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藝術有交集嗎 ?
當然有交集了。
小時候看過一本傳記,是著名物理學家費米的夫人寫的。她在書中說,費米設計的東西不注意外觀。在核反應堆中費米設計了一台利用核輻射能量來運行的小車,運行良好,但外觀上看都是亂七八糟的導線,也不整理。而費米設計的第一座核反應堆,就象一堆磚塊一般,外觀十分難看。費米夫人說,費米沒有科學的藝術頭腦。
費米夫人的這段話我覺得不是很正確,畢竟科學研究的首次發布是原理驗證,只要在原理上正確而技術上可行就可以了,外觀的藝術性在這裡是次要的。
我覺得科學和藝術,在科學理論部分與藝術的關係不是很密切,但在應用方面就不同了,兩者的關係十分密切,它們相輔相成,甚至難分仲伯。
看看迪拜的建築:
在這裡,藝術與建築科學結合的如此之緊密和完美,堪稱典範。
而我國的動車設計,也是交通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典範:
追求美好的視覺感觀,是人的本性。
有次我們在西北做了一個油田工程的變電站監控項目,當監控系統交付使用時,變電站控制室主任對我說,能不能在測控軟體入口界面的廠區大門圖片上畫幾棵樹,改善一下禿山的視覺風貌?當然可以,於是我讓開發人員連夜畫了許多樹,把禿山變成了原始森林覆蓋的亞熱帶綠山。第二天交付使用時,大家皆大歡喜。
但在純理論部分,也未必一定就沒有藝術。
我們來看最早的元素周期表:
再看現在的:
是不是完全不同了?
排除掉內容的充實,單單從藝術性來看,現代的元素周期表比早先的要美觀許多。
某次我到開發部去溜達,看見一位同事在用eplan設計電動機測控裝置的外殼。他把外殼的3D圖片在界面中顛來倒去地修改,看起來十分美觀。但我問了他一句話:此外殼造型是否滿足EMC電磁騷擾的要求?這位同事立馬就愣住了,接著告訴我,只能用3D列印後裝入電路板實測才能知道結果。
可見,科學技術與藝術的有機結合,絕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而是有很深的技術性的。
總之,科學與藝術的交集,是很有學問的。其中的理論和技術,應當用幾本書來專門探討,絕不是這個短短的帖子能夠回答的。
且待知友們自己去補充吧。
===========================
跑步歸來,想到一件往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上海舉辦APEC會議的前一年,公司把上海科技城的項目交給我了。由於上海科技城將是APEC會議的主會場,上海市政府要求公司立即派人前往上海進行技術會談,我即刻搭乘航班到上海參加會議。會議中遇見項目的科學顧問,我和他有過一番對話。
由於在會議中不斷提及科技與藝術,而不提及科學與藝術。我問顧問,這兩種稱謂到底哪個更正確?顧問回答的大意是:科學特別是物理學,我們看到的都是各種原理,還有各種定律,這些與藝術沒有太多的關係。我們看到的其實都是科技與藝術。
會議上也不便多談。晚上回到酒店,意外地遇見兩位工程師,還有公司的副總和上海銷售代表,於是五個人一起用晚餐。那兩位工程師與其他人不熟悉,只有我和大家都談得來,為了避免冷場,我就打開白天的話題,和大家一起討論科學與藝術的關係了。
兩位工程師認為科學與藝術之間沒有關係,但上海銷售代表認為有關係,他的理由是:我們可以把定律和定理寫成很漂亮的格式,這就是藝術。我認為,把表達式寫成很漂亮的格式,應當是文字遊戲或者文字藝術,這並不是科學與藝術的真正結合點。
例如下圖就是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書寫格式:
雖然它看起來很漂亮,但這不是藝術。
副總認為,科學與藝術沒有關係,還是科技與藝術有關係。我告訴他,這個觀點恰好就是上海科技城科學顧問的觀點。
由於大家都不是從事於藝術工作的,話題也沒法繼續下去。
不久後我到西安出差,到西安交大給畢業生講解電氣工程的實用技術。課後,與西安交大的老師在一起用餐,我又提到科學與藝術的問題。結果發現,老師的觀點與副總的觀點是一致的。
回到帖子里。我們仔細想想,即便我們到了科技館中,面對各種有趣的科學實驗器具,我們會發現,其實這些科學實驗器具所反饋給我們的,還是科技與藝術的關係。
下圖是我經常引用的輝光放電和電弧放電圖片:
這張圖是輝光放電,它當然是藝術照。但我們看到,對應的實驗裝置內部有一個帶電球,外部有玻璃球殼,再外部就是我們的手。輝光放電就發生在球體與玻璃球殼內層的鍍層間。
這張圖是科學圖片還是科技圖片?我覺得應當是後者。
就象我開頭所說,在科學理論部分與藝術的關係不大,而在科學應用方面就與藝術密切相關。
不僅僅是有交集,甚至可以說,藝術的根源就是科學。
首先舉一個小例子,著名的「黃金分割比例」是怎麼來的呢?
