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職場牛人?

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職場牛人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所謂的牛人大神總是能快人一步,先發制人?而當大多數人醒悟過來以後,牛人們早不知道又跑到哪裡去「開拓未來」了。這就是今天我想說的一種能力—遠見力。

未來是什麼?在未來我們會是什麼狀態?經歷的變化過程又會是怎樣的?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想過否,見過否?

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職場牛人

1 遠見力

上午在刷朋友圈時,看到一篇文章《這世界就是一撥人在晝夜不停的高速運轉,另一撥人起床發現世界變了》。文中用羨慕嫉妒沒有恨的筆墨描述了一個Facebook員工的狀態和進步曲線。那麼,這些晝夜不停高速運轉的人們,就是為我們創造未來的人們嗎?其實,我相信大部分人對於未來的認識是模糊的,是沒有具體想法的。即使身處於像Facebook這樣的前沿企業,即使是「晝夜不停」的努力工作,對於我們會面臨什麼,未來會出現什麼,也無從知曉。

因此,書中提出了一個新時代的技能:

遠見力,一種感性認識,一種可以開發、細化、強化的技能。

其實,遠見力存在於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階段。只是以往的社會改變是一點點發生的,人們很難重視到遠見力的引領作用。而在技術變革日新月異的今天,誰擁有了遠見力,也就意味著看到了未來,佔到了先機。

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職場牛人

2 遠見力的7個觸發點

<確定性>

作者首先提出了一個預測未來的方法:把可能猜錯的部分刪去,從而精確地預測未來。這句話讓我不禁想起了「把大象放冰箱里分幾步」的答案,看起來挺對,但做起來如何下手呢。莫急,我們先來看兩個概念:硬趨勢和軟趨勢。硬趨勢是發展中一定會出現的,未來的定數;而軟趨勢是指有可能會發生的,未來的變數。硬趨勢背後一定會有巨大的力量做支撐,保證其必定發生。比如說,智能化產品的蓬勃發展是硬趨勢,而具體哪家企業能夠率先搶佔市場,成為龍頭老大就是軟趨勢了。

掌握清晰可見的硬趨勢,看到可以操控的軟趨勢,然後採取相應的行動,必定能夠把握髮展節奏,開啟機會之門。

<洞察先機>

面對新時代挑戰,我們需要的是由內而外的主動改變,而傳統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快速急劇變化的年代要求。那麼,如何去做呢?

(1)鍛煉停(訓練自我洞察能力)->看(今天解決明天的問題)->聽(視線之外的線索)的習慣。

(2)一個「為了加快速度而放慢腳步」的方法:未來標杆學習法。

找到所在領域的領頭羊,略過其當前的最佳實踐,以硬趨勢為踏板,從而找到未來的最佳實踐。

可以看出,這個方法的精髓仍在在於:精準判別硬趨勢。

(3)21世紀遠見力的主要動力就是科技進步硬趨勢,實現的8個路徑分別為:去物質化、虛擬化、移動化、產品智能化、網路化、互動化、全球化和匯聚化。有心的小夥伴可以觀察到,這8個路徑每天都會在我們生活中上演,但其真正的威力尚未到來。

(4)3大數字化油門(運算處理能力、帶寬和存儲容量)的垂直上升發展,為科技變革提供了充足的動力。不管你願不願意,所有的產業、機構必然會收到科技發展的衝擊,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有洞察先機的人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變革>

通過上面8大途徑和3大油門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們正處於「技術驅動型變革時代」,並且在技術新突破的領域中,舊技術將與新技術兼容並包,共存共榮。因此需要找到原有技術的新增長點,不斷尋求整合新老資源的途徑,創新企業,脫胎換骨地變革。

<跳出面臨的問題>

新時代的特性要求我們找出真正存在的問題,而不是正在面臨的問題。如何區分出二者的區別呢?

(1)通過對問題的質疑和探索過程,像「剝洋蔥」一樣,扔掉表面的枝葉,直達最能發揮力量的支點,撬起地球!

