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出生的我,已經用掉三瓶霸王防脫
觀點如潮水逆流 唯獨心聲不息
文 / 壹詫 圖 / 網路
壹詫專欄 · 觀點碰撞
在大眾的普通認知當中,95後大概是這樣的一種形象:生活無憂嬌生慣養,沉溺於網路和遊戲當中自制力極差,驕傲自滿眼高於頂等等等等,似乎每一代年輕人的成長過程當中總會遭受到來自於成年世界的誤解,從前的「80」「90」再到現如今的「95」和「00」,人們在用數字來象徵一代人的同時也將社會的刻板印象如同標籤一般地貼在他們身上,而年輕一代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雙手來逆轉這樣的認知,實現自我證明。
——Kevin
95後,很焦慮。
Kartion
在一些前輩的眼裡,95後的孩子大多養尊處優,經濟寬裕,受到很好的教育。在他們看來95後還是象牙塔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屁孩。什麼壓力都沒有,講什麼焦慮呢,太可笑了。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可是95後現在已經到大學畢業、正式踏入社會的年齡。有些人甚至已經談婚論嫁了、養兒育女了。
這個階段的我們,焦慮找不到喜歡的工作,焦慮錢太少,不足以支撐自己天花亂墜的物慾;
焦慮父母即將步入中老年,卻什麼都給不了他們,甚至連最簡單的陪伴都不能;
焦慮優秀的同齡人已經有了耀眼的成就,自己什麼事都幹不成。
在家長的眼裡,他們已經竭盡所能給了小孩最好的東西。辛辛苦苦地供孩子上到大學,只希望孩子畢業以後找份還不錯的工作,跟一個還不錯的人結婚。的確,他們渴望的這些東西,在他們那個年代是奢求,但在這個年代實現這一切,難度並不是那麼高。
在這個年代,上大學,找工作這些都不難做了,談戀愛結婚這些事情也自由了許多。很多人說95後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沒錯,這些東西固然容易了許多,但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也高了很多。
就像馬洛斯的需求層次理論,依次往上分別是「生理」、「安全」、「社會」、」尊重「這幾個需求,最頂層是「自我超越」。我們的底層的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渴望的是「自我超越」,這就是我們焦慮的原因。
Yoko
95後的焦慮,大概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就像羅胖說的,這個時代,「快,驚人的快!」95後生於速生速朽的互聯網時代,95後眼中的世界,風起雲湧,瞬息萬變。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這麼快,十年光景,天翻地覆。五年之間,微信做到市值8000億;十年之間,馬雲翻身成了「爸爸」,中國首富的位子也已經輪換了好幾個人。但是,更令95後觸目驚心的,是在這個時代下無力的普通人:前一天還是房地產行業的二房二胎的幸福爸爸,下一天就因財務危機襲來而跳樓自殺;前一天還是在舞台上侃侃而談的主持人,下一天就徹底消失在公眾的視線里……我們這一代人,向來被教育:「你們一定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不然,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會打!」我們如何能不焦慮?
二,迷茫。基於時代的快速發展,老一輩人常說的「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的說法,如今可能不太成立了,95後看到的信息,並不會比80後,70後少。但是,95後畢竟還是年輕,常常會迷失在海量的信息里,感到很迷茫。當95後以為,「工種不分貴賤」,十年甚至半生如一日地去做好一件事是匠心精神,下一秒這世界就告訴你:38歲收銀員做了十幾年,失業後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會。也許,一眼就能望的到頭的人生很可怕,可是,對迷茫的95後來說,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生,更可怕。
三,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功勞。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總是時不時地蹂躪一下我們的痛點,翻來覆去地(手動微笑.pg):「咪蒙說她的助理月薪五萬」、「00後CEO的公司估價市值1200萬」、「90後賺多少才算夠」……朋友圈的秀恩愛、曬車、曬工作、曬旅遊,總會給我一種「我的朋友都好厲害,只有我最糟」的錯覺。我看了一下我的訂閱號數量,279個。每天早上起床,我打開訂閱號列表,是一列的小紅點。聊天對話框的列表,又是一列小紅點。可是,這麼多信息,我看的完嗎?是的,我看不完,可是我無法讓自己忽視那些小紅點。因為獲取信息,消滅小紅點,是我獲取安全感的必要來源。我生怕,忽略了哪個小紅點,就「錯過了一個億」。
我相信不止我,這也是許多人的「尿性」。(在這一點上,活該焦慮……)
Kevin
95後其實已經從邊緣到了焦慮的核心位置了,細細一想第一批95後出生的孩子現在大都處於大學畢業前後的階段,第一次面臨著走出象牙塔和迎接社會浪潮的關鍵節點。原先的他們在大學的課堂當中與老師耍著小心機,偶爾還可以賴一下床只要期末能夠順利通過考試;而現在擺在他們眼前的,是每一次遲到都有可能付出令人懊悔的代價。
大學的同班同學Taylor正在北京過著「北漂」的生活,當南方早已春暖花開的時候北方卻開始下起了2018年的第一場小學,伴隨著雪花而來的則是她關於「想家」和「彷徨」的嘆息。大學生涯的積蓄本就不多,高昂的機票和高鐵票帶來的壓力又遠非初出茅廬的學生所能夠承受,於是超過24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就帶著一位95後女孩兒的夢想和驕傲,從南方起航駛向未知的城市。
95後的她在北京除了獨自面對孤獨和迷茫的困擾之外,由於焦慮感所帶來的脫髮和其他健康問題更是如同火燒眉毛一般。「霸王防脫」這四個字踏上市場的時候,恰巧是95後們對著電視所接觸的最早一批廣告,可沒料想的是十多年過後霸王公司依舊屹立不倒,而防脫洗髮水卻暢銷於十多年前看著廣告片長大的那群孩子之中。
2015年前後恰逢全民創業的熱潮湧起,彼時年輕的95後們試圖在市場上掀起一番波瀾,最後毫無意外地紛紛敗退下來;與此同時更多的95後們還在諸多家公司當中從底層開始打拚,從發傳單到跑龍套,從服務員到新媒體,95後的影子始終活躍在大眾的視野當中,敢於嘗試和拼搏一直是95後們為人稱道的地方,可是誰又曾想過隱藏在這些現象之後,是無窮無盡的焦慮呢?
