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伽可汗碑》全文釋讀
毗伽可汗,全名阿史那默矩(或譯為阿史那默棘連)。是後突厥開國君主阿史那骨咄祿之子,後突厥最強可汗默啜之侄。在默啜死後,闕特勤殺死默啜之子匐俱,被闕特勤擁立為汗。
毗伽可汗早年依賴闕特勤的武勇和暾欲谷的智謀,挽救了後突厥汗國因內亂而搖搖欲墜的局勢。晚年臣服唐朝,無力控制突厥貴族,只能和一些無權無勢的粟特謀士混在一起。是一個非常平庸的君主。
在這個文章下《闕特勤碑》全文釋讀:
有個朋友的回復(吐槽毗伽可汗的武功)很有意思。
不過我們也不能因此嘲笑毗伽可汗,畢竟,大夥都是平庸之輩嘛,人家至少還是個可汗呢。
上周喝醉了,偶然看到有人回答說突厥文的碑文是給「騰格里」看的,是給神彙報工作的,所以不會有一點造假。真是開玩笑了,人家碑文里的口吻,口口聲聲說了,這碑文是給突厥的子民看的,是用來記載功業的。
碑文記載功業,古已有之。比如中日合拍電影《敦煌》中,漢人僱傭軍隊長朱王禮,明知道自己是去送死,但依然要反李元昊,在走之前,還要啰啰嗦嗦地告訴趙行德,說讓趙行德給他立個碑,為什麼立個碑呢,就是要讓自己的名字能流傳後世,死得有價值:
那麼我們來看看,平庸的可汗——毗伽可汗的立功碑吧。
東面
(東 1 ) 我,像天一般的,以及由天創生的突厥毗伽可汗,(這是)我的話:突厥毗伽可汗……薛、九姓烏古斯、二姓阿跌的游牧的伯克們和民眾啊!……突厥天神……(東 2) 我成為……的可汗。……當我繼位時,悲傷欲絕的突厥伯克和民眾變得欣喜萬分,他們低垂的眼睛睜開了。登基後,我……天下四方人的許多重要法令。
「薛」之前缺文,應該是「突厥-薛」,即後突厥汗國的「主體民族」。
這裡也能看得出來,毗伽可汗在立碑時,汗國能管轄的「其他民族」,只有九姓烏古斯和二姓阿跌了。連給黠戛斯人、十箭人、九姓韃靼人等以前被後突厥汗國曾經統治過的民族吼一聲的底氣都沒了。
而九姓烏古斯,若不是唐朝河西節度使王君?誣告導致唐朝將幾個酋長流放致死,然後回紇新酋長刺殺王君?率部逃回漠北投奔毗伽可汗,毗伽可汗只怕連給「九姓烏古斯」發言都沒啥底氣。
(東3-東23內容為闕特勤碑的南面1-11、東面1-30,參見闕特勤碑)
(東 24) 我使民眾由少變多。我使他們優於擁有強大國家和卓越君主的那些民族。我征服天下四方的所有民族,使之不再為害。他們全部臣服於我。十七歲時,我出征党項。我擊潰了党項人,奪得他們的兒童、婦女、馬匹和財物。十八歲時,(東 25) 我征討六(州胡)。在那裡,我將胡人擊潰。漢人的王都督率領五萬人馬前來(迎擊)。我與之交戰於聖峰,在那裡殲滅了這支軍隊。二十歲時,我征討拔悉密亦都護,他們本是我的族人,由於不派馱隊(貢物),……我征服了他們,並令其重新進貢。二十二歲時,我征討
這裡,毗伽可汗開始誇耀自己的軍功。
搶掠了党項人,奪得了党項的兒童、婦女、馬匹、財物。大致對應701年,党項內附唐朝一事。党項當時非常弱小,此舉是默啜時代,鍛煉毗伽可汗的一次實習性質的軍事行為。
接著,征討六州胡,擊敗漢人的王都督。這次戰役,實際為默啜指揮,年輕的毗伽可汗並沒有立什麼大功,倒是他那個更年輕的弟弟闕特勤卻展現出了驚人的武勇,活捉了王都督的弟弟。王都督,即702年戰死的勝州都督王詵。
征討拔悉密人,拔悉密一直弱小,直到後突厥末年才崛起。這一仗大概是毗伽可汗獨立指揮。
