一個儒門弟子必須經歷的階段,也是論語對每一個人的拷問。所以,你做好成為一名儒家弟子的準備了嗎?

而我相信,做到這三句話的人,離實現自己不會太遠。


推薦閱讀:

藝術小白的藝術學習3部曲
你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了嗎?
作業幫等App涉黃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好的程序?
如何在沒有靈感的情況下,寫出好故事

TAG:論語書籍 | 學習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