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療的碎碎念

這一篇我們來討論中醫診療方法與應用

首先我曾經回答過一個問題:中醫是不是就是大數據

雖然筆者並不是從事數據研究或相關行業,但這個略顯粗淺的回答說明了一個事兒:經驗的累積和提煉對醫學具有重要意義。

我的觀點是,中醫理論和診療及用藥方法誕生的過程中,數據的累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除了古代無數的醫案以外沒有明文記載能直接證明我如下的說法,但我們一定都聽說過「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現在的觀點來看,在奴隸制社會裡,神農不大可能親自嘗草,更可能的是用奴隸來做「大規模臨床試驗」

那個年代沒有中醫,也沒有中藥。

人得了病就亂吃一通。

某日ABCD四個人(可能是奴隸)得了同一種病X,

有人拿來abcd四種草藥,分別給這四個人吃

A吃a死了

B吃b死了

C吃c好了!

D吃d死了

於是就有一條有效數據被記錄:c葯對X病有效(1.數據累積)。

圖14:神農嘗百草

當然一條數據可能是個例,可能是自愈,可能是安慰劑……

然後以後有人得了X病我再用abcd這四種葯去試

……a、b、d又死了,c又活了……

當更多的被治癒的C被記錄之後,數據證據表明c葯有可能對X病有效(2.理論模型被建立)。

於是c葯的功效就被記錄為可以治療X病(3.根據模型預測結果)。

這個過程似乎可以稱為倖存者偏差的一種積累。

有一天,抓來試藥的人Cn不僅僅得了X病,他身上還有一種Y病,

給他試的c葯治好他的X病的同時,又意外的把Y病給治好了,於是又有人單獨開了個針對Y病的臨床試驗,如果結果是有效的,那麼藥物c的功效上就又多了針對Y病的條目。

又有一天,觀察人試藥後反應的一個小領導發現c葯對某一個得了X病的人沒有效果甚至病情加重,而且還不是個例,仔細研究後他得出結論,不是所有的人得了X病都能用c葯治好,有的人吃了c最後也死了(4.預測結果和實際數據有差異),為什麼?

這位祖宗開始分析這些用c葯治不好的人們的疾病表現,發現有的人得了X病的表現是X0,另一些人得了X病的表現是X1

而c葯僅對X0癥狀的患者有效。

於是乎他決定以後只給X0癥狀的人用c葯,給X1癥狀的人用別的葯(5.根據差異修改理論模型)。

那麼就需要來專門辨別你得了X病之後所表現的證型是X0或X1中的哪一種~辯【症】。

並且對【症】(X0)下藥(c)。

又又有一天,兩個同樣【症】狀的患者來看病,兩個人都是頭痛發熱難受得要死要死,這個小領導都給他們用了藥物c,可結果A好了,B沒有效果。一問得知,A是夜裡在村頭站崗,吹了一夜寒風;B是負責把河裡捕上來的魚烤乾,在火堆旁忙了一夜。

於是這個小領導覺得這個對【症】下藥的方法被【證偽】了,好沒面子,我要修改我的理論,加上個病因,把A的病因歸納總結為「風寒」,把B的癥狀歸納總結為「風熱」。這下妥妥滴辯【因】和【症】,我就要打敗病魔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了!

又又又有那麼一天,

…………(6.由步驟3~5循環N次

不行我編不下去了

最後經過無數次被打(zheng)臉(wei)之後,這個(群)人把自己治病的經驗累積總結成了理論方法,說想要打敗病魔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你需要根據【症】的表現來辨【證】,其中包括【病因】、【病機】、【病位】、【病勢】,缺一不可。最後由辯【症】變為辯【證】。並且根據不同的【證】來應用被無數個C和被治死的A、B、D們拿命嘗出來的葯或方子(7、中醫理論)。

總結一下,就是:

1.數據累積→

2.建立理論模型→

3.根據模型預測結果→

4.根據預測結果觀察實際數據→

5.根據差異修改理論模型→

6.由3~5循環N次→

7.中醫理論逐步形成。

我不是搞程序或者數學邏輯的,大體推斷了一下正常情況下中醫診療方法的形成過程,不過個人水平有限,以上內容如有不足之處歡迎各位大神指正。

那麼我們再看看中醫的治法和治則

治則:治療疾病所必需遵守的基本原則,對臨床立法、處方、遣葯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治法:根據治則指導下制定的治療疾病的具體方法。

