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日本戰國時代的父子檔們·長宗我部篇

元親的後繼者

長宗我部家據說出自秦始皇的子孫,後來渡到日本避難,遂稱秦氏。早年秦氏居住在信濃國,後來又遷到了土佐國長岡郡的宗我部鄉居住,而宗我部一族裡,又分別居住在長岡郡和香美郡,因此為了予以區別分別稱為「長宗我部」與「香宗我部」。而在《四國軍記》里長宗我部家是從信濃國來的秦氏,而香宗我部則是土佐國土著,並不是一個家族。長宗我部家的出身撲朔迷離,其「秦始皇后裔」的身份也是疑點重重,很可能家祖只是從中原逃難過去的難民也說不定。

不過,家族血緣在英雄不問出身的戰國時代,自然就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在戰國時代,連織田信長、德川家康都先後冒充過藤原氏、平氏、源氏等家族出身,誰又會在乎一個小小的秦氏呢?

天正十二年日本勢力分布圖

長宗我部家在長宗我部元親的爺爺長宗我部元秀的時代曾經一度滅亡,後來在父親長宗我部國親的領導下才逐漸復興,到了長宗我部元親的時代,更是將長宗我部家的勢力擴張了到了幾乎整個四國島。

不過,長宗我部元親在邁向統一四國之路之時,遭遇了滅頂之災。此時取代了織田信長成為京畿掌控者的豐臣秀吉對四國島發起征伐行動,貧弱的四國島又如何是豐臣秀吉的對手,在豐臣家鐵蹄之下戰敗降服,領地被縮減至土佐一國。

然而,領地的縮減還不是對長宗我部家最大的打擊,對長宗我部元親來說,天正十四年(1568年),在豐臣秀吉發起的討伐島津家的「九州征伐」之中,長子長宗我部彌三郎信親奉命出陣九州島,在與島津家之間的「戶次川合戰」中不幸戰死,這才是長宗我部家最大的損失。長宗我部信親是長宗我部元親統一四國的行動中相當活躍的武將,長宗我部元親也曾發給過文書,表示自己相當看好這個繼承人,希望將來將家族的重擔交予信親。

長宗我部信親

在長宗我部信親戰死以後,為了長宗我部家的存續,長宗我部元親不得不從孩子們里重新再挑選繼承人,此時長宗我部元親的孩子還有次子香川五郎次郎親和、三子津野孫次郎親忠、四子千熊丸(後來的右衛門太郎盛親)。在江戶時代記載長宗我部家的史料《元親記》里所言,要是長宗我部元親不幸也戰死的話,豐臣秀吉比較認可元親的次子香川親和繼承長宗我部家。然而,無論是次子香川親和,還是三子津野親忠,都有在豐臣政權當人質的經歷,對豐臣秀吉抱有深深怨念的長宗我部元親不希望他倆繼承家督,因此才選擇了四子千熊丸。

實際上,香川親和以及津野親忠都分別被長宗我部元親過繼給了讃岐國的有力國人香川家以及土佐國的有力國人津野家作為養子,將來會繼承兩家的家業。長宗我部元親的做法在戰國時代是一樣很常見的事情,織田信長也曾將次子三子信雄與信孝過繼給伊勢國的名族北畠家以及神戶家,更比較有名的便是毛利元就的兒子吉川元春與小早川隆景了。將兒子送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從屬勢力之中,既是一種表現友好的方式,同時兒子作為養子繼承養父的家族,可以讓養家成為本家的同族家族,從而擴大本家的勢力。同樣,四子千熊丸也曾經過繼給了吉良播磨守親正當養子(吉良親正同時是長宗我部元親的侄子,他的父親吉良親貞是長宗我部元親的弟弟),不過吉良親正在戶次川合戰中同長宗我部信親一同戰死了,再加上吉良親正上頭還有個哥哥吉良親實活著,而此時的土佐吉良家也已經是長宗我部一族的血脈,大概是權衡利弊以後,長宗我部元親才決定讓四子千熊丸回歸本家作為家督繼承人吧。

