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寫給導師毛澤東

紛繁複雜的時代是需要導師的。

在今天這個官二代、紅二代、富二代為首的白富美們和更加廣大的窮二代所代表矮矬窮們的在不同的軌跡上愈行愈遠的當代,紀念這位已經離我們而去的導師對現在和未來都將有深遠的意義。

青年人是需要導師的。

寬厚、慈愛、博學的導師在給予青年人尊尊教誨的同時,如詩如歌般的經歷是對世界未來的主人們最好的言傳身教。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導師,毛澤東。

他是家境平平的鄉下小夥子。

雖然精明能幹的父親積攢了一些家產,但是相比於大富大貴的同伴和未來的同事們(諸如江西首富之子、北京學生聯合會講演部部長的張國燾同學),並不值得一提,求學時期為了節省學費而選擇學校的窘迫早已眾人皆知,哪怕壯年之後在上海開展事業的同時,也曾經只能靠洗衣店打工為生。

他沒有強力的家族可以倚靠,也沒有達官貴人們的垂青,用梁漱溟的話來說:他是白身。成敗進退,全靠他自己一人拼搏。

而他離開人世的時候,積攢了畢生的有形財富一丁點也沒留給他的子女們,正是本色、終生不變的本色。

他從不是生而知、無所不能。

17歲的時候他才走出家鄉,進入高小的學堂,然而僅僅經過8年,通過其自身的努力,25歲的他已經是當時最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全力的學習、不懈的學習、兼容並包、融會貫通的學習,貫穿了他的終生,知識和求知的精神讓他魂魄永遠如同年輕人般的鮮活和充滿生命力,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自始至終,他都是純正的理想主義者。

辛亥革命的大旗插上長沙城頭之時,欣欣然的他居然放棄了學業實打實的當了半年的大頭兵。

27歲的他,迎娶了全國知名學者、學術帶頭人的女兒,繼承了大量的科研經費不說,旋即又獲得了相當於當前北京、上海幾十套房子一般價值的地產:數百畝良田。

32歲的他,已經官拜宣傳部部長之高位。

然而為了天下大同的理想,為了窮苦百姓的福祉,他統統放棄了。

哪怕過了花甲之年,當發現自己與諸公的汗水和鮮血會被顛覆和葬送時,為了理想與用畢生時間創造的一切,他毅然決然的與已經腐化墮落的戰友們決裂。

他是真正的強者,從不被困難壓倒,更不會喪失主動權被牽著走。

在敵強我弱、形式被動的時候,他總是奉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敏銳而靈巧盡一切可能尋找局部的優勢,並將優勢發揮到極致,而後積小勝為大勝,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

在佔據主動的時候,他總是高屋建瓴、勢如破竹,浩浩蕩蕩,橫掃千軍如卷席。

他從不屑於使用陰謀,卻而代之的是陽謀,光明正大、浩浩湯湯、雷霆萬鈞而又不可阻擋、無可逆轉的陽謀。

他不犯二過。

34歲的他,依然決然的舉起了大旗,登上井岡山,又經過8年的斗轉起伏,命運帶給他的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來自敵人更大的壓力和來自戰友的各種懷疑甚至是責難和打擊,然而這些並沒有讓他沉淪、消沉或是放棄,他用寒冷的命運激流洗滌自己,他在痛苦中磨練自己的意志,他在失敗中不斷地學習和改進,而後,42歲的他登上了權利的頂峰,一直到生命結束,他都牢牢的駐守在峰頂。

他的才華蓋世。

他的文章豪放大氣,英雄主義、浪漫主義、樂觀主義三者兼而有之,豪邁而統一。

他的作品想像浪漫。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的興趣偏於豪放,不廢婉約。」

他的詩詞文采華美,色彩明麗,形象生動,氣勢磅礴,文辭華美的作品,將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口味完美的統一,流傳在一代又一代的平頭百姓的口頭中,新鮮的存活在他們的生活里。

他是統帥,也是身先士卒的戰士。

在那個前所未有動蕩、大亂大致的年代,既需要拿筆的戰士喚醒麻木和睡熟的勞苦大眾,也需要拿槍的戰士前赴後繼的捨命打破舊世界。

拿筆的戰士們有魯迅先生的引領。

而他,從未想過要拿起槍,直到生命的終結,他一直覺得自己最適合做老師或者記者 ,但是當歷史的重任落下來的時候,他勇敢的肩負了起來,於是中國歷史上橫空出世了一位料敵制勝、用兵如神、既善將將又善將兵的偉大統帥。

他所率領的人民軍隊在短短的26年里,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戰勝了從土匪、山賊武裝一直到世界第一強軍的美國軍隊在內的所有敵手,赫赫戰功讓他的麾下和敵人皆肅然起敬。

他在締造這支軍隊之時,在其DNA里就融入了民主、平等和戰無不勝的群眾路線作為其基因的核心內容,從誕生的一刻起,這支軍隊總是充滿了積極主動的戰鬥力和無限的勃勃生機,總能以弱勝強,以少勝多,還具備自我主動繁殖、發展的能力,古今中外,如此這般越打越多的武裝力量是永遠無法被戰勝的。

