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網路素養 | 用19世紀的體制,教20世紀的知識,去面對21世紀的挑戰,孩子該何去何從?

蜂窩說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教育不應該只是讓孩子記住某些知識點或者某個技術,而是將學習置身於真實的社會生活之中,幫助他們體驗和發展「生而為人」最重要的品質和能力:創造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好奇心、合作能力、勇氣、公民素養等等,從而讓他們在未來有足夠的能力選擇自己的人生。

原文標題:《人工智慧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學習?》

作者:顧遠 來源:Aha社會創新學院

本文的作者是Aha社會創新學院的創始人,讓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解讀「社會化學習」這個問題的。

這個月估計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被一隻叫作 「阿爾法」的狗深深吸引。它在和人類的圍棋頂尖高手的對決中,4勝1負。這個結果讓我們覺得很震驚。

我身邊有一些朋友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才第一次開始關注人工智慧,開始去了解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些概念,想搞清楚人工智慧怎麼能發展的這麼快。還有人開始擔心,長此以往,我們人類會不會在智能上被人工智慧反超,最後變成了人工智慧的奴隸?

要我說,如果我們再不主動改變我們現在的學習方式,這種擔心很有可能就會變成真的。我前幾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問題就提得特別精準。這篇文章里有這麼一段話,[ 對於一個接受了16年標準教育的人來說,假定他能活60歲,那他幾乎花了人生1/4的時間全職進行學習。能背古文詩詞、能解圓錐曲線方程、會計算脫離地球引力需要的速度,知道各大歷史事件的時間點....而這些,搜索引擎可以在幾毫秒之內就找到到答案。這就意味著一個人花了16年的人生黃金階段的時間去掌握計算機一秒鐘就可以搞定的事。這樣看來根本不用去擔心人工智慧是否可以威脅人類,因為已經在威脅了。]

其實在「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這個事情發生之前,我們的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早就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要知道,我們今天主流的教育體系誕生在大工業時代,目的是要為快速發展的經濟體系高效率地、批量化地培養掌握標準化知識的勞動力。

有的批評家剖析得更深刻,認為這種教育就是一種權力規訓的方式,教化出來的都是順服的國民。所以我們會看到教育的過程和大工業生產的作業方式高度類似:統一的上學年齡和上課時間、全國一盤棋的教學內容、標準化的教學方式和考核標準 ……

如果我們真能學到有用的東西倒也罷了。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要麼是網上很容易搜索到的,要麼就是和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脫節的。

大量的研究已經表明,影響一個人未來成就與幸福的並非學術知識,而是各種個人能力,比如社交能力、學習能力、決策能力、適應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等,這些卻恰恰是現行教育內容中普遍缺失的。在全世界今年入學的新生中,有65%的人在未來將會從事現在還不存在的職業。

所以如果諸位今天是開學第一天,你就得問問自己 「 我都不知道未來會怎樣,那我該學什麼好呢?該怎麼學呢?」

當然諸位今天不是開學,而是臨近畢業,十有八九已經知道自己要從事什麼職業了。但是,別高興得太早。我們每個人掌握的技能都有一個半衰期,就是過了一定的時間,我們當初學會的東西就沒那麼有用處了。

上個世紀後半段,這個半衰期是30年。現在是多少呢?5年。所以有人總結說:我們的教育是在用19世紀的體制,教20世紀的知識,去面對21世紀的挑戰

對於這些情況,教育思想家約翰.杜威在1916說過一段很精闢的話:[ 從學習者的觀點出發,學校里最大的浪費是他不能夠運用他在校外所學的東西…..可是,另一方面,他也不能把學校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這就是學校的孤立,孤立於生活之外。...... 教育不該是為了將來的生活在做準備,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圖片來源:Behance 作者:Francesco Romoli

教育必須改變

所以我們的教育必須改變。怎麼改變呢?我曾經主持過一個工作坊,參與的人都是教育領域的從業者。我讓大家暢想2030年的教育是什麼樣的。

結果讓人有點失望,大多數人要麼是沒什麼想法,要麼想出來的就是 「高考不考數學」 ,或者 「發明一種晶元,知識都存在裡面,直接裝到人的腦子裡」 這類的主意。

然後我就換了一種激發創意的方式,叫「極端情境」法。我說假設明天開始全部的教育經費削減90%,而且教育還要保持高質量,我們可以怎麼做?

