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類的書,你最喜歡哪本?為什麼?
作為一個哲學門外漢,哲學類的書我看的比較少,但是比較推薦一位哲學家——讓-保羅?薩特。前幾天讀到他的「存在主義」,覺得很有意思。所以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長期以來,哲學主要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而劃分兩大陣營的標準就是把物質和意識何者看為世界的本原。此外,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研究哲學首先要回答的。而在上個世紀,法國一位哲學家既不同意唯物主義,也不承認唯心主義,並企圖超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位哲學家在胡塞爾的現象學和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學說的基礎上,結合馬克思主義發展了一套自己的存在主義哲學系統,為哲學界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個人就是讓-保羅?薩特。
首先,他認為存在主義的第一要義是「存在先於本質」。意思是人是不能被決定的,人本身什麼也不是,人首先是存在著,在經過各種世事之後才能確定自己,人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而讓自己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並沒有人的本性這一東西的存在。也就是說,人除了自己認為的那樣以外,什麼也不是。而人終究成為什麼樣的人由時間來見證,人是什麼只是說他過去是什麼,而將來是不存在的,現在是聯繫著過去和未來的否定,是一種虛無。他將存在分為「自在的存在」和「自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指超越意識的存在,它是絕對的、無法被認識的存在,它是標誌外界物質的範疇,但又不等同於外界中的物質;「自為的存在」是人的主觀意識,它是真正存在的,卻又是虛無的,它是自由的,是不斷發展的,它不是什麼東西,卻終會成為某種東西,它不是現在的狀態,但它永遠是將來的狀態,是具有超越性的,人就是「自為的存在」。
此外,薩特存在主義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關於自由。薩特在「自為」的基礎上對自由進行了進一步的論證。自由是與決定論相對的,既沒有上帝對人類世界的造化,也不像唯物主義者堅持的世界的物質性,他是要把人類世界建造成一個與外在世界不同的價值總體,為人類追求自由是他的畢生使命。人即自由,因為人是自為的存在,沒有一個普遍規範或經驗來供參考,人必須也只能靠自己的選擇來成為自己。而且,人一旦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他認為,「自由實際上就是以主觀性和超越性為特徵的純粹意識活動」。人是自由的,一方面,人是以「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面貌存在的,是自為的、不受約束的,另一方面,人必須自由地做出選擇,在選擇的過程中,對象被賦予意義。
但是,人的這種自由的選擇是一定要承擔責任的,既對自己負責,又對其他人負責。關於這一點,他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舉例說,如果我出於個人境況和情感慾望的需要而決定結婚生子,那麼,我這樣不僅為自己承擔了責任,還號召人類社會奉行一夫一妻制,這是對其他人負責的表現。在模鑄自己的同時,我們即模鑄了人。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質即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
以上僅為一個哲學小白的小感慨,若有謬論,還望指正。
拗口的書名,加上光怪陸離的配圖,加上詭異的公式,這書里到底賣的什麼葯?
簡明哲學+實驗手冊+腦洞集錦=?
好吧,作為一名哲學小白,我帶著滿腹好奇開始了一趟奇幻的思維之旅。
思想實驗
有人說哲學是一門沙發上的科學,它沒有充斥著儀器的實驗室,沒有穿著白大褂的實驗人員,有的只是哲學家的智慧和思想,和這些數不清的哲學思想實驗。
思想實驗,顧名思義,是用來研究事物本質的想像工具。而這些就是2000年來哲學家賴以發展的最重要工具。他們謹慎地質疑、推敲和論證,發揮出超人的幻想能力,從而為人生的根本問題找出答案。
人生的根本問題
從一聲啼哭開始,我們被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從此學習奮鬥,行走在世上。面對問題無數,解決問題無數。小到今天穿什麼鞋子出門,大到我要如何選擇人生,林林總總。那麼,什麼是「人生根本問題」呢?
是「Ta到底愛不愛我?」還是「我如何擁有更多的財富?」
書中給了我們11個備選答案:幸福、知識、道德、美與藝術、自由、法理與公平正義、心智與大腦、上帝與信仰、邏輯與語言、空間與時間,還有最後一個-自我。
正如14歲少女蘇菲收到神秘郵件里寫到的:「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我們在現實世界裡摸爬滾打了太久,經歷了太多的爾虞我詐、你爭我奪,反而忘記了停下來思考一下:我,到底是誰?
那麼,不妨今天跟著我一起,從這本書開始,給自己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想一想,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腦洞有多大
讓我們暫且離開剛才那些沉重的話題,先從一個讓人腦洞大開的「思想實驗」開始聊,如何?