假如我們將一條線段分成兩段,使得這兩段滿足:較短一段的長度與較長一段長度的比值,等於較長一段與整條線段長度的比值。設整條線段長度為1,較長一段長度為x,可以列出方程:(1-x)/x=x/1解方程並捨去符合實際情況的根得x=(根號5-1)/2,約等於0.618而這就是傳說中的黃金分割點。黃金分割點會給人在視覺上帶來極和諧的視覺美感,在繪畫、雕塑、攝影構圖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著名的帕特農神廟的長寬比就很接近0.618另外本人曾在另一篇回答中簡要說明過,音樂之美的根源就是數學之美,音樂產生的根源其實是源自於數學上的一個巧合。我們之所以能夠聽到動聽的音樂,那是因為數學上有一個神奇的近似相等:(1/2)^(7/12)=2/3
原文如下:
我們知道,琴弦在振動時,並不只有整根琴弦在振動,其1/2、1/3、1/4……等各部分也在分別振動,其頻率分別是整根琴弦振動頻率的2、3、4……倍。琴弦整體振動發出的音叫做基音,而以琴弦n等分點為波節振動發出的音叫做泛音。基音決定了音的音高,具有人耳可以明顯辨別的響度;而泛音則很難單獨分辨出來,各階泛音所佔據的比重不同決定了音色的不同。
以吉他為例,吉他演奏時會用到的泛音技巧,其實就是是通過手指輕觸琴弦的1/n節點(泛音點)的方式來消除基音、突出該階泛音。吉他演奏者都知道,木吉他上12、7、5品的品絲處為泛音點,其實該位置正好是整根琴弦的1/2、1/3、1/4處(實際上更高階的泛音點也有泛音存在,只不過音量太小,難以分辨)。事實上,這些泛音點的位置還有更加重要的身份,它們是完全協和音程的節點,即純八度、純五度、純四度的節點。 我們聽到兩個同時發出的音是否和諧,從物理本質上來講取決於兩個發聲體振動頻率之比是否簡單。頻率比越簡單,人耳聽起來就越融洽;頻率比越複雜,人聽到的感覺就越衝突。(這裡需要指出的是融洽並不等同於悅耳,爵士樂就大量使用到一些不和諧的音程來製造出豐富而富有變化的色彩。)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科學家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就認為,長度之比為2:1、3:2、4:3的兩根琴弦發出相隔純八度、純五度、純四度音程是完美的協和音程。而振動頻率之比為4:5、5:6的小三度、大三度音程聽起來則相對於純五度要豐滿一些,沒有那麼融洽和空洞。音樂理論上將三度和六度音程歸類為不完全協和音程。三度和五度音程是龐大的和聲學的基礎,整個和聲體系可以追溯到這幾個簡單的音程上來。說到這裡我們跳出之前的話題,來聊聊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
公元前六世紀,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提出了五度相生律。以一音為主音,以頻比為3:2的純五度音程作為生律要素,分別向上下兩側同時生音。比如以C為主音,向上以此升高純五度可以得到G、D、A、E、B,向下依次降低純五度可以得到F、bB、bE、bA、bD、bG,如此便將連同主音在內的十二個音寫在了一個八度之內。五度相生律在音階中保留了最和諧的純五度和純四度音程,極大地滿足了樂曲在和聲上的需求。 明朝時期,我國著名律學家、歷學家、音樂家朱載堉首先證明了音程可以取為二的十二次方根,開創了十二平均律。將純八度(即頻比為2:1)十二等分,相鄰兩個音的頻比為2^(1/12):1,每一等份則稱為一個半音。十二平均律下的音程關係是這樣的: 十二平均律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由於相鄰兩個音距離是相等的,所以十二平均律極大地滿足了樂曲在變調上的需求。我們現在聽到絕大多數音樂,裡面用到的樂器都是根據十二平均律來定音的。如鋼琴等鍵盤樂器,吉他、琵琶等弦樂。但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
我們之前說過,純五度音程之所以是完全協和的,是因為二者的頻比是簡單的3:2,所以相隔純五度的兩個音振動起來會比較融洽,沒有什麼衝突。但是,按照十二平均律的演算法純五度音程的頻比變成了2^(7/12):1,而不是3:2。這樣一個頻比聽起來會是協和的嗎?
