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寶麗萊的魔法

作為知乎上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寫寫離自己身邊最近的事情,並以此作為突破口,先是讓自己的思維和手指運動起來,其次是發現更多有意思的事情並把它分享給大家。

7月初的時候我買了一部「拍立得」相機,Model名稱是Impossible-1。而他的原身則是來自寶麗萊。我想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寶麗萊的名字並不陌生,在2008年宣布破產的時候,人們都在感嘆這樣一個流行符號即將淡出人的們視野,有著100年歷史的寶麗萊也隨著這一天的到來,徹底變成人們「回憶的過去」。

1937年,28歲的埃德?溫蘭德(Edwin H.Land)創立寶麗萊公司,主要業務在太陽眼鏡以及為相關部門做的科研事業。靠發明起家的他並不知道在幾十年後「寶麗萊」將會成為一個時尚的風向標,也不曾想到自己的商業帝國在經歷一段黃金時間後終將走向沒落。而這樣的沒落並不是因為商業決策、或者自身技術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在大的市場環境下,有更多的企業進入到相關領域分一杯羹,使得寶麗萊在面對後起之秀所推出的種種新興產品,疲於應對,不得不倒在沙灘上。

年輕的蘭德,他也是喬布斯崇拜的偶像。

蘭德19歲進入哈佛大學化學專業,大一的時候便申請退學,因為學校的課程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吸引力。對於他來說,可以靠腦子思考完成的命題便不必要再寫在紙上了,當然他的作業自有人來完成,著並不會令他因為成績的原因被哈佛開除。那個時候他有自己想要去研究的事情。大概就在同年,他發明了可以過濾偏振光的低價設備,也就是類似於現在偏振鏡一樣的設備。不得不說這一發明影響了後來人們的攝影、點影、穿戴設備的發展路線。比如現在攝影時常用的偏振鏡,觀看3D電影的眼鏡鏡片也是運用偏振鏡原理,所以蘭德在某一點上對於人類的視覺體驗有著卓越貢獻。在30年代前後,3D這種立體視覺的產品就已經被生產出來了。

成立寶麗萊公司之後,蘭德的業務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太陽鏡,這是他主要販賣產品,另一個就是科研項目-為軍方提供各種各樣的軍事服務。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寶麗萊公司根據軍方的要求,相繼研發出可以適應黑暗環境下的目鏡、目標識別系統,以及高空成像系統。可以說蘭德是將科學和技術最完美的應用的人們的生活中去。現在無論使用手機拍攝,還是數碼單反,數字化的影像記錄設備在現今社會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而在拍攝後期,現在大多數人都會追求一種色調,或者色彩感覺,例如日式獨有的膠片色調,或者模仿經典的,用寶麗萊相機所拍出來的顏色。

在1947年,蘭德將自己的的發明運用到民用設備上-照相機。其實僅僅是女兒的一句話:「為什麼照片拍完之後不能馬上看到呢?」-這樣的一句話,激發了蘭德對於照相機成像過程的一種思考。在此之前,所有相機都是使用膠片,拍攝過程也十分複雜。拍攝者需要了解詳細的曝光參數、快門速度,同時需要熟練裝填膠片,因為早起膠片機沒有上卷馬達,上膠捲、取膠捲都需要雙手操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拍好的照片就需要進行暗房操作,通過藥水將膠捲沖洗出來,再經過放大機放大,方能製作出可以看到的照片。到了80年代逐漸出現了有電子快門、能夠主動測光的相機,但是攝影的後期過程依舊十分繁瑣,而且需要購置大量設備。所以當第一代寶麗來相機出現的時候,可以想像到那轟動人心的場面。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蘭德研發的第一台寶麗萊一次性成像相機,被稱作Land Camera。但是真正進入市場卻是在2年後的聖誕節。蘭德對於自己的相機其實並沒有太多信心,第一次販賣的時候只有區區57台,但是這57台相機卻在第一次售賣時一搶而空。

不得不說寶麗萊相機出現後,拍攝變得簡單有趣,拿起相機,通過取景框觀察並按下快門,相紙就會從相機下方的嘴巴里「吐」出來,並在幾分鐘內完成顯影。這大大簡化攝影的複雜程度,也將更多的人帶入到一個攝影的門檻中。當然,昂貴的相紙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蘭德推出的寶麗萊撕拉片相機

