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福島食品進口,中國不應第一個「吃螃蟹」
本文刊載於1月10日 環球時報英文版
根據共同社援引消息人士說法稱,中日兩國政府近期就放寬或取消對日本福島、東京等10個都縣產食品限制進行了協調,中方提議成立工作組。2011年3月因大地震而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站(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Power Station)核泄漏後,中國政府便立即對福島等都縣產的食品採取了禁止進口措施,並一直執行至今。在中日兩國官方尚未發布正式消息的背景下,共同社的這篇報道依然引來了廣泛的關注,因為一旦成立工作組則意味著中國將會解除對日本食品進口的禁令,這也將利好於福島等災區的復興。
自2012年底第二次安倍政權成立以來,重建日本國內外民眾對福島等受災地區食品的信心一直是其主要課題。比如,2014年眾議院選舉期間,安倍晉三首相曾親自品嘗福島特色烤魚;2015年英國威廉王子訪日期間,安倍首相邀請其前往福島災區,並共同享用當地美食;2017年12月中旬,河野太郎(Taro Kono)外相訪問英國期間,還特意為英外交大臣帶去福島縣桃子汁等。可以說安倍政權藉助各種公開場合積極宣傳福島的食品安全。然而,時至今日,其成效並不是十分顯著。根據NHK放送文化研究所在2016年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60%的受訪者對核輻射感到「不安」,僅有34%的受訪者對受災地區食品「放心」。從中可以看出,即使福島核泄漏事故已經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大部分日本民眾依然未能接受福島等受災地區的食品。與此同時,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eries,MAFF)的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美國、俄羅斯、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依然維持著限制日本部分地區或所有地區食品的進口措施。這些對安倍政權而言是一個較為尷尬的現實。
去年1月,安倍首相在官邸接見福島縣知事,並品嘗福島名產「あんぱ柿」。(圖/首相官邸網站)
雖然中國方面最終是否會成立工作組還有待觀察,但是在過去的幾年裡安倍政權多次請求中國政府解除食品進口禁令則是不爭的事實。比如,2015年中國農業部與日本農林水產省局長級會議期間,日本方面就專門解釋了日本食品的安全性,並希望中方放寬進口限制。翌年,在中日副部長級會議期間,日方再次要求取消福島食品進口限制,但中方並沒有做出任何回復。去年12月底,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Toshihiro Nikai)在訪華期間,還曾向中國食品質量檢驗檢疫總局局長表達放寬禁令的訴求。因此,中國可以說是安倍政權尋求出口福島等災區食品的最主要對象國。當然,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中國擁有巨大的市場,而且還在於中國政策調整將起到示範作用,進而促使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也解除禁令。
誠然,隨著近期中日關係的不斷改善,不排除今後中國方面成立專門工作組的可能。然而,在筆者看來,即使成立了工作組,也並不意味著對日本食品的進口限制就能夠完全解除。一方面,解除禁令與否的關鍵在於中方對福島等受災地區農產品檢驗、評估的情況,只有符合中方的標準,才有可能解除進口禁令。如果仍然未能達到中方標準,那麼成立再多的工作組也無濟於事。另一方面,中國民眾對福島等受災地區食品的不安也是解除禁令的關鍵。儘管福島核泄漏事故並沒有對中國產生任何直接影響,但是對受災地區食品的不信任情緒至今依然存在於中國社會之中。稍早前,在與國內工作的好友邢小姐談及福島時,她曾表示「不敢吃福島食品」。儘管只是她個人對福島食品的態度,但在筆者看來這恰恰也代表了不少中國民眾的真實想法。因此,即便福島等受災地區食品通過的中國檢驗標準,但能否進入中國人的飯桌上,答案依然不容樂觀。
最後,中日兩國時下在政治、經濟等不同領域均有積極向好的合作趨勢,而農副產品的相互出口與進口也正是其中一環。然而,正如邢小姐至今依然覺得福島食品不安全一樣,相信大多數中國民眾心中仍然存有不小的疑慮。因此,筆者認為有關部門對於解禁日本食品問題應該保持謹慎態度,政治外交上的一時互動固然重要,但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才是根本。
本文刊載於1月10日 環球時報英文版
歡迎關注公眾號:東京陳洋觀察(ID TokyoReporter)
推薦閱讀:
※闢謠小先鋒!美國封鎖日本食品進口是真的么?
※日邀全球領導人訪問廣島長崎居心何在?
※福島核事故後的林林種種 之二 經濟社會層面的諸多問題
※美國全面封殺日本農產品?
※315晚會後,MUJI的護膚化妝品還能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