(東 26) 漢人。我與沙吒將軍的八萬軍隊交戰。我在那裡將其摧毀。我二十六時,鞠部與黠戛斯人一起成為(我們的)敵人。我渡過劍河討伐鞠部,在兀坂擊滅其軍。我(征伐……降服了阿熱人。二十七歲時,我出征黠戛斯。開道前進於
(東 27) 一矛深的積雪中。我們翻越曲漫山,趁黠戛斯人尚在睡夢中時衝殺下去。我們與其可汗戰於松迦山林。我殺死其可汗,奪其國土。那一年,我進軍突騎施,翻過金山,渡過曳咥河,衝擊(尚處睡夢之中的突騎施人)。突厥施可汗的軍隊猶如烈火狂風般地從博勒濟趕來,(東 28) 我們交戰了。在那裡,我殺死了他們的可汗、葉護、設,奪取了其國土。三十歲時,我出征別失八里。我交戰六次,……我將其軍隊全部摧毀。那裡的全體居民……否則會被消滅,……前來邀請。這即是別失八里避免(被毀)的原因。我三十一歲時,
擊敗沙吒忠義,這一仗,根據《舊唐書》《唐會要》《新唐書》等記載,突厥軍的指揮者都是默啜。毗伽可汗並沒有什麼大功,闕特勤也沒什麼大功,不過根據毗伽可汗口述的《闕特勤碑》,闕特勤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身中一百餘箭、累死了三匹戰馬,闕特勤不愧勇士之名了。
鞠部,為黠戛斯邊緣的一個小游牧民族。
征服黠戛斯和突騎施,從《暾欲谷碑》相關事件的描述來看,這次出征,最高指揮官大概是默啜的兒子匐俱。
不過參考前後事件來看,實際指揮者是後突厥第一名將阿波達干——阿史德元珍。阿史德元珍戰死於突騎施人之手後,默啜親自跑來指揮了。
所以,毗伽可汗說自己殺了黠戛斯的可汗、殺了突騎施的可汗(娑葛)……就屬於冒名頂替了,殺黠戛斯可汗的功勞大概是阿史德元珍的,殺突騎施可汗的功勞則是默啜的。
接著,毗伽可汗說自己在三十歲時,出征別失八里(北庭),交戰六次,並把唐軍「全部摧毀」。
毗伽可汗三十歲時,是714年。
714年,到底在北庭發生了什麼呢?根據《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的記載,714年默啜派其指定繼承人、已經被加封為泥涅可汗(小可汗)的匐俱,率領默啜的另一個兒子同俄特勤、默啜的女婿石阿失畢一起圍攻北庭,結果北庭都護郭虔瓘突擊斬殺同俄特勤,石阿失畢臨陣叛變投降唐朝,匐俱率殘兵敗將「慟哭而去」。
(下面俺漫畫這裡有誤,混淆了匐俱和毗伽可汗,僅提供點綴作用)
也就是說,這一仗跟毗伽可汗毫無關係,而且還是慘敗。
所以下面毗伽可汗就啰啰嗦嗦解釋了一番,大概突厥人都知道這次是慘敗,而且也跟他無關,這個謊不好圓。不過由於碑文缺失,毗伽可汗解釋的為什麼「戰勝」了後不屠殺北庭的居民、不摧毀北庭城,卻要撤回來的原因,已經不能還原了。
(東 29) 無憂無慮和自由自在的葛邏祿人開始與我們為敵。我與之戰於塔末紇聖峰。我摧毀了葛邏祿人,並取得他們的國土。……葛邏祿人集結起來,(前來對付我們。我戰勝了其軍隊,殲滅之。)(九姓烏古斯)本是我的族人,由於天地失序,
(東 30) 由於深深的忌妒,他們(與我們)為敵。我一年內交戰四次。第一次戰於咄姑城。我令全軍泅渡土拉河後,……(摧毀了?)他們的軍隊。 第二次,我戰於安提忽(?),擊敗其軍。……(第三次,)我戰於楚施峰。突厥人的陣腳不穩,(東 31) 行將被擊潰。我擊退了衝殺過來的軍隊,許多將遭屠殺的人因此而獲救。我在同俄特勤墓地包圍並殺死了由鬥士組成的一隊同羅兵。第四次,我戰於伊思勤提喀地斯。在那裡,我擊敗其軍,殲滅之。四十(?)歲時,我們正在奄賀莊園過冬,發生了饑荒。在春天,我
