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人,他不認識我

這是 北京南城跨界自媒體:啡小沫 的第65篇原創

01

星期二晚上我們創業團隊在大鴨梨邊聚餐邊開裸心會,會議主題是每個人說出自己長這麼大,做過最牛逼的一件事兒。

聽到這個命題,我的腦中居然在第一時間浮現出一個近幾年我都沒有想起過的場景:小學的我,坐在客廳沙發上認真思考著要改變自己的性格。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那年我十歲。

我生來是個內向的人,喜靜不喜動,又被隔代親的爺爺奶奶包辦大大小小的事情養大,越發不喜歡跟外人打交道。十歲前,我從未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

三年級的時候,班裡轉學來一個男孩子。他上課回答問題的聲音很好聽,下課跟同學們聊天的笑容很好看。那時我還不知道什麼叫喜歡,只知道,我有一點點期盼能和他坐同桌。那時我們實行每周五放學前大換座位的制度,前後左右叉開一起換,誰和誰都有可能成為同桌。終於,在一個周五的下午,我驚訝地發現,他真的出現在了我的身邊。

「嗨,你叫什麼名字?」他的聲音很好聽,他的笑容很好看。可是我卻蒙住了。我從未想過我們會以問姓名的方式開始同桌生涯。那時,距離他轉入我們班,幾乎快過去一整個學期,他居然不知道我的名字。

我的內心是崩潰的。於是,就出現了開頭的一幕。整個周末我都在思考:別人為什麼不認識我?他會不認識我們班的雨嗎?不,一定不會,雨是班花。那他會不認識我們班的露露嗎?不,一定不會,露露是班長。那菲兒呢?不,也不會,菲兒是體育最好的女生……難道是因為她們都有各自的特色,而我沒有辨識度?這也不對,我是學習委員,還寫的一手好作文,經常被老師當作範文讀。

我坐著想,站著想,躺著想,終於找到了一個能說服當時自己的答案:一定是我太內向。

我想我要改變。我不想當個小透明。

02

想明白了就立刻行動:課間十分鐘,我不再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看我喜歡的文學雜誌,我嘗試著找周圍的人聊天,雖然一開始總是找不到話題,用如今時髦的話說,叫尬聊;最討厭的體育課,我不再請假,我努力融入大家嬉笑打鬧的隊伍,踢毽子跳皮筋,甚至還參加過一次男女混合踢的足球賽,雖然我從始至終從未碰到過球;周末,我不再一個人窩在讓我覺得無比舒適的被窩裡,而是主動約小朋友們去外面跑跑跳跳,雖然我好像不太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跑跑跳跳。

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工作……時間飛逝。我接觸了很多人,參加了很多活動,也組織策划了很多活動。我上台演講,我拜訪陌生人,我參加上海藝術節的演出。每一次我內心的內向小人蹦出來時,我都會想起我答應自己要做的改變,和已經為之付出的努力,而後繼續迎頭前進。

這個社會亦是對外向的人更加友好的。我們總習慣性地把外向跟樂觀、開朗、熱情、勇敢這些褒義詞鏈接,而內向卻總會跟悲觀、自卑、孤僻、懦弱等貶義詞扯上關係。在節奏越來越快的城市生活中,我們更是被教導要努力與更多人產生鏈接,才能有更多可能。我的社交能力在螺旋上升中不斷達到新高度。

後來我有時再想真誠的表露我是內向的人,總是引來周圍人善意的笑聲:「你?內向?」

然而,天生的內向性格終究是不能被人力所改變的。內向的人通過獨處恢復精力,外向的人通過與外界的鏈接獲取能量。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多需要自己獨處的時間恢復能量;只有我自己知道,社交過後的自己,是多麼疲憊。

03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下的一線城市從來不缺社交的機會。每個難得的完整周末,你都會被各種橄欖枝誘惑,無數聲音在你耳邊說:走出去。

終於,在一個周日的傍晚,參加完一個有很多很多陌生人的飯局,連軸轉了好幾周的我的焦慮和疲憊達到頂峰。回到家,我如一個頭腦和身體都被掏空的木偶,瞬間崩潰。

我委屈,委屈我熱愛的讀書和思考時間、我熱愛的和三兩閨蜜小聚的時間被這些看似性感的活動佔去;我焦慮,焦慮馬上到來的周一,完全沒有獨處時間恢復能量的我如何面對下一周的高強度運轉;我沮喪,沮喪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我自責,自責自己無力改變的無能。而這一切委屈、焦慮、沮喪、自責,都化作淚水根本停不下來。

待我情緒稍稍平復,老公對我說:其實,你有能力改變。

他幫我分析了這一個月來我「不得不」吃的飯,「不得不」見的人,「不得不」參加的活動。其實,他們有的不必非安排在如此忙碌的這幾周,有的本就不那麼重要而只是我不好意思拒絕參加,有的即使貌似「有用」,但在我如此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參加也是無效社交。我本可以說「不」,選擇權其實一直在我自己手中。

很慶幸,老公亦是需要獨處恢復能量的人,能感同身受理解我的委屈和焦慮。

04

是的,選擇權一直在我自己手中。

內向並不是悲觀、自卑、孤僻、懦弱。相比於外向的人喜歡把自己的精力指向外部世界,內向的人會把更多精力指向自己的內心,關注自己的想法和情緒;相比於外向的人擅長的廣度,內向的人可以到達令人敬畏的深度。二者並沒有高下之分。

內向的我們,沒有必要為自己的性格抱歉,沒有必要為迎合所謂的主流而丟失了「我是誰」。蓬勃生長著的我們需要改變,需要突破,亦需要認識自己的邊界。

高質量地獨處,高質量地社交。把握自己的人生節奏,走屬於自己的路。

-END-

更多文章請掃碼關註:啡小沫,北京南城跨界自媒體。

weixin.qq.com/r/TUwQC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揭密自卑最常見的幾種情緒
如何克服內向主動跟人溝通?
如何撬開「內向」學生的嘴

TAG:內向 | 性格 | 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