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藝術在哪裡?

至暗時刻

回答影迷以下問題

1 解讀片頭劇情:女孩被數落,而最後應聘成功,這場戲的作用

2 關於光線的運用與主題思想的關聯

3 大量鏡頭語言和劇情的解讀:圓形與方形的使用,象徵什麼?丘吉爾和士兵仰視天空,飛機投彈,兩組特效鏡頭的潛台詞……

4 本片主題

以下內容為即將播放的影評節目劇本版,請勿轉載!!!

奧斯卡金像獎(2018;第90屆) 獲獎:2

獲獎·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加里·奧德曼 Gary Oldman ·奧斯卡獎-最佳化妝與髮型

美國金球獎(2018;第75屆) 獲獎:1

獲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本片,至暗時刻,我們一定要琢磨片中對於光線的使用,真的是色彩紛呈,一看就是大師手筆。燈光下,陽光下,不同場合背景的光線,有和諧溫暖,有陰冷逼仄,各種色調摻雜在起義,偶爾還出現刺眼突現的陽光……通過對比,我們把這些解讀出來這才有意思!

女:你的意思是,導演在用不同光線在傳遞思想?這怎麼可能

我們看,在片頭,丘吉爾黑暗暗中,點燃火柴,不知誰拉開窗帘,突然陽照射進來,光刺眼而突兀,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隱喻黎明前的黑暗,但關鍵是,我們還要感受到,此時強光照射過來,是不適合的。丘吉爾大家都知道,他是在至暗時刻挽救英國的人,是點燃火柴照亮黑暗的人,而英國勝利後,這樣的人卻顯得多餘了……

女:對啊,在至暗時刻,才凸顯他的威力。

他的內心就是那根火柴,也是火把,只有它才能讓至暗時刻變為黎明前的黑夜。

兩指v,丘吉爾的習慣性動作,看人家怎麼演繹的。對著自己,這手勢不僅要給自己看,那是笑話,關鍵更要鎮定民心,讓人家看到你堅定的心,才能真正的感召國人,感召你的反對者和同僚,最後的一幕,雪片一樣的白手帕和紙巾從空中落下……

我再問你個問題,片頭女主角應聘開始被罵,後來成功……這場戲有什麼作用?

女:確實很有戲劇性……

完了……?咱這節目要就這水平我都不做它!

女:哎呦,我哪能跟你比啊,那你說啥意思?

我先告訴你本片主題,然後再給你逐步解釋這些劇情和畫面……

本片主題:能照亮至暗時刻的唯有堅定而強大的內心!

女:那本片主要寫強大的內心?

所以我現在告訴你,全劇的所有劇情和鋪墊都是圍繞展示丘吉爾內心而展開,你信不信?

女:所有劇情?不太可能吧……

這就是理解四維一體的理論有人說我多看電影很准,因為我總結一套看電影的方法,而這是電影遵循電影的創作基理總結的。任何藝術都有其規律性,電影更是如此!

沒有約束和規矩,就沒有藝術,也就沒有電影。

女:倒也是,如果沒有規矩,那也就沒有標準沒有標杆,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說不出來,怎麼還可能有眾望所歸的奧斯卡呢?

說到規矩,我談幾組畫面

大家看一些鏡頭的運用,方圓的形狀,特寫鏡頭一個接一個,隱喻明顯圓和方,象徵著規矩。後面對白鋪墊,此處為禁區,布滿了規矩,泄露機密會被判刑。

女:方圓就象徵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科學定理才叫宇宙真理,走哪兒都一樣。《在雲端》這部電影,片頭也有方形與圓形的長鏡頭展示,也是這個意思!

資料室,這裡是最保密的地方,為什麼丘吉爾要帶秘書進入禁區並為她講解?

女:恩……?

因為他想要做啊,想做就做啊,他一直是這樣啊!之後也是,想坐地鐵就去啊……

我們看,規矩在本片非常關鍵,他的另一層意義:

別忘了,戰爭是破壞規矩,希特勒就是不合規矩,就是破壞秩序!

如果我全部按照規矩行事,我怎麼對付他?丘吉爾頭就疼在自己正和一個獨裁流氓打交道,所以後面他恨啊,咬牙切齒啊!

看這裡,帶著秘書闖入禁區,一推門,方形的窗框,潛台詞:打破規矩!

女:沒錯沒錯!鏡頭非常明顯!裡面黑外面亮,凸顯那個方形的窗戶!我也覺得這是鏡頭語言,可惜說不出來

這些都和整體劇情密切相關,丘吉爾從來就不是墨守成規的人,否則他不會力排眾議,因為這本身就不合規矩,他只按照自己的內心去行事!

有些是給別人看的,有些是內心想做的,你只有內心堅定想做一件事,並讓大家看到你的心,這才是最關鍵的!

丘吉爾向來特立獨行,不按照規矩來,他也不會過多考慮他人的感受,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片頭大家也看到了。

女 :也正是基於此,他才是在至暗時刻力挽狂瀾,改變英國命運的唯一人選。

沒錯!關鍵還要讓所有人都看到你的內心的強大和堅毅,才能產生感召力,最終獲得支持!

另外我們還要注意,丘吉爾有沒有動搖的時候?

