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6個網路流傳的麵包誤區,多少人都被騙了?

近幾年來,麵包的花樣層出不窮,麵包店也逐漸變多,也推出了不少麵包「網紅」店,麵包慢慢變成一股時尚。同時,現代人對健康的理念十分注重,一些全麥類麵包,無麩質麵包成為更多人的首選甚至是健身或減脂人士的重要主食。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麵包不絕於耳的謠言,亦真亦假在網路滿天飛。

那麼那些容易誤解的麵包論點,是真是假?今天不藏私給大家在國內外網站整理到了6個關於麵包常見的錯誤觀念,給大家一一說明。

誤區一

店家標榜的「天然酵母」麵包是指自養酵母製作的麵包。

看到天然酵母大家第一反應應該都是自養酵母吧?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天然酵母=自養酵母被大肆宣傳。自養酵母則是指利用蔬菜水果經過彼此間自行發酵而產生的酵母,由於各自的味道及香氣不一樣,麵包口感會得到升華。但大家不要忽略的是:酵母本身就是一種微生物,它本來就是天然生成的物質呀!或許因為現在大家所看到的酵母都為商業酵母,大家則會有所誤解,認為酵母不是天然的。其實商業酵母只是從一群天然酵母種挑選出發酵速度最好的一些單株酵母菌,省去了麵包師傅培養酵母的時間。

所以,無論是自養,還是普通商業酵母,都屬於天然酵母,所以即使店家標榜使用天然酵母,或許也不是你在想的自養酵母。

誤區二

雜糧麵包的熱量會比一般麵包低。

很多人在減脂的時候都會食用雜糧麵包為主食,它的口感紮實,而且用料看起來會更健康。這個時候,大家可能就會走進一個誤區:雜糧麵包熱量低。首先,因為亞洲人對於麵包的口感可能比較偏鬆軟,所以不少從業者會在雜糧麵包添加較多的油脂及糖分;況且,堅果與果乾從來都是比較營養及熱量較高的食物呢!

所以,雜糧麵包不一定熱量低!除非你是自製,自己控制雜糧及油脂糖分的用量,這樣你所吸收的雜糧麵包的熱量或許比一般麵包會更低!

誤區三

為了口感,市售麵包油脂看起來含量更多,吃多會影響健康。

無論是自製還是市售麵包,甜麵包和軟麵包都會加入大約各3%~18%的油脂和糖。這也是因為亞洲人對鬆軟口感,好吃的追求。加上內餡(像紅豆,巧克力等)的話,內餡的熱量其實也不低。還有要經過開酥的可頌和丹麥麵包,油脂含量更是不在話下。

所以,不僅是市售麵包,家庭製作的含有較多的油脂和糖的麵包,除了選購需要慎重,自製也需要控制,不建議吃過多。

誤區四

麵包也是澱粉製作,所以全部麵包都可以代替正餐。

現在因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不少人認為,麵包可以像外國人那樣,用於作為主食所食用,可以代替正餐。但其實外國人所食用的主食麵包都以少加糖,少加油的硬麵包居多。他們還會自行搭配一些肉類蔬菜等,保持營養均衡及維生素的攝取。

但是亞洲大多數的市售麵包都會趨於香軟,餡料比較多,且大多會使用精緻澱粉,即白麵粉,是全麥去除了麩皮與胚芽後製成的,膳食纖維僅為全麥麵粉的20%。所以或許不太適合作為主食所食用。

誤區五

香氣逼人的麵包,都添加了人工香精。

不難發現,普通的果乾和餡料,本身味道不算濃郁,若經過烘烤,它們的味道正常情況下早已喪失。可是,若烘烤結束後會香氣逼人,特別是涼了卻依舊會在遠處聞到香味,那就是真的添加了人工香精了。

不過通常只需要添加一點點就能產生這種效果了。若非一次食用大量麵包,基本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PS:若是含有奶油的麵包,香氣遠播算是正常現象。

誤區六

顏色為咖啡色,看起來有粗顆粒狀的麵包就是全麥麵包。

這種以顏色及顆粒狀判斷全麥麵包的方法已經無法判斷了。據說某些市面全麥麵包會使用焦糖色素將白麵粉染成咖啡色,然後在白麵粉中混合上麩皮粉,製作出顆粒狀。這種缺少小麥胚芽的麵包並不算真正的全麥麵包。

如何判斷真正的全麥麵包?根據衛生福利部於2014年2月公告的法規,全麥產品所含全麥成分占配方總重量51%(含)以上,始可以全麥產品宣稱,否則只能稱「本產品含部分全麥粉」,所以若要選購全麥麵包,就需要注意店家標示。

這些誤區多少人信以為真了呢?看了這篇文章,不要忘了轉發給身邊的人知道哦!

還有哪些你曾經聽說過的麵包流言?

留言讓我們的麵包夥伴們一同辨真假吧!

??

第一時間知道不藏私菜譜和更多麵包知識,歡迎關注!

原文首發在公眾號:不藏私麵包匠人(id:linyuwei201706)


推薦閱讀:

[你還有一份情人節禮物未領取,請查收]
貝果=時髦?皆因貝果零失敗還低油低糖啊!
那個糾結的、躺在麵包坑裡的我。。。。
辮子麵包竟然「臟」得如此好看!
如何辨認麵包蟹?

TAG:麵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