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Live with your brain

感覺到人類的思維不是一個容易持久化的東西。比如某段時間內你可能持續地思考了一個問題,有了一些看法和結論,但是如果你沒有用一些方式記下來這些想法,很可能晚上睡一覺醒來這些想法就非常模糊了;甚至過幾天,這些想法就再也撿不回來。這對於大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比如我在上面這一段描述的東西,是我在某次跑步中思考的;我擔心過一兩個小時後這些想法就不記得了,所以我回到家就馬上打開 Wiki 紀錄了下來。再比如,你某天晚上非常有動力地策劃要學習一門新的技能,你仔細看了入門到精通的過程,但是第二天一覺醒來,這個想法沒有昨天晚上那麼強烈了;你仍然知道自己想去做這件事情,可是不停閃現的微信消息,看不完的美劇又充斥了你的眼球,那個想法便慢慢變淡直到很難再想起來。然後過了幾個月,你又開始重複同樣的過程,從入門到棄坑……

智能手機的流行加速了信息過載。碎片化的信息消耗了人的精力,但是又難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一不留意,刷刷微信、看看新聞、逛逛貼吧論壇,很可能一天就過去了。在這個獲取信息極度容易的年代,信息卻反過來支配你的大腦。

這是大腦的弱點(也可以說是人性的弱點)。我也深受其害,但是漸漸地意識到它的存在,並且由於人的自然進化需要成千上萬年,這些弱點往往是無法主觀改變的東西。你需要找方法避開它,或者與它共存。

減少碎片信息輸入

「撿硬幣是無法成為百萬富翁的」,不成體系地看微信公眾號文章,隨意地瀏覽微博 / 知乎,能真正留在腦中的極少,對知識體系的建立也沒有太多幫助。

系統地學習才能發揮作用,不同知識在腦中需要建立聯繫,這樣才有被發現的機會。想好要學什麼再去找相關的資源,帶有目的性地去學。

如果你擺脫不了想看手機的衝動,去外面跑步是不錯的選擇。你可以邊聽音樂邊跑,這樣對眼睛和耳朵是一种放松。沒有了新信息的攝入,大腦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思考。同時跑步可能是最容易上手的一項運動,不會有太多阻力。

建立個人知識庫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知識輸入到大腦後往往需要一個消化和輸出的過程。把你所學的技能系統地整理成筆記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你可以在回顧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同時最好的學習方式往往是教別人,你在寫筆記的過程中可以假想有一個讀者,你要試圖將這些內容表達出來讓他可以理解。

對於建立知識庫的過程,你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入門,比如為知筆記 / 印象筆記。我認為信息分類很重要,同時多為不同的知識間建立聯繫,這也是幫助大腦、幫助你撿回思緒的一種方式。

我用的是 Tiddlywiki,它是我 2016 年遇到過最贊的東西。但是國內知道它的人很少,後面可能會寫一系列文章推廣一下。

題外話:文字不是表達思維的最好工具,比如我記下了這些觀點,但是過幾天後我靠讀這篇文章也無法完全還原我當時的想法;再比如我啰唆了這麼多,也沒能把東西講清楚給看這篇文章的人。但是文字應該是目前人類所擁有的最好的工具,有了文字後信息才得以保留和快速地傳遞。未來如果有更好的辦法存儲和還原思想,人類在智力上應該可以再跨入一個新的時代。

一些可以嘗試的領域

這些領域的知識可能會有所幫助。

  • 認知心理學:這是一門元科學(學習如何學習的科學)。可以從劉未鵬的 博客 或者「暗時間」一書入手,裡面講述了一些通俗易懂的道理,並有大量的參考書籍可以查閱
  • 音樂的作用:耳朵輸入的信息往往對大腦有所影響,比如一些舒緩的音樂往往有助於記憶力的集中。可以嘗試網易雲音樂的歌單,來找到適合自己的音樂
  • 神經科學:一些重要的神經的狀態,往往影響人思維和身體的方方面面。有選擇地去影響它,可能會有一些效果,不過可能投入產出比不大

推薦閱讀:

什麼是認知?淺談認知的建立和實踐
《生命的起源》
不知有多少錯誤的認知,影響著我們的判斷
賺錢三大核心
如何不被情緒影響理性

TAG:認知 | 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