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把所看的書和所學的知識內化?

平時看的一些書籍,學的一些知識,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如何把這些知識內化,深深地記在心中,活學活用呢?


昨天剛給學生講這個問題,他們有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好像該思考的問題都思考過了,是不是就真的理解了呢?

事實告訴我並不是這樣的。

當我再問自己:他們為什麼還沒有理解、他們少問了什麼問題的時候,我終於想到了:

那就是矛盾,他們沒有把不同情況下聽到的對相同問題的不同解釋聯繫起來,從而發現他們內在的矛盾性。

他們沒有問:為什麼這個老師講的是這樣,那個老師講的卻是那樣,到底誰講的是對的?還是他們講的都對,是同一問題的不同解釋?還是他們講的根本不是同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和那個問題很相似,他們之間有什麼共性,又有什麼不同點?

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包括新知識或信息的獲取和對舊知識的革新。

如果只是不斷地增加新知識,而沒有對舊知識的革新,就很難真正把知識內化。

所謂內化,就是把新知識與舊知識整合到一個符合邏輯的知識系統中去,

當新舊知識發生矛盾的時候,可能是舊的錯了,於是你的知識得到了一次革新;

也可能是新知識錯了,於是你的知識得到了鞏固;

也可能講的其實不是一回事,於是,你的視野變寬了。


把知識變成一種行為。

我們所學的大多數知識都具有潛在的應用性,比如工科和商科,你可以嘗試去實踐它。比如說你是學電子的,就自己找塊單片機往裡面編程,找塊電路板自己連線路焊節點,並通過不斷地校正,來實現相應的功能。比如你是學機械的,你可以自己動手拆裝發動機甚至自己設計一個全新的機械機構。而現在的大學也設置了相當多的比賽來支持這樣的實踐。

我們的教育氛圍讓我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更多地關注輸入,而忽略輸出。但實際上,通過輸出,我們能夠更多地意識到自己知識上的漏洞,並通過思考和邏輯推理,解決存在的問題。學知識的過程本身就應該是思考的過程,而不是單一的重複和機械的模仿。

至於一些理論性比較強的知識,比如部分文科和基礎學科,依舊可以通過創作和嘗試參與相應研究過程讓知識變得立體起來。知道知識的用處和走向,知道自己在學什麼。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剛看到。

什麼叫知識內化? 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之一,簡單的總結就是:

1. 形成「內在世界」。 我所指的「世界」,是指你根據真實世界形成自己的心智模型。

2. 知識內化,就是通過外界獲取的各種知識信息,來不斷的升級你這個心智模型。

再來具體解釋下「內在世界」這個心智模型:

該模型是一個系統。這是一個認知系統,這是你必須要首先建立的,否則外界的知識對於你而言,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這個認知系統是指,你大腦中建立起來的,相對於客觀世界的,一個心智鏡像。(這不是什麼術語,只是我用來說明臨時想的詞而已。)

舉個例子,拿英語單詞來舉例:Apple:

這個詞,大多數人在學習的時候,會把英文單詞和中文意思對應起來,「哦,apple,就是蘋果,好,我記住了!」。這其實也是大多數人的學習狀態。那麼對這個小例子來說,心智模型是什麼呢?

當我看到這個單詞的時候,大腦中會想到實體的蘋果,各種顏色的都會閃現。也會想起iPhone、Mac電腦等一系列產品,以及蘋果公司,甚至會想到Jobs。

這就是個簡單的心智模型。那麼你可能會說,我看到Apple也是這麼想呀,那麼你可以試試別的比較抽象的單詞,比如:think、mind等。

想到一個笑話:

一個程序員出門,媳婦對他說:「出門買十個蘋果,如果碰到西瓜,買一個」。他回來的時候買了一個蘋果。

不懂程序的人可能看不明白,這其實是程序員長期在他的領域工作,形成的心智模型最自然的體現:「如果」在他那裡變成了一個判斷條件。結果就鬧了笑話了。

再舉個程序員的例子:

比如對於Rubyist來說,都覺得Ruby很靈活,元編程啊,黑魔法。但是當你對Ruby建立一個心智模型(針對Ruby的對象模型和作用域)的時候,一切對Ruby的迷惑都會迎刃而解。