擊敗葛邏祿人,這一仗其實還是默啜指揮。根據《冊府元龜》記載,葛邏祿人打不過默啜,內附唐朝。
三次擊敗九姓烏古斯人,這一仗正是715年,默啜與同羅首領阿布思的大戰。《舊唐書》記載「 其秋,默啜與九姓首領阿布思等戰於磧北。九姓大潰,人畜多死,阿布思率眾來降。」
可見在回紇內遷唐朝的時候,九姓烏古斯奉同羅部為首,而這個同羅首領阿布思非常有意思。他後來在毗伽可汗兒子登利可汗時期,又被判闕特勤(注意是判闕特勤不是闕特勤)以「葉護」的爵位引誘,協助判闕特勤在突厥篡位,最後被趕出突厥,再一次內遷依附唐朝,最終部眾被安祿山和葛邏祿人、回紇人瓜分。
當然,這一仗也不是毗伽可汗指揮的。不過他有功啊,這裡他專門提到了,他在突厥人一次失利的戰鬥中殿後了。然後在另一次戰鬥中他在同俄特勤的墓地,包圍並殺死了一隊同羅兵。實錘了,終於有不是空口白牙說大話,而是實打實的功績了。
(東 32) 我出征烏古斯。第一支軍開發前往,第二支軍鎮守大營。三姓烏古斯之軍前來奔襲。他們趁我們馬匹匱乏,處境惡劣之際前來,旨在征服我們。其軍隊的一半?掠我們的居地,另一半則與我們交戰。我們人馬很少,處境不妙。烏古斯人……由於上天賜予了我們力量,我將他們擊潰,
(東 33) 使之竄逃。由於上天的恩寵,由於我的取勝,突厥人獲得了勝利。如果我與我弟不領導民眾,不取得如此眾多的勝利的話,突厥人就會被殺,被毀。突厥的伯克們和民眾啊,這樣想一想吧,這樣看一看吧!烏古斯人……為了不派……我出征(烏古斯?),
(東 34) 摧毀了他們的營地。烏古斯人與九姓韃靼人一起前來(進攻)。我在阿呼進行了兩次激戰。我將其軍隊擊潰,並降服了他們的各部落。在取得如此眾多的勝利之後,……三十三歲時,由於上天的恩寵,我……他們背叛了(其)傑出的(?)、受人尊敬的(?),以及(東 35) 養育(民眾?)的勇敢(可汗)。上方之天神、下方之神聖土、水,以及(我叔可汗之)英靈,肯定對此不滿。九姓烏古斯曾經離開他們的土地和水流,前赴漢人那裡,……他們又從漢人處回到這片土地上。我想,我應該養育(這些民眾)。……這些民眾。(東 36) ……在南方,在漢人那裡,他們的名聲被毀了;在這片土地上,他們成了我的奴僕。由於我成了可汗,我不曾使突厥人……我更好地整頓和組織了(這個國家)及其體制……聚合在一起……
前文的四十歲有個?,大概是碑文解讀的問題。這裡大概就是九姓烏古斯人紛紛在唐朝策動下發動暴動,導致默啜被殺的時候。而這時候,大概是在716年,也就是毗伽可汗三十二歲到三十三歲時。
默啜被拔野古人小兵頡質略刺殺,首級被送到長安。默啜之子泥涅可汗阿史那匐俱繼位,同年,闕特勤糾集部眾襲殺泥涅可汗,然後擁立毗伽可汗為汗。泥涅可汗的殘餘分子墨特勤、毗伽特勤、毗伽公主等率部眾逃走投降唐朝。
這是篡位的黑歷史,所以不會記載。
所以,這裡毗伽可汗只是簡單地說了突厥汗國遇到了「人馬很少、處境不妙」的危機,以及九姓烏古斯人「背叛」了「傑出的」「受人尊敬」的「我叔可汗」也就是默啜,前文還說如果不是他和他弟弟闕特勤來領導突厥的民眾,那麼突厥人「就會被殺」。這裡其實就是沒有明說篡位之事,但卻給篡位做了辯解。
不過篡位嘛,很正常的事兒。篡了就篡了,事實上從匐俱的表現來看,匐俱可能還不如毗伽可汗。畢竟匐俱依賴的猛人阿史德元珍早死了,而毗伽可汗還有闕特勤這樣的猛將,暾欲谷這樣的謀臣。