然而事實上,這個頻比聽起來是很協和的,那是因為——兩個數的差距僅僅只有千分之一!我們幾乎可以認為這兩個數相等了!
事實上,如果對比一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中各個音級與主音的頻比,結果會是什麼樣子呢? 接近得有些可怕……這明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推導方法啊!為什麼結果會這麼接近啊!完全不能理解啊!!!
這是巧合吧!!!
這是巧合吧!!!
這一定是巧合吧!!!
音樂的三要素(節奏、旋律、和聲)中,旋律是依附於音階之上的,而和聲則與不同音程的和諧程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音階的產生與和聲學巍巍大廈,居然都是源自於這個數學上驚人的巧合:2^(7/12)=3/2
它是如此簡單,卻又是如此讓人無法理解!
它是如此客觀,卻又是如此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它直接了當地解釋了為什麼一個八度裡面音的數目是十二個,而不是十一個或是十三個!
它就像一顆小小的細胞,一步一步地分裂分化最終組建成複雜的有機個體!明明只有那麼小那麼簡單,卻是浩如煙海的音樂體系的源頭!
它只不過是一個數學表達式。編輯於 2017-03-27有的,當然有的(請不要對我這個理科狗舉的例子的藝術層面太過苛刻,我大概只非正規的學過七八年美術……
上個學期參加了學校的語言項目,給我分配的mentor是一位物理本科+物理碩士然後轉行去音樂系讀音樂史博士的小姐姐。
開始比較正經不過後來我們兩個開始討論ArtScience+逛我校美術館[捂臉]。
以下的是我們找到的一些有趣的例子:
1. 使用新材料來進行新的藝術創作
伯克利的Paul Alivisatos的大名在納米界無人不知,但是如果你仔細看他的課題組主頁(Alivisatos Group Research)的話,你會發現他在research一欄裡面有個Art。他的課題組裡曾有位叫Kate Nicholas的Master of Arts in Visual Studies,因為對蝴蝶翅膀的結構色(Structural coloration)和中世紀教堂彩色玻璃中產生顏色的表面等離激元納米粒子(Plasmonic nanoparticles)的興趣而加入了他的課題組。
她使用金銀納米粒子作為顏料給玻璃賦予了一種……唔……(更多圖戳這裡:Kate Nichols)
Figment 1.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glass. 2014. Kate Nichols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1.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glass. 24 x 45 inches, 2011. Kate Nichols
In Them We See Ourselves 4.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glass. 36 x 18 inches, 2012. Kate Nichols
除此之外,她還與伯克利的Adam Arkin教授課題組合作,使用A.xylinum發酵生產的細菌纖維素創作了一些作品。
Second Skin 8. Cellulose grown by A.xylinum. 24 x 15.5 inches, 2011. Kate Nichols
那位小姐姐非常喜歡Anish Kapoor的作品(抱歉我不知道這位在藝術領域的地位)。
可能很多人聽說過所謂的「世界上最黑的物質」,那個使用碳納米管陣列構造出來的,能吸收99.965%的可見光波段的「像能把人吸進去」一樣的黑色材料(Vantablack)。
Aluminum foil with a portion coated in Vantablack. (Vantablack - Wikipedia)
Anish Kapoor獨家享有將該材料使用於藝術作品中的權利。
"Its effectively like a paint... Imagine a space thats so dark that as you walk in you lose all sense of where you are, what you are, and especially all sense of time."
於是……
(實話說我不太確定這些作品是不是使用Vantablack做的,以上是近年他的此類作品,這個人早期也做過一些類似概念的作品,但是那是在該材料發明之前(如下圖)
想像一下,把你的頭探入這樣一個虛空中的感覺……
Anish Kapoor. Void—Vacío, 1989 Fibra de vidrio, arena y pigmento—Fiberglass, sand and pigment 200 × 200 × 152.5 cm
2. 新的科技手段在藝術史研究中的應用
這個其實太多了,我就不提什麼了。不過如果你經常關注《德國應用化學》的話,每年可能都會有一兩篇這樣的文章……
de Viguerie L, Jaber M, Pasco H, et al. A 19th Century 「Ideal」 Oil Paint Medium: A Complex Hybrid Organic–Inorganic Gel[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7, 56(6): 1619-1623.
