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之諭 ——觀《楢山節考》

首先我有一個問題:一個老人的生命應該怎樣結束?現代人可能想著:首先,得拿多幾年退休金,趕緊享福。其次,必須有子女、社會和政府的照顧。再者,必須有強大的醫療保健系統來延長老人的生命。最後,兒孫滿堂,家族興旺,含笑九泉。

但在《楢山節考》中,答案是反過來的:一個老人的生命,應該早點結束,不要拖累家庭和村莊,甚至於故事中阿玲婆的孫子,都看不慣奶奶的康健,希望她早點進楢山。根據村裡的習俗,七十歲的老人需要進楢山,接受死亡之神的指引。

真正的死神是人。阿玲婆的兒子辰平在飢餓、勞苦和內心的折磨中,終於向阿玲婆發出暗示:「你什麼時候要進楢山?」阿玲婆沒有太大的悲傷,也沒有給兒子冠以不孝的罪名。她對於死亡沒有太大的恐懼,恰恰相反,她每天都在自責:為什麼她六十九的年紀,卻仍然一副好牙齒?而這樣的康健,成了村莊的笑柄,彷彿老人應該是衰弱不堪的。

於是,阿玲婆忍著疼痛,嗑斷自己的牙齒。她大概覺得,這樣才是「老人的樣子」,自己這樣,才算「老人」,才能得到村莊的原諒和死神的眷顧。春天來臨,辰平帶著愧疚感,背著阿玲婆上楢山。阿玲婆在雪的祥瑞中,安然地向死神走去。

一種習俗和文化,和科學不同。科學是為了描述事物的存在,而習俗和文化是為了規定事物應該怎樣存在。文化以神諭的形式存在,事實上卻是人的一種約定俗成。習俗來源於人的默認,潛移默化地影響接下來的人,如果說「存在即合理」,因為它符合人的某種需要。楢山的習俗,來源於一種新陳代謝的需要。死神之諭,是生命和環境承載力的相互適應。它們不符合文明世界的道德律,卻是自然法則的另一種呈現。

推薦閱讀:

文學的當代價值
以中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什麼才是工匠精神?
社會學的學科背景會什麼?
理性對事,感性對人

TAG:楢山節考電影 | 習俗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