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

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


確認
取消
邀請回答

我來回答

舉報

1條回答
時間排序
|
熱門排序

nice車欠女未

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要過好眼前,要踏向遠方,都需要我們有矯健的四肢。一提起關節炎,人們常常將關節炎視作老年病。但張建瑜表示,其實所有年齡段的人,甚至包括兒童都有可能患上...
查看全部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要過好眼前,要踏向遠方,都需要我們有矯健的四肢。


一提起關節炎,人們常常將關節炎視作老年病。但張建瑜表示,其實所有年齡段的人,甚至包括兒童都有可能患上關節炎,具體有以下幾種——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IA):小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結締組織病,以慢性關節炎為其主要特點,可伴有全身多系統損害。

強直性脊椎炎:男性多見,常見於16-30歲;

類風濕關節炎:女性好發,高發年齡為40-60歲;

痛風性關節炎:常發生於40歲以上男性,近年來呈年輕化;

紅斑狼瘡:女性多見,發病年齡以20-40歲最多;

乾燥綜合征:女性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

骨關節炎:60歲以上患病率達50%,75歲達80%。

據介紹,目前,全世界共有關節炎患者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6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關節炎患者已超過1億人,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張建瑜表示,年輕關節炎患者,往往可能是累及全身的強直性脊柱炎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而痛風患者近年來也逐漸年輕化。起病越早,恢復也就越差,一旦不及時明確診斷並接受規範有效的治療,很容易致殘甚至致命。

幾種常見關節炎,預防及應對策略

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荔灣醫院副院長吳煒戎介紹,關節炎的發病類型有近100種,其中,最常見關節炎是骨關節炎、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柱關節病,其中年輕人最高發的是痛風和脊柱關節病,往往因為認知誤區而延誤治療。

天冷易發作:骨關節炎

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常累及膝、肘、髖等大關節。早期關節活動時出現疼痛酸脹,休息可減輕。初期發病時晝重夜輕,後期持續疼痛。

吳煒戎提醒,由於關節位置表淺、皮下脂肪較少,關節容易受寒冷刺激的影響,所以冬天是關節病的高發季節。冬天做好保暖是最好的防護方法,老年人在冬天可以戴上護膝,睡前可用熱水泡腳,保持室內的乾燥溫暖。日常運動量應因人而異,以自我舒適為度,不要過量,一般來說,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鐘,還可針對肌肉、關節活動範圍做下肢向外伸張、小腿屈伸等鍛煉。

越來越年輕化:痛風

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近年來,青年人患有關節炎的人數增加了近三成,主要是痛風性關節炎。」吳煒戎介紹,這是因為現在的高熱量飲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導致高尿酸而引起痛風性關節炎,「廣東等沿海地區更是高發區」,食入過多的海鮮產品等高嘌呤食品很容易導致尿酸升高,而尿酸高恰恰是痛風的主要原因。此外,孩子們喜歡喝含果糖的飲料和碳酸飲料,也是誘發尿酸升高的原因之一。

痛風,是一種因尿酸在身體里累積而引起的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風主要特徵。一般發作部位為跖趾關節(足趾旁)、踝關節、膝關節等,而急性痛風發作部位會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半夜發作,可令人從睡眠中驚醒。可出現痛風性結節,又稱痛風石,有些會破潰流出白色結晶物,痛風石好發部位在耳廓,還常見於手指、腳踝、肘膝等處。

「很多患者以為痛風只是手腳痛、變形,只要不疼痛,尿酸高不用治療。」吳煒戎稱,「其實,痛風背後最大的殺傷力在於其可導致人體腎臟、心腦血管損傷。只有將血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就能預防關節、腎臟的病變,減少尿酸鹽沉積和痛風石的發生。所以,痛風是可控可治的疾病。

至於患者飲食控制方面,雖然很多人以為對付高尿酸需要以「絕食」為代價,但其實前者無需過度緊張。以控制飲食為基礎,加上藥物治療來實現治療痛風,是較為現實的做法。首先,建議患者適當減少肉類食物、戒酒,尤其是減少貝殼類海鮮、動物內臟、老火湯等食物。此外,像一些果汁飲料也會影響尿酸排泄。「臨床上很多患者會問及豆製品是不是嘌呤高?」吳煒戎稱,「其實豆製品和青菜的嘌呤含量差不多,大部分蔬菜不妨多吃。」除此以外,高尿酸患者還要控制體重,多飲水,日均飲水最好在2000毫升以上。

尿酸降到多少才不需要服藥呢?吳煒戎介紹,對於已發生痛風的患者,降低尿酸的目標為300umol(微摩爾)/L,且需維持約兩年時間,沉積在關節及腎臟的尿酸鹽結晶全部溶解就可以停葯,通常關節超聲可以檢測是否還有尿酸鹽結晶。

吳煒戎強調,痛風治療重點就在痛風間歇期,治療的目的就是長期有效地控制尿酸穩定,防止尿酸沉積引起關節破壞,預防痛風複發。如無骨質破壞、腎臟損傷,通常絕大多數患者需要維持兩三年的規範治療時間且血尿酸達標,基本可以達到治癒。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要過好眼前,要踏向遠方,都需要我們有矯健的四肢。


