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兩年通過一級註冊建築師經驗分享
說一下自己的考試過程,從14年第一次參考,15年16年兩年考試暫停,到17年解決掉最後的幾科,兩次通過了九門考試。
1.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知識);
2.建築設計(知識);
3.建築結構;
4.建築物理與設備;
5.建築材料與構造;
6.建築經濟、施工及設計業務管理;
7.建築方案設計(作圖);
8.建築技術設計(作圖);
9.場地設計(作圖)
九門考試的科目,從17年開始,已經由原來的連續四天改成兩個周末了。
慢慢的整理思路,這次先從被問的最多的問題說起:我是怎麼複習的。
複習
說實話,前後兩年複習沒有廢太多周折。14年那會,真正開始複習是從1月開始。距離考試也就是4個月,還是邊上班邊複習,不過那會14年行業不太景氣,工作不忙,有了複習的時間。買了一套真題,外加對應的大學教材。當時的大學教材大多是從考研的學生那裡借的,這裡特此感謝,不知道有沒有被我借走忘了還的。。。。。。
複習先從建築物理與設備開始,看教材的同時看真題,用了大概1個多月的時間還沒看完一遍,當時覺得這樣下去一科就要看很久,到考試前看不了幾科,決定改變複習方式,以真題為主,覺得不理解的地方再翻教材和規範,這樣加速到五一放假之前看完了5門選擇題(當時覺得【建築結構】不是短期能搞定了,完全放棄)。
五一三天假期,看選擇也有點累了,想想三門作圖要不要試試,利用三天時間看了個人覺得最簡單的【場地設計】。書裡面差不多給了10年的真題和一些答題的方法和規範這些,先是仔細看了下前面的文字部分,再看真題,前面幾年的真題,看一遍題,直接看答案,看看答案的介紹,對題目認識更深了些,後面幾年的真題,自己根據前面的方法做一遍,然後對答案,看看做題思路和答題重點有哪些差異,哪些沒想到,哪些要改進,場地作圖前面四個題型(平面、剖面、停車、豎向)就以這個方法過了一遍,覺得掌握了一點,最後一道題目雖然也是按照前面題型的方法看了一下,但是效果覺得並不好,和答案相差太遠(個人覺得書里給的答案太花哨了,以本人審美和能力在這種突擊應試的環境下實在達不到那個level)。就這樣,三天時間突擊過了一遍場地作圖。
五一之後其實馬上就要考試了,當時把第一遍看完的選擇題又挑重點看了一遍(第一遍看的時候把不會的題目圈了一下),基本上每科都是挑重點章節,好幾科前言部分有真題分布情況的介紹,從出題率高的章節往低的看一遍。看的過程中換個顏色的筆再圈一次,把印象不深和沒記住的圈出來。
14年的考試安排還是連考四天,考前的周五背著畫板和十幾本書去考點附近的旅館住下(當時覺得這些書太重了,而且是從北京南五環外背到東五環,為了第二年不再背這麼多東西也一定要過幾門)。
考試
考試分四天,第一天三門選擇,之後三天每天一門畫圖一門選擇題。
在旅館住下之後開始看第二天的第一門考試【建築設計】,把五一之後圈出來的東西看一遍,一直看到了後半夜兩點才睡。第一門考完因為下午需要考兩門,草草吃飯馬上看第二門和第三門的東西,來不及休息就出發去考場。第一天考三門密度太大,考試間隔短中間臨陣磨槍的時間根本不夠。所以個人覺得,如果想第二年輕鬆一些,三門中間的那門【建築經濟、施工與設計業務管理】一定是要過的,這樣除了中間的時間可以看書,身體和精神也能有個很好的緩衝,當然能過兩門或者三門都通過最好。
第二天上午是【場地作圖】,這門裡面還是有必要說一下,不知道有沒有人碰見那種考場是專門的繪圖教室的,至少我現在還沒聽說過,一般就是兩個單人課桌拼在一起,二號畫板放上去都覺得不夠,地少工具多,考卷五張硫酸紙外加封面封底還有草圖紙,桌上鋪的全是紙,考試期間找東西用了不少時間,而且更悲催的是因為平時沒有戴手錶的習慣,手錶都是放在課桌上看時間,東西鋪的太多導致從開始考試之後就再也沒找到手錶。。。。。不得不吐槽一下考場,好歹是京城的學校,教室裡面連個掛鐘都沒有,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第一道平面題用的時間太多(當然畫的還算細緻),第一道題畫完問了下監考老師時間感覺後面就緊張了,加快速度之後到了最後一題就剩不到半個小時,連審題再減方塊(之前考試說明裡說是可以減和建築一樣大小的紙片在圖上擺,考試的時候覺得方法還不錯就是太費時間,如果太緊張還容易剪到手),時間基本上不剩啥了,最後把所有的建築的體塊畫在了圖上,路網、建築名稱、標註啥都沒來得及寫直接就被考官把卷子搶走了(坐在第一個位置)。考完之後的結果就是畫了完整72的題目,最後一個28分的題畫了幾個方塊。
第三天第四天的考試,上午選擇題,下午畫圖題,兩門選擇題【建築材料與構造】和【建築物理與建築設備】沒什麼太多說的,仍然是前一天晚上看之前圈的題目看到後半夜。畫圖題因為大設計和技術作圖沒準備,基本上就是抱著看題的心態去的。大設計按照之前快題的設計套路來,當時還不知道什麼「日」字形 「田」字形,一上來還在圈空間,造型,結果用了太多的時間(面積比快題大太多),還導致畫圖的工作量變大,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層平面都沒畫完,交卷時看了下旁邊都是方塊,把療養院畫的和監獄一樣,心裡生出無限感慨(md只有這樣才能畫完)。
技術作圖,構造考慮的混凝土坡屋面,工作完全沒遇到過,設備也沒看,完全就是去看題,感受一下考試氛圍。
其實考完之後當時覺得感覺還可以,複習的五門選擇覺得都差不多,剩下不確定的就是場地作圖,因為有28分的幾乎算是沒答,沒複習的三門沒指望過什麼。最後的結果出來稍顯驚喜,除了五門選擇,場地作圖也低空掠過,這裡不得不再說一下,聽公司前輩講,場地五個題不能有空題,像我這種最後一個題畫了幾個塊,如果前面答的好,也給過。如果有空白,其他的再好也不給過;不知道這個說法是不是真題,也沒機會驗證了,不過寧可信其有吧。
最後貼一下第一年的成績單,除了建築設計知識題,其他五門都是低空掃過,當然,沒複習的三門(建築結構、大設計、 技術作圖)也是慘不容忍睹。
今天記流水賬一樣把第一年複習和考試過程大概寫了一下,下一篇寫一下今年過的那三門,還有其他能想到的東西吧,感興趣的可以留言或者直接微信我,能想到的會盡量答;每科具體的複習過程抽時間整理一下再陸續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