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最早的語文教科書,這才是民國大師國學底子深厚的秘密!

轉自才府社區

文|美物計

在浙江烏鎮茅盾故居陳列室里,存放著一部書,一部由茅盾母親為年少時的茅盾選定的啟蒙教材。

晚年時的茅盾回憶童年生活時,經常會說,是這本書給他帶來了最初的知識和快樂。

無獨有偶,胡適的求學生涯中,也曾有這麼一部書。為此,中年時的胡適還念念不忘專門向人打聽,那書還能否尋得。

這部書,便是被稱作「百年語文第一書」的《澄衷蒙學堂啟蒙讀本》。它是中國自有學校以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教科書。也是胡適、豐子愷、梁漱溟、茅盾、竺可楨、李四光等一代民國學界巨擘年少時的必讀教材。

中國自有學校以來,第一部教科書,就是《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這一部讀本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著歷史性的價值。

——胡適

我童年所用的啟蒙教材是由我母親為我選定的《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回憶童年生活,它帶給我知識和快樂。

——茅盾

著名學者余世存曾說:中國人的文化標準中有一條即是認字,故傳統教育中能認字就是有文化的人,因為漢字中有做人的道理,有哲學、心理學、醫學……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就完好保留著傳統文人的認字傳統。

這本書里有3291個漢字,762幅插圖,內容涵蓋天文地理、自然現象、山川河嶽、地方小志、樂器武器、花鳥魚蟲、礦物金屬、日常生活,動物植物……選材之廣博,超乎想像。

再聯想到當時學習的孩子,用的是這麼深入的課本,「不到10歲,認得三千多個字,舊學底子打得很牢」。如今的成人,又有多少能夠完整掌握三千多個漢字呢?

這也無怪乎受此啟蒙的一代民國學人,對此書都念念不忘了。

這種圖文並茂的形式,言簡意賅地講解了自然現象,觸類旁通,合理地將古代文化穿插進來, 「學一懂百」。現在的讀物中,哪有如此龐大的知識量和優美程度?

我們都希望琴棋書畫,樣樣懂一點。可是,這些樂器有什麼區別?它們長成什麼模樣?它們名字的出處是什麼?

回想一下過去學數學、幾何的樣子,是不是枯燥無味?但這本書卻在認字過程中就普及了基本數學概念,也難怪培育出如此多的通才!

而這套孕育出了一批民國文化大師的「百年語文第一書」背後,同樣也是一個傳奇。

《澄衷蒙學字課圖說》中「澄衷」二字,取自葉澄衷的名字。在寧波商幫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做人當如葉澄衷」。葉公7歲喪父,因為貧寒只讀了半年私塾。

1899年病重中的葉先生,念及少時失學之痛,決定捐道契25畝、現銀10萬兩興建中國第一所私立新式學校,該校1901年建成,取名澄衷學堂。

澄衷蒙學堂的首任校長是劉樹屏先生。劉樹屏進士出身,有博古通今之學問,辦過中學也當過大學校長,民國後隱居不出。

以現在的眼光看,澄衷蒙學堂開辦之初規模很小,學生只有二三百,教職員只有二三十,但是校董會十年間先後聘請所的校長,三位是進士,四位離開澄衷後成為中國著名大學的校長,其中便有蔡元培先生。

「中國漫畫第一人」豐子愷、書畫家錢君陶,都曾在澄衷學校教授美術。胡適、竺可楨同一年在澄衷學校就讀。」

辦校伊始,由於沒有現成的教材,劉樹屏便組織教員自任主編,開始了自編教材的歷程。從1900年到1901年冬,劉樹屏對中國文字源頭進行了一種系統梳理,從中精選3000餘字,並把西方科技知識融入了傳統的中國蒙學教育中,從而成就這本既有傳統之美,又帶有現代思想光輝的「百年語文第一書」。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部校本教材,《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的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民國書法家唐駝親自書寫的3291年漢字,762幅插圖,無不體現了書法藝術與繪圖藝術的完美結合。

因為編寫者發心極好,識見極高,這本書更是識字與育人兼備,知識與文學性兼有。

如「楓」字,「楓枝弱善搖,故字從風從木,葉作三脊,霜後色丹,謂之丹楓。漢宮殿中多植楓木,稱天子所居為楓宸,蓋自此始。」既有文學之美,又能增長歷史知識。

作為有史以來第一部學校編纂的語文課本,《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還直接影響了後來民國課本的編寫,如著名的《共和國教科書》(1912年)便是以其作為參考資料。

從晚清到民國,這種隱性線索還存在著,可謂是近現代中華語文課本的典範,一路燦爛光華、自強不息。

時過境遷,老課本的風采依舊,只可惜讀懂它含義的人越來越少了,甚至就連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著名社會觀察家老愚先生都有如此感嘆:「在《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面前,我像個文盲。」

這四個地名,能考倒多少「滿腹經綸」?而地名背後的典籍、出處、由來、文化、歷史等等,都凝縮在了短短几句話中。

鑒於繁體版原書僅有句讀,單斷句一項,就已經讓當下沒有一定古漢語知識的讀者,麻煩不已了,何況還是孩子。

來源:古典書城


推薦閱讀:

《思考中醫》讀書筆記
戊戌開篇-簡評六十甲子戊戌流年運氣(甲子旬)
正月初三,赤狗日
60年代 建廠初期~中期 六字章「小溪」款 平底矮肚薄胎 朱紅泥水平標準壺 4杯 未使用品
為什麼不能用名字稱呼媽媽

TAG: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