(東 37) (在那裡,)我與之交戰,並擊潰其軍。該臣服於我的人臣服了,變成了我的臣民;該死的人則死了。沿著仙俄河而下,我封鎖了瞭望塔,並毀壞了他們的住所和財產。……他們上了山。回紇的頡利吐發率領約一百人向東遁逃。……
(東 38) ……突厥人處於飢餓之中,我取牲畜養育(他們)。當我三十四歲時,烏古斯人逃奔漢人。召集(軍隊後),我出發征討。我惱怒異常,……我擄其兒童婦女。由頡利吐發治理的兩個部族……(東 39) ……地豆於人歸降了漢人可汗。由於他們的使臣、他們的好消息,以及他們的祝福不再送來,我便在夏天討伐之。我將他們擊敗,(並擄獲了)其馬匹(與財物)。他們的軍隊集結起來,前來(迎戰)。卡迪爾汗山林……
(東 40) ……他們居住在其故土。我令吐屯奄達征討南方的葛邏祿人。他(率軍)前往。……(葛邏祿人的)頡利吐發據說被殺,其弟則據說逃往一座要塞。……(東 41) ……他們載運貢品的隊商並未抵達。為了警誡他們,我征討之。他們的(庇護者?)與少數人一起遁逃了,而普通民眾則(讚美?我)道:「我們的可汗來了!」……我將諸稱銜給予……(我並提升了)那些品位低的人……
擊敗了回紇頡利吐發之事,頡利發是突厥汗國時期九姓烏古斯部落常用的酋長、首領名。大部落首領叫頡利發,小部落首領叫俟斤。
此時回紇的首領,正是內遷唐朝河西走廊,正在做唐朝的「左金吾衛大將軍」以及北伐突厥的「西道副大總管」的伏帝匐。
大略是在默啜死後,唐朝並沒有派漢兵北伐,而是放縱內遷的鐵勒人、突厥人北上,結果他們一盤散沙沒有統一指揮,被毗伽可汗和闕特勤各個擊破了,這就包括回紇的首領「左金吾衛大將軍」伏帝匐。
毗伽可汗在篡位後,由於唐朝沒有採取對突厥的進一步行動,所以毗伽可汗和闕特勤、暾欲谷的努力下,突厥汗國挺下來了。
東南面
我率軍踩踏著藍翁河(床)而前進,穿過無水之地,花費了七天七夜。……到達一片乾旱之地後,……劫掠者們……遠抵高昌。南面(南 1 ) ……我在第一天殲滅漢人騎兵一萬七千人。第二天,消滅他們的大量步兵。……翻越……
這裡說,在基本穩定了漠北局勢後,毗伽可汗率領了一群「劫掠者」,抵達高昌,殲滅了漢人騎兵一萬七千,以及大量步兵。
這件事,大概是719年刪丹(山丹軍馬場)之戰。
此前,著名的「皇漢」猛將朔方道大總管(即後來的朔方節度使)王晙策划了滅後突厥的戰略,策劃由朔方唐軍,連同契丹、庫莫奚、拔悉密一起消滅後突厥。
但是,王晙可能忘了,在717年,因為他的粗暴政策,導致內附唐朝的各部落(主要是薛延陀、阿跌)發動了反唐暴動,最終在論弓仁(這位唐將的爸爸就是擊敗了薛仁貴的吐蕃名將論欽陵)和郭知運的奮戰下,唐軍挽回頹勢。但因此,這些本來投降了唐朝的部落重新北上,被毗伽可汗和闕特勤擊敗後收編了。
王晙的名聲只怕傳遍了草原,所以他策劃的聯軍滅後突厥,最終只有拔悉密人願意參加。
結果王晙這貨放了鴿子,導致拔悉密人獨自和後突厥對抗。毗伽可汗和暾欲谷率軍突襲擊破拔悉密,然後毗伽可汗接受暾欲谷的大膽提議,擊敗拔悉密後偷襲涼州,在刪丹與涼州副將盧公利、涼州判官元澄激戰,然後擊敗了這支唐軍。
一個副將、一個判官,如果擊敗了他們能殲滅「漢人騎兵一萬七千人」就真見了鬼了。
(南 2 ) 我出征……次。三十八歲時,我在冬天征討契丹。……(三十九歲時,)我在夏天征討地豆於人。……
(南 3 ) ……我殲滅了……(並擄獲了)他們的兒童、婦女,及其馬匹和財物……(南 4 ) 我殺死其(兒童與)婦女……