他總是對年輕人充滿希望,他是年輕人的保護神。

他總是和善、微笑著對待年輕人。

他對年輕人的講話充滿陽光般的溫暖:「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年輕戰士張思德燒炭之時犧牲,他出席哀悼會並寫出不朽的長文。

劉胡蘭倒下於敵人的鍘刀之下,他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簡單八個字,毫不吝嗇把人類最美的詞句獻給了這個年紀15歲的小姑娘。

無論是身邊的「二王八司馬」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王蒙,受到了無妄之災的時候,他總是主動站出來為他們說話、解圍。

即便他如此的偉大,而我們這一代,恰恰是在對導師的否定和批評之聲中長大的。

無論是公開的教育體系下,還是街頭巷尾的議論中,亦或是所謂主流、非主流的文藝作品中,對導師的評價往往不是七三開,而是三分成績,七分錯誤。年少的自己甚至一度覺得,導師如果在1958年之前去世,對中國和世界乃是最好的結果,而導師也不會犯後來的那麼嚴重的「錯誤」,對他自己的名譽和政治生命也是最好的「保值」辦法。

然而,輕鬆、愉快、憧憬著一切都奔向著美好未來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最終在最後一個年頭在血腥和絕望中結束了。伴隨著發展就是硬道理的串詞,伴隨著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震天口號,慢慢的發現,祖國和自己生活的環境越來越不一樣了:

曾經的高效而公信力超強的各級人民政府,慢慢的蛻變成了各種朝南坐的大老爺把持的「衙門」;過去清廉和充滿朝氣的工人階級先鋒隊、工農聯盟的守護和領導者,讓大量老工人下崗,讓農民變成社會弱勢群體,讓自己成了腐敗分子的大培訓學校,老百姓對腐敗分子的態度從敏感痛恨,也慢慢轉化成習以為常、無可奈何。

曾經充滿理想色彩的解放全世界、解放全人類的口號永不再見了,取而代之的各種畫餅的理論以及獨自吃餅的嫻熟操作,曾經保證所有人生活和福利的全民所有制企業,一夜之間變成了所謂的國有企業(試問,這個國有的國,到底是誰的國?),變成了少數人、少數家族獲得壟斷利益的印鈔發動機。或者直接MBO,將孟泰這群人在垃圾堆里積攢起來的老百姓的家底,統統變成了自己家的私產,而這些既得利益集團組織起來的統治集團,面對全世界範圍的危機,調整和控制力度只能是不斷的加息或降息,或者索性就上萬億的印鈔,用忽上忽下的物價來鍛煉老百姓的神經。

曾經的平等不見了,曾經的大民主不見了,曾經不富足但是公平的分配製度被堂而皇之、言之鑿鑿的摧毀了。曾經屬於每一個老百姓的社會資源和上升通道被牢牢的壟斷在少數人、少數家族的手裡,曾經平頭百姓靠自身努力獲得成功的幾率越來越小,而社會成本、負擔和發展的代價,醫療、教育、住房等新N座大山不容置疑的壓過來,日益像枷鎖一般,牢牢地套在了每個窮二代人的身上。

放眼全世界,形式同樣的越來越不妙。

正當福山之流得意洋洋的高調拋出「歷史終結論」的時候,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後浪推前浪一般的波濤洶湧而至:1987年華爾街的黑色星期一、1997年的東南亞經濟崩盤,而始於2008年而到現在依舊沒有消散的全球經濟危機更是把以歐洲為首的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套上了惡性循環的枷鎖……

於是,問題接踵而至,無可迴避:

社會精英和既得利益者們向我們許諾的開放、自由、豐裕的世界,到底是不是真的?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嗎?

無聊的愛情,淺薄的浪漫,廉價的溫馨,曖昧的隱私,虛偽的英雄,搔首弄姿的明星和表情獃滯的政客,這些精彩和熱鬧帶給我們的是否只是白痴一般的快樂?

除了變成可以買賣的勞動力商品,除了為自己的價格上揚而歡欣鼓舞,除了為自己的價格下跌如喪考妣,而我們生命的價值何在?除了在龐大的社會機器上做一枚螺絲釘,為了保住職位和飯碗而點頭哈腰,卑躬屈膝,我們在這個社會上還有其他的自由嗎?

當整個社會財富膨脹的時候,我們作為財富的創造者,為自己拿到權貴們分剩下的一杯殘羹冷炙而欣喜不已,當危機降臨的時候,我們作為成本和負擔被第一時間棄之如塵,我們快樂嗎?我們幸福嗎?

當我們遇到困難、災難和危機的時候,拉一把渡過難關?誰又能真正代表我們的利益,誰又能替我們說話,為我們伸張正義?

是的,正是這30多年以來精英們和既得利益集團的高歌猛進和恬不知恥,才讓我們知曉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誰又是我們的守護神,重新深刻的領會了導師當年的激昂、悲傷、蒼涼和無奈,也正是社會這所大學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導師,重新選擇了導師!