然而,家督的繼承人不單單要看長宗我部元親的意思,在長宗我部家中,如上文提到的吉良親正的兄長吉良親實(長宗我部元親的侄子兼女婿)、以及元親的堂兄弟比江山親興(其父是長宗我部國親的弟弟長宗我部國康,後成為比江山城主,遂以比江山為苗字)都反對長宗我部元親越過次子、三子而挑選四子繼承家督。結果長宗我部元親一咬牙竟然將二者殺害,滅亡了兩家,吉良家與比江山家雖然是長宗我部家的家臣,但是其具備一定的自立性以及勢力,這也是二者能夠威脅到長宗我部元親以及元親之所以誅殺他們的原因。與室町幕府幾乎提倡家臣做大對抗主家不同,豐臣秀吉的桃山政權要求大名們要具備對家臣的絕對的權力,擁有一個相對集權的家臣團,這樣才能夠維護領地的穩定與長治久安。因此雖然長宗我部家的繼承人問題是吉良家與比江山家滅亡的導火索,但是即便沒有這個問題,長宗我部元親遲早也會對這兩個勢力過大的同族下手的。

豐臣政權下的長宗我部家

千熊丸在元服之後取名為長宗我部右衛門太郎盛親,此時家族中同樣擁有元親血脈的擁有繼承權的除了盛親以外,還有他的哥哥津野親忠(二哥香川親和已經病逝)。同樣,津野親忠也是長宗我部家中的一大勢力,因此長宗我部盛親為了讓家族內外都認可自己的繼承人身份,不得不努力地為了長宗我部家而奮鬥。

四國征伐後的四國勢力圖

豐臣秀吉掀起的侵略朝鮮的戰爭「文祿·慶長之役」中,長宗我部元親、長宗我部盛親均率軍出陣朝鮮作戰,二者也以「大殿樣」、「若殿樣」連署簽發文書,實行雙頭政治,同時也確定盛親的繼承人之位。長宗我部元親此舉可以讓下一任家督長宗我部盛親積累功績,從而獲得家臣們的認可。

不過,在豐臣政權屬下的時期,除了在朝鮮征戰以外,土佐國內的史料之中,大多數記載都是由長宗我部盛親統治的。此時的長宗我部元親經常要前往京都以及大坂城,沒有時間管理領內,因此交由長宗我部盛親管理。同時,長宗我部元親擔心盛親年輕氣盛,特意派遣了自己信賴的僧侶非有前去輔佐長宗我部盛親。長宗我部家實行的雙頭政治模式是,長宗我部元親在領內時,政務由父子一同處理,如果元親上京出差的話,則讓非有輔佐長宗我部盛親處理領內軍事政務。

同時,長宗我部盛親作為長宗我部家的繼承人來說,想要成為豐臣大名的一員,豐臣秀吉的認可就顯得相當重要。因此,長宗我部盛親的名字「盛親」二字中的「盛」字,拜領自豐臣秀吉的奉行之一增田長盛的名字。之所以不從豐臣秀吉處拜領名字,正式因為希望增田長盛作為豐臣政權中重要的一員,能在長宗我部盛親繼承家督時幫襯一把,鞏固盛親的地位。

長宗我部盛親

隨後,文祿五年(1596年),豐臣秀吉前往伏見城的長宗我部宅邸做客,長宗我部元親與長宗我部盛親一同獻上了貢品,次年,長宗我部盛親就已經開始單獨覲見豐臣秀吉了,這說明豐臣秀吉也認可了長宗我部盛親的繼承人之位了。

關原與大坂與盛親

豐臣秀吉在慶長三年(1599年)過世,次年,長宗我部元親也跟著去世,在病死前的幾個月,長宗我部元親自知命不久矣,便沒收了三子津野親忠的領地,將其幽禁。這是元親擔心自己死後長宗我部家會陷入繼承人之爭,從而做出的艱難決定。長宗我部元親死後,長宗我部家的雙頭政治便宣告壽終正寢,長宗我部盛親正式獨立作為家督執政。然而在長宗我部盛親執政的第二年,日本就爆發了決定天下走勢的「關原合戰」。

