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由美!請給我來一針
「呃呵呵,先打一針吧,喂,真由美。」
這大概算是《空中鞦韆》的名台詞了吧。伊良部笑呵呵的猥瑣模樣,看著扎進皮膚的針管感到興奮,與真由美的胸口。腦海里浮現出這些,我竟然想要再去看一遍《空中鞦韆》。煩惱無限的多,為了自己的所謂「優秀」我們疾馳在路上,沒辦法按下暫停鍵的生活像野狗追逐著社會上的年輕人們。心理疾病們普遍困擾著年輕人,許多人被逼成了心理學半專家,開始了對號入座的治療過程。有些人去找心理諮詢師,而事實上大部分的諮詢師確實如同死去了的上帝,教你去面對社會。我們因為恐懼而停下腳步,因為麻木而暈倒在地,最終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罷了。
曾幾何時,被治癒「精神病」都能成為治癒系了呢。《空中鞦韆》顯然不能算是傳統治癒系,而10個看完的9個會說,這是讓人感到放鬆的一部動畫。怪誕的畫風、怪誕的病症、怪誕的醫生,營造一種間離感。「強迫症」、「恐懼症」、「焦慮症」、「失眠」等等,這些甚至無關痛癢的「心療內科」疾病其實所有人都多少感受過。而《空中鞦韆》只是誇張地表演了現實社會中的人們,抽象的就是具體的,甚至比具體更接近現實。如果熟悉脫力系的朋友肯定能明白這種表現形式,就是所謂的「日式冷幽默」吧。
此時屏幕外的「強迫症」本人不禁發笑,一拍大腿「這不就是我的日常嗎!」由平日獨自面對煩惱的緊張感,轉為了第三方在觀看自己時的狀態,僅憑這一點都能打消掉我們對自身疾病的恐慌。這部動畫就像是伊良部醫生,他有超不正經的,甚至你還覺得不專業,可是他卻能讓你自我意識到「你這算什麼嘛!放輕鬆點活著唄。」多少神經緊張的年輕人們,只是缺少這句話呀。他們用不著更多的鞭策了,他們只想尋找一個慢速帶,可以停下來和自己說說話。給自己一部動畫的時間「頹廢」兩小時吧。
不過影片始終沒有準確的告訴我,你要按照什麼一步一步治療自己。僅僅只是由伊良部開始帶領「患者」強行觸碰著痛處,做著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練習來放鬆神經,不再專註於傷痛的「患者」能夠看到更多,最終與自己握手言和、與敵人握手言和,沒有屈從於哪一方,只是放過了自己。
第十話中患者是一個被戲稱為「鍋男」的企業家。作家把視角伸向了日本的變遷,當權者與青年人的關係。當高速上的東京塔閃著光芒映入瞳孔,它未建成時「鍋男」曾和工地上的朋友聊天,日本變了,時代變了。於是年輕的企業家肉眼可見的老去了,從一張紙板變為了二維的人物,他真的老了,時代真的在進步。最後一幕,年輕的記者們不再氣勢洶洶地逼問這位傲氣的老人,集體鞠躬要求跟隨他學習,而「鍋男」不改往日的口氣說道:「來家裡聊吧,我還有許多洋酒喝不完,你們這點工資是絕對喝不到的。」 從精神科向外發散,從普羅大眾的心病到時代留下的心病,固執的老人與青年和解,正是處在變革與發展中的我們所渴望的,社會的進步與革新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與當權者的自我犧牲,不得不說這一個視角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稚氣與野心,他正在試圖窺探更多的當下並且1:1的寫下來,友善地向部分人伸出雙手。
和怪誕的內容所匹配的是這種特別的視覺效果。每一集短小精悍,可以說是精品了。這種色彩鮮明的奇妙畫面也讓整體更具表演力,極具特色。是我的取向了 :)
「伊良部一郎有三種表現方式,其他登場角色也有更改設定。這是一部寫實與圖像交織的『混合動畫』,真由美有著杉本有美的臉及全身,每一回的患者都由各自配音員的臉合成演出。除此之外也有用生物象徵。當中出現的解說員福井,也是用福井謙二的臉合成。」
以上選自百度百科,不再贅述。
我心中的人文關懷正是這樣的作品。洞悉現實社會中最普遍的問題,一點都不做作。這個年代看完一部「我是如何對抗我的絕症,我的家人朋友很愛我,可是我還是死了,但是你不能死,你要知道生命很寶貴。」或者是「我的爸爸媽媽都死掉了,於是5歲的我和我單身的舅舅開始了苦中帶甜,甜中帶苦的日常生活,最後他結婚了我還成人了。」的影片(原諒我的定語如此之長),你會感受到溫暖,但是他們給不了你什麼,無非是些嘩眾取寵,賺取淚水的劇情片,外加一個治癒系的名號,彷彿治癒系這三個字便是濟世良藥本身。真實命運坎坷的人反而會更反感這種虛偽的溫情故事,可以說是「編故事界的恐怖谷效應」了。你們那麼認真做什麼,那種虛假的認真不能為藝術帶來增值。
把藝術上升到救濟與警世的層面是我們需要的人文關懷。21世紀的和平年代為什麼我感到惴惴不安?人們總把競爭與戰爭相比,言下之意人們在競爭社會中高速地透支身體與心靈,身邊總有大批不自知活死人。為了生存,為了外界的目光,身外之物扎進我們的血管,使我們從內開始出現炎症。當今的我們,除了疾病,生離死別,最大的壓力來源是生存,社會中的生存。為了在行業中不被淘汰,不要求成為頂尖而一旦有疏忽就面臨「架空切腹」。為了養育孩子,從優質的奶粉到優質的學校,教育事業幾乎是摻雜在家庭瑣事里的中心。為了年邁的雙親,老齡化社會沒有足夠的資源贍養老人,勞動力們被上下加壓,他們的處境岌岌可危。而在孤獨中成長,冷漠又早熟的青年幾乎孤立無援,我們的未來甚至更加坎坷了。對於生存的渴望,和對於生存的恐懼,成為了上進的我們的心病。這些普世眾生的困難是需要理解與慰藉的,人文關懷而不是娛樂至死。
《空中鞦韆》真的是非常優秀的作品,奧田英朗作為原著《精神科的故事》系列的作者,憑藉該作品獲得了131回直木獎。隨後還誕生了改編自該作品的電視劇、舞台劇、廣播劇等。我翻看了原著作品,如果對日本文化不是很熟悉,可能比較沒意思,和動畫《空中鞦韆》內容的出入不大,不過各具韻味,感興趣可以一試。
這部作品時刻縈繞著我,一開始是去年在藝術考試前偶然發現,所有者那一集是深深震撼到我的,看到日本的老照片疊加現代,和一隻眼睛從光澤到帶上老花鏡,心裡五味雜陳。那段時間的我也有心病,畢竟考前心情緊張,對於未來的恐懼和希望交織在一起,憋得慌。花了一上午看完了《空中鞦韆》像是被打了一針葡萄糖,恢復了些許活力。如果有機會,我想花上好幾年,然後把這部作品搬上中國舞台。(痴心妄想
不說了,我要去複習歷史了。mayumi!給我也來一針。
推薦閱讀:
※動漫界的模範家庭
※【南極第10話】友情寫在巧克力上遠比契約上來的堅定
※銀魂 愛染香篇 簡評
※你看過的動漫里有哪些「熊孩子」?
※《紫羅蘭永恆花園》掉第二,Anime Trending一月新番人氣榜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