我記得還有一篇研究硫酸鉛白色顏料被還原變為硫化鉛導致畫作逐漸變黑的……
以上
下面是我以前寫的一篇文章,裡面的觀點不一定對,從資訊理論角度看藝術。由於我是藝術院校出身,數學是我的弱項,裡面涉及到數學的地方很可能是錯的,不過並不會影響對整個思路的理解。 有關藝術的部分思考
——論藝術方法或非符號形刺激信息的有效溝通構想
藝術發展到21世紀已經歷多次變革,而每一次變革都使藝術更加表面化、遠離其本質。後現代主義藝術重要準則之一為目的既藝術,導致在後現代主義藝術領域裡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藝術家或觀眾認定為藝術。如能對藝術進行深刻思考就會發現真正的藝術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
什麼是藝術?從符號學角度出發,當一個概念的外延增加時,它的內涵就減少;如果它的外延包羅萬象,那麼它的內涵必然會完全消失。嚴格地從語義學角度來分析什麼是後現代藝術時會發覺藝術是被該方面的「專家」[①]稱呼為藝術的東西。咱們將跳過現時的藝術是什麼這個問題,而探討藝術的另外一些方面。套維納的黑箱理論,即使不知現時藝術是什麼也照樣可以正確地使用真正的藝術。
在觀察不同動物時會發現它們有著不少類似人類社會藝術形式的共通行為[②],動物主要以滿足繁殖需求為前提進行此等行為。如能放下人類的自尊,以平等身份看待這些行為時就能理解人類的藝術形式起源於動物,起源於人類的動物階段。既然動物主要以滿足繁殖需求為前提進行動物性藝術行為,人類的藝術除能滿足個體對繁殖的需求以外還有何其他功能[③]?
先看看人類的先天基本需求。
人的先天基本需求:
a. 人體器官需求。
b. 認知需求[④]。
c. 情感需求[⑤]。
人作為靈長類哺乳動物經過長期的進化過程,這三種需求為先天性需求[⑥]。需求a為對物與能的需求,需求b、c為對相應信息的需求。信息無法獨立存在,必須依附於物質或能量。只要存在意識,信息就會以不同的物、能作為載體被依附其上。人類的藝術可滿足哪些先天性基本需求?可排除哪些不必須被藝術滿足的需求?
㈠ 藝術品可以以滿足a需求為目的而生產,但不必須擁有滿足a需求的功能,而且a需求不必須靠藝術來得到滿足。一件藝術品可以以食物、空氣、水、異性的形式呈現,但並不是所有藝術品都必須以食物、空氣、水、異性的形式呈現,而且並非所有以食物、空氣、水、異性的形式呈現之物都必須為藝術品。這時候提供滿足a需求功能的是由食物、空氣、水、異性等物[⑦]提供的物與能;藝術品不必須是物,藝術不是物與能,對藝術的判斷不以能否滿足a需求為標準。
㈡ 藝術品可以以滿足b需求為目的而生產,但不必須擁有滿足b需求的功能,而且b需求不必須靠藝術來得到滿足。一件藝術品可以以教師或教材的形式呈現,但並不是所有藝術品都必須以教師或教材的形式呈現,而且並不是所有以教師或教材的形式呈現之物與能都必須為藝術品。這時提供滿足b需求的功能的是由教師或教材等物與能提供的知識信息;藝術品不必須是物,藝術不是知識信息,對藝術的判斷不以能否滿足b需求為標準。
㈢ 藝術品可以以滿足c需求為目的而生產,而且必須擁有滿足c需求的功能, 但c需求不必須靠藝術來得到滿足。情感需求只能以信息刺激的方式得到滿足,一件藝術品可以以物、能、信息的形式呈現,並且所有藝術品都只能以物、能、信息的形式呈現,但並非所有物、能、信息都必須為藝術品,這時提供滿足c需求功能的是物、能、信息;藝術品必須是物、能、信息,藝術不是物、能、知識信息,對藝術的判斷只能以能否滿足c需求為標準,但滿足c需求的不一定就是藝術。
人類使用藝術的目的為滿足部分情感需求,藝術品擁有滿足人類部分情感需求的功能,藝術是一種情感信息。藝術品={藝術∩[物,能,信息]}。
什麼是情感?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什麼是情緒。情緒是對環境刺激事物廣泛而又功能[⑧]性的反映,暫時性地整合了生理、認知、現象和行為的渠道,以促進對當前環境形成一個適應、修飾的反映。簡單來講,情緒就是一種暫時性的綜合反射。情緒與情感的關係為:情感是被長時間維持的情緒,情緒是短暫的情感。
人的基本情感和基本情緒。
基本情感:幸福、恐懼、悲傷、厭惡、驚訝等。
基本情緒:恐懼、焦慮、憤怒、悲傷、幸福、快樂、希望、歡笑、愛、厭惡、輕蔑、尷尬、羞愧、內疚、自豪等。
不同的藝術品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滿足不同的基本情感和基本情緒,但並不以滿足除部分希望情緒以外的基本情緒和基本情感作為最終目的。藝術不以滿足除部分希望情緒以外的任何基本情緒與基本情感為最終目的,藝術只以滿足審美情感需求作為最終目的。什麼是審美[⑨]?
