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戰鬥民族一樣,寒冬暴雪也能笑著面對?

「在嚴寒天氣中,隊伍必須努力保持前進……領頭人員需要經常輪換……騎手必須下馬步行……另外,哨兵還要定時將所有人叫醒,以防他們被凍死在陣地里。」——德軍冬季作戰手冊

如果不是寫明了出處,很多人也許會以為,上面的文字來自拿破崙時代的步兵操典。但事實上,撰寫這份文件的人,曾屬於當時世界上最強的現代化軍隊——德國陸軍。1941年6月,他們攻入了蘇聯國境,矛頭一度逼近了莫斯科。但隨著嚴冬降臨,情況卻發生了轉變:無論人員、車輛還是武器,他們都被超過零下40度的嚴寒所困。在嚴酷的環境中,他們幾乎沒有準備。一位親歷者寫道:「地獄之門開啟了」。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酷的戰場,二戰東線始終是歷史學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因為在這片土地上演的,不僅有武器和武器的碰撞,還有意志和意志的對決。尤其是1941-1942年的冬天,當地的環境更是逼近了人類忍耐的極限——雙方與其說是在冰天雪地中作戰,倒不如說是在白色煉獄中接受考驗。不計其數的士兵死去了,但活下來的人卻成了身經百戰的戰士。而本文所要介紹的,就是倖存者們的生存和戰鬥技巧,直到今天,它們都能給參加現代戰爭的各方帶來啟迪。

冬季戰術的起源

事實上,對冬季作戰手足無措的不只有德國人。在一戰中,雖然也曾爆發過一系列的冬季戰役,但其烈度和艱苦程度都無法與二戰東線相提並論:在當時,交戰雙方主要的行動,基本上只是在土壤封凍前挖好工事,然後隔著陣地展開對峙,而大規模的進攻行動則極少出現——因為此時,嚴寒和積雪不僅會讓士兵們活動困難,而且還會阻礙後勤部隊的運輸。

一戰的冬季陣地戰,與二戰相比,它們的規模相對有限

然而,在1930年代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此時,戰爭的目標已不僅是擊敗敵方的軍隊,而是摧毀敵人所在的國家,這也給前線軍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最大限度地抓住戰機,他們必須能隨時隨地投入戰鬥,哪怕環境惡劣也不例外。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二戰爆發前,各個陸軍強國都在對冬季作戰進行研究,但相關的成果卻極為有限。直到1940年代初,蘇聯才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的成就,至於其契機則與1939年爆發的一場局部戰爭有關:這一年,蘇軍冒然進攻了北歐的小國——芬蘭。按照原計劃,他們將進行一場速戰速決的閃電戰,然而,面對冰天雪地,紅色大軍很快陷入了困境: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其總傷亡便突破了32萬。

蘇芬戰爭期間,芬蘭人在檢查堆積如山的蘇聯陣亡者屍體

蘇軍的經驗

在戰爭結束後不久,蘇軍便開始總結冬季作戰的經驗。在1941年3月,他們更是將經驗彙編成冊,並將其命名為《冬季作戰規範》。該手冊可謂事無巨細,其中既涵蓋了普通士兵的生存技巧,也有各級指揮官的戰術指南。其開篇便提到,與平時相比,冬季的作戰環境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一些因素很容易被忽略,但常常能決定一場戰鬥的勝敗。也正是因此,在通常情況下,一支準備全面的小分隊,往往能發揮巨大的作用,甚至能將數倍於己的大部隊完全擊敗。

行軍

無論是向前線開進,還是從陣地上撤退,行軍一直是冬季作戰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具體來說,這正是這一環節,決定了部隊能否按計劃投入戰鬥,以及有多少時間構建防線。在積雪中,士兵們根本無法像平時那樣快速行軍,尤其是在積雪超過30厘米的時候,他們最多每小時只能前進2-3公里。在這種情況下,蘇軍更多鼓勵士兵們乘雪橇或是滑雪前進。如果滑雪裝備不足,他們可以把背包等輜重安置在尾隨隊伍的馬拉雪橇上,而自己則輕裝前進,這樣既減輕了行軍的負擔,同時也保證了足夠的靈活性。