長宗我部元親

在關原合戰中,長宗我部盛親率領著長宗我部家從屬毛利輝元、石田三成主導的西軍作戰,與島津義弘相比,長宗我部家的軍役原本只需要派出兩千兵馬,盛親卻動員了五千人以上參加了關原合戰。不過九月十五日的戰鬥中,西軍戰敗,長宗我部盛親的軍隊受到各地東軍的追擊,狼狽地逃回了土佐國。在回到土佐國之後,擔心勝利的東軍會擁立自己的兄長津野親忠代替自己繼承長宗我部家的盛親第一時間先將幽禁的兄長殺害,從根本上斷絕了長宗我部家的繼承人之爭的可能。

在這之後,長宗我部盛親一邊整頓軍備,鞏固國內的防禦,一邊積極地與德川家康的家臣井伊直政聯繫,希望井伊直政能夠作為中間人,保障長宗我部家的存續。最終,德川家康決定把長宗我部家的領地土佐國一國沒收,將長宗我部盛親轉封至別處,同時讓從屬東軍的大名山內一豐代替長宗我部家成為土佐國的國主,並派出井伊直政的重臣鈴木重好接收長宗我部家的本城浦戶城。

然而,長宗我部的家臣們因為反抗領地沒收掀起了浦戶一揆,德川家康迅速命令土佐國鄰國的大名回國率軍前往平叛,在平叛以後對各大名做出了一定不能再度爆發一揆的指示。同時因為這件事,德川家康不再願意讓長宗我部家重歸大名行列,井伊直政不得不讓長宗我部盛親暫時蟄伏,以待時機。

井伊直政

領地被沒收以後的長宗我部盛親,不得不作為家臣流浪於諸如藤堂高虎等大名的家中,同時住在德川家康辦公的伏見城,希望有機會復興長宗我部家。因為立花宗茂在關原合戰戰後被除封,又重歸大名行列,因此長宗我部盛親認為復興家族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只是因為作為取次的老好人井伊直政在關原合戰不久後就死去了,因此才顯得困難重重。

慶長十五年(1610年),此時距離關原合戰已經過了十年了,眼見復興家族遙遙無期的長宗我部盛親失意地出家入道,法號幽夢,遷往了平安京居住。

大坂之陣

慶長十九年(1614年),「大坂之陣」爆發之前,豐臣秀賴邀請長宗我部盛親加入豐臣方進入大坂城作戰,此時的長宗我部盛親為了實現家族的復興不得不賭上一把,便加入了豐臣方,最終戰敗被捕,在六條河原被斬首,首級則被擺在了三條河原示眾,死時年僅四十一歲。長宗我部盛親的孩子以及孫子均被江戶幕府追捕殺害,連長宗我部盛親的弟弟長宗我部右近大夫(在關原合戰後與長宗我部家斷絕關係並出仕了加藤清正)也被連累,召喚到了伏見城賜死,長宗我部一族明面上的血脈絕嗣。不過長宗我部盛親據說有私生子,而他的孫子也據說還有隱姓埋名倖存於世的,但是這些人是否真的具有長宗我部家的血統,或者單單只是冒認,已經很難去考證了。

長宗我部一族為了鞏固家族統治,流了多少鮮血才讓長宗我部盛親順利繼承家督之位,因此盛親對長宗我部家的滅亡抱有深深的愧疚感,時刻想要復興家族,這才導致他最終步入了大坂城。結果不但長宗我部家沒復興不說,還把長宗我部家嫡流的血脈給斷得乾乾淨淨。

長宗我部盛親之墓


推薦閱讀:

德川家康是怎樣結束戰國時代,建立德川幕府的?
鏖戰三方原:奇蹟與實力的對決
日本戰國史原版書籍資訊——2018年2月
父與子:日本戰國時代的父子檔們·武田篇

TAG:日本戰國 | 日本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