小結:

其實「心智模型」,你也可以認為是「自己的思想」、「道」。 至於如何構建自己的心智模型,如何求自己的道,這個問題以後再說吧。等心智模型建立以後,知識的內化就是自然而然的,因為你的心智模型會指引你去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將其內化。

道可道,非常道。這裡所寫的,遠遠不是我想表達的。寫的比較倉促,姑且一看,希望能給各位看官有所啟示。


我5年前以俄語專業開始轉做投資,一路上超級多知識需要學習,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太多太多在學校沒涉及過的內容,需要我以超凡的學習能力,來抓住命運女神垂青給我的機會。5年的歷練下來,我被評價為:「學得快,用得活」。我是怎麼做到的?我從四個方面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1,帶著明確目的去翻開某本書

讀書只是輸入的方式之一。有個詞叫做:container,容器。有人把書比作知識的容器。何帆有個觀點叫做「六經注我」,我來全文引用(來自得到訂閱專欄:何帆大局觀)

很多人讀書都是「我注六經」,讀什麼書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真正有效的讀書是「六經注我」,讀之前就大概知道想從一本書中獲得哪些知識,把別人的知識拆解掉,拿到你自己的工作間重新組裝。

你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我的目的很明確,為了用。之所以讀每本書,一定有著什麼考慮。你知道的,我當年從外語專業轉做投資,兩眼一抹黑,按照主題詞購買許多書,談判、情商、博弈、公司法、激勵等等,這些書我沒有辦法從頭到尾讀完,只能當做工具書,需要哪裡讀哪裡。也是因為工作繁忙,壓力巨大,可能今天剛學到的知識明天就上戰場實踐了。有朋友評價我:

你學東西很快!

你執行力很強!

我想,與那段高壓成長階段是密不可分的。可以假想你是我,明天就要去談判了,怎麼做:怎樣開場、怎樣優雅說出自己的需求、怎樣合理對待對方的需求、怎樣友善之中解決可能的衝突、怎樣說服對方接納自己的提議?我沒有一點點時間玩虛的,從頭到尾一本書讀下來,挨個章節做筆記、總結、記錄下來。沒有的。我學一點,用兩點,因為舉一反三,所以懂的東西呈現裂變爆破的方式。

2,耳聽八方,多種輸入方式多開

正因為時間緊,任務重,新司機上手必須像個老司機。讀書這種輸入方式本身其實不能完全滿足我的需求。於是我:耳聽八方。書籍在出版的時候,其實已經過期了。如果你想獲得和時下潮流相關的信息,有必要從現實渠道學習。我的方法是:聊天中、聚會中、某個音頻節目、電影……等等,哪裡不是輸入的途徑呢。

3,帶著問題去輸入,自然內化程度好

帶著問題去看一個方法論的講解,邊讀你邊叫好:對對,原來這個事應該這樣來做。緊接著,你把學會的方法立刻拿去實踐。邊做你邊想:哦,這個方法看著簡單,實踐起來難點重重。你帶著目標找出bug,找出應對方案,繼續輸入-內化-實踐。

4,知識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推薦

這裡推薦小能熊的課程,針對信息松鼠病提供了利器:怎樣從一個喜歡收集各種信息的人,變成一個內化知識,並且保存起來以後能用起來的人。有條件的朋友可以去上這個課,陳華偉老師主講,我本人非常有啟發。這裡給大家一個簡要版本的套路:

第一步:收集你認為需要學習的內容

可以是公眾號的文章、可以是紙書、可以是聊天中收穫的隻言片語

第二步:整理收集到的知識,卡片化

在印象筆記中,把這些知識進行拆解,重點信息提取,做成卡片進行保存

第三步:實踐。


尊德性而道學問,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

「中庸」里的這幾句已經把學習的精要明明白白的指出來,要有誠意,然後談學習,要有戰略的系統思考能力,也要有把握細節的能力,複習舊的,悟出新的,這就是學習。

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正如吃飯、看電影一樣,是你應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每個人都想追求學以致用,但很多人片面和狹隘的理解這種「用」,他們認為能快速變現、掙錢的那才是「用」?其實學習的用處又何嘗是局限在那一點小小的「用」上呢?學習至少是能幫助你提升某些方面的認知、理解的,這樣你就在這個方面比很多人強了一點,比較的優勢出現了。雖然你不知道近期、眼前這些能給你帶來什麼,但你怎麼知道哪一天這些認知和理解不會造福於你呢?