95後們往往有著自己獨特的人格和理想,而現實又往往是殘酷的:進入大學的95後們大都還處在奮鬥的第一線,而早早進入社會的則早已成家生子,過上了真正「成年人」的生活——而每一位95後的命運又是那麼地相似:為了生活,為了家庭和親人,為了自己的未來,95後們必須焦慮,我們必須焦慮。
誰說95後不焦慮?哪怕你未能在人生和命運的關口前給予95後們真切的幫助,也請你們不要懷疑95後的拼搏和努力,每一個時代的年輕人可以不被呵護,可以獨自承受外面的風風雨雨,但請送給他們多一點的尊重。
Grace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上層建築又會反作用於經濟基礎。我認為現在的95後在物質水平上以及遠遠超過80後,更不用說早就超越吃苦耐勞的70後了,當他們不再為生存壓力所擔心的時候,他們需要更多精神的支撐。我們看到很多95後的護膚品化妝品早就用上了奢侈的大牌,甚至他們的服裝鞋子也是頗為著名的品牌,我還記得我上大學期間要最渴望的那雙耐克鞋始終都不捨得買,因為一雙鞋子夠我兩個月伙食費了。
而95後他們一開始面對社會就註定他們要尋找「牛逼感」,要做到比同齡或是同學更加優秀,他們不甘於在平凡的崗位扎紮實實的下功夫,更準確來說他們心根本定不下來,他們一旦在這裡定下來就擔心失去外部差不多一個億的機會。過去我大學畢業那會,拿著每個月2000元工資(那時還是相對比較高的實習工資)在廣州一單位勤勤懇懇上班,每天就期待自己在單位里有一點新進步,期待單位里的「老油條」同事能帶帶我,說說職場生存的內幕,每一天過得都很充實,至於外部有多少人在「撒錢」毫不在乎。
因此,95後要的更多是崗位里給予自己的精神層次的享受,而精神層次就來自於外部人對他們高的評價,朋友圈的逼格,還有對高工資的渴望,他們是更加現實的一代,也是更加焦慮的一代,跟他們談理想可能有點難,談錢還實在點。
Jason
95後為啥焦慮,我也不知道誒!但是我猜,大概焦慮是存在每個都市人體內的吧,這也許是一種城市病。
想起幾年前沸沸揚揚的香港巴士大叔在公交上說的「你有壓力,我又有壓力」這彷彿是解釋95後明明看上去很美好,卻充滿了焦慮的實際狀況,有時候很多焦慮不一定是真的是從自己身上誕生的,更多是周圍的人事物包括環境在暗示你,是的,你必須焦慮。
房子車子票子,成了新時代的三座大山,我甚至覺得大家陷入一種集體充滿迷信催眠性質的「拜金教」當中,大家都說出來工作一年開上車,出來工作兩年當上中層管理,工作三年後就應該能給北上廣深杭的首套房子房貸了!!!真的嗎?真的可以那麼快嗎?大家實際想想能力和工資水平,真的可以如此平步青雲的上天吶?據統計,不少老外的年輕人都覺得中國青年特別苦,從上大學開始就規劃著自己什麼時候應該要買房,簡直就是不切實際的焦慮,提前給自己設置了一個巨大到嚴重超標的目標,這不焦慮才怪呢。
而且,都市裡的焦慮傳得特別快,所以說能夠做到特立獨行的人非常非常的少,因為本來不急的95後,被大家一傳染,就會覺得——夭壽啦!天要塌了!我的房子應該買在北京還是廣州?我的工作應該選在上海還在深圳?焦慮啊!當然焦慮!十分焦慮了!
那95後如何解決焦慮?很簡單,想清楚——我是誰?我要去哪?我去幹什麼?就行了,剩下的一個是隨緣,一個是挽起袖子努力干。對了,我還挺同意往往那種「不作就不會死」的嘗試,因為焦慮個毛線啊,可能作死一下你就能發現生活的另一種樂趣,而且說不定焦慮症就不治而愈了,哈哈哈~
Renee
前途未知,生死未卜,怎麼不焦慮。最早一批95後,職場新人,如何在職場中自立,如何面對與當初承諾不一的晉陞機制,能不焦慮?最遲一批95後,高考、選擇學校選擇專業,一不小心就踩進「現在流的汗都是當初填志願時腦子進的水」的坑,敢不焦慮?
95後的焦慮這麼顯眼,可能是因為這群人成長於互聯網時代,接受豐富的信息,以及在信息相對泛濫的時代得到更全面的判斷基準,習得更為批判性的思維,有更多自身的思考,越發不迷信權威,不崇拜個人,聲音更追求個性,又恰好到了發聲有人關注的年紀。
每個時代,每個年代的人都有各自的焦慮,當你不能理解其他年代的人的焦慮時,你是不是和當年那些說「小孩子有什麼可煩心的事」的大人一樣?年紀輕輕就應該焦慮,等得不焦慮的時候,你或許就停下了,或許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或許就看開了,一句去他媽的焦慮,老子行將就木。
- THE END -
排版|編輯:Yoko,身高一五八,假裝氣場兩米八的摩羯小傲嬌,嗜貓。 插畫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聯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