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舉起手來》這部電影?
電影《舉起手來》系列中的優與劣
《舉起手來》這部電影,是2013年馮小寧執導的喜劇類電影, 令人印象頗深。他的情節不光是搞笑,還有村民、游擊隊隊員智慧的體現,作為一部喜劇片,他顯然是很成功的。但如果以戰爭片的角度來看待《舉起手來》,就很不盡人意,有許多瑕疵可見,算是毀譽參半。
既然是馮小寧執導的電影,肯定有過人之處;先來看看他的優點之處,也就是為什麼會來看這部電影。
第一:喜劇類電影。
現在的影迷們好像不愛看紀念類的紅色影片了,喜劇類成為了電影節的新星,泰囧的高票房收入更是最好的證明。還有馮小剛的《私人訂製》等喜劇電影,相當程度上影響了電影的發展,總體來說21世紀是一個喜劇期。
有些導演擅長拍抗戰劇,可如今卻找不到市場,因而就開始把抗戰劇往喜劇方面轉變。但這樣的結果不是轉為了抗戰神劇,就是一部故事情節暗淡沉淪,只靠標題吸引人來觀看。馮小寧在拍攝之前也注意到了這點,一些人也勸他不要拍抗戰喜劇類影片,但他還是想試一試。
馮小寧拍的很成功,《舉起手來》系列確實受到了很大的歡迎,不過這類喜劇片最大的一個缺陷——就是不能更好地來還原歷史,因為他們側重於逗笑,如果是歷史片就沒人看了。這種電影通常都是弱化鬼子,增強我方實力,我會在一會兒的缺點中詳細說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想掙大錢,就不要按照模子去拍;要想真正是為了紀念意義,那就遵循歷史好了。
第二:場面較大。
這個在第一部里似乎看不出什麼,簡單找個小村莊,就地開槍拍掃蕩就可以了。但在第二部中,馮小寧在「幽默」這方面加大了籌碼,投入了更多的成本,拍攝了一部關於襲擊船隊的故事。
建造這麼一艘大船可不容易,對於一向低成本拍電影的馮小寧而言,算是一次挑戰。船不可能是紙糊的,上面要安裝那麼多的器械,而且炸彈又不能是劣質的,爆炸產生的威力可以把船炸毀才行。同時這艘船還要求能在海面上航行,要不然這部影片就沒有了意義。
馮小寧為了影片的完整性,決定大規模製造「阿多丸」號,最後電影獲得了成功。而在拍時過程當中,攝影師需要長時間在空中吊著。馮小寧採用輪班制度,克服了這一困難,保障了攝影的完整性。
第三:演員陣容規模較大。
這裡面並沒有像《新少林寺》那樣多的出名影星,但至少我們都還是知道的:潘長江、郭達、還有他老婆劉曉薇,都是觀眾熟知的喜劇演員,尤其是他老婆,在電影中經常露面。這是他電影的一大特色,加之搞笑的情節,使舉起手來更受歡迎。
不過,畢竟是一部喜劇片,導演也有許多不注意的地方,下面就來一一指正。
第一:弱化鬼子,使八路更強大。
任何一部喜劇片中,日本軍隊肯定是要被「貶低」地不像樣子,才能受到影迷們的歡迎,這其中的代表作就是《舉起手來》系列了。第一部中,看著鬼子人數挺多,卻連幾個村民都抓不住,被他們耍得團團轉。等到八路軍來了之後,那也就是鬼子們真正的噩夢了。
看著日軍在那裡不停地開槍還擊,卻總是在死自己人,根本就沒有準頭。如果說日軍就這樣來到中國的話,估計他們連鴨綠江都過不了,就被趕回老家去了。
用一句話來形容馮小寧筆下的日軍,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第一部中,鬼子軍官更是被整得非常慘,同時也不符合邏輯。咱先說那個被打瞎了眼的軍官,日軍進入一個未知的區域時,對待關著的房門,都是先要射兩槍,讓後快速衝進去射擊。
就算是如電影中所說「探頭探腦」,也應該是中村下等兵去做才對,軍官們是整天玉碎,但也不會將機會浪費到這些無故的方面上。
至於那個「太君」,就更屌絲了。以為自己很勇猛,其實一無是處,連兩個中國大媽都能讓他受到重創,吃個西瓜都被炸飛了。通常來到村莊掃蕩的日軍只殺人放火,但卻不吃東西,因為可能有更深刻的民族觀念隱藏在裡面。即使砸爛了,也不吃中國人的水果,但卻不能將它重新留給中國人。
那些翻譯官我就不想提了,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弱智了,說話都說不清楚,還來當漢奸。第二部里那個漢奸更是傻得掉渣,根本就沒有起到協助日軍軍官的作用,反而總是在不斷地製造麻煩。
至於在第二部中,由於他是舉起手來的增強版,八路軍們就更「神話」了。騎兵能不遠萬里追上飛機,農民大叔可以砍殺數個鬼子,幾個身單力薄的人,在鬼子們的夾擊下,可以將一艘數十噸位的運輸船炸沉。看著很搞笑,過癮刺激,實際上卻根本沒有遵循半點的邏輯。
要按這麼說,美國就不用與日本鬼子抗衡那麼多年時間,辛辛苦苦打太平洋海戰,直接叫過去幾個重慶間諜就可以了,保證沒有人員傷亡,就可以將「大和」號擊沉。