一提起關節炎,人們常常將關節炎視作老年病。但張建瑜表示,其實所有年齡段的人,甚至包括兒童都有可能患上關節炎,具體有以下幾種——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IA):小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結締組織病,以慢性關節炎為其主要特點,可伴有全身多系統損害。

強直性脊椎炎:男性多見,常見於16-30歲;

類風濕關節炎:女性好發,高發年齡為40-60歲;

痛風性關節炎:常發生於40歲以上男性,近年來呈年輕化;

紅斑狼瘡:女性多見,發病年齡以20-40歲最多;

乾燥綜合征:女性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

骨關節炎:60歲以上患病率達50%,75歲達80%。

據介紹,目前,全世界共有關節炎患者3.55億人。在亞洲地區,每6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關節炎患者已超過1億人,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張建瑜表示,年輕關節炎患者,往往可能是累及全身的強直性脊柱炎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而痛風患者近年來也逐漸年輕化。起病越早,恢復也就越差,一旦不及時明確診斷並接受規範有效的治療,很容易致殘甚至致命。

幾種常見關節炎,預防及應對策略

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荔灣醫院副院長吳煒戎介紹,關節炎的發病類型有近100種,其中,最常見關節炎是骨關節炎、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脊柱關節病,其中年輕人最高發的是痛風和脊柱關節病,往往因為認知誤區而延誤治療。

天冷易發作:骨關節炎

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常累及膝、肘、髖等大關節。早期關節活動時出現疼痛酸脹,休息可減輕。初期發病時晝重夜輕,後期持續疼痛。

吳煒戎提醒,由於關節位置表淺、皮下脂肪較少,關節容易受寒冷刺激的影響,所以冬天是關節病的高發季節。冬天做好保暖是最好的防護方法,老年人在冬天可以戴上護膝,睡前可用熱水泡腳,保持室內的乾燥溫暖。日常運動量應因人而異,以自我舒適為度,不要過量,一般來說,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鐘,還可針對肌肉、關節活動範圍做下肢向外伸張、小腿屈伸等鍛煉。

越來越年輕化:痛風

為什麼類風濕關節炎越來越年輕化「近年來,青年人患有關節炎的人數增加了近三成,主要是痛風性關節炎。」吳煒戎介紹,這是因為現在的高熱量飲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導致高尿酸而引起痛風性關節炎,「廣東等沿海地區更是高發區」,食入過多的海鮮產品等高嘌呤食品很容易導致尿酸升高,而尿酸高恰恰是痛風的主要原因。此外,孩子們喜歡喝含果糖的飲料和碳酸飲料,也是誘發尿酸升高的原因之一。

痛風,是一種因尿酸在身體里累積而引起的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風主要特徵。一般發作部位為跖趾關節(足趾旁)、踝關節、膝關節等,而急性痛風發作部位會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半夜發作,可令人從睡眠中驚醒。可出現痛風性結節,又稱痛風石,有些會破潰流出白色結晶物,痛風石好發部位在耳廓,還常見於手指、腳踝、肘膝等處。

「很多患者以為痛風只是手腳痛、變形,只要不疼痛,尿酸高不用治療。」吳煒戎稱,「其實,痛風背後最大的殺傷力在於其可導致人體腎臟、心腦血管損傷。只有將血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就能預防關節、腎臟的病變,減少尿酸鹽沉積和痛風石的發生。所以,痛風是可控可治的疾病。

至於患者飲食控制方面,雖然很多人以為對付高尿酸需要以「絕食」為代價,但其實前者無需過度緊張。以控制飲食為基礎,加上藥物治療來實現治療痛風,是較為現實的做法。首先,建議患者適當減少肉類食物、戒酒,尤其是減少貝殼類海鮮、動物內臟、老火湯等食物。此外,像一些果汁飲料也會影響尿酸排泄。「臨床上很多患者會問及豆製品是不是嘌呤高?」吳煒戎稱,「其實豆製品和青菜的嘌呤含量差不多,大部分蔬菜不妨多吃。」除此以外,高尿酸患者還要控制體重,多飲水,日均飲水最好在2000毫升以上。

尿酸降到多少才不需要服藥呢?吳煒戎介紹,對於已發生痛風的患者,降低尿酸的目標為300umol(微摩爾)/L,且需維持約兩年時間,沉積在關節及腎臟的尿酸鹽結晶全部溶解就可以停葯,通常關節超聲可以檢測是否還有尿酸鹽結晶。

吳煒戎強調,痛風治療重點就在痛風間歇期,治療的目的就是長期有效地控制尿酸穩定,防止尿酸沉積引起關節破壞,預防痛風複發。如無骨質破壞、腎臟損傷,通常絕大多數患者需要維持兩三年的規範治療時間且血尿酸達標,基本可以達到治癒。



推薦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注意事項

TAG:醫學 | 健康 | 醫療 | 中醫 | 類風濕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