(2)不妄下判斷,克服人類急於下判斷的本性,先退一步,看到背後隱藏的東西,挑戰不可能的任務!

(3)由稀缺原則走向豐饒原則。換一種說法就是從基於物質的經濟轉變為基於非物質的經濟。原來的「給你了我就沒有」的方式在未來會逐漸被「大家共享水漲船高」所取代。從新的視角來看,原本面臨的問題往往就自動消失了。

<反其道而行>

注意大家都在看的地方,然後看向相反的方向。

<重新定義和再創造>

正如在<變革>部分的結論,我們要在事物發生之前抓住機會,從而改寫自己的歷史。無論是企業發展還是個人進步都是同樣的道理。

(1)跳過競爭,以豐饒原則重新定義。

(2)現有技術的創新使用方法,同樣可以引發再創造的奇蹟。

(3)對於個人來說,我們需要確立核心優勢,圍繞天分重塑自己,調整你的才華來支撐天分,從而找到讓自己不斷精益求精的事業。

<主導未來>

變革對未來的認識,積極面對,加強改變未來的能力,而不是被動的混日子。

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職場牛人

3 遠見力怎麼用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的案例來說明7原則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讓我們不僅看到了現今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態,而且對於未來的技術走向,利益風口都有了更加清晰明了的認識。例如:在嬰兒潮的硬趨勢推動下,助聽器產業改頭換面成為新一代智能化耳機。又或者行動電話網路(MTN)在非洲等地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壯大的案例,其「非利潤驅動」的運營模式狠狠的為我們刷新了三觀,看到了只有在豐饒的原則指引下,才能謀突破求發展。更難得的是,書中將案例的發展軌跡一步步地呈現出來,循序漸進的引出未來。而不像是在看科幻電影,突然,就來到了2116年,我們擁有了各種各樣的「奇怪」工具,原有的生活方式已毫無蹤跡可言。

書中有一句話對我觸動很大:

很多人學習了遠見力,然後把書收起來,又回到原有的生活軌道上,哪裡有火哪裡滅去了。

一般來說,「沒有時間」往往是我們迴避審視未來的最佳借口。而實際上,因為用熟悉的方式做事是容易的,是更加讓人安心的選擇,所以我們才會就輕避重地充當「消防員」。而如果在技術垂直發展的當下,我們還在沉溺於這種「舒適」的環境中,終有一天會被未來所拋棄,或者被動改變,或者就此退出歷史舞台。別無三法。

2016年,隨著李世石對AlphaGo俯首稱臣,人工智慧(AI)再一次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焦點。也許有人會說,人工智慧離我還遠著呢,對我沒有什麼影響。你,確定嗎?

現今智能手機已經非常普遍,其操作系統之一:安卓「Android」本身就是機器人的意思。細心的小夥伴能發現,身邊具有智能化的機器越來越多,甚至功能會強大到出乎我們的意料。人工智慧快速發展,最終替代部分現有工作崗位已經成為了一種硬趨勢。那麼,哪些崗位會被替代呢?牛津大學2016年1月發布的報告稱,中國有77%的崗位存在被AI替代的可能,位列全球第二。其中諸如「端盤子」、「操作工」等偏低端的崗位比例反而很小,而知識工人的佔比越來越大。你還能說人工智慧與自己沒有關係么?那麼,可否每周停下來一個小時,以洞察先機的角度審視下自己所在行業、所做的崗位,跳出慣有思維模式,順應趨勢重塑自我,主動地去規划下自己的未來呢?

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職場牛人

未來已來,你,在哪裡?

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老闆要求員工必須掌握的10個excel函數公式,你會幾個?
6個「一」,教你做出一份漂亮的簡歷!
曆數那些有毒的職場經驗,你被騙了多久?
面對職場的勾心鬥角你該怎麼辦
{優雅儀態} 商務會議中,手應該放在哪裡呢?

TAG:職場 | 工作 | 職場新人 | 職業規劃 | 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