至於鬼子們,就完全像是一大堆小丑,在幾個主角面前跳舞表演。一個小孩用電,將一整船的武士電個不像樣子,他們卻連「罪魁禍首」都沒有發現。這究竟是什麼樣子?第一部的鬼子們比較傻,那就意味著第二部不可能會有發展,明明對著敵人,鬼子卻偏不能打中,反而被敵人正中腦瓜子。
我認為這部影片中,最沒腦子的,便是那個在片頭操控機槍的日軍了。眼睛睜得大大的,結果兩眼空空,什麼也沒有看見,沖著自己人猛掃射,把一個飛行員打死了。看到這裡我真想過去扇一把掌,真是丟了武士道精神的臉了,而他最終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被八路軍騎兵一刀砍死了。
如果日本人不傻,《舉起手來》系列也不會受到如此的歡迎,當然更搞笑地還在後面,電影也隨之拍得有些離譜了。
第二:小小游擊隊。
《舉起手來》系列裡與眾不同的,就是兩部里都有小孩參演,還都挺聰明。第一部的是兩個機靈鬼的雙胞胎,第二部則是一個文靜的小女孩,但這兩個小孩都不如想像中的那麼「聽話」。
前兩個小孩把鬼子欺負得無地自容,往他們的水壺裡撒尿,甚至還欺負了一個看似比較威武的日本大兵。他們往他喝水的瓶子里倒汽油,最後把他扣在了鍾里。一般的小孩是躲不過日本人的搜查的,而且在大掃蕩中,他們也是第一個犧牲的。但這兩個小孩竟然可以打傷一個鬼子軍官,究竟是兩個小孩非常聰明呢?還是導演把日軍軍官描寫地智商非常低呢?
在抗戰劇里,通常要把小孩卷進來的觀念是不好的,而喜劇片就是這樣,幾個小孩會讓我們覺得非常可愛,進而能在日本人身上解解氣。但如果一部真正的抗戰劇,要是有過多的「小盆友」元素的話,影迷們估計都會罵導演「不正經」。
第二部中雖然是位小女生,但卻非常暴力,用玩具球就能吸引好幾個日本兵,致使他們中計。日本人在戰爭中是很專一的,通常為了戰爭不顧一切,任何東西都吸引不了他們的注意力。但在《舉起手來》系列中,日本兵們就成了一個個「鄉巴佬」,感覺什麼也沒見過,中村下等兵就是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第三:動物們來湊熱鬧。
這種事件主要出現在第一部當中,總共有驢、牛、雞、豬這幾種典型的動物參演,堪稱鬼子剋星四劍客。這頭驢無疑是最厲害的,他是郭大叔的寶貝,上面裝載著大金佛。運輸財寶不說,還親手打消了鬼子們炸橋的企圖,僅靠著它巧合性的撒尿。如果連動物都這麼有靈性,知道鬼子們的企圖的話,那麼日軍別說三個月了,三百年都打不下中國。
至於那頭牛,就是翻譯官和中村的事情了。他們去打水,結果把褲子弄破了,臨時找了塊紅布來。這更體現了日軍的無知,他們看見牛發威,還不趕緊把紅布扯下來,被牛耍了那麼幾圈才肯罷休,結果又把紅布套到另一名鬼子身上了,真是腦子智商出奇啊!我知道的鬼子士兵里,沒有這樣懦弱無知的;著名的鬼子軍官中,也沒有那麼逞能的。
那個雞在這幾個動物中,完全就是湊熱鬧的,但還是那麼厲害。他一步步接近鬼子們擺放好的槍支,竟然包括軍官在內,都無動於衷。最後讓一隻雞,把一名前來到訪的的軍官炸飛了,此時日軍再後悔什麼也沒有用了。不過,雞隻是打鳴的動物,在與八路軍開戰前村莊應該就已經沒有動物再出現了,都被日軍燉了。
怎麼在導演的拍攝下,動物都能欺負鬼子,而鬼子就跟個稻草人一樣「無動於衷」,這是不符合常理的。
那個鬼子軍官騎豬的場景就再熟悉不過了,從樓上墜下來後,軍官徑直坐到了一頭豬上,騎著豬打仗。看似這個軍官很英勇,實際上卻使他弱智無能的最好體現。但事實上是這樣嗎?軍官還沒騎上豬,豬就已經連同他主人被鬼子殺掉了,連肥料都不剩下。
第四:忽略了日軍的海上防護。
在第二部中,郭大叔等幾個人潛伏進了「阿多丸」號,最終將其炸沉。細細想想,這也是非常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二戰中,任何一艘日軍大型運輸船,都是要有護衛艦的。一旦發現有可疑跡象,就會立刻警覺起來。即使是在日本資源匱乏的戰爭末期,每艘運輸船也至少會有一艘護衛艦。
顯然導演是低估了日軍的實力,不過喜劇片嘛,就是要把鬼子整得不像樣子,才能讓人笑出聲來,因此也沒必要對其要求那麼苛刻。這種電影的真正意義只是博人一笑,從而大刀闊斧地改動歷史,遺留了許多想像不到的漏洞。
推薦閱讀:
※萊昂納多在《泰坦尼克號》飾演JACK,那麼歷史上泰坦尼克號的結局是什麼呢?
※殺破狼2的影評有嗎?
※電影《小紅帽》從那些細節刻畫出強烈的現實意義?
※《呼嚕小精靈》第二季開頭講的是什麼?
※戰狼1和戰狼2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