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暴君嗎?
04-03
康熙的科學知識:
這位皇帝認為他自己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又是卓越的數學家,但是,儘管總的說來他對科學以及其它知識懷有興趣,他對音樂一無所知,也幾乎不懂最基礎的數學知識。——馬國賢(Matteo Ripa)《馬國賢神父回憶錄》再看看祖上做過康熙漢文老師的金庸大吹特吹的「永不加賦」.
金庸胡扯的康熙從順治那得遺命造福天下「永不加賦」的真面目:1712年4月4日康熙五十一年清廷下詔的「永不加賦」是在經歷近百年的屠殺、投充、圈地等野蠻政策後的所謂仁政。
康熙一朝徵收稅款的基礎是按人頭收稅,人口愈多,則地方上繳的稅愈多。這種設計造成的後果,是地方官吏不願意(同時統計技術上也有限制)據實上報人口,因為報得愈多,稅就得繳得愈多。康熙永不加賦的政策就是把各地方按耕地面積上繳固定的稅金,與人口數無關,藉以鼓勵地方據實上報人口——因為人丁興旺是所謂太平盛世的表徵。
以這種方式來彰顯盛世不過是滿韃穩定民族奴役的手段。造成的是土地賦稅不均,富者勾結營私,雖坐擁千畝田產而不需繳稅,貧者無立錐之地,卻有勞動之責。所謂「清朝的賦稅」是歷代最輕的,這只是表面現象,因為自清初以來便有「永不加賦」之說,而且表面看來賦額較明朝為輕,但實際這僅是一種「掩耳盜鈴。第一,眾所周知,清代漢民族百姓必須養活史上最龐大之白吃群體----旗人。第二,「減賦」實為掩耳盜鈴。從康熙到乾隆,滿清政府一再宣揚減賦,而雍正以後實行攤丁入畝,按理說假如田地數目不變,那麼田賦數目應該較之康熙初年有減無增才對,但事實卻並非如此。第三 4浮收折勒嚴重
江南諸省每年從田糧中抽出若干漕運京師,漕糧轉運數干里,運費皆出自納糧戶,這就是所謂「浮收」。所有額徵田糧,幾乎無不浮收。又每年徵收賦糧,往往折錢交納,謂之「折色」。但無論漕糧折色或地丁銀折錢交納,摺合之時,莫不高出當時當地銀價很多,這就是所謂「勒折」。由於「折勒」自康熙年間便屢禁不能,百姓僅僅因此一項,實際交納的賦額就可達正額的二~四倍。而在雍正推行「火耗歸公」之前情況更糟。第四 階級壓迫極為殘酷。推薦閱讀:
※《雍正王朝》隆科多為何向康熙撒謊告發六叔佟國維結黨忤逆?
※康熙是如何剷除鰲拜的?
※雍正的繼位合法性一直是迷,直到最近康熙遺詔出現,那之前為什麼不拿出來以正視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