Land Camera 800

到後來。。。可想而知,電子設備逐漸進入市場,而寶麗萊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也陸續推出電子化的照相設備,但是依舊使用一次性成像相紙,因為一次性成像對於寶麗萊來說是一個可識別特徵,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之後Sony開發出家庭攝影套件,也就是攝像機。寶麗萊公司緊隨其後,試研發家庭攝影系統,但是卻不敵sony,敗下陣來,銷售額慘淡,而land也被寶麗萊踢出自己的公司。雖然在此之後,land曾一度回到寶麗萊,但是依舊無法做出讓董事會滿意的結果。

可以說90年代,就是數碼攝影攝像的時代了,而寶麗萊則變成一個時代的符號。拿起相機,摁下快門,相片就被「吐」出來,幾分鐘後就顯出了照片。這樣的一種拍攝過程所帶來的樂趣是用手機、單反所不能體會的,它既有數碼相機的確定性,又具有著膠片機的不確定性,看似可控卻又不可控,我想這是寶麗萊相機一直吸引我的原因吧。

(第一次寫作時間是在7月20日前後。字數不多,主要是想看看有多少朋友喜歡這個話題,所以並沒有太深入,也有朋友說,我前面鋪墊太多,剛看進去就結束了。其實嗯。。。我不知道我寫的東西有沒有人看,所以在第一篇上就稍稍短一點,看看反響吧。。。。我糟糕的語文水平也被大家吐槽,讓大家看到這樣一篇嬰幼兒文章真是太抱歉了,我會課下好好補習我的拼音。謝謝大家在評論區指出我的問題,我會虛心接受,然後繼續的寫下去,哈哈哈哈哈~~~那麼現在繼續更新吧)

在文章發表過後就冷靜了一下,多找了一些資料。時間上我想保持一周一篇的進度。反正文章就是多寫多看咯,然後再好好糾正,不然遲遲不下筆,又或者因為大家的批評就知難而退,真是太沒勁了!

OK,我們接著說!

首先是關於Impossible-1。我十分錯誤的弄混了現在的寶麗萊,和最近出的New Model Impossible-1之間的關係。在2008年寶麗萊公司破產之後,三位大叔(Florain Kaps, Andre Bosman, Marwan Saba)為了挽救寶麗萊――確切地說是能夠讓這樣一種立拍立顯的攝影設備能夠源遠流長,而買下寶麗萊剩下的生產線、膠片庫存等,並成立新的公司――The Impossible Project. (TIP)所以說,TIP,和現在的Polaroid在品牌上沒什麼關係,完全是兩家。但是精神上嗯。。我覺得是繼承了吧。

歷史上,有這幾個公司出品過自己的一次性成像相機(下文稱Instant Camera)。

Polaroid, 寶麗萊,也有譯作「波拉」,台灣譯作「拍立得」;

Kodak,柯達,1976年開始生產一次性成像相機,但是因為跟寶麗萊公司之間的官司敗訴,所以一次性成像相機的生產時間大概在10年左右,共14大系列,29款相機;

Fuji Film,富士膠片,1980年開始涉足Instant Camera方面,品牌是Instax.與上面兩位不同的是,他所使用的相紙是60x99mm的寬型相紙,後來推出mini版,62x46mm相紙。在日本也稱為「Checky」,源自於英語「Check it」,中文「趣奇」(餓了),意思就是「拍完就能看」吧。但是因為寶麗萊公司的專利還未到期,所以2008年之前他在美國本土無法發售,大概09年之後才進入美國本土。不過如果你去現在Polaroid官網查看產品列表,你會發現一款跟Fuji Mini 7s一摸一樣的相機,嗯,這就是傳說中的貼牌機。

T.I.P,嗯就是我搞混的那家,自從打算讓寶麗萊式相機東山再起花了不少功夫,在14、15年前後推出i-1,相紙依舊使用經典的Polaroid 600,也配套出了屬於i-1自己的相紙。

既然寶麗萊作為Instant Camera的開山鼻祖,自然要著重講啦。

Polaroid,蘭德起這個名字蠻有意思。看過前文我們知道,蘭德早先研究偏振光,英文Polarized light。普通光源都是非極性的(諸如太陽光、日光燈的光源等等),而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光會發生極化(Polarization)現象。蘭德就在這一基礎上進行研究,並把研究成果運用到自己的相機,以及相機所使用的相紙上。

Polar,有「極化,兩極」的意思;Oid,有「如....的東西,像某一特指之物的東西或具有某一特定品質之物」的意思。所以「Polaroid film」的意思大概是「擁有像兩極一樣特性的相紙」的意思吧。如同膠片時代,寶麗萊最先出的是黑白相紙。使用過黑白膠片的同學一定清楚,黑白膠片上面是有鹵化銀的感光材料,不過只有一層,曝光後,底片被曝光的位置分解的銀離子就多,未曝光的位置銀離子分解的就少,並形成潛影,而潛影我們是看不見的,必須要通過藥水沖洗,顯影、定影,才能看到,而此時在膠片上顯現出來的是負像,也就是黑白顛倒。再通過放大機放印,使黑白再次顛倒形成正像。