(南 5 ) 我前赴……(南 6 ) 我與……交戰,……(南 7 ) ……我殺死他們的英雄,我打算將他們立作殲敵石。當我五十歲時,地豆於人脫離了契丹。……前赴統迦山……(南 8 ) 在窟哥將軍率領下,四萬人馬前來(迎戰)。我在統迦山進擊他們。我殲滅了三萬人,並……地豆於人……(南 9 ) 被殺。我的長子染疾而終後,我將窟哥將軍立作他的殲敵石。我作為治理本國的設,在位十九年,又作為可汗在位十九年。三十一(歲時),……(南 10) 為了我們突厥和民眾的利益,我就這樣以最好的方式獲得了勝利。
在這次小勝之後,闕特勤、暾欲谷都勸毗伽可汗,趁著這個勝利趕緊臣服唐朝,錯過了就沒這個價碼了。於是毗伽可汗開始頻繁派使者來表示親善,要臣服唐朝,並求和親。唐玄宗允許臣服,但拒絕給毗伽可汗和親。
毗伽可汗曾向唐朝使者說,吐蕃是狗種、契丹是突厥奴種,吐蕃和契丹都能得到和親,為什麼我不能?你要不給我和親,我「愧見諸蕃」。已經需要用唐朝的和親來樹立國際威望了,可見此時毗伽可汗的困頓。
碑文處沒有提。
不過接下來,就沒有殺漢人的內容了,畢竟雖然沒有提到,但毗伽可汗已經在這麼做了。
然後我們看到,毗伽可汗開始搶掠契丹人、地豆於人了。
可憐,契丹和地豆於那麼窮,你搶掠個啥啊,但是既然不能搶掠唐朝,就只能搶掠他們了。所以碑文說,搶掠都是為了「突厥和民眾的利益」。
毗伽可汗的長子死了,連像樣的殲敵石都沒有。骨咄祿的殲敵石,是回紇的比粟。默啜的殲敵石,有黠戛斯的可汗。而毗伽可汗的兒子,只能用弱小的地豆於人的一個將軍的石像。
在他獲得如此眾多的勝利之後,(我父可汗)在狗年的三月二十六日去世了。在豬年的五月二十七日,我為他舉行葬禮。(為了)控制(?)邪惡的精靈(?)……
(南 11) 在……之父李佺大將軍的率領下,有五百人到來。他們帶來了產生香氣(?)的……,以及大量金銀。他們還帶來了葬禮所用的香燭(?),為我們擺設好。他們並帶來了檀香木和……(南 12) 許多人剪掉頭髮,撕裂耳朵……他們帶來了自己的良馬、黑貂、藍鼠,不可勝數,並全都留下了。(南 13) 我,像天一般的,由天創生的突厥毗伽(可汗),這是我的話:當我父突厥毗伽可汗登位之時,忠誠的突厥伯克們,西方的達頭部伯克們——為首的闕啜與失畢們、伯克們、東方的突利部伯克們——為首的阿波達干(南 14) 與失畢們、伯克們、……佗曼達干、暾欲谷裴羅莫賀達干以及(其他)高級梅錄、……宮廷梅錄們——為首的娑匐闕利俟斤和其他梅錄,如此眾多的忠誠伯克(南 15) 深情地讚美我父可汗。……(我父可汗?),深情地讚美突厥的伯克和民眾。我父可汗(去世後),突厥的伯克和民眾(帶來了?)所有這些沉重的石塊和粗大的木材,並將它們建樹起來(?)對於我來說,所有這些……
接下來這一段是毗伽可汗的兒子的口吻,敘述者大概不是伊然可汗就是登利可汗。敘述的是毗伽可汗的葬禮。
毗伽可汗是被突厥貴族梅錄啜毒死的。
闕特勤死的時候,後突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能嚇唬嚇唬人,所以闕特勤死時,契丹人、地豆於人、漢人、吐蕃人、粟特人(大概是康國)、布拉哈(安國)人,突騎施(蘇祿)、黠戛斯都來表示慰問。
而可憐的毗伽可汗死時,只有宗主國唐朝來慰問了……
北面
