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配音演員的聲音都是這樣練出來的
很多人在發聲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聲音很虛並且發不長,音也不夠實。他們常常把這些歸結為自己的嗓子等先天條件問題上。其實,科學的發聲方式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日常生活中,我們開懷大笑的方式就是科學的發聲方式。仔細研究不難發現,開懷大笑時,人的身體各部分都是自然放鬆的,(所以,通常笑是治癒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的靈丹妙藥)呼吸肌的動作靈活而又有彈性,為了達到大笑時所需要的氣息流量,人們會不自覺地深吸氣,此時從鼻腔、口腔到肺底,整個氣息的通道都是暢通無阻的,氣息自然能夠深入,位置也能夠下沉,而我們在發出一連串洪亮的「哈哈哈」的笑聲時,實際上是通過腹肌有彈性地收縮,來帶動氣流,這也正符合了科學發聲上的一個重要原則:「以氣帶聲」。在這種正確、輕鬆的發聲狀態下,我們可以很輕鬆地發出洪亮、渾厚、優美的聲音,而且嗓子不痛不累,對聲帶有益無害。
怎樣才能達到這種理想的發聲狀態呢?可以簡單地歸納為一暢通、三使勁和三放鬆。
「呼吸暢通」——管子意識
想像自己身體中有一根比脖子略細的管子,管子是上下直立的,左右不能扭曲,前後不能扭曲。不論是站姿還是坐姿練聲時頭部都要和身體處在統一的一條垂直線上,頸部略微向後靠,下頜略收,保持管子的直暢通狀態。
想像中的管子不能癟,不能擠,也不能漲撐,只能是不緊不松的狀態。
在此基礎上按第一講中的方法用鼻子深長而均勻地吸氣,體會從氣息鼻腔進入到達軟顎頂端順管子(後咽壁)後壁中部成一條氣柱狀直達後腰部分,隨著氣息進入,應該能明顯感覺到整個管子從上到下逐步變得清涼和後腰逐步撐開的感覺。 吸氣過程中整個管子應該是完全暢通和放鬆的。
三個積極使勁的部位
一是腹肌。腹肌怎樣在發聲中用力,直接關係到氣息的支持和低音共鳴效果。在第一講中我們已經說過,吸氣時的儲氣部位是後腰,但這只是給了我們一個堅實的氣息支持基礎,而在實際播音中,特別是需要快速換氣的情況下,往往低位置的氣息不能很快地補充,這時就需要通過腹肌的彈動,靠胸腹聯合式呼吸法快速補充氣息。
不妨再來看看大笑時人的發聲規律:每當發出笑聲前的一瞬間,人體會自動、興奮地深吸一口氣,腹肌也會因此而輕微地膨脹起來。然後,每發出一個「哈」,腹肌都會略微往內收緊一次,然後再迅速放鬆恢復到原位,如此反覆直到氣息耗盡。
下面,讓我們一起模擬大笑時的腹肌運動狀態進行一個簡單卻非常有效的練習——「狗喘氣」: 站姿,上身略微前傾,深吸氣(不要吸到過漲,七八分為宜),從臉部表情到內心都充滿喜悅感,保持軟顎、咽喉因深吸氣而自然擴充的感覺,如同哈哈大笑一般,下頦及喉部充分放鬆,並在此基礎上自然地張大口,將舌頭伸出口外(也要非常放鬆,可想像熱天狗吐舌頭的情景),在此基礎上用腹肌輕巧而富於彈性的收縮動作推動氣息,發出一連串「哈」、「哈」的吐氣聲(實際上發出的母音比A開口更大,可以是似「哈」非「哈」,似「嗨」非「嗨」的聲音,極象夏天狗大口喘氣的聲音,「狗喘氣」之名由此而來)。此練習對鍛煉腹肌的彈性,呼吸和發聲的配合以及消除咽喉部肌肉過度緊張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久練可明顯減輕說話時的嗓音疲勞現象。
第二個積極用力的部分是顴肌。又稱笑肌。
練習方法是:
一、用雙手輕揉兩頰半分鐘左右,讓肌肉充分放鬆。
二、在此基礎上,靠主動提起顴肌,帶動兩嘴角上揚,上唇大致成一字,露出部分門齒。
