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加西亞·馬爾克斯

三十年前剛從學校畢業參加工作,工作單位是一所技校,辦公室的樓上正好是學校的圖書室,圖書館書不算多,但是對於剛參加工作喜歡讀書的我來講,無異是一座寶礦。一天無意中找到一本《百年孤獨》的書,對書名和作者都很陌生,但是一看居然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毫不猶豫的開始閱讀,開篇一閱就把我get到了。邊看邊感嘆,一嘆在當時我的閱讀經歷中,優秀的文學作品無外乎英國、法國、俄羅斯,以及美國、日本等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沒想到在偏安一隅的南美哥倫比亞還有這麼優秀的作家,這麼優秀的作品,而且作者還在世;二嘆小說還可以這麼寫,以我當時文學常識理解,小說分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百年孤獨》該列入哪一類,後來才知道加西亞·馬爾克斯開創一類新的流派——魔幻現實主義;三嘆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既遙遠又陌生的哥倫比亞人原來是這樣生活的。震驚之餘,為了尋找更多的好書,當時的我還有意識的閱讀我能找到的埃及、智利、墨西哥等小國家的書。

很多年後,一次逛書店看見《百年孤獨》,毫不猶豫就買下了,本來準備重溫一遍,但不知是心境發生變化,還是不是一個版本的譯本,居然沒有看下去。時光飛逝到了2014年4月,從無處不在的網路獲悉馬爾克斯逝世了,報刊、雜誌、網路再一次掀起馬爾克斯熱潮,書店馬爾克斯的書驟然多了起來。我也不能免俗,再次關注這位給我帶來過巨大震撼的作家,一部名為《霍亂時期的愛情》走入我的眼帘。以我的習慣,一般作家獲獎後的作品我是很少閱讀的,個人感覺許多作家獲獎後的作品,一般都大不如前,看了之後常常遺憾,索性不看。但是《霍亂時期的愛情》再次讓我刮目相看,不愧為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雖然也有徒有虛名的)。從我個人的讀書感受來看,要評判一個作家水平高低就是連續看幾部他的作品,就像要評判一個廚師的水準就是連續吃幾天他做的菜。有的作家是經不起考驗的,蘇童就是我看了作品集後,很失望的典型。《霍亂時期的愛情》從寫法上看與《百年孤獨》的魔幻現實主義相比,算是一部很正常的小說,它所描述的歷史、景物、愛情更加直觀現實,但是它帶給我的震撼是相同的,可以說我很多年都沒有讀到這麼好看的一本書了。在如今網路視頻這麼發達的今天,如果不是一本很感興趣的書,我常常要很久才能看完,這本書我大約2周就看完了。在看的過程中腦海里一直在構建那個坐落在山地,面朝大海,地上時常因下雨而濕漉漉的,有臨街小樓,漂亮別墅的小城模樣,也就是我最喜歡的城市的模樣。因時空的距離,國人對南美國家的了解非常有限,我也不例外。小說對百年前哥倫比亞政治、地理、戰爭、世俗生活都有染指,從主人公日常的生活、工作、宗教各個方面,以及乘船、搭熱氣球旅遊、做禮拜、婚禮、葬禮場景的細膩描述等等,為我們繪製一幅有如「清明上河圖」似的世俗畫。有錢的醫生夫婦,可以很容易的就到歐洲旅行,讓我們對哥倫比亞百年前的富裕感嘆。醫生夫婦日常生活的描寫、幾十年夫妻關係的描寫,剖析得非常到位。傳染性極強的霍亂像幽靈一樣一直在這個南美國家空氣中飄散,與書名的契合。很多看過小說的人都說被一場等待50多年的愛情所震撼,我到不這麼認為,男主人公應該是個偏執狂,為年輕沒有結局的愛情等待,從我們女人的角度看,並不專一執著。50多年他和多少女人上床,甚至還有孫女輩的小女孩,50多年他並不寂寞,這也使他50多年的等待大打折扣。但是不能否認他們愛情的美好,70多歲的兩個老人,跨越半個世紀還能這麼浪漫的享受愛情,為我們呈現世間千百種愛情中最不同的一種。作者還非常擅長心理描寫,主人公年輕戀愛時相互等待信件的心情,男主人公與不同女人間的糾葛描述等等,都非常到位,總之是一部讓我從內容到形式都非常喜歡的作品。