那麼Polaroid Film的精彩之處(黑白膠片),就是將感光層,片基,顯影的藥包放到一起。相紙在相機內部曝光(負片),然後通過出口的一組(兩隻)滾輪壓過照片,將感光層和顯影藥包混合,形成正片,簡單來說就是如此。

進入到彩色時代,彩色相紙要比黑白相紙複雜的多,寶麗萊先做的是減色法原理的相紙(Subtractive color film)。簡化感光材料,三種染料的顏色是青(藍光和綠光的混合色)、洋紅(藍光和紅光的混合色)和黃(綠光和紅光的混合色)。(像不像RGB?不過感覺應該是CMY才對吧。。)每一層感光材料下面都對應著一層對該色光敏感的顯影材料,因此彩色相紙的複雜程度要遠遠高於黑白相紙,也比黑白fat一些

後期製作出Integral Film,是在減色法呈現的基礎上,增加了計時層和成像層。讓相片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曝光而不會被外界色光干擾。現在的彩色相紙大部分是Intergal Film.

在曝光之後,彩色相紙分成兩個步驟顯影:紅色光層層穿透,每一層對入射光敏感的感光材料中的染料自下而上進行感光、遷移;與此同時被滾輪壓過的藥包經過導流進入到三層感光層顯影,最終突破組隔層到達成像層。

(關於成像部分我正在畫圖。。。畫好了繼續更新)

這是Impossible-1的成像原理圖,雖然機器型號不同但是成像方式大同小異。

這是相紙的四種曝光結果。

第一組Completely unexposed developed 未完全曝光(就是拍了照片,但是都是黑的);

第二組Compeletly exposed developed 完全曝光(過曝,都是白的了);

第三組A photo during the developing process 正常顯影過程;

第四組An undeveloped photo 沒有曝光的相紙,他的感光化學材料仍然在底部。

綜上,這是寶麗萊的一次性成像相紙的工作原理。

so,經過複雜的設計,寶麗萊終於完成自己的相紙發明啦!並向美國有關部門提交了自己的專利申請。

在寶麗萊的公司歷程中,出了百款Instant Camera,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有一部相機倒是很有特點,他不光造型獨特,也成了與某對頭間官司之戰的導火索。

1972年,寶麗萊製作出SX-70相機。(70代表使用相紙的感光度,相當於實際ISO160度的相紙,早期一點的感光度在125度)這款相機風靡大江南北,Andy Warhol應該算是她忠實的代言人了。

SX-70系列有多款衍生,Original的生產年限是72年到77年之間,現在存世的大多生產於74年。最先生產的一批使用磨砂對焦,之後改進為裂像對焦。

Original一般來說分2個版本:刻度版和數字版,是根據鏡頭上的焦距標示來區別的。其中刻度版是最早版本的SX-70,用料和做工都是最精細的,還用到了拉絲工藝,這是它獨有的。

這款就是數字版(注意鏡頭周圍的數字)

74-77年間發布Model -2。(看下圖裝填相紙的位置)

這是Original的大眾款,除了機身材料不同之外,剩下的區別應該不大。Model-2中最著名的是擁有白色機身的機器,是SX-70系列中產量最多的,也是所有型號里最混亂的,從焦距標示來區分有刻度版有數字版;機身來看又分有腳架孔和背帶孔的和沒有的。

之後陸續生產了Alpha, Alpha 1版本。與自己的父輩祖輩不同,這兩款屬於SX-70中的頂配了,雖然用料和做工方面退步了一些,不過拍攝過程更加可靠,擁有背帶也不會輕易掉下來啦。

後來,SX-70系列各種怪胎層出不窮,包括這個聲納機。

而這時候另一位大哥向Instant camera市場伸出魔爪,這就是Kodak咯。你猜他做了啥?

沒錯!山寨!寶麗萊的SX-70大受歡迎,小巧,輕便,不僅能裝逼,而且能撩妹,兼具當時高富帥、攝影師所夢寐以求的一切特性!嗯,柯達就copy了。

這是柯達出的最早的一次性成像相機,Kodak EK4,雖然不是摺疊款,但是從機型大小和外觀,遠遠看去和寶麗萊sx-70如出一轍,但是相紙的成像方式有一些不同(這點和Fuji Instax一起講),而且與寶麗萊的機器並不兼容。出片的位置位於機器正下方。

看老爺爺多開心

與此同時,柯達和寶麗萊之間的官司就開始了,一打就是10年,不過這並不影響柯達繼續推出自己的Instant Camera系列.在EK4之後,又陸續推出EK6, EK8(即EK系列).