此練習可適當多做,最好能成為發聲時的條件反射動作,不僅能使得發聲時的表情自然親切,說話時口型較美,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是聲音清晰、集中又不失柔和、親切,有一種「微笑」感。聲音和人的表情一樣,是會「微笑」的,即使在打電話時看不到對方,微笑的聲音也可以大大加深雙方的好感和信任度
第三個積極用勁的部位是軟顎
輔助練習1:
一、張大口練習。彎腰、身體前傾,將下巴放鬆地靠在一個高度合適的桌面上。通過頸後部肌肉的收縮將口腔的上半部分抬起,下巴仍然靠在桌面上不動。(此姿勢和正常的張口動作相反,剛開始時可能不太習慣,可以將自己的顱骨想像成箱子蓋,下頜骨想像成箱子底,模擬「掀開」箱蓋的動作來練習。注意要保證下巴的放鬆和固定。)如果沒有合適的桌面輔助,也可以略收下頜,用手固定下頜進行練習,但一定要保持下巴的穩定。如果練習中能明顯感覺到頸後肌肉的緊張,說明動作是正確的,反之,如果口腔,下頜處肌肉緊張,則是不正確的。初學者最好能每天堅持張口幾十到一百次左右,形成習慣動作。
二、半打哈欠練習。在上一練習的基礎上,充分放鬆下頜,打開牙關,保持大開口吸氣的狀態,努力抬高自己的軟顎上部及小舌部位。感覺象打呵欠的動作,並極力保持此種狀態一段時間,體會口腔內容積明顯增大的感覺。
三個努力放鬆的部位
一是雙肩。
雙肩放鬆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整個氣息下沉,同時避免吸氣發聲時挺胸聳肩的不良動作,對緩解發聲時喉部、鎖骨的不自然緊張狀態也有很大幫助。
輔助練習2:
自然站立,雙臂充分放鬆下沉,有一種雙臂完全失去控制的懸垂感,晃蕩感。如果一時體會不到,可以將雙手的指尖「搭」在高度合適的桌子上,想像兩臂想鞦韆的吊索一樣「吊」在桌面上,並被風吹得來回搖蕩的情形。也可來迴轉動身體,帶動兩臂來回甩動,重點體會肩部完全放鬆的感覺。
第二個努力放鬆的部位是胸廓。
呼吸發聲時應保持胸廓的自然與放鬆,如果胸廓部分在吸氣時過於用力和緊張,就會造成吸氣時挺胸聳肩的不良習慣,氣息難以深入,往往自我感覺「氣」吸不進,「憋」得慌,發音時喉部緊張,且說不了幾句話就有氣不夠用的感覺。
相比而言,胸廓的放鬆較容易做到。只要吸氣時保證氣息的充分深入,後腰充分撐開,雙肩充分放鬆下沉,就能自然做到放鬆。
但需要強調的是,胸廓放鬆不等於呼吸發聲時胸腔必須保持「癟」、「壓」、「沉」的狀態,恰恰相反,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肌肉緊張。正常的方式應該是胸腔保持輕鬆、自然和相對穩定的狀態,當吸氣到後腰時,末梢肋骨通常也會有輕度的擴張。
總之,胸廓真正的放鬆狀態是自我感覺最自然、最舒服的,呼吸時主要的發力肌群應宜後腰和腹肌為主,「帶動」胸部做微小的運動,應保持胸腔的相對穩定。
第三個努力放鬆的部位:下巴。
下巴是否放鬆,對聲音的好壞影響最大。下巴發緊,不僅聲音緊張、單薄難聽,而且音量小,共鳴感差。同時由於下巴和喉頭位置很近,下巴的緊張必然引起聲帶周圍肌肉的緊張,造成聲帶負擔過重,說不了多久就會感覺嗓子疲勞、疼痛,難以持久。
輔助練習:
一、在放鬆的基礎上震搖下巴。在下巴充分放鬆的基礎上,保持張大口的姿勢,舌頭自然伸出口外(可參見「張大口」和「狗喘氣」的練習),以頸部為軸左右甩動下巴和舌頭。注意需保持頸部為軸的平行轉動動作,而非整體甩頭,否則易引起頭暈。
二、下頜的移動和畫圈練習。在放鬆下巴和張大口的基礎上,可以將下頜骨左右平行移動,或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畫圈,運動時應明顯感覺到後牙關充分打開,下頜充分放鬆,幅度可盡量增大。
本文轉自:聲博配音網站
推薦閱讀:
TAG:配音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