天下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這是從學習的實用性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

如果不那麼功利,學習本身其實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關鍵你怎麼看待它。也許很多人被小時候學校的那種填鴨弄得對學習產生的抗拒和厭惡感,那實在是一種偏狹的理解。不是說看書才是學習,聽課才是學習,受教才是學習。

學習不是與考試、聽課這些必然相關的,不是全部與這些設定了人為標準的,讓你產生壓力和不適感的系統相關的。

其實每天,我們都有無數的機會去學習,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大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的道理和規律,等待著用心的人去發現,發現了一點,突破了一點,掌握了一些規律,那自然就會形成正向反饋,激活你的內部系統,去進行更多的學習。

學習源於觀察,成於思考,最終體現在內外之道上,從你的內心,到你的外在行為,都依著你所明白的規律去前進。

如果學習有了自發的動機,那將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明白這些,堅守這些,才能步入持久的學習、成長之路。

再來看,如何使你學習的成果最佳的呈現出來,達到如臂使指的效果。

君以為難,其易也將至也。君以為易,其難也將至也。其實很多人對即便是極為日常的常識、場景和事物,在事情發生之前,於腦海中進行判斷的時候,都會發生很大的偏差,即便是這些常識、場景、事物已經在其身上千百遍的發生過,但每次在預判的時候,很多人將它們片面化了,極端化了,因此會導致事中的措手不及,預期不至。

對於多數人來說,了解的道理已經足夠多了,甚至誇張一點說,一個成年人從小到大,在各種教育、引導、暗示下,這些道理如果都學透了,常識成為意識,你能隨時從外部場景的觸發中抽取這些早已藏於你腦海中的道理和常識,並靈活運用,那就相當、相當的了不起了。

這首先需要的是一種認識,認識而後成為意識,意識然後指導行為。許多人是停留在認識和淺認識的層面,當其他人提到某個道理的時候,他會不屑的一句「這我早就知道啊」,是的,他早就知道了,但他只能靠這種語言式的最直接的刺激和提示,才能想起他聽過這個道理。他並不「真正」覺得這個道理重要,或者根本沒有理解這道理成其為道理的原因是什麼,當然就更不可能成為一種意識,也不可能在遇到具體的事情的時候,去提取和運用這些道理了。只有等別人說出來,他才會有反應。

天下的道理很多麼?是的,如果你要那蒼天大樹的每一片枝葉的話。但別忘了,你的根本,根本多嗎?一棵樹有幾個根呢?從根出發,才能成就那繁茂的枝葉。

這根本的道理,其實也就是自覺的學習了,那就是從觀察到認知到意識到行為的一個系統的過程。每一個步驟都不可或缺,這才能夠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不一定要到孔子說的70歲,但這確需要一個漫長的修鍊過程。


謝邀.

有機會就用用. 沒機會創造機會來用用.

我覺得能夠給人一輩子不忘的印象的事情是很少的, 很多東西縱使幾年前曾經滾瓜爛熟, 幾年後也就只能憑著一身的運氣去回想了. 現實不一定如人所願.

不過說活學活用的話, 我覺得前提是真正理解並能夠和知識產生共鳴. 編程也好, 語言也好, 我總是喜歡說 "feel it". 感受細節之間的聯繫, 用感覺去理解這種聯繫. 然後活學活用就是跟著感覺走了~


能實際運用的,立刻用

不能實際運用的,編個故事運用進去。

也不能編故事,做題目。

沒有題目的,來知乎搜問題。


沒有相同或類似的生命經驗支撐,是無法深刻體會書上的知識,這樣一來知識就會看過就忘,無法內化。


昨天不經意和好友Deep Talk後警覺 內化這個過程是慢 不容易達到快速的滿足感 但是如果被緊急但沒那麼重要的事情壓著而不去內化等到急需connected的時候就會傻眼