審美是意識對某種物、能、信息進行特定反映並得到獎勵之後對誇大了的該類物、能、信息做出的本能性情感反映。美是對基本情緒或情感進行誇大的需求,也就是「更加」。藝術要滿足的是這樣一種情感需求——即對更加誇大了的物、能、信息進行更加誇張的情緒或情感反映以求得到更多、更大或更強烈獎勵的需求;也就是對更多、更大或更強烈獎勵的希望情緒。藝術是滿足人們期盼的行為。藝術品={能滿足審美需求的信息刺激∩[物,能,信息]}。
只要能夠給出適當的環境信息,人就會出現相應情緒或情感。但為什麼在相同環境刺激條件之下不同個體會出現不同情緒反映?先看看信息與符號。
人們發現在使用符號信息交流[⑩]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信息接收者對信息進行不適當解釋的問題。在對信息進行適當解釋或不適當解釋的問題上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達到目的和未達到目的的區別,也存在符號信息傳輸者的目的就是解釋者對符號信息進行不適當解釋的情況。
一切存在的事物[11]與信息本身都可以被當作符號來使用[12],由符號組成文本[13],再由文本攜帶信息被信息傳輸者傳輸並被信息接收者接收再被信息解釋者解釋。
設A、B、C三方。
A可能[14]有使B接收到某信息的目的[15],(A為B)[16]?{ A與B或B與A的相互關係}。A並沒有使C接收到某信息的需求,但C卻可能[17]額外接收到或自認為接收到了A的信息,C是第三方。C非A非B。
設A希望B接收到的信息的解釋項為Ia,A實際傳遞的信息的解釋項非Ia時為Ix[18],B對認為自己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解釋而得到的解釋項非Ia時為Ib,C對認為自己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解釋而得到的解釋項非Ia時為Ic。{Ixn為 Ib,
Ixn為Ic,Ib為Ic,
Ixn為Ib為Ic}ì{Ix、Ib、Ic的相互關係}。
█表格
請看錶格。
㈠ A的最優策略為9、12。
㈡
B的最優策略為23。
㈢
C的最優策略為21。
每種情況的觸發條件為:
㈠
A、B、C三方都必須存在,並且都必須有意識[19],A進行了信息傳輸行為的前提下會出現第1、2、3、4、5、6、7、8種情況。
㈡
A、B雙方必須存在,並且都必須有意識,A進行了信息傳輸行為。而C可以無意識[20],或者可以不存在的前提下會出現第9、10、11、12種情況。
㈢
A、B、C三方都必須存在,並且A、C雙方都必須有意識,A進行了信息傳輸行為。而B可以無意識的前提下會出現第13、14、15、16種情況。
㈣
A、B、C三方都必須存在,並且都必須有意識,A未進行信息傳輸行為的前提下會出現第17、18、19、20種情況。
㈤
A、B、C三方都必須存在,並且A、C雙方都必須有意識,A未進行信息傳輸行為。而B可以無意識的前提下會出現第21、22種情況。
㈥
A、B、C三方都必須存在,並且A、B雙方都必須有意識,A未進行信息傳輸行為。而C可以無意識的前提下會出現第23、24種情況。
㈦
A、C雙方必須存在,並且C必須有意識,A未進行信息傳輸行為。A、B可以無意識,B可以不存在的前提下會出現第25種情況[21]。
在以符號為基本單位的文本信息傳輸情形之下表格1中的每一種情況在現實中可以單獨成立的情形有以下兩種:
㈠
當B、C把包含B、C所能感知到的所有一切的最大存在看做一個個體[22],並把這個作為個體的整體當成A試圖傳遞給自己的信息[23],對認為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解釋並對A的意圖進行判斷。
㈡
在表格1中第25種情況中當C把包含C所能感知到的所有一切的最大存在看做一個整體,並把這個整體誤當成A試圖傳遞的信息,而自我錯位到B去對認為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進行解讀。