1、缸中之腦
一個人(可以假設是你自己),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台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對於他來說,似乎人、物體、天空還都存在,自身的運動、身體感覺都可以輸入。這個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記憶(截取掉大腦手術的記憶,然後輸入他可能經歷的各種環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輸入代碼,『感覺』到他自己正在這裡閱讀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怎麼樣,是不是想到了什麼?黑客帝國?西部世界?……也許你會說:「這哪裡是哲學?分明是科幻呀!」但,說出這句話的你,如何確認自己沒有正被困在「缸」中呢?
這就是哲學知識論中的著名思想實驗-缸中之腦,由美國哲學家Hilary Putnam於1981年提出。不知道你有什麼感受,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曾經風靡一時的匈牙利畫家Istvan Banyai的繪本作品《變焦》。
是不是有一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從此,我開始懷疑人生了……
2、我思故我在
如果說,看到前文的實驗,我們已經開始懷疑自己以及身邊的一切:這世界還有什麼是真實存在,可以確認的呢?
哲學家笛卡爾早在400年前就告訴我們,那就是:思考。哪怕是一團泡在缸里的大腦,哪怕是畫中的一個人物,我正在學習,正在思考,就是唯一可以確認的事實。
我思故我在(Cogitoergo sum)
這句被笛卡爾當作自己哲學體系出發點的名言,流傳了近半個世紀。那麼,究竟,它在說什麼?
讓我們假象一下,假如現在寫文章的我,只是一個接著密密麻麻信號線的大腦。也就是說除了思考以外的動作都可以被替代與簡化了。雖然我還能感受到在觸發鍵盤,可能還會感到有些口渴,但是這些都是計算機通過指令直接輸入到大腦中的感受。而唯有這些原創的文字在證明,我,真的存在。
有人說這是唯心,是形而上。但我想說,做夢的時候,有誰能知道自己是在夢境還是現實?還是一定要等到醒來,才能發現「夢裡不知身是客」呢?
對自己經驗的意識,是人類知識無可懷疑的基礎,同時也是自我存在的證據。
3、皮隆學派懷疑論
就算我們都是生活在缸中,插著各種線路的大腦,又如何?不管好還是不好,我們都得與這種不確定性共存。而這種不確定性的好處大過於壞處,因為我們需要這種不確定感,從而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有沒有很熟悉?對了,莊子夢蝶。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齊物論》)
夢到自己化作蝴蝶,心也就跟著飄蕩起來。管它是虛是實,悠哉悠哉豈不瀟洒。
這,並非消極的人生,而是另外的一種豁達。
哲學大會
好吧,關於「缸中大腦」,我們今天就暫且聊到這裡。大多數哲學問題,都是沒有最終答案與定論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思考的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觀點與認同。這,也正是哲學的魅力所在。
古往今來,哲學大師層出不窮,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從黑格爾到叔本華,從尼採到羅素,無一不是閃耀著人類思想的璀璨光芒。有趣的是,書中按照11個問題的架構,將不同學派的哲學觀點逐一進行講解與分析,就彷彿將大師們集聚一堂,開了個「哲學大會」。主持人嘛,自然就是正在讀書的你咯。
但,缺少了東方智者的加入,多少留給我們些許的遺
關於哲學類的書籍,我推薦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如果往多了說當然有《道德經》、《莊子》、《周易》等等,但是實際上我推薦只有一本《名賢集》。《名賢集》中收錄了很多老祖宗的智慧結晶,甚至可以幫你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比如說,前些天因為工作原因接觸的一個陌生人或許因為並不熟識的緣故,他對於我的認識僅限於表面,所以並不很禮貌的對我說了一些不中聽的話,說真的我完全沒必要往心裡去這些,畢竟只是見個一兩面兒的陌生人。但是我還是由於氣不過,就借用了《名賢集》中的兩句作為了對他的回應,那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衣服破時賓客少,識人多處是非多。」就是這樣,簡單扼要的說清楚了我想表達的一切,自此這個人不但每次見我面有笑容了,甚至朋友還說那個人還對我刮目相看了。
其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通過這句話告訴他,他不合時宜了。是的,如果他是我熟識的朋友,說些什麼也好,可惜第一面就是如此,那麼對於剛剛見面的人而言,如何智慧的應對就成了情商的表現,比如說我沒有用這句話回復,在腦海里我就更被他確認為傲慢,如果我用簡單並且不滿的來回應他的不尊重,那麼他同樣會在腦海里更確信他的判斷,而我唯一要做的就是用富有老祖宗智慧的「哲學」來簡單回應,這就像中國的太極拳以柔克剛的道理一樣,這樣不但他會反思他的有失妥當,還可以在下一次見面的 時候不造成尷尬。所以,通過我的故事來看,我推薦大家多去看《名賢集》,因為這其中不但有顏如玉和黃金屋,還有智多星。
推薦閱讀:
※章魚讀書群五月作品 | 湯亦甜《論美國的民主》
※06《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火星人金星人怎樣和睦相處
※409.讀書10~擺渡人2
※夜讀書 | 四月二十日:他好像條狗啊
※木心還是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