1978年和可口可樂公司推出Happy Time款相機。

嗯。。這個審美哎。這部相機是在77年Kodak Handle上面進行製作的,我覺得那個配色比這個好看多了呀。喏!你看

kodak後期的instant camera主要是兩個系列:Kodamatic以及Colorburst .

Kodak Kodamatic 940

Kodak Colorburst 100

這張照片來自於一位外國小哥,使用的就是Kodamatic,有興趣可以看看這裡。lomography.com/magazine

其實如果沒有這場專利之爭,Kodak的instant camera還是有競爭力的,因為相較於寶麗萊,他的相紙的成像區域比寶麗萊更大,而寶麗萊作出非正方成像區域的相紙應該在koadk之後。

1980年代,官司落敗導致kodak不能生產自己的instant camera,寶麗萊也進入到自己的發展瓶頸,日本企業Fuji迎頭趕上,開始製作自己的Instant Camera——instax.

fuji所使用的膠片尺寸前文已經提到過,是一款長方形相紙。而曝光、顯影過程跟柯達相同但有少許改進。

上圖

請看圖中佐佐木希同學使用Instax Mini 90s,相紙從上方出來,而底部片基朝前。這說明Instax是在相紙屬於背後曝光。

寶麗萊相紙的曝光過程是紅光-黃色感光-洋紅感光-青色感光,即從正面依次曝光,而Instax的過程正好相反,從青色開始,這樣一來染劑、顯影材料層層遷移直接到達頂部成像層,不需要進行影像的反轉,從色調廣度到成像速度都遠遠超過寶麗萊相紙(我用i-1拍彩色,顯影要近20分鐘你敢信。。。),所以即使是Instant Camera,fuji也做到了屬於自己的色調吧。

現在市面上可以買到的Instant Camera應該是fuji居多,品類多,大的小的各種尺寸一應俱全,而且造價比較低,polaroid 600由T.I.P售賣,i-1也出了一陣子,希望能趕緊出改進版本。剩下的經典機器就去海淘吧~,品相不錯、功能完整的機器價格也不低呢。

Land最初發明Instant Camera就是為了能讓拍攝者馬上看到影像,隨著人類科技樹的攀升,數碼相機已經可以滿足我們對於照片的快速瀏覽、回放,伴隨著膠片的沒落,Polaroid作為職業攝影師的試片功能也早已淡化,數碼相機集試片、創作於一身,但是數碼相機的立拍立顯只完成了一半吧,因為我們並沒有得到能夠夾在相冊里的照片,而是得到了一個不可觸摸的電子文件,這對於有著極強回憶精神的人類來說並不完美。

我們不斷地老去,大腦對於過去的回憶已經模糊,我們甚至渴望回到曾經的學校、住處、工作過的地方,回到和自己的朋友、戀人相識的地點、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如今數碼影像能記錄這一切,能夠讓我們搭載時空飛船更快的回到記憶中,但清晰的影像猶如昨天發生的事情,除了照片信息所提示的拍攝時間,我們歷經時間的滄桑,眼前的電子影像卻似乎並沒有發生改變(化學改變),這在我看來是照片與電子影像的最大區別,這也是我在做整個Polaroid文章,以及使用一次成像相機以來最深的感受。(當然你也可以說照片也可以沖洗出來,但是如今有多少人回去洗照片呢,更多的是躺在自己的電腦里,隨時等著翻牌子吧)

誠然,「青春青春,青你MLB,才活了幾天就開始回憶?」我才20十幾歲沒活幾天就開始回憶過去這種提前衰老的心態真是矯情。對於我來說Polaroid是一個讓我創作的玩具,本身就對一瞬間發生的事情感興趣,拍攝下朋友的囧照卻被刪掉,不如直接印出來永久保存來的刻骨銘心~

啊哈哈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十幅畫看懂「聖誕」故事:也是蠻辛苦的一趟旅程
[寄語千禧一代] 「年輕崇拜」是對創造力的崇拜
關於昨晚「盜版觀影」文章致歉聲明。
時間之間
?[藝術其實很簡單]新媒體持續觀察 —— 中堅力量

TAG:攝影 | 藝術 | 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