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朋友說:「魯迅的文章就是因為全是語法錯誤,才鑄就現在的成就。因為可以給人們思考的空間」?

這種人多了去了,根本不值得人正眼看一眼。


他大概不知道,魯迅的文章比現漢語法的出現時間還要早,或者說,現漢語法是建立在魯迅的基礎上的。


我看這事兒完全和魯迅沒關係,和打遊戲有關係吧?

所以才抬了這個杠,只是想讓你趕緊陪他打遊戲而已。


不從文學上來分析,做一回死理性派(滑稽)

首先他的邏輯就有問題啊.

命題p:魯迅的文章全是語法錯誤;

命題q:魯迅的文章有很高的成就;

命題r:魯迅的文章留給人思考的時間.

首先他能證明命題p嗎?...「全是」這個限定他就不行.

我們假設忽視掉這一點,那麼,按照他的邏輯,就是:

p→r,r→q.(誰能告訴我手機怎麼打出那個箭頭...)

p→r.這一層看我們怎麼定義這個「思考時間」.

我想,如果這裡的思考指的是對於文章主旨內容的思考,而非字句的斟酌,那麼實際上,p是r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因為語法錯誤與對於作品內涵的理解沒有直接聯繫.

那麼,是否存在一個中間過渡的真命題呢?

定義一個命題s:魯迅的文章留給人字句上的阻塞與思考.

那麼首先,這點對於部分人群確實是成立的,因為歷史的原因;不過就不作過多的敘述了,已經有答主說的很明白了.

s能否推出r?不行,同樣也既不充分也不必要.設若你讀到一個艱澀難懂,超出你理解水平之外的東西;或者是字句拗口,你真的能夠很好的把握到主旨嗎?不能.文字是思想的載體,連這個載體都不能很好的掌握,談思想又真的能理解嗎?

所以邏輯上,在這一層就斷了.

我們再跳過之前最後一層:r→q.

留給讀者思考時間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文章有成就,絕不僅僅因此而決定,所以,r其實是q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在這一層也斷了.

綜上,我們先假設了他的命題全部成立,然而卻不能得到最終的結論.

語法者,也是要講邏輯的罷.所以我們從邏輯出發,他的話也不能成立.更何況,我們還有一個大前提呢——

我們說,我們

假設

命題p(文章全是語法錯誤)成立.

我想,邏輯上分析到這裡,也夠了吧.


不需要回答,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瀉藥。

不怎麼看待啊,你會看魯迅的書,不管是出於喜歡,還是打發時間,還是帶著功利心想學習些什麼,都是說明你認可了他的文章,與他人認不認為有語病有什麼關係呢?本來魯迅先生也沒有想過用他的文章拯救所有人,讓所有人都有所覺悟。畢竟,夏蟲不可語冰。


叫他多看幾本其他民國大師的書(不要只看一人的,比如葉聖陶,本來就是建國後教育界制定標準的人)。他還那麼說,那他自己高興就好。


句法不通的人多了,為什麼只有一個魯迅?


推薦閱讀:

扒歷史:民國噴子魯迅與情場騙子郭沫若的巔峰對決
魯迅寫閏土是想表達什麼情感?
《論長城的不倒》--魯迅
《百年孤獨》為什麼讓加西亞·馬爾克斯獲諾貝爾文學獎?
《血色將至》比丹尼爾更睚眥必報的是上帝!

TAG:思考 | 魯迅 | 魯迅作品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