我個人認為要真正了解一個作家,僅看他的小說是不夠的,小說畢竟是虛構的東西,還應該看看他的散文、隨筆、遊記、演講稿等。今年在書店偶遇馬爾克斯演講集《我不是來演講的》,就隨手買下了,相比之前看的2部小說,除了演講稿中提到的人名外,這是一場非常輕鬆的閱讀。書中選取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獎前後一些重要的演講稿,讀完之後的感受一是馬爾克斯對自己國家,以及國家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熱愛,特別是他在諾貝爾獎頒獎禮上的講話——拉丁美洲的孤獨,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講非常有共鳴。近兩百年來,世界的話語權都掌握在英美等發達的西方國家手中,中國、拉丁美洲這些曾經創造燦爛的古代文明的國家和地區,實際上都是被邊緣化,甚至妖魔化的。演講稿說到:「佛羅倫薩航海家安東尼奧,在親歷南美洲之後,寫了一篇準確的報道,還說他看見過肝臍長在背上的豬,還看見過沒有爪的鳥,這種鳥的雌鳥在雄鳥背上孵蛋」等等。我們今天一看簡直太荒謬了,當時安東里奧為什麼要這麼寫,我不知道,馬爾克斯說這件事,是為了說明西方人對拉丁美洲的誤解。文中還講到連拉丁美洲這個名字也是西方人強加給他們的。這也讓我聯想到中國,很多沒有到過中國,或者沒有真正關注過中國的西方人,還認為我們還在長袍馬褂,還在茹毛飲血。馬爾克斯說到「假如可尊敬的歐洲樂於用他們的歷史來對照我們的今天,那麼他們的理解力也許會增加一些。如果歐洲人能夠記得倫敦曾經需要三百年時間才建成它的城牆,又用另外三百年才有了一位大主教;如果他們能夠記得,在埃特魯里亞,在一位國王確立羅馬在歷史上的地位之前,它曾經在蒙昧的黑暗裡掙扎了兩千年之久;如果他們能夠記得今天用酥香的乳酪和精確的鐘錶使我們感到快樂的、熱愛和平的瑞士人,在十六世紀時曾像野蠻的大兵一樣血洗歐洲,那麼他們的理解力也許會提高一些。就是在文藝復興的高潮時期,一萬二千名由東羅馬帝國圈養的德國僱傭軍,還對羅馬燒殺搶掠,用刀子捅死了八千個當地居民。」看到這裡,結合我正在看的《人類簡史》,也曾提到歐洲黑暗的歷史。我不禁想問一下哪些在網路上將我們的國家從歷史到現在批評得體無完膚的所謂公知,是因為無知還是真像有的人說的那樣是被美國收買的美狗。所以馬爾克斯疾呼「我相信那些思想敏銳的歐洲人,那些也在為更人道、更正義的偉大國家而奮鬥的歐洲人,只要認真地修正自己看待我們的方式,便能夠從遠方幫助我們。對渴望在世界之林享有一席之地的人民的支持,如果不變成真正的具體行動。而僅僅聲援我們的幻想,那是絲毫也不能減少我們的孤獨感的。」這段話真是說出了我們第三世界的心聲。二是令人意外的是馬爾克斯對電影的熱愛,他的多個演講稿都與電影有關,雖然我對拉丁美洲電影知之甚少,記得就是改革開放之初看過一部墨西哥的電影,好像叫《葉塞尼亞》,這部電影有段配曲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在電台點播中反覆出現,還有托央視的福,90年代看了幾部巴西的電視劇。三是馬爾克斯交友的廣泛,僅從他的講演稿中提到許多人名就可知。由於我對拉丁美洲文學知之較少,提到的作家除了聶魯達聽說過,其餘的都很陌生,還提到許多拉丁美洲國家領導人的名字,因年代較遠,還有拉丁美洲在世界的重要性不高,也不熟悉。也湊巧這兩天在看最新一期「看天下」,在張家瑋專欄看到《曾經的文藝青年們,都去哪兒了呢?》提到他在巴黎漫步,偶遇文青們的朝聖之地「莎士比亞書店」,與張家瑋同行的老師突然大聲說「當年海明威就是在這裡遇到的馬爾克斯?」。看到這裡我一下子覺得馬爾克斯的形象立體起來了,他不僅是為我們帶來好書的作家,也是一位關注民生、關注社會,也經常在歐洲或南美的某個書店、某個咖啡館與某位作家、政治家、社會工作者侃侃而談的一位學者。

2016年3月24日

後記:2016年4月9日是個周六,我躺在家裡沙發上閱讀東野圭吾《白夜行》,忽然瞥見一張被遮住的報紙,一個標題的一半「給我一個諾獎」吸引了我,好奇拿起報紙一看是「他們只給我一個諾獎」居然是寫馬爾克斯的,再一看報紙日期是2014年4月19日的貴州都市報,從時間推測是馬爾克斯逝世後出的專欄。不禁讓我感慨冥冥之中是否有安排,我剛剛才寫了一篇「遇見馬爾克斯」的讀書筆記,幾年前我都沒有看的報紙(在網路發達的今天,我基本不看報紙),為什麼會出現在我家沙發上呢?還是寫馬爾克斯的。1月16日我家大狗生了2隻小狗,現在正是非常淘氣的階段,只要不把它們關起來,一會兒就會造成巨大破壞,這張報紙應該是他們從茶几底層翻出來玩,被老公發現後隨手放在沙發上的。平時我看書都是在卧室床上,就是因為小狗太調皮,為了監督它們才到客廳來看書的。還有這張報紙專欄名叫「告別馬爾克斯」,一個「遇見」,一個「告別」,讓我心生感慨,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遇見和不斷的告別中度過,告別了馬爾克斯這個人,但是還有他留下的作品讓更多的人遇見。

推薦閱讀:

《金字塔原理》讀書筆記
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窮查理寶典》:巴菲特的人生導師是如何思考的
CSAPP讀書筆記(20180214)
稻盛和夫:成功的真諦

TAG:讀書筆記 | 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 | 百年孤獨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