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析了1.2萬個童年夢想,發現多數都被別人實現了

你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

「爸爸,我想要造飛機!」

「我長大要考清華和北大!」

「我小時候的夢想,是要成為流川楓的女人。」

當時光的列車緩緩駛向了新的一年,又將有許多人不會再記得童年的玻璃彈珠,還有那些小時候的夢想。

數讀菌收集了11792名微博網友的童年夢想,發現了一幅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的夢想畫卷。

有的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有的人發現自己的夢想並沒有小時候想的那麼美好:

有的人另闢蹊徑,夢想勉強實現了一半:

有人發現曾經的夢想很偉大,如今的自己卻渺小而平凡:

還有人和星夢擦肩而過:

還有些實現了夢想的人這樣說:

「醫生嘛,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是江直樹給我的動力喔。」

「以前想做個律師,還真實現了,可是發現法律有時候還讓人挺失望的。」

有些沒能實現夢想的人這樣說:

「曾經想當個警察叔叔,現在夢想實現了一半,是個叔叔了。」

「哈哈,小時候夢想當然是宇航員啦,現在是個工程師,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呀。」

「又一年了,我小時候的夢想還沒實現,如果別人幫我實現了,沒有關係,我也很開心。」

曾經,我不止想當科學家

小時候當長輩問起你,「長大後想做什麼呀?」,你可能真的回答過「科學家」。在自定義了一份較為完善的職業詞典後,數讀菌利用R語言的中文分詞包,統計得到了夢想職業關鍵詞的詞頻數,並根據結果進行排序,選取前20名生成「夢想職業」榜單。

我們在近1.2萬個夢想中,找到了822個「科學家」職業夢想。在此之後便是耳熟能詳的「教師、警察、醫生」。

那時年少無知的我們眼中,這些職業的存在是如此神聖,科學家無所不知,無所不會,甚至有著拯救世界的能力;警察懲惡揚善,讓小時的我們總想跟著動畫片大喊,「快,抓住那個壞蛋!」;而教師和醫生,因「無私奉獻」的標籤而被頌揚至今,彷彿也一直是父母口中孩子最好的出路。

點擊查看大圖

但夢想並不總是如出一轍。有的孩子想要開一家雜貨鋪,有的孩子想要做一名考古學家,有的孩子還想做個熊貓飼養員。無法上榜的職業夢想千千萬萬,無論哪一個都是小時候我們心中那顆彌足珍貴的彩色彈珠。

那時,我也想走出大山

未來的職業也許不是那麼有吸引力的話題,有時候,一根冰棍、一顆牛軋糖就能成為孩子們口中那一點小小的理想。數讀菌將這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夢想挖掘了出來,同樣進行了關鍵詞的詞頻統計,聚類整合後,取前15類進行排名,製作了這份夢想生活榜單。

點擊查看大圖

農村的孩子們想要走出大山,是比擁有魔法、變身超人還要更加強烈、更加現實的願望。那時的我們,眼裡只有清華北大兩所大學,我們希望變俊男靚女、出人頭地,甚至行走江湖、行俠仗義。

有趣的是,有的男孩兒的夢想是開著一台拖拉機,轟隆隆從縣城穿過,彷彿自己是最拉風的司機。還有的女孩兒,小時候就夢想著嫁給警察、軍人、廚師,還有的一心想嫁給齊天大聖,甚至是賣糖葫蘆的、開超市的。

這些異想天開的夢想,不知今天看來是否會一笑而過呢?

現在,談起夢想我總說「長大了」

比起回憶小時候的夢想,更令人感慨的是人們提起夢想時的言語。

點擊查看大圖

從默認詞典的自由詞頻分析結果中,選取次數較多的情感表達類關鍵詞,隨後對所選關鍵詞相應的原始數據做二次分詞與聚類,我們就能夠看到,在提及某個詞語時,人們具體都在說些什麼。

當網友們談到小時候的夢想,最常掛在嘴邊的詞語是「長大」。兒時,總被問「長大後想幹什麼」,而現在,總是說「等到我長大了,才知道…」。

排在前面的還有「記得」,有位網友說道,「能記得小時候的夢想,真是太好了」,而我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在歲月的摧殘下,忘記了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

有人說夢想之所以是夢想,正是因為它的遙不可及,難以實現。在11792名網友中,有四成認為自己「實現了夢想」,12%的人「實現了一半」,18%的人正在「努力實現」,而還有9%的人認為這輩子都沒可能實現夢想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學會長大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叛自己的童年夢想。曾經被視為「三歲看到老」的標誌,如今也只能成為回憶過去時的一碗雞湯:至少它的存在,意味著有那麼段時間,我們心中總懷揣著一輪「明天的太陽」,對未來還有期望。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原文標題《我們分析了1.2萬個童年夢想,發現多數都被別人實現了》,作者張月瑤,設計師郭曉靜。

推薦閱讀: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幾個南藝人的山居夢想自此起航,在老山腳下的山野中行走,收穫一路芬芳
不撩漢,你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與夢想共同成長
夢想因努力而偉大

TAG:夢想 | 小時候 | 現實與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