表格中單獨的每一種可能性在以上兩種情況之外在理論上成立,在現實中不可能單獨成立。原因在於A會有意無意地發出多重Ix信息,B或者C會不自覺地接收多重Ic信息,這些多出來的信息就是噪音源發出的噪音[24]信息。在只考慮表格1第1至12情況時的符號信息傳輸過程:
環境噪音:
㈠
人為環境[25]對事物或事件進行強制性意義添加後產生的信息[26],可以說所有非原創符號[27]皆為強制性環境噪音信息。
㈡
尚未被符號化的環境刺激。
信息源噪音、接收者噪音、解釋者噪音:
㈠
信息源、接收者、解釋者對強制性環境噪音信息進行不正確解碼後產生的干擾性噪音信息。每個個體接觸到的環境不同,各自的噪音亦各不相同。
㈡
被信息源、接收者、解釋者添加[28]的不適當信息。
㈢
信息源、接收者、解釋者自身硬體問題。
解釋者解釋的信息o{信息源原始信息∪信息源噪音∪環境噪音∪接收者噪音∪解釋者噪音}[29]≠信息源原始信息
在所有噪音為0時
解釋者解釋的信息o{信息源原始信息∪信息源噪音∪環境噪音∪接收者噪音∪解釋者噪音}=信息源原始信息。
可以看出當信息源使用符號傳輸信息時很難保證解釋者解釋的信息跟信息源信息相等或相似。如果藝術家使用的是一件以符號為主的藝術作品傳輸藝術信息刺激時:
2.
可以看出以符號為基礎單元的文本藝術形式會受到眾多噪音的干擾,熵度過高。要滿足情感需求就需要刺激信息,而不是以符號為基礎的文本。文本信息必須轉化為刺激信息,再變成神經脈衝才有可能滿足審美需求。符號為基礎單元的文本藝術形式不經濟、不科學還存在可能的危險,無法保障藝術家傳輸的信息正確轉化為觀眾的相應神經刺激。但是多數藝術家一直以來使用的是這種以符號為主的藝術形式,而這些符號不外乎原創符號或非原創符號,也就是噪音或密碼[30]。符號藝術品={能滿足審美需求的信息符號∩[物,能,信息]}。
信息分符號性信息與刺激性信息,比如神經脈衝、荷爾蒙、顏色、面積、體積、節奏等[31]都是刺激性信息;相對於符號性信息來講刺激性信息更加穩定。以刺激為基本單位的藝術形式與以符號為基本單位的藝術形式相比時展現出更多的優點,並具有相同目的與相同功能。雖然會出現量變,但質變的可能性卻被大大減少[32]。雖然無法確定其充分必要條件,但作為現代人類想創造一個無符號噪音的環境很困難[33],但是創造一個無刺激噪音的環境就相對容易很多[34]。當藝術家使用一件以刺激為主的藝術作品傳輸藝術信息刺激時:
3.
可以看出信息在通過刺激方式傳輸時少了好幾個添加噪音的步驟,在能夠控制環境噪音最小化時只要觀眾沒有殘疾就可以接收到完整的藝術家希望傳輸的信息刺激。由於不需要對符號進行解碼,也就不存在能不能看懂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人人都是評論家,藝術不再是有獎競猜。刺激藝術品={能滿足審美需求的刺激信息∩[物,能,信息]}。
藝術作品通過何種方式滿足人某一方面的審美需求?[35]
㈠ 符號藝術:藝術家思考要使觀眾處於何種情緒狀態。
藝術家尋找可使觀眾產生此種情緒的刺激。
藝術家尋找可被翻譯成此種刺激的符號。
藝術家尋找可強化此種符號所指性的方式。
藝術家製作藝術作品。
觀眾看到被展示的藝術作品。
觀眾對藝術作品的符號進行主觀解碼並得到信息。
觀眾對此種信息進行解釋並轉化成刺激。
觀眾對此種刺激做出情緒反映並得到獎勵。
藝術家尋找更佳的可強化此種符號所指性的方式。
藝術家製作藝術作品。
觀眾看到被展示的藝術作品。
觀眾對藝術作品的符號進行主觀解碼並得到信息。
觀眾對此種信息進行解釋並轉化成刺激。
觀眾對此種刺激做出更強烈的情緒反映並得到更強烈的獎勵。整個過程如此不停循環。
這樣就形成了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經典條件反射。
㈡
刺激藝術:藝術家思考要使觀眾處於何種情緒狀態。
藝術家尋找可使觀眾產生此種情緒的刺激。
藝術家尋找可強化此種刺激的方式。
藝術家製作藝術作品。
觀眾看到被展示的藝術作品並接收刺激信息。
觀眾對此種刺激做出反映並得到獎勵。
藝術家尋找可更加強化此種刺激的方式。
藝術家製作藝術作品。
觀眾看到被展示的藝術作品並接收刺激信息。
觀眾對此種刺激做出反映並得到更強烈的獎勵。整個過程如此不停循環。