看到另外一個關於內化的問題 就一併copy過來了

大家是靠什麼將知識內化為習慣的?有哪些這方面的經驗嗎? - 習慣

@伊卡洛斯

我的經驗是,知識的內化需要以下幾點,以重要性排序:

1. 時間(時間不是刻度,而是能帶來改變的東西)

2. 全面(過度專業的知識難以吸收消化)

3. 實踐(體驗是第一要務)

4. 目標(正如我簽名所說)

對於少年派來說,如果漂流只有1天,那麼再多的知識學習也沒有意義;如果不能全面掌握知識,那麼他很難以深入進行求生訓練;如果不是親身體驗而是模擬遊戲,那不能夠去讓自己真正去面對真正的道路;如果沒有漂流的目標,他要麼被老虎吃掉,要麼被大海吃掉,要麼被食人島吃掉。


內化於心的基礎是你正在實踐該領域,以及你知道目前你的實踐水平和狀態。

實踐該領域自然會在你腦中形成一個吸收知識的範式。

帶著範式去讀書,範式會自動吸收知識。

該死的應試教育,為考試而考試,離生活世界太遠,離奴隸之城太近。

古人的活學活用說得太好了,活的背後是一個發揮天性的自我主體。

再次詛咒萬惡的應試教育!


與自己現有的知識進行對比,把自己不懂的知識補充進去


聞、思、修三步,可以幫助你。

聞,就是你得多讀,讀到很熟很熟,熟得不能再熟了。

思,就是你不能死讀,邊讀還得邊想,弄明白你讀的這些是什麼意思。

修,就是你讀了你想了,還不行,還得去實踐。如果是學生,那麼弄明白這個道理了,就去做各種習題吧。如果是成人,弄明白書中講的東西了,就把它落實到行動里,讓它成為一種習慣吧。一種習慣的形成,需要足夠次數的重複才能夠。


  • 曾經我也不斷思索過這個問題,跟師友的探討中也得出一些條條框框,但是最終再捧起一本新書,所謂的條條框框又會束之高閣。故我感覺,如果不好找到將所讀之書所學之物內化的方法時,不如不找,就讓一切在悄無聲息中進行吧,量變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引起質變

  • 剛開始讀書時,一種感受,幾乎沒感受,後來讀得越來越多,慢慢會生出許多不同的感受,有時真的難以言表,或許這就是一種內化的開始吧。

  • 不必急於求成,不必功利心太重。如若閱讀能夠以一種審美態度去進行,即所謂的無功利態度,那麼內化就會更加的自然,暢通。


我覺得要把知識內化需要分兩步,首先你需要把知識給牢記在心中,就像@羅文益說的那樣,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把你所學的知識所看的書充分記住並且理解。

然後就需要經歷來將這些知識更深層次的內化,有些時候你雖然懂得了很多知識道理,但面對現實時你依然會措手不及,這時便需要在慢慢面對現實的過程中一步步驗證並試用這些知識,並不每個知識的每一部分都適用於每一個人,在面對現實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你自己所適用的那部分知識,才能慢慢內化成自己隨時可以使用的。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作為讀書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本書上的知識,從書的角度看來,知識=文字

但是,從作者的角度來看,知識≠文字

知識,在作者的意識感受中,是某種很真實的、具有通感的意識影像」體驗。

文字,對於作者的作用來說,是在傳達這種意識影像」的體驗。

那麼,文字是怎麼傳達的呢?

文字本身並不能直接傳達!

需要讀者與作者有著共同的經驗,讀者才能理解作者文字背後的意識影像」體驗。

如果沒有這種共同的經驗做媒介,讀者所理解的,僅僅是基於TA自己的經驗對文字的理解。

換言之,這些文字,在讀者的意識中還原出來的意識影像」,並不等於作者的意識影像」。

這就產生了這個問題:如何把所看的書和所學的知識內化?

關鍵就在於,閱讀這類書的時候,要懂得拋棄自己已有的經驗、判斷、理解。

而是要想欣賞一件偉大藝術作品一樣,通過文字走入作者的意識世界,去揣摩、想像、體會、還原作者文字背後的經驗感受。

你越是能還原作者的經驗感受,就越是能把TA的知識轉變成你的自身能力。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