這下好了,大家開始挑戰那些原本看起來天經地義的關於教育的假設:教育一定需要教師嗎?一定需要教室嗎?一定需要教材嗎?一定只能是教和學的二元對立關係嗎?

假設一旦被挑戰,很多主意就冒出來了。

比如有的人提出政府應該發放教育券,讓學習者自由選擇去哪裡學習,可以去企業學、可以去網上找能人教,也可以相互學習;

有的人說學校不用每天都開放,學生在外面學習,定期來學校見面社交或者做團隊活動;

有的人說應該把社會公共資源都利用起來,博物館、圖書館、劇院、公園都可以用來教學;

還有人說其實現在網路上到處都是學習資源,老師不需要有什麼學科上的知識優勢,老師最重要的能力是教會學生學習。

這些主意既關乎我們學什麼,也關乎我們該怎麼學

看似很反傳統,但事實上,在我的日常工作中,以及在對一些國家的訪問中,我已經看到了大量的已經在發生的實踐。我把這些新的教學方式統稱為「社會化學習。在我看來,社會化學習已經成為未來教育的根本潮流,或者說本來教育就該這麼做。

社會化學習是一種途徑

社會化學習往往發生於傳統的教室、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之外。社會化學習的目的並不僅僅是讓學習者記住某些知識點或者某個技術,而是將學習置身於真實的社會生活之中,幫助他們體驗和發展「生而為人」最重要的品質和能力:創造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好奇心、合作能力、勇氣、公民素養,等等。

在實踐上,我將社會化學習(Social Learning)總結為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狹義的社會化學習指的是「社交化學習」,指的是通過社交互動的方式促進個人、團隊和組織的知識獲取、共享以及行為改善。它強調的重點不是我們正在學習什麼,而是我們如何開展學習。

社交化不一定非得用上社交媒體,或者在線。社交化強調的其實是一種同伴學習的狀態。現在越來越流行的「項目/問題導向式的學習」就是一種典型的社交化學習。學習者組成一個團隊,通過完成一個共同的項目,或是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來掌握技能。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彼此間的交流、分享和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會對學習效果起到極大的影響。

我們機構支持的一個教育創業團隊,正在設計開發一系列的線下工作坊,提升少年兒童的網路素養,其中用到的方式就是PBL式的(就是蜂窩啦~),所以在每個工作坊里,都沒有「老師」的角色,而只有「協作者」,協助孩子們自己去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里學習。

在社交網站普及後,社交化學習可以在更大範圍內更高效地進行。

我曾訪問過美國最大的學習管理平台Edmodo網站。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他們做的就是一個基於教師和學生需求的Facebook似的「學習社區」。

學生可以在這個平台上相互結識,互相交流,共同學習,學習資料可以上傳下載,學習資源可以分享,學生和老師之間也可以很方便地互動,老師可以把測試和學習資料都數字化,學生可以隨時查閱分數,老師可以通過後台數據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做一定的分析。

這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模式,很多時候媒體上談論的 「社會化學習」 都僅僅指的是 「社交化」 這個層面,包括大部分的MOOC都是基於這個層面,國內大部分所謂的教育平台,基本功能也是如此。但社會化學習的本意遠遠不止如此。

第二個層面:社會面學習。影響一個學習者,僅僅靠自上而下的單一形式,即「老師-學生」這種形式是遠遠不夠的。每個學習者身邊都有兩個影響圈:內圈和外圈。內圈包括老師、同學、家長; 外圈則包括了來自社區和社會中的各種角色:如社區里的老人、圖書館的管理員、各種專業人士等。

這個月我在貴陽出差的時候,拜訪了一家「在家上學」的機構。它的老師也不是全職,也不用坐班,都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勝任所教學的內容,有教育變革的理想,這就夠了。這兩家機構的教師都是Uber式的 — 在業餘的時間裡按需要貢獻自己專業的技能。

藉助互聯網,這些外圈的Uber式老師們可以更廣泛更方便地參與到未來的教育體系中,帶給學習者全新的學習體驗。

同樣的,在社會面學習中,學校、老師、家長、同學、朋友這些內圈裡的角色也會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如今的很多教育創新都非常強調幫助學習者建立和真實生活之間的連接,這種連接不再只是通過學校和老師,而是納入了家長、家庭等更廣泛的社會關係。

