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 | 萊奧納多&詐騙電影&《貓鼠遊戲》
#無劇情透露發散影評
- 豆瓣電影簡介:弗蘭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Leonardo DiCaprio飾)是FBI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通緝犯。他的犯罪手段神通廣大,偽裝身份的能力超乎常人,全美各地幾乎都留下他的犯罪足跡。喬裝醫生、律師、飛行員,統統都是他曾經的身份。
- 當然,弗蘭克憑著這個「本領」,騙取了高達幾百萬的金額。活得逍遙快樂的弗蘭克這次又成功偽造了一份學歷證明,去醫院做起了大夫。弗蘭克不但在這裡認識了護士布雷達(艾米·亞當斯 Amy Adams飾),二人擦出愛火花,還通過布雷達的父親得到了一份檢察官助理的優差。
- 然而,這只是暴風雨前夕——一雙眼睛已經盯住了弗蘭克,誓要把他繩之於法不可。這就是FBI探員卡爾(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飾)。 在研究追捕弗蘭克的過程中,卡爾領教到這個犯罪天才的過人智商。他屢次被弗蘭克這個黃毛小子捉弄,心裡又恨又不得不佩服。每當弗蘭克有驚無險地從他的精心布局中逃脫時,這個貓鼠遊戲顯得有趣起來……
墊話兒*:幻想中的天才和詐騙電影的套路 *(相聲術語:引入鋪墊 )
一次看關於拖延症的 TED 演講,侃侃而談、引人發笑的一位獨立博主講述自己大學畢業論文從完美計划到墮落隨性的過程,一篇 78 頁的論文本有兩個月時光可完善,但是最後臨近 Deadline 的前 2 天還沒寫好開頭,只好廢寢忘食連軸潦草趕寫,終於按時交付。接下來他台上節奏有序、一頓一句的講自己在一周後接到學校電話,稱學校要談談自己論文的事情,他忐忑的說,OK。學校那邊說:「這是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最好的一篇。」
在前面鋪墊了那麼多日常笑談,關於自己與常人無異的行為,然後趕工潦草寫出的論文還能被學校給予高度評價,台下一陣鬨笑。當然,這位博主立馬改口稱這是自己故意捏造的,那篇論文是非常糟糕的。然後轉入自己所要論證「拖延症毀滅人生」的觀點,說自己開玩笑就是為了讓眾人「 Impress 」。
似乎每個人都有過那種遐(瞎)想,像台上或是故事中的人物經歷輪迴命運,頓悟人生、收穫圓滿,不說像佛陀那麼遙遠,而是從一個優秀的詐騙犯開始,那種逍遙法外、行走江湖的自在,就像從小浸染我們的無政府主義的武俠作品一樣。從《火柴人》里尼古拉斯凱奇刻畫的「那位敗給真性情的大師兄」開始,我就知道以驚人騙局開端挖坑的影視劇都逃不過這樣的模式,然後必有一段心靈救贖,敗給一些人類共有的弱點,這種衝擊力要在末端釋放——要用文前那位演講博主的手法來製造與普通人的距離和不同,劇情中的「平凡」和「不凡」要正反交錯,鋪墊和素描人物可真可假,這點與現實不同。《貓鼠遊戲》(Catch Me If You Can)便是這樣手法所拍攝的「傳記優化」的電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以期神化人物,為人物與現實庸常製造距離感在很多地方是值得商榷的*,片尾的字幕如同其他傳記體電影一般打上後續主角的生平,但就像科恩兄弟的《Fargo》在那樣戲劇化的故事前用打字字字體告訴觀眾「 This is a true story 」一樣,有些誤導性質。因為劇情上《貓鼠遊戲》的人物不是《飛行家》里那般理想主義,而是人物超出年齡的智慧下有著「未成熟心靈的救贖」,且有「世界與我,我與世界」的互相成就。主角實際上就是在拯救父母婚姻的路上無法自拔,「 It can fix "的假象繼續支撐他的支票造假,支撐逃亡路上的孤寂。所以,很多戲劇化的東西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製造好合理性。*(與真實傳記很多出入、誇大之處,如有興趣,建議觀影后查詢 WIKI 百科條目中查看具體哪些地方。)
關於你不知道和我如何認識的萊奧納多
我對萊奧納多的認識是從金融災難片《華爾街之狼》 開始的,加深了解是從 CCTV-電視指南 頻道一檔名為《數字飆榜》的節目開始的,而眾所周其人是從《泰坦尼克號》一炮而紅開始的。從泰坦後他一直被視為「鮮肉戲路」的新秀,但是無論早期出道還是一炮而紅之後,萊奧納多演繹更多的是「心靈有挫傷的、不健康的邊緣人物」。
《數字彪榜》曾有兩期節目加深了我對其的了解,一期是「好萊塢魅力童星」一期是「萊奧納多小眾作品精選」(大意),後來我在看過了萊奧納多的早期作品《飛行家》之後,便著實被其演技所攝,其對於偏執的精神官能障礙(嚴重強迫等)的角色把握十分到位,真實。
關於《貓鼠遊戲》劇情之外的點評
關於《貓鼠遊戲》這個譯名我有點意見,和那部同名的喜劇類美劇《貓鼠遊戲》有點撞,如果按英文「 Catch Me If You Can 」直譯成「如果你能抓的到我」就感覺有點引人入勝的味道了。其次個人感覺整部影片對於時間感有刻意模糊手法,是幾層倒敘敘事交錯下的結果。開端是早期滿是雪花的電視節目時代,以「邀請已經被 FBI 認可的犯罪天才上節目講述自己的故事」開端引入,然後進入主角落魄法國監獄被美國 FBI 偵探的引渡解救,簡單交待後,等於梳理了三個時間點:雪花電視指這件事是過去;被 FBI 解救是正傳的「NOW」。然後才開始以「閃回」的手法進入「偽傳記」主體敘事部分,擇機插入「正傳」故事中,把引渡登機後部分「貓鼠對話」為終劇情 留扣兒*。*(評書術語,指埋下懸念,引人繼續觀看。)
劇情上雖然不是驚心動魄,沒有節奏性的潸然淚下,但是鏡頭語言卻有特殊之處。除了在紐約被旅館老闆攆出旅店後致敬希區柯經典電影《後窗》的「窺視」鏡頭外,正傳開端從弗蘭克一家在扶輪社*看父親獲獎、美滿家庭生活——轉入家道淪落時只有一個分鏡連接,未明確用時間來指明是 6 年之後,卻從陰暗的光線來說明。*(地區性社會團體,以增進職業交流及提供社會服務為宗旨)
類似例子還有弗蘭克到紐約詐取支票被人無情拒絕後行走於街道環境陰霾——而走不遠看到某機長帶領一眾艷麗空乘下車升騰的暖色光暈,那種浮華人生與自己的對比代表他真正開始想要「加入他們的小小俱樂部」,找到了父親所說的「洋基隊的條紋制服」了。
推薦閱讀:
TAG: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LeonardoDiCaprio | 傳記片 | 影視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