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傑》中的狄仁傑真是破案高手嗎?
公元676年,狄仁傑上調中央,擔任掌管刑獄的大理丞。在短短的一年中,他認真負責地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17000多件案子,而且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人們都稱讚其力案公正寬大,後人也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絕倫的傳奇故事,連荷蘭國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有一年,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部將范懷義誤砍了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上的一顆柏樹,若按當時的法律論罪,最大是將兩人免官,但唐高宗卻降旨要將他們處死。
狄仁傑據理力爭,認為權善才、范懷義罪不應死。唐高宗斗聽,十分惱怒,對狄仁傑說:"他們兩人砍伐了昭陵上的柏樹,讓朕落了個不孝的罪名,必須殺了他們才足以解恨!"朝廷大臣都向狄仁傑暗示別再為這兩個人而衝撞皇上了,狄仁傑卻毫不氣餒,坦然對高宗曉之以理:"皇上,有人說,自古以來頂撞君主的人都沒有好下場,但臣並不以為然。在夏桀商紂時代也許是這樣,而在堯舜時期則不然。
臣慶幸自己生在堯舜一樣的時代,不怕皇上聽不進我的好言規勸。漢朝時期,有一盜賊竊取了高祖廟堂前的玉環,文帝大怒,將盜賊交付廷尉張釋之懲治。張釋之按盜宗廟服御物判處棄市(殺頭)罪,上奏文帝。文帝怒不可遏,斥責道:"人無道以至於此,竟敢盜取先帝明器!我交付廷尉,竟欲判他滅族之罪,而你卻拘守成法,這有違我尊崇宗廟的原意。
張釋之免冠叩頭說:"法令該如此判處。今以盜宗廟器而滅族,假使萬一有個無知愚民挖取長陵上的一杴土,皇上將以何法懲治呢?"文帝終於認識到廷尉的判處是恰如其分的。
今依照大唐法律,權善才、范懷義並沒有犯下死罪,陛下卻下旨要將二人處死,法令如此反覆無常,以後還怎樣以法治理國家呢?你現在為了昭陵上的一棵柏樹而處死二位大臣,後世之人將如何評價陛下呢?"
高宗覺得狄仁傑說得在理,遂免了權善才、范懷義的死罪。這件事過沒有多久,朝廷授狄仁傑為侍御史,舉劾非法,督察郡縣。
681年,司農卿韋弘機在洛陽修建了華美的宮殿,唐高宗移住東都洛陽。狄仁傑上奏摺彈劾韋弘機,指斥韋弘機的錯誤在於使皇帝生活腐化,會把皇帝引入歧途。唐高宗遂免了韋弘機的官職。
左司郎中王本立是朝廷的一位秘書,他憑藉皇帝的寵愛,在朝廷霸道橫行,仗勢欺人,大臣們都不敢得罪他,只有狄仁傑上奏彈劾王本立的罪行,但唐高宗卻下旨寬恕了王本立。
狄仁傑再次上奏說:"朝廷雖然缺乏人才,但並不缺少像王本立這樣的人,陛下為什麼要寬恕他而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寬恕王本立,那麼就先把臣流放到荒野之地,以警告朝廷的忠貞之士。"
唐高宗同意狄仁傑的看法,王本立得以依法治罪,滿朝文武都欽佩狄仁傑的膽識和勇氣,對他肅然起敬。
還有一次,狄仁傑奉命巡視岐州,在路上遇到數百逃亡的兵士搶劫老百姓的財物,人們非常恐慌,四處逃逸。地方官府拘捕了一部分兵士,並嚴刑拷打,有的甚至被折磨致死。狄仁傑看到這情況,對地方官吏說:"這種辦法不對,要是把他們逼得走投無路,就要發生災禍。
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對他們進行寬大處理。"因此,岐州官府張貼了告示,聲稱搶劫財物的兵士只要主動投案自首,官府可以寬大,已被抓獲的兵士只要說明了情況,當場釋放。搶劫兵士聽到這個消息後,奔走相告,興奮不已。
很快,這些兵士都主動前來官府自首,一次大的災禍。得以避免。這件事傳到朝廷,唐高宗非常高興,連聲稱道狄仁傑辦事得體,為政寬厚。
推薦閱讀:
※泰劇《醉後愛上你》的片尾曲是什麼?
※戲說乾隆第一部十三集好看嗎?
※怎麼評價《少年包青天》這部劇?
※使徒行者2黎sir最後一個卧底是阿敏嗎?
※在《旋風十一人》中胡歌和江毓影真的在一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