(北 8 ) (我父)(北 9 ) 可汗以及我叔可汗,在其在位期間,完全組織和……天下四方的各族。由於上天的恩寵,我在登位之後,也號令和組織了(天下四方的)各族,我使得……我舉行極為隆重的婚禮,將我女兒……嫁給突騎施可汗為妻。舉行極為隆重的婚禮,(北 10) 娶突騎施可汗的女兒為吾子之妻。……舉行極為隆重的婚禮,我將(我妹公主〈?〉嫁給黠戛斯可汗〈?〉為妻)。……我令高傲(之敵)俯首,強大(之敵)屈膝。由於上方之天和下方之地(對我)的恩寵,(北 11) 我使從未被眼見過、從未被耳聽過的(如許眾多的)民眾安居在東到日出,南到(漢人之地?),西到……為了我的突厥人和民眾的利益,我獲取了他們的黃金和白銀、他們鑲邊的(?)絲服和織錦的(?)絲織物、他們的乘騎、他們的黑貂(北 12) 和藍鼠,我並使他們……無憂無慮。上方之天……
這裡又換回了毗伽可汗的口吻。
相比父親骨咄祿復國、默啜征戰四方的功績,忽然毗伽可汗不知道該怎麼給自己蓋棺定論了。
於是,毗伽可汗就提出了,他給天下帶來了和平。
嗯,也是真的,除了搶掠人家契丹人和地豆於人之外,基本上是和平了,和平的可汗啊。
提到了,雖然沒能和唐朝和親,但是,終於和唐朝的另一個藩屬、強大的突騎施汗國和親了。突騎施使者曾經在丹鳳樓與後突厥使者爭禮,使得後突厥顏面大失。但沒辦法,形勢比人強,毗伽可汗把女兒嫁給了突騎施可汗蘇祿做三老婆,讓兒子娶了蘇祿的女兒為妻。
然後又把他妹妹遠嫁到了黠戛斯。
在這些和平的舉動下,毗伽可汗自豪地說,自己讓突厥人民「無憂無慮」了。
不過這也是好事。
(北 13) 養育(民眾),不要騷擾和折磨(他們)!……啊,我的突厥伯克和突厥民眾!……征服……(突厥人啊!)如果你們不讓自己離開你們的可汗、離開你們的伯克、離開你們的(土地和)水流,
(北 14) 你們將會越來越好,只屬於自己的家鄉,而脫離各種煩惱。……此後,我遣人從漢人可汗那裡召來許多畫師和雕匠。漢人可汗並未拒絕我的要求,派來了宮廷畫師。我令他們建造了一座非凡的陵墓,在(陵墓的)內外都裝飾了精妙的繪畫。我令人設立石碑,刻上我的肺腑之言。……(北 15) 讀讀這些(銘文),並(從中)獲得教益,所有你們這些人,一直到十箭(部落)的子孫及其塔特人!(我令)此碑(鐫刻,……鐫刻和書寫,……石質陵墓……西面(西 1 ) ……在……之上,(西 2 ) 毗伽可汗(去世了?)(西 3 ) 我悲悼慟哭,猶如夏日(西 4 ) 的天空在說話,(西 5 ) 猶如山上的鹿在吼叫。(西 6 )、(西 7 ) 我可汗本人為我父可汗銘刻和設立了(?)此碑。西南面我,夜落紇特勤,鐫刻了毗伽可汗之碑。所有這些建築、雕刻、繪畫和其他藝術作品,……我,夜落紇特勤,毗伽可汗的侄兒,鐫刻和裝飾了……逗留了三十四天。
然後,毗伽可汗又啰嗦了半天,說我派人從唐朝請來畫師和雕匠,給我修了陵墓,設立石碑、我的石碑不是給騰格里看的,而是給「你們這些人」即後突厥汗國的子民,讓後突厥汗國的子民閱讀了碑文後,獲得「教益」。以及不是突厥汗國的子民的「十箭子孫(突騎施人)」和塔特人(概括其他所有敵人),都讀一讀,讀了對你們有好處。
最後,有突厥文碑文的攜刻者夜落紇特勤的留名,此人也是《闕特勤碑》的攜刻者。
推薦閱讀:
※長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洛陽是四大聖城,這樣說法對么?
※玄武門之變中,李元吉為何「再三不彀」 ?
※「唐太宗問於李淳風」是否確有其事?何書記載?
※歷史上的太平公主真的是心狠手辣么?武則天那麼喜歡她,為什麼不傳位給她?至少也不能讓她結局那麼悲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