在雪地中行進的蘇軍士兵,後續的士兵可以踩在前面士兵踏實的積雪上,並因此可以節省體力

在行軍間歇,蘇軍為拖曳雪橇的軍馬餵食草料

由於積雪影響了部隊的行動,指揮官們在準備作戰時也必須加以注意。舉個例子,在平常情況下,一個步兵連半天便可以行軍30公里,但在嚴冬季節,同樣的路程可能就需要一天之久:這意味著,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準備,那麼部隊可能將沒有足夠的時間勘察地形和修建工事。另外,在雪地行軍消耗的體力也遠遠大於平時,如果強行進軍,即使部隊能按期抵達,戰鬥力也會因為疲憊而蕩然無存。

構建防禦

在冬季作戰中,防禦工事的構建問題同樣引起了蘇軍的關注。早在蘇芬戰爭期間,他們便發現,在嚴寒狀態下,由於土壤封凍,普通人幾乎很難挖開堅硬的地面。即便用礦鎬,一名強壯的士兵也需要至少5個小時,才能完成一個簡單的單人掩體。

在冬季掘壕據守的蘇軍部隊

由於掘壕費時費力,在冬季,蘇軍要求這些工作最好在遠離敵人騷擾的區域進行。另外,如果條件允許,部隊還應該點燃火堆融化凍土,以提高掩體的挖掘效率。另一種更極端的方式是用炮彈炸出彈坑,此時,士兵們只要對其稍加修整,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建成大量的工事。

在緊急情況下,蘇軍還會用積雪修建臨時工事,由於雪本身的防護性能有限,因此,這些工事的外壁必須足夠厚:對於鬆散的雪,其厚度應達到3米;至於踩實的積雪情況略好,但也要約2米才能抵擋子彈和彈片的穿透。

1941年冬,在烏克蘭,利用積雪構建臨時工事的蘇軍

另外,僅構建臨時工事是不夠的,由於冬季氣溫極低,即使有妥善的保護,人一旦在戶外超過2個小時,便有可能凍傷。所以,在構建前線掩體的同時,部隊還必須修建地堡。這些地堡一般要在地面挖掘1米深,有木製橫樑和立柱進行加固,頂部還應當覆蓋有泥土,以提供外的防護,其中可以布置包括暖爐在內的各種生活設施,以作為士兵的臨時宿營地。

《冬季作戰規範》中的一個大型地堡建築示意圖,其中最多可以容納34名士兵,大致相當於一個排

由於工程量極大,並非所有部隊都有條件建造完善的地堡,更多情況下,蘇軍會對前線的村莊進行改造:此時,他們只需要在民房的牆上開鑿射擊孔,並在牆外堆砌積雪、泥土和磚,而教堂和學校等相對堅固的建築,則會被改建為臨時指揮部和急救站,同時,如果條件允許,蘇軍還會在房屋之間挖掘交通壕,以保持彼此間的聯繫。

偽裝

得益於在蘇芬戰爭中的教訓,在1941年冬季,許多蘇軍已經配發了白色偽裝服,即使是倉促入伍的新兵,也得到了民間捐獻的白色床單,它們很快在前線被改製成了罩衫和披風。也正是這些偽裝服的存在,蘇軍的士兵經常能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潛入德軍的側翼和後方地帶。

但需要指出的是,配發大量的白色偽裝服,僅僅是相關工作的冰山一角,尤其是在1941年冬天,蘇軍更是將偽裝工作延伸到牲畜、車轍等容易被忽視的細節上。

在冬季作戰中,大部分蘇軍坦克都採用了全白色的偽裝,比如圖中的T-26

在戰鬥的間歇,蘇軍會為深色的馬匹製作白色斗篷;將卡車和坦克塗白;在塹壕外布置樹枝和偽裝網;用新雪掩蓋熄滅的火堆和煤煙痕迹等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甚至腳印、馬蹄印和車轍也需要用樹枝掃掉。而這些,都與其失去了空中優勢有關:在當時,空中觀察員常常能依據種種痕迹確定一支部隊的行蹤甚至規模。從這一角度,事無巨細的偽裝不僅是一種戰場需要,也是失去制空權時、為保證隱蔽性而做出的某種無奈之舉。

