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善導大師:九品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隋唐之際,佛教興盛,諸多高僧從各自學說立場闡發彌陀凈土教理。善導大師繼承曇鸞大師與道綽大師的教旨,撰作《觀經疏》,以「凡夫入報」為立教根本,破斥諸師之立義。在何人能往生西方極樂凈土這個問題上,善導大師認為往生者「定為凡夫,不為聖人」。在《觀經疏》中,善導大師主要從往生「九品」者的劃分及對韋提希夫人身份的界定兩個方面來論證往生之人是凡夫。

一、九品皆凡

在《觀無量壽經》中,往生彌陀凈土者分為三輩九品。關於三輩九品是凡夫還是聖人的問題,諸師說法有異,凈影慧遠、智凱與迦才等法師的觀點如下:

諸師對觀經九品往生者身份的判斷

以上諸師所判往生九品之人中雖也有凡夫,但均認為只有聖人能往生彌陀報土,凡夫是沒有資格的。在《觀經疏》中,善導大師主要針對凈影慧遠的觀點「出文來證,定為凡夫,不為聖人」。他在《觀經疏玄義分》中總結說:

【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之文意,總為佛離此世後之五濁凡夫。只以遇緣之異,遂致九品之差別,所謂上品三人,乃大遇之凡夫,中品三人乃小遇之凡夫,下品三人,乃惡遇之凡夫。以惡業故,臨終籍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開華,方始發心,何得雲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善導大師認為三輩九品的生因,是由凡夫所遇條件不同而有九品之分。他以上品三生為「大乘之凡夫」,中品三生為「小乘之凡夫」,下品三生為「遇惡之凡夫」,將九品皆定為凡夫。他認為,凡夫之所以能夠往生凈土,皆是承佛願力。

那為什麼彌陀凈土是為凡夫而不是為聖人所設呢?

是因為:「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凈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因為諸佛慈悲凡夫之苦,聖人已離苦海,不用救濟,所以斷定往生者必為凡夫。

但是對於往生凡夫的簡擇,在《無量壽經》和《觀經》中存在差異。《無量壽經》不許犯五逆罪者、誹謗正法者往生凈土;《觀經》允許五逆十惡罪者往生,不許謗法者往生。善導大師則對二者均敞開了凈土的大門,在《觀經疏散善義》中說:「四十八願中除謗法及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地獄,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他認為謗法及五逆都是極重的罪,若造這樣的罪應入阿鼻地獄,歷劫周轉,為了避免眾生造此極重二業,佛方便說法不能往生,並非真的不接引他們往生凈土。善導大師的這種解釋使凈土教攝機更廣。

二、韋提希夫人為凡夫

《觀無量壽經》中佛說法的主要對象是韋提希夫人。對韋提希夫人到底代表怎樣的人格,凈影慧遠、天台智者等認為是聖非凡。凈影慧遠在《觀經義疏》中說:「韋提希夫人是大菩薩,於此一會即得無生法忍。」天台智者在《觀經疏》中說:「韋提實大菩薩,此會即得無生忍。」無生法忍是悟諸法不生不滅之理,已晉入到菩薩階位。諸師將韋希提夫人判為聖人的主要依據是《觀經》中所說「心生歡喜,嘆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對此,善導大師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說:

【從「佛告韋提」下,至「令汝得見」已來,正明夫人是凡非聖。由非聖故,仰惟聖力冥加,彼國雖遙得睹。此明如來恐眾生置惑,謂言夫人是聖非凡。由起疑故,即自生怯弱。言韋提現是菩薩,假示凡身,我等罪人,無由比及。為斷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

善導大師明確指出,韋提希所以能看

到阿彌陀佛國的景象,是由於佛的願力加持的結果,而不是因為她是菩薩。如果說韋提希是菩薩,那麼世俗凡夫就會因自己的身份而卻步。善導大師將韋提希判定為凡夫,這一論斷及時回應了當時諸師對往生者身份的解釋,對中國凈土宗的「三根普被」的弘化非常重要。

韋提希夫人蒙佛願力 得見佛身及二菩薩身

善導大師九品皆凡的論斷有其時代背景。隋唐之際,由於佛教中「末法」思想的流行,佛教僧眾中普遍存在著一種末世幻滅之感。而且在現實中,佛教先後受到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兩次滅法,及隋末農民起義,使佛教受到沉重打擊,僧徒們感到朝不保夕。道綽大師承襲曇鸞大師難行道、易行道的判教法,提出聖道、凈土二門的判教理論,並在其著作《安樂集》中提出「時教相應」說,大力提倡凈土法門。善導大師繼承了道綽法師時教相應的思想,進一步突出在充滿危機的末法時代,往生凈土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善導大師的九品往生「定為凡夫,不為聖人」的倡教,擴大了教化對象,促使凈土宗風行天下。


推薦閱讀:

【守護信心】水火二河白道圖 再釋義!
願生凈土 智莫大焉
時光如箭,轉眼又是一年
為什麼念佛了還不順?
當今的人死後去處!

TAG:凈土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