刺激形藝術在大大減低了對觀眾的要求的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對藝術家的要求。一位藝術家如果要製作以刺激為主的藝術作品就要對人的神經網路系統有充分的了解。也就是說在刺激藝術領域裡並不是人人都是藝術家,而是只有掌握相應科學知識、藝術的本質並知道如何正確使用者才有可能成為藝術家。
跟刺激藝術相關的主要知識並不象符號藝術屬於人文科學範疇,而屬於自然科學範疇,準確地講是神經心理科學[36]。主要考慮的範圍是不同帶顏色物[37]的色純度、明暗度、面積、形狀、體積、組合方式、節奏、質感、相對運動方向、運動速度;不同聲音的高度、頻率、長度;不同氣體或液體的密度、味道、溫度、相對運動方向、運動速度:不同物質或能量對神經網路系統的直接刺激等因素或這些因素的不同組合對生物體的情緒起到的作用與此種情緒的功能。當然,其中很多方面科學上還沒有能夠給出明確的解答,但至少已經開始有了視覺心理學等學科。
神經系統中的每一個神經元都遵循著全或無準則。每一種神經都有著自身的刺激辨認標準點,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不同刺激因素或因素的組合要到達何種量[38]時可使正常人的自主神經系統進行相應生理喚起[39],何種審美有利於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40]。
總的來說藝術行為是通過控制物、能、信息的組合與量的方式使呈現在對方面前的物、能、信息的組合與量具有滿足對方審美需求功能的行為,藝術是這種行為過程的名稱。如果把整個社會看做一個生命個體時藝術相當於這個生命個體的荷爾蒙系統。
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下午2時48分
[①] 藝術家、藝術評論家、藝術理論家等。
[②] 如主要以求偶為目的的有節律叫聲、肢體動作行為、部分飛禽在築巢時往裡添加亮片的行為、某些動物在自我活動範圍的邊界留下自身痕迹的行為等。
[③] 所有需求都是對功能的需求,需求與功能的關係為:先有需求,而後發現某事物具有可滿足此需求的功能。
[④] 探究反射,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一種先天性反射行為。
[⑤] 推論出的對某一刺激所做出的複雜反映,認知評估、主觀變化、自主的和神經的喚起、行動的衝動以及準備用來對引發這一系列複雜反映的刺激施加影響的反射行為。
[⑥] 請參考任何進化心理學教材。
[⑦] 生命體也是物,
[⑧] 關於情感的功能請參考查爾斯達爾文的《人類與動物的表情》。
[⑨] 可以參考神經系統科學家及心理學家拉瑪錢德朗日的研究。
[⑩] 信息的傳輸行為是信息交流行為的基本單元,相互之間的多次信息互傳輸行為就是信息交流行為。
[11] 可以理解為物質以及物質的運動。
[12] 設總的符號集為S,s為S的子集或元。s={s1,s2,?,sn},{s?s1?s2í,?,ísn},sn íS。
[13] 文本或本文,對文本的含義請參考任何一本講符號學的教材。文本也可以再度作為符號使用。設總的文本集為T,t為T的子集。t={t1,t2,?,tn},{ t = s ? s1?t 1= s2ít 2= s3í,?,í t n},t n íT。
[14] 注意表格1第25種情況。
[15] 為節約篇幅,並未把目的放到表格1。設目的為T,A希望B接收到的信息的解釋項為I,I不一定就攜帶著T的直接信息。設未攜帶著T直接信息的I為Ix時{x?∞?x1,x2,?,xn,?},I=1/(∞-1)=1/∞?0。
[16] A與B為同一個體的情況。
[17] 注意表格1第9、10、11、12、23、24種情況。
[18] {x?∞?x1,x2,?,xn,?} , Ia=1/(∞-1)=1/∞?0。
[19] 絕對有意識,非精神分析學概念,與絕對無意識相對。
[20] 絕對無意識,非精神分析學概念。此無意識為無任何意識。