反坦克手段

與之前的戰爭不同,二戰各方都投入了大批裝甲車輛,僅在第一年的東線戰場,蘇德雙方投入的坦克總數就超過了3萬輛,它們完全改變了戰爭的形態。這也給步兵帶來了更大的考驗:只有依靠勇氣、戰術和必要的犧牲,他們才能在這場較量中倖存下來。

1941年冬季,伴隨坦克進攻的德軍士兵,冬季的環境並沒有給蘇軍反坦克帶來多少有利條件

在冬季作戰中,令情況更棘手的是,由於積雪以及厚重衣物的影響,步兵的行動變得更為困難,這也增加了他們用手榴彈攻擊坦克時的危險性。另外,一旦積雪超過50厘米,反坦克地雷在遭遇碾壓時,就會被壓入積雪的更深處,導致無法觸發——這實際是剝奪了大部分步兵對抗坦克的有效手段。

一名在冬季埋設地雷的蘇軍士兵,在積雪太厚時,地雷會被坦克碾壓進更深的雪中,導致無法引爆

然而,在當時,蘇軍也找出了一些應對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在地雷底部增加一塊厚木板,其提供的支撐力將增加地雷成功引爆的概率。另外,防禦方也可以將大量地雷或高爆炸藥埋在一起,一旦敵軍來到埋設區域附近,操作員便可以用電線遙控引爆,它們同樣能製造可觀的傷害。

冬季作戰中的蘇軍反坦克炮組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儘管環境不利於步兵展開反坦克作戰,但冬天對反坦克炮來說卻是一種恩賜。尤其是在採用白色塗裝時,它們幾乎可以和大地融為一體。另外,陣地周圍的積雪,還有河道中取出的冰磚,也可以為陣地增加額外的防禦。不過,在多次開火後,反坦克炮周圍的積雪很容易被煙霧熏黑,這會大大增加其暴露的概率,所以,在冬季,反坦克炮同樣需要頻繁轉移和修建備用陣地。

巡邏隊

在冬季,由於環境限制,大部分部隊都無法構建一條連貫的工事,在村莊和村莊、據點和據點之間,指揮官們更多採取的做法是派出巡邏隊,以搜索趁虛而入的敵軍,並且保持前線部隊間的聯絡。由於徒步行動相對困難,因此,上級更建議他們滑雪前進。

一隻攜帶軍犬的蘇軍巡邏隊正在出發,在二戰期間,蘇聯軍犬不止被用於反坦克,它們也在搜索敵軍滲透方面出力甚多

在蘇軍的冬季作戰條例中,要求各個部隊根據自身情況,每隔2-4個小時輪番派出巡邏隊,如果發現了敵人的偵察兵或進攻部隊,他們就要設法將其消滅,或者儘快通報上級部隊。但另一方面,巡邏隊的作用不僅僅限於維持戰線,在更多的情況下,他們還會主動出擊。

油畫:蘇軍滑雪巡邏隊向敵軍發動攻擊

在1941年的冬季戰役中,類似的行動被推到了頂峰,利用德軍的疲憊,蘇軍經常身著白色偽裝服趁虛而入。有時,這種武裝偵察會動用大約300-500人,同時還有坦克作為配合;不過,在更多的情況下,蘇軍派出的都是相對精幹的滑雪步兵。

部分滑雪巡邏隊還會得到坦克的配合

在部署時,這些部隊不會採用傳統的集體行動原則,而是儘可能地保持分散,其中,滑雪偵察隊永遠位於最前方,他們將負責為後續人員標記可以通行的道路。一旦遇到敵情不明的區域,他們會向不同方向派出偵察兵,以確定前方几百米內的敵情,至於其他人則沿著小路、彼此保持20-50米的距離前進或待命。

另外,在積雪不厚的情況下,軍馬也會同巡邏隊一道行動,它們主要負責拖拽雪橇上的軍事物資,或是在牽著滑雪步兵前進,以便讓後者保存體力。

進攻

如果發現敵軍部署存在漏洞,蘇軍就會轉入進攻。在戰鬥前,指揮官要向下級部隊交待任務、介紹作戰計劃,同時,士兵們也要領取額外的彈藥和補給品。由於牽涉因素眾多,期間,部隊難免要長時間地聚集在某一處,為避免被發現,這些工作通常會在前一天晚上進行,同時,負責支援的炮兵和坦克也會各自進入陣地。

