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過什麼「女王節」了,它有個光榮的的名字:國際勞動婦女節!

1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又稱國際婦女節,一年一度,並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

甚至很多女性還蠻期待這一天的:無它,這一天很多企業單位會有給女性放假半天或者提前下班的人性化措施,浪漫點的老闆甚至還會為女員工準備鮮花福利。

唔,大概是這樣:

在校園,很多男生更願意給心儀的女生提前一天慶祝——謂之女神節。可不嘛,3.8是婦女節,3.7不就是女生節、女神節?

不,當然不是。

2

三月八日,它本來就不是什麼女生節、女王節,它有著光榮的來歷和光榮的名字:國際勞動婦女節。

十九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紅利在西方國家大面積爆發,資產階級濃墨重彩紛紛登上歷史舞台——這當然是進步。

但是「資本主義來到人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彼時的工廠里工人們毫無人權,拿著低廉的工資,吃著發霉的食物,還要忍受極為惡劣的工作環境與超長的工作時間——這麼說你可能沒感覺,換個說法吧,19世紀的英國工人需要每天工作12小時,一天所得只夠吃飯,稍有懈怠就會遭到懲罰。人均壽命甚至出現了一定的下降。

至於勞動保護?人權?不存在的,在工業革命爆發的時代,每個底層民眾都是大資本家眼中的螺絲釘罷了,如果螺絲釘壞了,換掉就好,誰會去在意螺絲釘怎麼想?

事實上,霧都的外號可不是憑空得來。彼時的倫敦每年的霧日長達90天左右。在這種愁雲慘霧之中,隨之而來的是倫敦每年死於呼吸道疾病和營養不良的人就有5000之眾,而貧民區的民眾因為貧困和衛生條件惡劣,生死更是在呼吸之間的事情。

對成年男性尚且如此,對待婦女和兒童就更無須多論。就連英國人自己都在歷史書中都坦言「對兒童如此規模和如此程度的剝削是我們歷史上最可恥的事情之一."(E .P .湯普森語)

隨著紡織業的興旺,婦女們大規模地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產業工人。然而惡劣的工作環境和低廉到令人髮指的薪水仍然存在。

3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獲得工作崗位的女性自然覺醒公民意識。

1908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勞動婦女罷工遊行。將近15000名婦女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作時間(12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最低工資標準)和享有選舉權(婦女選舉權)。

「要麵包,也要玫瑰」。

1909年,美國服裝女工發動總罷工,2至3萬襯衣女工為給長達13周的寒冬增加工資並改善工作條件而參加罷工。

萬眾一心,聲勢浩然。

翌年,國際女性解放運動先驅克拉拉-蔡特金召開第二屆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會議起草了一份《關於爭取婦女選舉權基本原則的決議案》。這個決議案規定,「各國社會主義婦女每年要有一個節日,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婦女獲得選舉權,必須按照社會主義原則並連同整個婦女問題一起對待婦女的選舉權要求。婦女節必須具有國際性和認真地籌備。」

此外,廣大女性應和男性同工同酬,享有平等的經濟、教育、勞動權益、

1911年,德國各地舉行了爭取選舉權的集會,僅柏林一地就有5000多名男女工人參加。丹麥、奧地利、瑞士等國的婦女也都舉行了集會和遊行。總共超過一百萬人舉行各種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

至此,星星之火,漸趨燎原。

1911年的3月份,紐約發生了著名的紐約三角內衣工廠火災,火災吞噬了140多名制衣女工的生命,而惡劣的工作條件被認為是導致如此重大傷亡的主要原因。憤怒的女工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怒火,紛紛上街集會、遊行。

1913年2月的最後一個周日,俄羅斯婦女以舉行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示威遊行的方式慶祝了她們的國際勞動婦女節;

其後,時間逐漸固定在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國際性節日。

4

在國內,tg更可以說是女性解放的天然支持者。

在1923年6月中共三大《關於婦女運動的決議案》中就提出「一般的婦女運動如女權運動、參政運動、廢娼運動等,亦甚重要」 、「本黨女黨員應隨時隨地指導並聯合這種種運動「,要「打破奴隸女子的舊禮教」、「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職業平等」、「女子應有遺產承繼權」、「男女社交自由」、「結婚離婚自由」、「男女工資平等」、「贊助勞動女同胞」等。

1955年,貴州民主婦女聯合會刊物發表了《在合作社內實行男女同酬》的文章,表彰實行男女同酬的第一村——— 堡子村。毛澤東看到文章後親批:「建議各鄉各社普遍照辦」。

▲頂天立地的女工

之後,毛澤東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迅速響徹大江南北。在那樣的年代下,這句話大大推動了男女地位的平等。

▲建國初期報紙檔案

那麼,之前男女不平等么?

舉個例子,紅樓夢中,即便探春這樣的女子,也是不認自己的親媽叫母親的,探春從趙姨娘的肚子里生出來,但是探春卻是絕不認的。為什麼,因為趙姨娘就是個子宮和卵子提供者,是生育機器,是奴才,不是人。要知道,母親必須是人,而不是人怎麼有資格做母親呢?作為妾的女性,是財產,不是人。

而這,就是tg要打破的封建大山。

「要把婦女組織起來」,「團結起來,參加生產和政治活動,改善婦女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 。

關於這一點,從那時的人民幣就能管中窺豹。

一言蔽之,女性地位的提升不是求來的,不是被施捨來的,而是鬥爭來的,勞動來的,是來之不易的結果。國際勞動婦女節正是為了紀念於此。

實際上,即使是剛出生的女嬰,也得益於女性先輩們的鬥爭。她們無需再被拋棄、裹足、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5

因此,婦女節絕不是消費主義包裝後的「買買買」節,更不是女神節、女王節、仙女節這些庸俗、娛樂化的稱謂。

它就叫:國際勞動婦女節!

「婦女」明明是中性辭彙,為啥20出頭的女性不能過勞動婦女節了?嫌棄婦女這個稱謂土的人還真是:

不過分的說,認為「婦女」一詞含有歧視意味的觀念本身就倒退到封建父權支配下的不平等思維當中了。反而應該反思「女生節」「女王節」所包含的真正歧視:對大齡、普通或者弱勢的女性的拋棄和無視。

什麼「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

都是狗屎

因為世界上從來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

女性不是點綴,不是物品,不是附屬

女性的榮耀屬於活躍在勞動崗位的每一位女性

什麼女神節女王節的叫法真的可以休矣,婦女節多好!這詞一聽就勤勞、善良、勇敢、能賺、欣欣向榮、虎虎生風、兩性生活很富足。

婦女偉大,勞動光榮!

啊,婦女們,節日快樂!

(▲感謝插畫師@迎風捉嘰授權供圖)

@迎風捉嘰

此圖來自於: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賽道上,凱瑟琳·斯威策差點被推出賽道。因為她是參加比賽的唯一女性,當時的波士頓馬拉松還只是一個僅限男性參加的活動。

一個兩位數關注的公眾號(??д??):蘇曠曠寫字的地方(skkxxddf)

推薦閱讀:

美國政府對空間政策進行監管改革,精簡行政審批流程建立框架助商業公司減負
|單毅講裝修「一周熱點」005:上海精裝修豪宅被爆甲醛超標,你家呢?
買賣不成仁義在
大道至簡-六月消息解讀及盤策

TAG:女權運動 | 婦女 | 時事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