「衛星上天、紅旗落地」;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不了了之」

「我多次提出問題,他們接受不了,阻力很大……要是按照他們的做法,我以及許多先烈們畢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諸東流了。我沒有私心,我想到中國老百姓受苦受難,他們是想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眾,不能讓他們走回頭路。」

從1997年開始,伴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普及,圍繞著歷史和現實的討論、爭論和辯論,也在大大小小公知和反面教員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和中年人通過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過程,重新認識了社會現實,也重新建立了對導師的認識和崇敬。

然而,作為和同導師一樣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我們不能神化導師,也不能穿越者般的異化導師,不能絕對的認為導師的戰無不勝和高瞻遠矚是天生的,更不能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不停的緬懷和追憶上,全面的繼承導師的遺產,正視導師的缺憾和不足,才能有條件的超越導師,才能沿著導師的路前進,達成他未盡的事業。

導師是人,人必然自己的缺陷,只要是人,都將會有歷史的局限性。

導師留下的如下的問題依然有待解決:

1、導師自身的悖論

導師所建立的一切,都真真切切是依靠每個中國老百姓的努力奮鬥和流血犧牲而鑄成的,他無數次真誠的呼喚:人民萬歲,但是沒有了導師,他所深愛的人民卻將他的一切或主觀或客觀的迅速顛覆。導師提出了接班人的概念,並指出接班人並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然而無論是他指定的幾個或一群的接班人要麼背叛他,要麼迅速的丟掉了他的旗幟。

導師把希望寄托在人民的身上,但是沒有了導師,人民頓時失去了批判的武器,也就慢慢的丟掉了曾經用數千萬人生命贏得一切。

導師是人,導師就算能活一萬年也會死去,到時導師的努力也會被同樣的顛覆。

2、群眾路線與官僚體制的悖論

導師開創並踐行了人類歷史上動員程度最廣、組織度最高、資源利用率最高、自我恢復能力最強的組織方式:群眾路線,並在於千篇一律的精英路線的重重扼殺中生存並戰而勝之,創造了大大小小無數的奇蹟。

群眾路線在戰勝和毀滅了腐朽、骯髒、腐敗的官僚體制之後,創立了自己的群眾官僚體制,並用這樣的體制維護社會經濟政治的正常運轉,然而這樣的體制卻存在日日、時時、刻刻有向腐敗僵化體制靠攏的傾向。

導師可以保持警惕、可以發出各種警告,甚至可以在絕望之後再次發動群眾將這個日趨墮落的體制掀翻,那麼之後呢,再次建立的官僚體制能走出歷史的周期律嗎?能不再日趨走向腐朽、骯髒、腐敗嗎?

導師的理論和實踐,統統都只帶來了失敗的教訓。

3、效率公正與分享的悖論

導師建立的新中國是在幾乎一無所有的廢墟之上。工業基礎可以忽略不計,成人文盲率也在80%以上,經過30多年的奮鬥,建立了世界上第二個工業種類齊備的現代化國家,用什麼樣的光彩形容詞去描繪,都不為過。

但是到了導師在世的晚期,無論是勞動生產的熱情還是效率都有明顯的下滑,而老百姓的生活水準和物價一樣,很多年沒有獲得提升。革命到底是為了什麼,是讓老百姓窮盡終生都節衣縮食,都過不上富足的日子嗎?如何兼顧效率和公正,如何讓老百姓更好的分享發展帶來的成果,導師的30年,給出的答案並不能讓人充分的信服和完全的滿意。

4、權利交還給人民的悖論

曾幾何時,導師對王洪文等人在上海創造性建立的上海公社很有興趣,諸如「徹底砸爛舊的國家機器」,「公社委員由群眾直接推選」,「公社委員是人民公僕,工資收入不得超過普通工人」等等。這似乎也符合從巴黎公社起,平等、自由、民主等等理想主義者們長期以來的希望和理想。

然而,當導師闔然離去,連像樣的掙扎和抵抗都沒有,上海數百萬工人的組織一朝土崩瓦解,這到底說明組織的軟弱,還是因為權利和力量從未真正交與過人民?!

流於形式的組織必然落得流於形式的下場。

公正的說,導師並沒有能把權利完全交給人民,人民在導師的帶領下,距離平等、自由和民主還有很遠的距離……

在迷茫和失去力量的時候,人總會尋找這樣和那樣的精神寄託,比如說宗教,比如說可以倚靠的強力集團,再比如說曾經擁有改變世界力量的導師,所謂:抬頭仰望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澤東。

會禁不住的想像:如果導師還活著、看到了今天的一切,會怎麼想,會怎麼做。

會禁不住的想像:如果導師還活著,跟著導師重上井岡山該是多麼的波瀾與壯闊。

然而,導師總會離去的,一切的一切最終只能靠我們自己。

對導師批判的繼承,對導師的超越,接過導師留下的旗幟繼續前進,會不會是已經化作星宿的導師所最期望的?

推薦閱讀:

《我是演說家第一季》導師陣容有哪些?

TAG: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