1941年,由於步兵素質下降嚴重,在發動主攻時,蘇軍極為依賴炮擊的支援。對他們來說,雖然炮火可能無法削弱敵人,但至少可以讓士氣得到振奮。類似的情況對坦克也適用,雖然在積雪很深時,它們很難全程伴隨進攻,但僅僅存在,它們便會給鼓舞步兵的士氣。

蘇軍投入冬季戰鬥的坦克部隊和重炮,它們在進攻行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攻擊開始後,最先出動的是滑雪分隊,同時,他們會得到工兵和迫擊炮的掩護,在他們從缺口滲入敵軍後方之後,主力部隊也會展開進攻。1941年,蘇軍的做法通常是:在一個狹窄區域投入大量步兵,以數量優勢擊垮敵人。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指揮官甚至會把1000人投入寬度不超過2公里的突破口,此時,僅僅這些部隊出現在地平線上,都會給敵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按照蘇軍的作戰規範,進攻部隊在離敵人800米時,就會用機槍壓制對方火力點,各個班組則趁機交替掩護前進,一旦到了離敵人不足50米時,他們才會高喊「烏拉」發起集體衝擊。雖然該戰術和藝術作品中描繪的區別很大,但事實上,由於士兵經驗不足,戰術有時很難得到貫徹;再加上從遠方看去排成數波的進攻梯隊,已經形成了黑壓壓的一片,所以,在德國方面的描述中,還是經常提到蘇軍的「人海」。

進攻中的蘇聯步兵

如果正面進攻能將敵人擊退,這時,早已進入敵軍側後的滑雪分隊將迅速投入戰鬥,對敗退之敵進行伏擊,阻斷他們的退路。與此同時,遠程炮兵也將加入戰鬥,用火力封鎖敵人的撤退路線,而最終目標則是配合步兵部隊一道,將敵人分割和消滅。

德國人的對策

在1941-1942年,由於冬季作戰準備嚴重不足,德軍蒙受了驚人的損失。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高層認為整個戰役可以速戰速決,另一方面,德軍對俄國嚴寒的估計也嚴重不足。其氣象預報部門甚至根據1938-1940年的嚴寒推斷,在1941年,俄羅斯可能迎來一個暖冬。這導致德軍並沒有進行必要的準備,而最終為此買單的,則是前線瑟瑟發抖的普通士兵。

藝術畫:迎著寒風艱難前進的德軍士兵

應急冬裝

在這種情況下,搜集冬裝便成了當務之急。雖然在1941年夏天,德軍曾下達過大量的採購訂單,但由於算不上緊急需求,它們只有極少量最終得到了交付,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雪橇和滑雪板等方面。總的來說,在入冬時,無論數量和精良程度,德軍的冬季裝備都無法和蘇軍相提並論。

這一點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嚴冬降臨後,有大量士兵被凍死和凍傷。其中最慘痛的一個例子是東線北部的第18摩托化步兵師,1941年12月,他們遭遇了零下52度的嚴寒,當該師突圍回到己方陣線時,戰鬥人員只剩下了741人——其餘都身著單薄的衣衫倒在了冰天雪地里。

一支身著各式各樣臨時冬裝的德軍分隊

1941年冬,至少有30萬名德軍被凍死和凍傷,倖存者為了求生,則被迫尋找一切禦寒的手段:他們有的搶劫平民,有的則闖進了蘇軍遺棄的倉庫,有時,甚至屍體上的衣物也被搜刮殆盡。

然而,這些亂七八糟的衣物即使一層層地套在身上,也只能帶來有限的溫暖。不僅如此,隨著時間流逝,它們很快變得污穢不堪,成為虱子滋生的好場所。另一個問題在於軍靴,在當時,蘇軍士兵配發的靴子總是大上一兩個尺碼,在嚴寒時,士兵們可以在其中塞上棉絮、稻草或報紙,增加額外的保暖能力——而在德軍中,雖然老兵們也很清楚這種辦法,可不幸的是,他們的靴子在配發時採用的就是合腳的尺碼,其中根本無法塞入任何東西。

