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最後一位民國才女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楊季康,祖籍江蘇無錫,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曾著《幹校六記》《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等;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
楊絳因與文史大家錢鍾書的美好婚姻而備受艷羨。錢鍾書生前曾稱其「最才的女,最賢的妻」。難得的是,楊絳在文學史上的身份,不止是錢鍾書的妻子,更是著名作家、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用時下流行的話說,楊絳和錢鍾書,有著世間罕有的「勢均力敵」的愛情。結局:楊絳晚年獨身一人,2016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
張愛玲(1920年09月30日-1995年09月08日)原名張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中國著名現代女作家,前夫胡蘭成。著有《傾城之藍》《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色·戒》《小團圓》等。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的蕭紅,是民國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歷,並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
結局:1942年1月22日,蕭紅與世長辭,在戰火紛飛中,寂寞地離開了人間,葬於淺水灣。享年31歲。石評梅(1902年-1928年9月30日)原名汝壁,山西省平定縣城關人,中國近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曾著有《紅鬃馬》、《匹馬嘶風錄》等。 石評梅自幼聰穎好學,很受父母喜愛,從三、四歲開始,父親就教她認字,每晚堅持不斷,有時她沒有認熟,雖是深夜,也不許去睡,直到念熟為止。1919年暑假,石評梅從太原女師畢業,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邁出這一步,是對石評梅思想和意志的考驗。因為在當時社會裡,一般人思想認為:「一個女孩子,中學畢業就可以了,何必費勁的深造呢!」然而她卻不斷求學、奮鬥著。她在父親支持下,走出山西,到北京求學。 結局:1928年9月18日,石評梅在北京西栓馬樁八號寓所開始發病,友人廬隱等送石評梅進舊刑部街日本山本醫院,後由日本山本醫院轉到協和醫院,診斷為腦炎。9月30日石評梅即逝世於北京協和醫院。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外文名Phyllis,別名徽音,生於浙江杭州,祖籍福建福州, 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丈夫梁思成。《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1931年4月,林徽因第一首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以「徽音」為筆名發表於《詩刊》第二期。林微因大部分作品是詩歌,也有散文、小說、戲劇和文學評論。她的詩多數是以個人情緒的起伏和波瀾為主題,探索生活和愛的哲理。詩句委婉柔麗,韻律自然,受到文學界和廣大讀者的讚賞,奠定了她作為詩人的地位,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
結局:林徽因一生頗為坎坷,但與梁思成相互扶持,結伴而行。1955年51歲 4月1日6時20分,病逝於同仁醫院。陸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近代女畫家,江蘇武進人,生於上海市孔家弄,近代女畫家。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 學生時代的陸小曼,不僅才能出眾,美麗也含苞欲放,初露魅力。她有上海姑娘的聰明活潑,又有北京姑娘的秀麗端莊。在學校里,大家都稱她為「皇后」。1922年和王庚結婚,1925年離婚。1926年與徐志摩結婚。1931年徐志摩去世後,整頓衣裳起斂容,荊杈布裙素麵天,洗盡鉛華,戒煙作畫。 結局:1965年4月3日於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63歲。張充和(1914年-2015年6月18日)合肥四姐妹之一,被譽為「民國閨秀」,在書法、崑曲、詩詞方面的造詣,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開班講授,享譽一時。為淮軍主將、兩廣總督署直隸總督張樹聲的曾孫女,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在父親的影響下,四姐妹個個蘭心蕙質、才華橫溢,更屬充和為最。她的書法各體皆備,一筆娟秀端凝的小楷,結體沉熟,骨力深蘊,尤為世人所重,被譽為「當代小楷第一人」。在各種出版的崑曲圖錄里,她的名字是和俞振飛、梅蘭芳這些一代大師的名字連在一起的。1943年在重慶粉墨登台的一曲崑曲《遊園驚夢》,成為抗戰年間一件文化盛事。
結局:張充和在1949年隨夫君赴美後,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崑曲,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2015年6月18日凌晨,張充和在美國去世,享年102歲。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市橫嶺村,生畢業於燕京大學、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近現代偉大的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主張愛的哲學,「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冰心是中國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筆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再寄小讀者》、《小桔燈》、《晚晴集》等,被稱為「世紀老人」,「文壇祖母」。1923年起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 結局:解放後,冰心先後任《人民文學》編委、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副主席等職。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蔣冰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現代女作家、散文家。著有《在黑暗中》《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等。
1923年丁玲進入共產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中文系學習。1927年發表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等作品,引起文壇的熱烈反響。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後出任左聯機關刊物《北斗》主編及左聯黨團書記。這時期她創作的《水》、《母親》等作品,顯示了左翼革命文學的實績,1933年被國民黨特務綁架,後逃離南京轉赴中共中央所在地陝北保安縣。在陝北歷任西北戰地服務團團長、《解放日報》文藝副刊主編等職,並先後創作《一顆未出膛的槍彈》、《夜》、《我在霞村的時候》、《在醫院中時》等解放區文學優秀作品。1948年寫成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曾被譯成多種外文。結局:丁玲在晚年,不顧體弱多病,勤奮寫出了《魍魎世界》、《風雪人間》等100萬字的作品,創辦並主編《中國》文學雜誌,熱情培養青年作家。1986年,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
有人說:「相比林徽因的端肅,張愛玲的冷傲,陸小曼的風致,蕭紅的悲苦,謝婉瑩的恬淡,丁玲的複雜,楊絳的名氣與特質,其實始終不曾過於耀目。」可楊絳相比這些才女,絕對是將生活過得最幸福的,將人生看得最明白的。推薦閱讀:
※那位擁有人世間最理想的婚姻的「先生」走了
※如何評價楊絳女士咬人事件?
※楊絳vs冰心:誰的愛情更好?
※楊絳《我們仨》讀後小記--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