[21] 部分宗教信仰和部分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得益於第25種情況。由Ic出發認定有Ia,所以必定存在A。C把自己當成了B,然後得出了第1至第16種結論。
[22] 比如說整個宇宙。
[23] 比如說來自創造了宇宙的神(?)的信息。
[24] 可以這樣理解噪音。有不定量落的白紙,把最初每個生命個體最初狀態看做第一張白紙,把記憶看做用鉛筆往上記錄,把遺忘看做用橡皮抹去記錄。記錄會在下一張紙上留下印痕,每一張紙都會在本紙張上記錄或抹去另外一些部分現存紙上的部分記錄。把每個生命個體的一生當做在一張白紙上不斷記錄抹去直到這張紙破損到無法繼續記錄或抹去,把部分留下來的殘破紙張理解為文獻。剛開始時記錄會比較清晰,但越往後,會受到越多之前記錄的影響。這個影響就是一種符號噪音。開始在第一批紙上記錄和抹去部分記錄。設從第一批紙開始記錄和抹去到破損經過x批紙的記錄。假設每一批紙的時間壽命相等都為y=f(x)。z時間後在留有第一批紙印痕的第二批紙上記錄和抹去部分記錄,z<y。2z時間後在留有第二批紙印痕的第三批紙上記錄和抹去部分記錄。以此類推。直到第一批紙破損並留下部分文獻。y時間後在從第二批到留有第x-1批紙印痕的第x批紙上進行以上步驟的同時記錄第一批文獻上的記錄。y+z時間後在從第三批到留有第x批紙印痕的第x+1批紙上進行以上步驟的同時記錄第二批文獻上的記錄。以此類推。(n-1)z時間後在留有第n-1批紙印痕的第n批紙上記錄和抹去部分記錄及n-x量的文獻。以此類推,無限循環。在此過程當中所有會影響到在第n批紙上某一時刻進行記錄或抹去行為的外在或內在因素都可以理解為是在那一時刻對第n批紙的噪音,而且是第n批紙的噪音源發出這些噪音。咱們可以把每一張紙看做意識、印痕看作遺傳基因、記錄看做學習、抹去看做遺忘、文獻看做可供學習的資料、把第n批紙看作第n-1批紙孩子的意識、把z時間看作每個生命個體從出生到適合繁殖狀態的成長期、把y時間看作每個生命個體的壽命、把x看作在每個生命個體壽命期限內能繁殖的後代代數、把所有不再進行記錄和抹去行為的紙的集合看做歷史、把所有在進行記錄和抹去行為的紙的集合看作由意識組成的社會,以上這些都可以是噪音源。x,y,z為常量。
[25] 如時代環境、社會環境、歷史上對特定事物的定義者等。
[26] 如文字、音符、數字、歷史事件、特定日期、法律等對特定事物的定義。
[27] 原創符號為密碼。
[28] 如A的無意表情、肢體動作,B、C對A的範圍進行錯誤判斷後主觀添加進去的信息,或未被符號化的環境因素等。
[29] 解釋者解釋的信息跟信息源原始信息之間不僅存在著量變,而且還存在質變。
[30] 由於藝術的特殊性質,至今未出現藝術形式的共通語言。藝術語言與其他語言,特別是與數學語言的區別在於語言符號所指範圍的不同(音符例外)。也就是說藝術語言符號的所指極度模糊。
[31] 不是這些詞的代表項,也不是這些符號的解釋項,而是對象。
[32] 除非出現化學反應。
[33] 除非把包含人類能感知到的所有一切的最大存在看做一個個體,並把這個作為個體的整體當做藝術品來處理。畢竟宇宙本身也被人們賦予了意義,作為解釋項儲存在人的意識之中;而且人們也無法確定宇宙的邊際問題。
[34] 找一個空間,把整個空間作為藝術品時就能作到。如果空間內的聲音、氣味、溫度、質感、色調等一系列因素都是藝術品的部分元素時,此空間就可看作無刺激噪音。
[35] 最單純的完美情況。
[36] 比如不考慮什麼顏色意味著什麼,只考慮什麼顏色會使人產生何種生理反映,把顏色當作體外激素使用。
[37] 顏色不等於顏料,顏色是物體對光的吸收與反射被人的視覺神經捕捉後產生的心理現象。
[38] 需要量化各種元素。
[39] 如果先讓人的大腦進入到發出a波的狀態中時使自主神經系統進行相應的生理喚起就會容易很多。
[40] 應該是對良性情緒或道德的審美需求。
當然有啊,比如最近落成的熊貓發電廠:)
這不是PS的,真的有這樣一個太陽能發電廠,將來建成之後是這樣的
推薦閱讀:
※十字花科的秘境花園
※天上總是有一顆超級亮的星星 叫什麼名字呢
※豆瓣9.0的好書,解讀你的性格
TAG: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