藝術畫: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德軍士兵,他扔掉了自己的軍靴,而是換上了一雙很可能是搶掠得到的、厚底的雪地鞋

教訓

作為對教訓的總結,1942年8月,德國人印發了一本名叫《冬季作戰手冊》的小冊子。儘管其中的許多條例完全照搬自蘇軍,不過,該手冊中仍然存在許多獨到的觀點。

其中一個值得注意之處,是德軍強調提前進行入冬準備,而這又與其自身的後勤狀況不無關聯。在入侵蘇聯之後,德軍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是,當地的鐵路軌距和德國國內不同,因此需要長時間的修復和改建。這也意味著,和可以利用發達鐵路網的蘇軍不同,德軍的物資供應更加依賴公路:但在秋雨降臨後,地面很快會變成泥濘,一旦入冬,因為厚重的積雪,公路更將處在長期癱瘓的狀態。正是因此,德軍只能強調提前進行入冬準備,為此,他們甚至會在夏秋季節提前清空一些倉庫:畢竟,把物資提前交到士兵手中,只要也比讓它們永遠滯留在後方更有意義。

陷入積雪無法動彈的德軍軍車,因為秋季之後公路難以通行,德軍強調最好提早將必需品交到士兵手中

德軍另一個關注點是保證士兵的士氣和福利。按照《冬季作戰手冊》中的說法,部隊能否適應冬季,除了與其掌握的戰術有關,還與士兵的精神狀態存在巨大關係:在冬季,由於大雪封路,士兵的活動會大幅減少,其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駐地等待命令。這個過程中,他們會感到焦慮、無聊,容易產生謠言和紀律問題。為此,指揮官必須安排足夠多的活動:比如向前線提供報紙,設置戰地圖書館,甚至是派出表演劇團等。

攻防戰術

有趣的是,《冬季作戰手冊》還指出,「冬季戰術」本身並不複雜和神秘,前線需要的只是根據自身情況,對標準戰術進行調整,相較之下,部隊真正該關心的是「行動自由」,即盡量不受制於冬季的環境。

換句話說,在冬季,指揮官不應當僅著眼於守住陣地,而是必須設法以各種方式打擊敵人,摧毀他們的陣地和後勤設施。這種做法不僅能讓部隊掌控戰鬥的節奏,還能夠讓對方高估己方的兵力,進而不敢貿然形勢。而在眾多進攻手段中,最行之有效的莫過於派出滑雪小隊進行突襲,如果能避開道路,穿越敵軍認為無法通行的地帶,哪怕是小隊級別的行動,也將讓一整個區域的敵軍接到警報,即使行動本身戰果有限,但依舊會給敵方的精神帶來巨大壓力。而這些都有助於實現一點——為己方加固工事贏得時間。

在1941年後,為適應戰場需要,各個德軍部隊也組建了自己的滑雪單位

而在防禦領域,部隊應當設法構建一條連貫的戰線,雖然在冬季,這一點很難做到,但至少也要讓巡邏隊定能定期檢查據點之間的空隙地區。另外,構建防禦的人必須意識到,許多夏季無法逾越的地形,如沼澤和河流,在冬季卻完全可以供大部隊穿行,事實上,如果厚度超過40厘米,甚至輕型坦克都可能在冰層上通行無阻,也正是因此,這些地段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一個標準德軍冬季防禦陣地示意圖,在前哨和公路之間都有交通壕相連

另外,鑒於蘇軍經常從谷地等易於滑雪穿越的地段發起突破,這些區域也必須重點盯防,在沿途必須設置障礙物,並在後方留有預備隊。另外,德軍還特彆強調在敵人立足未穩前發動反擊,因為蘇軍「可以非常迅速地在雪地中構建工事」,一旦對方在突破口站穩腳跟,那麼,它們將很難在後續行動中更被消滅。