第三個層面:社會性學習。到了這一層,學生們學習的資源和材料將來自於整個社會,而不再限制在校園這個物理範圍里,不再僅僅來自統一的教材和教輔材料。與此同時,學生們嘗試學習的項目和主題,更與真實的變動的熱氣騰騰的社會直接有關,而不再僅僅是機械的書本知識組合。也就是說,過去,教材就是學習者的整個世界;未來,整個世界都可以是學習者的教材。

我自己是個紀錄片愛好者。經常在看到像美國國家地理、歷史頻道、BBC這些專業機構拍攝的優秀的紀錄片時,我會想這些都是多麼好的教學素材啊,這些素材如果能夠被應用在學習中,就是一種社會性學習。事實上,美國的發現探索頻道就是這麼定義自己的,它把自己看做是一家社會教育機構,而不是一家電視台。

國內有一家機構,叫愛卡的米,他們打破了原來的學科劃分,重新整合了中學課本里的知識點,然後為這些知識點選擇了豐富的學習資料。這些資料來自網頁、視頻、音樂等不同的來源,這樣教師就可以省去很多搜集這些資料的工作,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學生身上。他們把自己比作教學的 「中央廚房」 ,他們做的也是一種社會性學習。

這個是我在西雅圖的一個社區公園裡拍攝的照片。這個公園的接待中心也是一個學習中心,附近學校會和公園以及社區志願者一起設計自然教育課程和戶外活動,並在這個公園裡實施。這是一個社區參與社會性學習的例子。

其實這種層面的社會性學習早已有之。我們的古語里就有破萬卷書,行萬里路,鼓勵我們從天地萬物那裡去學習。

今年春節,我去紐西蘭旅行,途中遇到一個以色列青年。他才22歲,卻已經是一名坦克營的軍官,操作過價值幾百萬美元的儀器,領導過幾十人的團隊,做過複雜的戰地決策,旅行過十幾個國家。這種情況在以色列是很普遍的。

在這個國家,高中生畢業以後先去軍隊服役,在那裡他們學習了最實用的專業技能,培養了團隊精神、溝能能力、領導力這些軟技能,結束服役後這些年輕人一般都選擇出國旅行,因為服役是很辛苦的,而以色列國土也太狹小了,所以據說以色列人是世界上最熱愛旅行的國民。

環球旅行回來,這些人再去選擇大學去讀。我遇到的這個年輕人就是這樣。他跟我說他回國以後要去讀軟體工程專業,畢業後出來創業。順便說一句,以色列還是全世界創業公司比例最高的國家。

我要說的是,這種制度性安排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它打破了「先上學,再工作」這種傳統的人生安排,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學習者已經在社會上,在真實的環境里,在實踐中學習了大量的知識技能,也對自己的未來人生方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然後才進入大學接受進一步的深造。這種方式我認為很有必要在更多地方去做試點。

這張照片是我在美國一個印第安人博物館裡拍攝的,上面記錄的是印第安人的古老歌謠。這就是最質樸的社會性學習,可惜後來被大工業體系給替代了,我們今天就是要重新找回這種傳統。

說到這兒,想起一個好玩的事兒。英國政府正在著力打造「學習之城(city of learning)」,就是把城市裡各種公共資源——博物館、圖書館、音樂廳、植物園…都利用起來,便利學生的學習。

這個過程中,遭遇的最大阻力知道來自於哪裡嗎?來自於學校。學校難以適應這種變化,而且覺得破壞了自己的職業權威。

去年世界教育創新大會上有一個調查數據,71%的人認為教育資金更應該用於支持和鼓勵教師,而不是投資於科技。一定程度上,我認同這個觀點,因為科技畢竟不能代替人在教學中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我也覺得,這種的觀點裡還是過分強調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的作用,社會性的視角不夠。所以愛因斯坦不是說嘛:「問題是不可能在產生這個問題的原有框架中被解決的。」

學習在窗外,他人即老師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社會化學習的路徑其實很簡單,就兩條:

1) 學習在窗外:這裡的「窗」是指傳統教育體制。到真實社會和生活環境中去學習,而不僅僅局限在傳統僵化的學校教育體制之內。

2) 他人即老師:和「他人」一起學習,向「他人」進行學習。這裡的「他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學校老師」,而是在同學、父母、社區、社會之間創建各種各樣的學習關係。