根本原則:治病求本,詞義不解釋,「治病治法,尤為求本為首務……直取其本,則所生諸病,無不隨本皆退」——《景岳全書·求本論》(張介賓1563~1640)

在這一點上,中醫西醫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努力追尋疾病發生的根本,不同之處在於,西醫所追求之「本」更偏向於單一的客觀原因,比如流感的治療主要在控制癥狀發展和殺滅感冒病毒上;而中醫之「本」更偏向於從病機入手,比如分析為什麼你得感冒而別人沒事,最後根據分析的結果把你治好,跟沒事兒人一樣。

這裡我們可以展開一些基本治則。

一、三大基本治則:

(一)正治與反治(選用適當療法):

(1)正治:逆其證侯性質進行的一種治療法則,又稱逆治,表意上類似西醫的「對抗療法」,是臨床中最常用的治療法則,主要分為:

1、寒者熱之,如表寒用辛溫解表葯,里寒證用辛熱溫里葯

2、熱者寒之,如表熱證用辛涼解表葯,里熱症用苦寒清熱葯

3、虛則補之,如陽虛證用壯陽葯,陰虛證用滋陰葯

4、實則瀉之,如食積用消導葯,水飲停聚用逐水葯,血瘀用活血化瘀

葯等

(2)反治:順從證侯性質進行的一種治療法則,又稱從治,表意上類似西醫所謂的「順勢療法」(但實際應用特別是用量和理論上都有差異),是疾病有假象的時候常用的治療法則,主要分為:

1、熱因熱用:適用於真寒假熱證,本質是寒,假象是熱。

2、寒因寒用:適用於真熱假寒證,本質是熱,假象是寒。

3、塞因塞用:適用於真虛假實證,本質是虛(如脾胃虛弱食積不化)。

4、通因通用:適用於真實假虛證,本質是實積,(如淤血所致的崩漏)。

(二)治標與治本(治療先後有別):

緩則治本:慢性病、病勢遷延、暫無急症重症或病理恢復期。

急則治標:急症、卒證、暴病、疾病初發期、出血外傷或症不除無法治本時。

註:說到這裡,我得批評一下中醫粉們常提的所謂「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的說法,(張錫純有句話「西醫用藥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標也,中醫用藥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可以說已經隨著無良廣告商的推廣深入人心了。但說句公道話,我認為受此影響斷言中醫可以治療一切疾病之「本」的中醫粉們對中醫的理解是狹隘、膚淺的,因為有很多西藥可以完全治「本」(如抗生素),也有很多中藥只能治「標」。

在理解「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這一條時,「標」我更主張將其簡單的理解為【症】狀,而「本」則可簡單的理解為【證】。這條治則里所講的標與本是基於病勢緩急而衍生的概念。凡是脫離病勢與治療先後原則討論這裡的「標」與「本」都是不可取的。民間所謂「治標不治本」,我個人認為在一些情況下應該叫做「治【症】不治【證】」更為合適。

(三)三因制宜(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1、因時制宜:主要根據不同季節氣候特點來制定適宜的治法和方葯。

2、因地制宜:主要根據不同地理環境特點來制定適宜的治法和方葯。

3、因人制宜:根據病人的不同特點(包括但不僅限於年齡、性別、體質

、生活習慣等)來制定適宜的治法和方葯。

二、基於八綱辨證衍生的具體治法:

首先明確,中醫診斷是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通過八綱(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六經辨證、五行藏象、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辯證等方式方法來確定【證】(包括病因、病性、病位、病機)型,得到的一個對患者自身總體情況的綜合診斷。四診合參的意義在於「綜合」,望、聞、問三診在西醫也有同樣的方法,關於切脈為什麼可以診病感興趣的讀者不妨看看下面一篇文章(此處引用不代表本人完全同意其觀點),但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插序:為何切脈可知病?

江湖上挑戰中醫單純切脈,單獨望診這些禁止四診合參的或只拿出病例給醫生看的玩法所得出的「中醫診斷一致性差」的結論是有悖於中醫診斷「四診合參」根本原則的。

另外,很多人會說,現在應用現代技術和方法的醫院那麼多,隨便做個化驗透視抗體檢測什麼的就出結果了,還用得著中醫診斷嗎?

