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分離派:輪迴與愛、死神與少女

前幾天又看了一部非常優秀的藝術家傳記電影,《埃貢·席勒:死神和少女》。而席勒是我們之前在名畫群里聊過的克林姆特的學生。

而他們又共同屬於分離派,一個我們似乎有點陌生的流派。

今天就來聊聊這個非常小眾但是在我心裡非常璀璨的維也納分離派。

一、克林姆特:輪迴與愛

克林姆特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

他的畫作很好辨認,一是金光閃閃,二就是畫中主角大部分都是女人,哪怕他的作品中出現了男人但都沒有正臉,主題一般都是愛、性、生、死的輪迴宿命。

在藝術的範疇里,提起金子,就只有克林姆特。

他從小出生在一個金銀雕刻兼銅版工藝家庭,他爸爸據說是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設計者之一,所以克林姆特就耳聞目染接觸了很多傳統工藝的鑲嵌畫。

中世紀鑲嵌畫

他在以後的作品裡就很自然的把這種中世紀的傳統工藝和20世紀的審美結合起來。

貼金箔、貝殼、羽毛,克林姆特的作品看電子版都美的讓人暈眩,很難想像去真的看一牆的金箔,我覺得我可能會當場患上司湯達綜合症(一種因為藝術品太美產生窒息甚至暈倒的疾病)。

而且克林姆特的看上去艷麗情色作品中,又經常表現出與看上去那樣不相稱的嚴肅和憂傷,漂亮的姑娘旁邊,總是有死神在側。

當然除了鑲嵌畫,克林姆特還揉雜了很多其他的審美元素 ,比如說,埃及。

克林姆特的作品中女子頭飾,佩飾、妝容基本都極富埃及特色。外加克林姆特喜歡用金色,所以在他的「金色時期」都隱隱約約透露出了對埃及的嚮往。

至於原因,沒有人知道。可能是喜歡埃及的美學,也有可能是喜歡埃及純然的死亡觀吧。

除此之外,更有趣的是克林姆特的作品裡也有中國風。

和印象派處於同個時期的克林姆特,當然也沒有逃脫過東方藝術在20世紀初對整個歐洲的席捲,他的畫風又發生了各種新的變化。

克林姆特直到現在被大家喜歡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強烈的裝飾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埃及、中國、中世紀、金子、印象派,它像混血兒一樣綜合了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甚至不同時空的審美。

這種輝煌的色彩伴隨著扭曲的人體,透出情慾和略帶頹廢的美。傷感、神秘、又璀璨,就像煙花焚城,就連墮落和毀滅也帶著美感。

二、席勒:死神與少女

席勒的作品初次看到很難覺得好看,因為席勒的作品最初給我的感覺就是躁鬱、狂暴、帶有神經質的,但卻是一個會讓人越看越喜歡甚至最後著迷的藝術家。

席勒作品裡人物的眼睛裡有火焰

席勒也是克林姆特忠實的學生。

誇張的造型、大膽放縱的線條、極富個性的色彩、破碎生冷的色塊,就是一種純然原始的吸引力。

我們說到愛德華霍普、說到基里科,都會說起他們作品裡會有一種時間靜止感。

而席勒的作品恰恰相反,他所描繪的人物和景物都不是靜止的,好像永遠都處在驚恐不安狀態。

席勒筆下的人物一般形體瘦長,身體輪廓清晰到讓人著迷。

但僅僅有具有衝擊力的線條席勒覺得還是不夠,於是再加更多具有衝擊力的色彩,比如紅、橘紅、黃和黑,來表現強烈的情緒。

很多學院派藝術家在做的是平衡和和諧,而席勒做的就是徹底打破平衡,在極端處再創造出新的秩序。

據說席勒為了創作畫中人物那種處於緊張不安的人物情態,他還經常深入到瘋人院去研究精神病人的神態和動作。於是他中的壓抑、沉悶、頹廢、神經質、病態,在你第一眼看到他的作品是就直接擊中你的心臟。