社會化學習並不是剛剛出現的新鮮事物,為什麼在最近這十年里發展的這麼快,我總結了一下,有這麼四點原因:

1)這個時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工業化時代已告尾聲,與此匹配的工業化教育模式,也日益完成其使命。信息時代,以及未來的量子時代,自然需要與之匹配的新型教育和學習方式。

2)我們已經全面步入信息時代,信息本身不是匱乏,而是爆炸。記憶知識已經不再需要,重要的是需要建立「發現問題,尋找答案,並應用到現實去解決問題」的能力。BI(Before Internet互聯網之前)的教育模式是Push東西給人們,現在AI(After Internet互聯網之後)的學習模式則是人們自己主動去互聯網上找自己想學習的東西,這是Pull模式。

3)時代變化和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學習不再是一件只在「上學期間」才能發生的事,而變成一個終身需要進行的事。也就是說「學會學習」才是人類的基本能力。隨著教育形式變得越來越「模塊化」,未來的對學習者的認證將是基於課程層面的認證,而不再是拘泥於學位或者某個特定的大學。社會化學習正是這種變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未來,學習者可以從不同的社會化學習機構那裡獲得學習成果的認證。目前,「開放徽章」運動做的正是這樣的事情。衡量一個人的能力不再靠一張文憑,而是看ta已經獲得了多少這樣的「徽章」。

4)技術的發展,也新的學習模式帶來效率和實現上的可能性。無論是互聯網平台,還是各種搜索,應用、社交媒體,更不用說很快就到來的虛擬現實的時代。

圖片來源:Behance 作者:Marco Goran Romano

社會化學習的未來?

很多人會問:「社會化學習」這個概念太小眾了吧。中國能有多少家長願意接受這種理念?能有多少創業者願意嘗試這事?目前真的不多。未來有多少,我也不知道。

但我相信,社會化學習會是一個指數增長的領域。指數增長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剛起步的時候增幅很小,一點也不引人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的疊加效應之下,當到達某一個拐點,增長就會突然地大幅增加。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去年發布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里分析,中國大陸在家上學(homeschooling)的家庭,人數已達到10萬。而homeschooling 僅僅是社會化學習領域的眾多分支之一,還有無數種創新的路徑和模式來響應人們對於教育改變的需求。

更有無數的學習者正在期待能通過不一樣的方式,讓自己成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那些大型機器裡面無表情的螺絲釘。而在很多人注意不到的地方,正活躍著大量的實踐者們,正在創建各種各樣的教育嘗試。

有人通過互聯網,幫助農村地區兒童掌握自我學習的能力;

有人正在努力建立一種模式,將Uber式的社會老師帶入學習者的生活;

有人將學習場域擴展到田野和鄉間,讓真實體驗和人文思考成為學習的主要內容;

有人在微信上開闢第二課堂,幫助學習者掌握中國最稀缺的思辨能力;

有人希望通過詩歌的學習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

習慣於線性思考的人最愛說的三句話是:絕對不可能!根本不完美!絕不會這麼快!而一個指數思考的人愛問的是三個相反問題:為什麼不?還有更好的嗎?如何更快一些?

當然,大多數人無法看到指數世界,是因為:不敢想像未來,更不相信未來會那麼快。如果你問我未來有多快?我也不知道。但是只有行動,才能看得到。而跳入一個指數世界,難道不是世界上最令人興奮的事?

蜂窩正在嘗試

為10-16歲的孩子,設計基於網路素養的PBL課程,

讓孩子從「消極的電子產品消費者」和「信息被動接收者」成長為「積極與獨立的行動者、學習者、思考者」。

快掃描下方二維碼來申請試用我們的課程吧! 無論你是家長、老師、校長還是社工,都歡迎申請 當然也可以點擊「閱讀原文」直接報名申請。


推薦閱讀:

對於柯潔讓出世界第一這件事,你怎麼看?
高級運營需要具備哪些運營思維?
誠邀「年輕人」加入本社,一起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
零互聯網工作經驗想做AI產品經理怎麼辦?不如從數據標註工作入門
我放棄了 Google 的工作,因為他們拒絕給我買聖誕禮物

TAG:教育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