誠然,如果看官您選擇的是西醫,那麼診斷的數據來源自然全部基於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化驗結果,數據詳實準確,藥物的應用也有對應指標可供參考,但臨床上大量存在的情況是,全套的體檢做完,卻查不出任何達到病理指標的數據,根據診療指南,醫生不能給你確認任何病症,最後開了一瓶維生素C和得到好好休息多喝水的醫囑;還有的患者,常年血壓偏高(家族遺傳型生理性高血壓),去醫院一量,妥妥滴高血壓,可患者並不感覺絲毫的不適,用了醫生給開的降壓藥反而變得頭暈肢軟冷汗心悸。

作為患者,身體的不適確實已經或即將影響到生活質量時,去看看中醫也許就有了答案。比如中醫的脈診,即便你有家族遺傳的生理性高血壓,沒有不適癥狀時在脈診下雙手寸關尺可能不會有相應的脈象(本人非臨床,若不準確歡迎指正),而且在其他三診中並不一定會有高血壓相關癥狀,那麼這樣一個完整的四診和參的過程就是一種對自體干擾因素的排除。

我在前文已經詳細說明了中醫理論體系和西方醫學的巨大差異,在應用中醫療法時必須要有中醫診斷。凡是患者主訴出一個病名,而醫生沒有經過望聞問切(至少至少也要4取其2)就抓藥的,基本可以歸屬到庸醫的範疇。經過四診合參,我們可以得到對應的【證】,並且根據【證】的不同,來使用中醫經歷幾千年來發展、總結、確立的一些基本治療方法,這個過程就叫做「辨證論治」。

這裡的「治」指「治法」,主要包含如下內容:

(一)、根據正邪表現,以「扶正不留邪,卻邪不傷正」為原則,確立的扶正祛邪法:

1、扶正,

2、祛邪,

3、先攻(祛邪)後補(扶正),

4、先補(扶正)後攻(祛邪),

5、攻補兼施

(二)、根據根據陰陽屬性的判斷,以「損其有餘、補其不足」為原則,確立的調整陰陽法:

1、損其有餘:

(1)、抑陽,(2)抑陰

2、補其不足:

(1)、陽病滋陰、陰病補陽,以平為期。

(2)、陽中求陰、陰中求陽(滋陰葯與補陽葯在方劑中常互為補充)

(3)、陰陽雙補

(三)、根據氣血功能,以「有餘瀉之,不足補之」的原則,確立的調和氣血法:

1、氣虛則補,2、氣滯則疏,3、氣陷則升,4、氣逆則降,5、氣脫則固,6、氣閉則開,7、血虛則補,8、血脫則固,9、血瘀則行,10、血寒則溫,11、血熱則涼,12、血出則止,13、氣病治血,14、血病治氣等。

(四)、根據病位判定,以臟腑氣血陰陽狀態平衡為基本原則,確立的調整臟腑法。

1、調整臟腑的氣血陰陽,2、順應臟腑的生理特性,3、協調臟腑之間的關係。

(五)、根據情志活動與生理病理的關係,通過調整精神狀態、舒暢情志,達到治癒疾病、恢復身心健康的目的,確立的調攝精神法。

特別說明,以上是針對病機角度分類的治療方法,而在方劑的藥效角度上分還有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此八法的應用應遵循針對病機的治療方法。

《金匱要略》方劑配伍規律簡析--《江蘇中醫藥》2008年04期 《金匱要略》方劑配伍規律簡析--《江蘇中醫藥》2008年04期

註:治則治法部分參考資料:《中醫基礎理論》李德新 人民衛生出版社 ISBN 978-7-117-04104-1

以上,治則和治法,可以說是中醫版本的「臨床診療規範「,是歷朝歷代百家醫者共同智慧的總結。但由於中西醫基礎理論要素上的巨大差異,無法完全的和西方醫學對接,特別是不能全部用具體的數字或物理化學生物的方法進行標準化的描述,從而造成了一部分非專業人事的思想隔閡和對兩種醫學截然不容的態度及觀點上的激烈碰撞。對於他們,我們應保持一定程度的包容與理解與同情。


推薦閱讀:

聊聊祛濕
中醫教你如何準確鑒別自己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
「我們中醫認為大蔥的鬚鬚是精華,都不剪的」
中南海紅牆御醫胡維勤:中醫手眼通天,西醫不過是一門技術
關於中醫與科學的一點粗淺想法

TAG:中醫 | 醫學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