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同好會:再見諸君,我要去過動漫生活了。

首先感謝這位叫 @宮園前 的朋友,讓我把《動畫同好會》從棄番名單里撿回來,以及萬分感謝@ACG臨時工 對成文的糾錯和指點。

起初我以為這是一部教萌新入宅的普通動畫。

動畫前期的劇情也基本如我預料,僅僅是一般的建立社團,日常的社團活動,社團內部的矛盾與解決,慣有的廢部危機,社團的集體活動,逛漫展和聖地旅行。

好像只是玩玩梗、吐吐槽的校園輕喜劇。

而且過於生硬的劇情衝突處理,和俗套的角色人設,這種不滿感一直堆積到第6集後,我棄劇了。直到最近快速過掉第6集的尷尬劇情,一口氣看完所有內容,才發現這部動畫並沒有那麼簡單。

下面涉及嚴重劇透,請還沒看過的各位酌情選擇是否繼續!!!


故事一開始,要從女主阿佐谷未乃愛小時候沉迷一部動畫片說起。雖然只記得大概的劇情,但仍能回憶起當初那種感動之情。

只要小時候感受過動畫的魅力,長大後天然會抱有對動畫的好感,即便中途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接觸過動畫,即便後來看得不同於當初動畫的形式,即便有了其他更加豐富的娛樂方式。

實際上女主小時候看得那部動畫僅僅播出一集,就因為差評太多而停止播送。

這就是所謂的「情懷」加成,別人眼中的爛作不妨礙成為我心中的「神作」,即便只剩下模糊印象。而這也是為什麼網路上有那麼多人,喜歡問:為什麼喜羊羊熊出沒之類這麼多人喜歡看?明明不如自己小時候看過的虹貓藍兔。

這簡直就是標準的「大佬」向「萌新」傳教的現場。

同為「動畫」,含義卻大不相同。就比如國內的某些愛好者不喜歡用「動畫片」這個詞,而喜歡用「動漫」或者「新番」將其進行區分。說到底只是基於信息差下的鄙視鏈而已。

其實不管怎麼稱呼,我們與陌生人交流的初始目的都是為了尋求共同語言。動畫作為一種興趣愛好,但也作為一種特別的流行文化,更需要和平友善的交流,而不是相互對壘和攻伐。

這樣發生在圈子裡的日常,都被放入這部動畫裡面進行討論和吐槽。

類似還有第二集里「原作黨」與「動畫黨」之爭等等。

在我就要以為這僅僅是一部日常番的時候,迎來了被稱為「神展開」的第11集。

還是要從動畫第一集說起,當女主打開動畫研究部里,原本鎖上的(新世界)大門,拿到這頂紅色貝雷帽後,世界線開始了變動……

用腳指頭想都知道這個貝雷帽肯定不簡單,應該就是所謂的「麥高芬」。

麥高芬(英文:MacGuffin)是一個電影用語,指在電影中可以推展劇情的物件、人物、或目標,例如一個眾角色爭奪的東西,而關於這個物件、人物、或目標的詳細說明不一定重要,有些作品會有交代,有些作品則不會,只要是對電影中眾角色很重要,可以讓劇情發展即可算是麥高芬。

然而在之後的整整9集里,它都沒有再出現過。

直到第11集,才又出現在第一集里一個路人頭上。

紅色貝雷帽,印象中不論是電影或者動畫的導演,戴一頂各式各樣的帽子都成了標配。這裡的貝雷帽則被當作,類似導演掌握一個故事生殺大權的這麼一個象徵。動畫中則是誰掌握帽子,誰就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這個說法很模糊,動畫裡面也沒有特別突出帽子的作用。所以說帽子就是「麥高芬」,對動畫眾角色很重要,推動劇情的發展。

而在第12集放OP的時候,這個人的畫面很自然的出現監督的字幕,如果你夠仔細你會發現前面11集不論OP/ED都沒有出現本片的監督。

製作組的野心這才昭然若揭,讓你們看到那麼混亂的劇情,那都是我們故意的。

而動畫的內容其實可以簡單的概括為:

動畫中人物的動畫生活。

從什麼是動畫,到我們為什麼喜歡看動畫,到我們該如何看待動畫。

動畫劇情遞進的那條線就非常的明顯了。

女主阿佐谷未乃愛小時候種下的動畫「種子」,在某一天突然萌芽。然後被「同屬性」的上井草有棲大小姐吸引,並在更多小夥伴的熏陶下,逐漸成為一名合格的動漫愛好者。然後突然遇到外部的劇烈變動,好比我們從學校畢業進入社會,是選擇收斂自己的愛好,還是將愛好變為事業。最終是選擇將動畫融入日常生活,或者選擇堅定看清兩者的區別。

到這裡,再糾結動畫裡面各種無厘頭的劇情邏輯,已經沒有意義了。

小時候直到長大成熟的我們,為什麼喜歡看動畫片呢?

那是因為我們就是喜歡那份屬於動畫的「異常」啊!

不經意就能觸碰到的,那在現實中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突破的次元壁啊!

對面可是我們嚮往的動漫生活啊!


本片適合有一定閱番量的「動畫老年人」觀看,大量其他動畫的梗如果都能get到,前期看番會更加輕鬆愉快。因此這部動畫其實是很不適合萌新入坑的,而是給老宅們提供「傳教」姿勢的。

所以,

去TM的考試!

去TM的上班!

去TM的寫稿!

bilibili,啟動。

動漫生活,開始了。


推薦閱讀:

You know what i want to be?
有哪些類似《未聞花名》的治癒動漫?
《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夢想的力量很偉大,只要相信就能實現

TAG:動漫 | 日本動漫 | 動漫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