藝術畫:在冰天雪地中作戰的德軍

至於最後一種應對手段被稱為「刺蝟」,此時的戰局往往對德軍極為不利。在前線已無法堅守時,指揮官可以考慮將部隊全部撤入一些規模中等、有堅固建築物的村鎮,然後以城鎮為核心,在外圍修建工事,作為最後的抵抗據點——而「刺蝟」的名稱也恰恰來源於此。如果「刺蝟」能在最初的戰鬥中倖存下來,將給敵人帶來極大的損耗,友軍也將得到鞏固防線的機會,預備隊也會抵達,並趁機發起解圍行動。

裝備的維護和偽裝

1941年冬季,另一個讓德軍始料不及的問題,是對裝備的維護和偽裝。無論1939年還是1940年,大部分德軍都只有夏秋作戰經驗,對如何在冬季操作裝備,全然沒有系統的認識,也正是因此,在這方面,許多部隊付出了慘重代價,並且不得不從零開始。

1941年,在莫斯科郊外,一輛採用白色塗裝的德軍坦克正在待命

當時,德軍的車輛普遍採用的是灰色塗裝,它們在冬季尤其醒目。為此,《冬季作戰手冊》建議,即使在沒有白色油漆的情況下,部隊也可以將白堊或石灰溶解在水中,製造一種臨時塗料,同時,該塗料中也可以加入膠水,讓其粘著力變得不亞於油漆。但另一方面,《手冊》也不建議對機槍和衝鋒槍等輕武器添加額外的塗裝,因為這些武器對污垢比較敏感。

另外,《手冊》還建議對重型武器每天都加註防凍液,並塗抹潤滑油,至於輕武器則最好不要上油,而是讓彈夾保持乾燥,如果可能,應對其每天進行拆卸和清理,另外,機槍彈帶也需要檢查,以避免被泥濘、鐵鏽和冰碴沾染。另外,槍械也需要換裝「冬季扳機」,以方便士兵們在佩戴手套時進行操作。

一把換裝「冬季扳機」的MP-40衝鋒槍特寫

結語

隨著時間流逝,嚴寒對軍人來說也許不再是一種威脅。但便如此,在北約和俄羅斯的武裝力量仍在試圖通過研究東線戰場,來為今天的戰鬥提供啟迪。類似的情況在遊戲中同樣存在,在《使命召喚》和《紅色管弦樂》,以及國人開發的《小米槍戰》中,也總有一部分將焦點投向了冬季戰場,而兩者背後的共同原因顯然是:作為一片戰場,雪原有它獨特的魅力。放眼看去,它也許平淡和瑣碎,但置身其中的人們很快將意識到,這裡無處不蘊藏著危險——這也讓雪原成了一片檢驗戰術和意志的競技場——當年的經驗教訓的價值在這裡始終存在,它提醒著人們,周密的準備和大膽的行動,永遠是取得勝利的先決條件。

————————————————————————————————————

本文首發於@任玩堂,懇請大家關注我們的知乎專欄。

下面是我堂近期發布的其他精彩內容,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偽娘不是宅男的專屬愛好!女人對偽娘的狂熱,你根本想不到

遊戲關服就啥也沒了?日本人早就有了新的玩法

我是賊,也是個英雄

喝酒之前要幹什麼?古代人是這樣做的

為什麼日本人不擔心血液危機?因為他們獻血可以換老婆

美國總統狂扣籃,蘇聯領導愛跳舞,遊戲里那些奇葩的名人客串

誰說紙片人的世界無限好?這6款Galgame讓你走出家門不再宅!

————————————————————————————————————

搜索:任玩堂或appgamecom,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有機會贏取精美周邊!

同時歡迎您去我們的官方微博轉轉:任玩堂微博

我堂新到《奇蹟:最強者》《全職高手》《琅琊榜:風起長林》《Love Live! 學園偶像祭》《夢幻西遊》等遊戲獨家禮包,諸君可掃描上圖到我們的公眾號中領取。


推薦閱讀:

真實世界李雲龍參與過的抗美援朝是怎樣的戰爭?
電影《大決戰——淮海戰役》
中國東風-41導彈裝備服役,是否可以真正實現核威懾三國鼎立的形勢?
越南在27座南海島建縱深600公里防禦體系,是對我國的挑釁嗎?
誰敢挑戰朝鮮的核力量 ——評朝鮮第六次核試驗

TAG:軍事 | 遊戲 | 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