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的重生之路 —庫布其沙漠治理紀實(上篇)
近日,記者了解到7月的庫布其,綠意正濃,生機盎然。
庫布其,蒙古語意思是「弓上的弦」。3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風沙肆虐、寸草不生的荒漠。如今,這裡的沙丘披上綠衣,沙漠變良田,就連廣闊的沙漠腹地也變身太陽能農場;每年的降雨量達到310毫米,沙塵天氣減少了95%;絕跡多年的野生動物重現沙漠,庫布其成為京津冀地區風沙防護的「綠色之弦」。
荒漠化治理和可持續發展,二者如何實現了共贏,昔日的死亡之海又是怎樣獲得了重生?
一個信念——要生存先治沙
「一碗米、半碗沙,五步不認爹和媽。」這是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牧民陳寧布對過去庫布其沙漠的深刻印象,他在這片沙海里住了68年。
上世紀,這裡風沙肆虐、一片荒蕪。牧民失去了草場,農人失去了家園。孩子十三四歲不去上學,老人可能一輩子走不出沙海,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
「那時候,娃娃不敢叫病,病了沒法看。有個孕婦臨產,沒走出沙漠,死在了半道上。去鎮里,騎駱駝要走一天,帶著一天的乾糧去,載著半年的油鹽醬醋回。一年去2次,買回來的東西得支撐半年的生活。出行靠牲口,要不就是自己走。那時候聽說黃河邊上的人都騎上自行車了,羨慕的呀!」老人陷入對過去的回憶中。
沙漠在吞噬家園,人們想的是逃離。「每天早上,睜眼第一件事是爬上房掃沙子。就這也不行,你躲得快,它追得緊。」陳寧布跟大多數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牧民一樣,搬了無數次家。老話說,搬家窮3年,到後來,他們蓋房只蓋半截高,反正會被沙淹沒,能省就省點。低矮的房門,小格子的窗,貓著腰進貓著腰出。
得想辦法治住這片沙。從上世紀50年代的「禁止開荒、保護牧場」,60年代的「種樹種草基本田」,70年代的「農牧林水綜合治理」,再到80年代的「植被建設是最大的基本建設」……庫布其沙漠的防沙治沙事業被一屆一屆政府推向新階段。
每年春天嘎查和鄉鎮的義務栽樹,陳寧布都是積極分子。種到改革開放那年,陳寧布清楚地記得:「栽樹20年了,還是讓黃沙攆著屁股跑。」但是,他們從未放棄。要生存先治沙,這個信念反而越來越堅定。
一場博弈——「綠」與「黃」的較量
在沙漠,「綠」與「黃」是一對矛盾,「綠」在一定範圍內覆蓋了「黃」,「黃」則無處不在地侵蝕著「綠」。在庫布其沙漠,「綠」與「黃」的較量尤為明顯。
無路、無電、無水、無通訊……庫布其沙漠彷彿與世隔絕,種活一棵樹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在沙漠里修條路被提出來時,鄉親們只覺得是天方夜譚。
那時,蔓延速度異常迅猛的庫布其沙漠不斷吞噬著人們的生存空間,打通道路尋出路成了唯一選擇。沒有成功案例,沒有可借鑒的經驗,許多人認為,即便費盡辛苦路真修成了,早晚路也得被沙子再蓋住。
然而,庫布其人骨子裡那種敢想敢幹不服輸的勁兒發揮了作用。杭錦旗傾全旗之力,與億利資源集團聯手,動員全旗所有民眾,組成浩蕩的治沙大軍跟著修路工程隊一起走。路修到哪裡,十幾萬治沙大軍的沙障就打到哪裡,草和樹就種到哪裡。1997年大沙段砂石路通車,1998年全線砂石路通車,1999年黑色路面改造完成。在綠色的護佑下,大漠中115公里「黑龍」穿沙而過,與黃河、京包線連接在一起,成為庫布其沙區中一條充滿生機的生命通道。
時任杭錦旗委書記的白玉嶺當時就指著剛剛通車的公路說:「10年之後,這裡將會變成綠色長廊、花的海洋。」如今,他的預言變成現實。
行車於庫布其沙漠,一條條穿沙公路格外引人注目。它們把沙漠切割成若干帶狀,為企業和老百姓分片治理創造了條件,改變了過去那種「今年治理、明年埋沒」的被動局面。
有了路,住在沙窩子里的人們就有了新的希望。在政府和億利資源集團的帶動下,村裡人不再外出打零工,幾乎都參與到種樹治沙的事業中,很多人一種就是10多年。
「剛開始哪有現在的條件和經驗,凍饅頭配涼水,就著沙子一天就吃一頓飯。在沙窩窩裡選個低洼處,把幾棵苗子一插,就算種上了。規模小,成活率也低,年年種,年年死,年年補……」億利資源集團庫布其生態事業部首席科學家韓美飛對當年沙漠種樹的情景記憶猶新。
歷經數十年的迎風作戰,在一次又一次失敗後,億利人積累出來很多治沙、固沙的經驗,如水瓶、水氣、容器等種植方法,如近自然造林法、迎風坡造林、甘草平移栽培法等。正如韓美飛所說:「這些方法在字典里查不著,雖然很簡單,但卻是幾十年摸爬滾打積累起來的,這些無形的財富更加讓人心生敬畏。」
一個奇蹟——重現沙漠綠洲
在庫布其沙漠,治沙就像一場曠日持久的長跑比賽,一方是人類主導的綠化,一方是自然主導的沙化,誰先提速,誰就擁有贏得比賽的希望。
在這場戰役中,從以個人為主體的治沙階段到以政府為主體的治沙階段,再到以企業為主體的沙產業階段,「反彈琵琶,逆向拉動」,庫布其沙漠的綠化速度越走越快。
曾經的不毛之地長出了生命綠洲,松鼠、野兔等小動物回來了,雨水自然也隨之而來——今年前7個月,庫布其沙漠已經下了17場雨。散居在大漠深處的人們遷移到城鎮集中居住,搞起了種植、旅遊,生活也富裕了。而億利人在沙漠里種甘草、沙柳,開發的沙產業也已經初具規模。
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牧民烏尼爾道格陶,曾經只是一個在庫布其沙漠生活了40多年的「生態難民」。2007年搬進億利資源集團興建的牧民新村後,他的身份開始發生變化:用自己的「荒沙廢地」使用權入股企業,每年分紅,他是股東;種樹、種草、種藥材,參與沙漠治理,每月六七千元收入,他是生態工人;在企業為自己建的半畝大棚中種植蔬菜,他是菜農;在企業為自己建的標準化棚圈中養牛養羊,他是牧民;閑暇為日益增多的大漠遊客牽馬、拉駱駝,他是導遊。在道圖嘎查,36戶居民幾乎家家如此。
產業的力量是驚人的,它將人、財、物等生產要素悉數納入它的鏈條,也將庫布其沙漠的綠化速度推向頂峰:1.86萬平方公里的庫布其沙漠,三分之一都已披上了綠裝。
過去,這裡的姑娘全都嫁到外地去,當地的男兒愁娶妻;如今,村裡的閨女們帶著女婿把戶口遷回村。過去,人人都想逃離這片沙漠;如今,大家靠沙脫貧致富。過去,庫布其沙漠是死亡之海;如今,這裡遍布綠色,充滿希望!
泓森槐—生長最快的硬材樹!
推薦閱讀:
※沙漠「土壤化」,是科學還是魔術?看看這個視頻
※全世界的沙漠全部綠化了,會不會產生不好的氣候影響?
TAG:沙漠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