席勒愛畫裸體,極具野性、極其有魅力,但因為怕文章被和諧就不放了,大家可以自行在網上找找,他一生還畫了100多幅自畫像,很多也都是裸著的。

哪怕到現在,席勒的很多裸體畫像我都要深吸一口氣才敢看,因為裡面蘊含的原始的能量值太高了,在當時,席勒直接以色情污染文化藝術被關進監獄。

電影《死神與少女》

對此他只淡淡的說了一句。「否認性的人才是真正的淫穢,因為他們以最下作的方式侮辱了生他們的父母。」

席勒死得很早,28歲就去世了,在藝術家裡真的可惜。

我不知道他如果活的久一點是否會創作出更多偉大的作品,風格是否會像畢加索一樣發生多次變化,還有多少種可能性。

但也許值得慶幸的是,他把他一生中的黃金年代留在了畫布上,那是年輕人特有的荷爾蒙和多巴胺的味道,一邊無懼死亡,一邊直面慾望。

說實話這部電影我比金衣女人要推薦很多,電影美術做的非常棒。整個電影的色調都和席勒作品裡的配色非常相近。

要這部電影資源的可以在我公眾號南妹妹(nanmeimei2016)後台回復「席勒」

要電影《金衣女人》資源的回復「金衣女人」

三、維也納分離派

最後說到席勒和克林姆特的維也納分離派。

這個流派在藝術史上最特殊的地方在於,他們在一起,並不是因為有共同的藝術主張,而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學院派。

他們發誓與學院派永遠決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於是就這樣有了分離派。

當時的維也納學院派現在看來確實有些甜俗、矯飾,沒有創造出新的東西,和席勒一比,區別就像活生生鮮花和塑料花。

因為共同厭惡學院派產生的分離派,所以並不像其他緊湊的流派一樣擁有比較相似的審美內核。

如果你非要給他們歸歸類的話,大概就是設計方面都喜歡使用幾何形式或者有機形式的裝飾,想貼近其他國家同時正在流行的新藝術運動但是又想獨具特色。

奧地利的分離派展覽館

電影《死神與少女》中的分離派展覽館

分離派也擁有自己流派風格的字體和插畫設計。(注意電影截圖裡牆上的海報)

分離派摒棄了從古羅馬到文藝復興、巴洛克、羅可可一系列他們華而不實的設計,開始重視實用價值,也就是後來充斥著我們生活中的,極簡主義工業設計的雛形。

分離派設計大師約瑟夫·霍夫曼設計的椅子

直到現在,分離派現在都以不同的形式影響著世界,比如這組以克林姆特為靈感創作的現代攝影作品,這種神秘的氛圍我一直一直都非常喜歡。

其實我一直在好奇,為什麼克林姆特和席勒都這麼狂熱的喜歡把女人和死亡聯繫在一起。

克林姆特《生與死》

直到我在《茶之書》里看到這樣一段描述花祭的話。

「或許花朵們自己也能理解與欣賞這種全然的意義。

它們不同於人類,它們不是懦夫。有些花死得絢爛,像日本櫻花,將生命交於風,無拘無束,隨之飄散。佇立在吉野或嵐山的櫻花前,面對這漫天芬芳的傾瀉,相信任何人都會有此感觸。它們像飾滿珠寶的錦雲般盤旋,在水晶般清澈的溪流上空舞蹈,然後它們隨著歡鬧的水流漂走,似乎在歌唱:「再見,春天,我們去向永恆探險。」

最美好的女人、藝術化的女人,不外乎都是像這樣的花朵。在逝去和死亡的全部瞬間,才完成了生命的全部意義,似乎也並不可惜。

記得在看《妖貓傳》時,黃軒演白居易,用很誇張的語氣說,怎麼像花一樣的女人,轉眼間就爛了呢。

親眼目睹美好的消逝,會讓任何一個哪怕一秒鐘哲學都沒有讀過的人立馬陷入對人生的思考。

這種悲劇感也是讓克林姆特作品天然帶有哲學性的原因之一。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但被席勒和克林姆特畫到畫布上、紙上的女人們,在某種層面上實現了永生。

她們永遠被放置於潔白的盛典,供後世敬仰。而年輕時候戛然離去,給後世留下滿眼的芬芳,似乎美麗的生命應有的使命和理想化的結局。

歡迎關注我的小專欄:zhuanlan.zhihu.com/nanm

也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南妹妹(nanmeimei2016),和你聊聊少女心藝術史


推薦閱讀:

除了草間彌生,還有很多個性藝術家
一個菠蘿,一幅眼鏡玩弄了當代藝術
梅蘭芳是?
抄襲大師、精神病人、社交恐懼,當下活著的藝術家誰最值錢?

TAG:藝術 | 電影 | 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