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高效的寫好一篇讀書筆記?
我從上初中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就告訴我們說,關於文學沒有速成的方法。如果想要文筆好就一定要下苦功,而這苦功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摘抄」。中國北宋時期官吏、詞人孫洙曾經在《唐詩三百首序》中曾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我們語文老師的用心良苦就是如此,可惜當時不知道,在每周一次去圖書館抄寫的過程當中,我真的學到了什麼才是這「摘抄」的真諦,即「抓主次矛盾」。
也許有人會說,「摘抄」與「主次矛盾」還有「讀書筆記」有何關係呢?當然有關,就像孫洙的那句話一樣,讀書重要的是在於積累,而摘抄就是這最原始的積累過程,只有通過在這個漫長兒乏味過程中才能慢慢地懂得篩選,用一種近乎自然的意識方式知道哪個是主要矛盾哪個是次要矛盾,而不是盲目的眉毛鬍子一把抓,這是想要寫好「讀書筆記」的必然之路。
當然,這不僅僅是說要抓重點的問題,而是用「讀書有用」的方式,以自己慣有的話術寫清晰你在書中看到和獲取到的知識。打個比方,每本書就是一棵長滿果實的大樹,而你要在這棵樹上摘果子,那麼選高處的大紅果還是低處的小綠果,就卻決於你是否願意更進一步的「努力」,讀書就是如此不必挑肥揀瘦,只要有用記下來就是收穫。所以,我才會在一開始的時候說「沒有速成之法」,想要寫好讀書筆記就要踏實的花時間去「積累」。
讀書筆記的真正做法。讀書筆記的實際用處在讀書的時候很多很多,需要你自己去慢慢體會,總之自己做讀書筆記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①在讀書的過程中,遇到有趣的、有疑問的、重要的等等地方就記錄下來,以備份查閱。
②做好讀書批註。要隨時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讚美的,批評的,聯想到的以及那時產生的寫作衝動和靈感。作為一個讀者,我認為要有懷疑的精神。這是屬於讀者的話語權利,這也是培養自己創造精神的一種途徑。
③系統結構式,以知識框架的形式來做讀書筆記是個好習慣。這裡其實我覺得挺重要的:不僅對於這本書,乃至於你讀所有的書,甚至一切接收信息獲取經驗,都最好有一個自己的大的「知識樹」這樣你能以一個宏觀的角度,當你有新的知識時就把它加入到這個「樹」上,你也可以知道你缺哪方面的知識。這對於提高效率可不是一星半點的程度
④寫評論文章或者讀書隨筆。 這要求高於一般的讀後感。在習作里,你可以評價作者、分析作品,也可以引發聯想、提出觀點。
內容摘自《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網》(快速閱讀、記憶力、注意力、思維等方面的知識學習、能力訓練)
首先,這需要你平時的積累和取決於你讀書時的精細程度。許多人讀書時有隨時批註,和遇見好句子就記載下來的習慣。當需要寫讀書筆記時,這些不就是信手拈來了嗎。
再者,看你對書籍內容的理解了只要心中有書,平時看進去了,自然會有許多感受和看法,就將自己內心真實所感寫出來不就好了。讀書筆記不需要多麼精細,只需要記載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觀點就行。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對讀書筆記的要求也不盡相同。若追求快速,就需要先理清書籍結構,若只為完成任務,那看簡介就可以了,簡介一般都會有書大體寫了什麼,這樣你就了解了書中的主要內容,就可以寫讀後感了。或者上網搜一下這本書裡面最經典的語錄,再加在讀書筆記裡面,佐以自己的一些看法,這不就成為了自己的東西嗎?當然這種做法我不提倡,畢竟沒有真正意義上讀過這本書就盲目的寫筆記是很不合適的。為的是什麼呢?讀書筆記這種東西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有所感想其實寫下來是毫無意義的,沒有任何價值。如果是有感想寫下來才有必要。這樣就能給別人啟發,讓其他讀者有一個新觀點。
對於這本書,如果你是從心底愛的話,就不會想快速高效了。如果你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就可以看我上面的那個方法。這種屢試不爽,十分有用。
隨心(每個人讀書的方法不同,自己的感受也不同,記錄下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即可。)
推薦閱讀:
※如何用閱讀來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夜讀書 | 四月二十二日:深夜讀這種書就是自虐
※邢岫煙:你說人生艷麗我沒有異議
※讀書有什麼好處呢?
※445.讀書15~《瓦爾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