女:當然有啊,來自內部的壓力太大了!張伯倫這個爛仔,他不配姓張!

但之後丘吉爾遵循國王的建議,去底層民眾那裡取經。在一個小姑娘的眼中,他看到信心,他記下名字, 每一人就是每一顆心,底層人民的戰鬥決心令丘吉爾的內心獲得支撐,最終做出抵抗的決定

所以我們一定要看到 這種心靈的互動,碰撞和感應!是人民感召我,激勵我,我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

看,丘吉爾在空中,俯視下面的人,之後,走進群眾……這都是伏筆!

女:哇,真是的!

堅定的眼神 ,足以改變對方的決策

我現在回答你開場戲的疑問:片頭應聘失敗之後成功,這場戲的作用。大師級的劇本,片頭開場戲多重要你不會不知道吧?

女:因為她的內心影響了丘吉爾,她想留下來,她認為自己一定能做好這份工作,於是她的行動最終影響了丘吉爾的決策。

說的對!這就是一個人堅定的決心造成的影響力,讓我看到你的內心,我就會改變想法。

之後出現本片最經典的對白:

如果不能改變想法,你什麼也改變不了!

女 :哇,那這場戲確實很重要了!

如果看不懂電影,你說這對白到底精彩在哪裡?你再怎樣用華麗的辭藻描述,你捅詞兒你煽情,你能找出feel嗎?

女:確實確實!

很多戲都是傳達類似這樣的思想,心靈的強大往往依靠彼此的影響和欣賞,丘吉爾雖然有時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和想法,但他也是一個懂得欣賞別人,很細膩的的老人

只要他安靜下來的時候,他有耐心給你解釋任何事情,他從不裝逼,也懂得自嘲,眼前呈現的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老人,我們不但要從畫面中讀出丘吉爾的力量,堅定,還要品出老人身上散發出那些獨特魅力和氣質。

丘吉爾從來不是循規蹈矩的人,敢於衝破規矩,想到就說,說到就做,雷厲風行。他完全依照內心的想法去辦事,而此時的英國,每個國民,都需要的是一顆強大的心,而這個國家,更需要一顆堅硬無比的強心臟……

女:聽你這麼解讀,每場戲都作用哈,這電影我恨不得再刷一次。

最佳劇本你以為鬧著玩呢!繼續往下看

看這組鏡頭:一連串的鏡頭語言和動作描寫,在背景樂的伴奏下和盤托出。我們要解讀出來,你會發現什麼叫藝術手法呈現人物性格。

當丘吉爾講演時,打字機的噼啪聲,冰塊倒進水杯,此時,說明丘吉爾鏗鏘有力,字如珠璣!

之後畫面:丘吉爾在洗澡時,女秘書在門口打字

突然丘吉爾說了一句,我要出來了……

女秘書突然意識到有什麼不妙,丘吉爾已經光著大腚走出洗澡間,女秘書驚慌失措的跑下樓……

女 :哈哈,這段太有意思了!說明啥,這老頭有點黃?

說明丘吉爾說到做到,雷厲風行!

女:從不遮遮掩掩……哈哈

嚴肅點!這是丘吉爾的一貫作風!這些都是鏡頭語言,潛台詞,塑造人物就要用這些手法,才叫藝術!

女:恩,難怪最佳劇本!名至實歸。我還要問一個問題,在評價希特勒的時候,為什麼打字員聽不到丘吉爾聲音了?而且用「那人」來稱呼希特勒?

因為他在腹誹,怒吼,那是來自心底的聲音,是對法西斯的仇恨,聽到這個名字就反感無比,說出來這個名字更覺得噁心……這就是內心的聲音啊,我們此時要體味到首相仇恨才能理解他內心的堅毅……

女 :哦,原來是這樣!全都和強大的內心關聯起來的,絕!

大師級的劇本,你得會看,每一個特寫,每一場戲鋪墊,這裡都有玩意的!

看到沒,兩盞燈,目的相同,彼此心照

我們還要了解,在那種環境下,丘吉爾是充滿矛盾的,是戰是降,任何決策都基於人性的考量。

看下面這兩組最酷炫俯拍鏡頭:

第一次:誓死抵抗的士兵得不到丘吉爾下的撤退命令,士兵在廢樓的最底層,仰望天空,值得伴隨丘吉爾的演說,隨後就是飛機投下炸彈…

很明顯,某種角度說,就是丘吉爾把這些士兵送到十八層地獄的……

但後一組鏡頭馬上給前面的鏡頭加註腳

第二次:丘吉爾在樓頂,此時隱喻高層,仰望天空,飛機掠過……

鏡頭語言:這不能怪首相,如果要怪只能怪該死的戰爭!

女:哦,對對沒錯!兩組鏡頭太有feel,只有現在的電腦科技和後期處理才能搞這樣的鏡頭,而且關聯和類比作用相當明顯,同樣的手法。

談和並非怯戰,所以丘吉爾才會矛盾甚至動搖,加大了決策的難度,也更能展示此時內心強大對於國家的命運的意義

女:看來,電影把當時的狀態巨細靡遺的和內心強大都關聯上了

我一直講啊,好劇本都是形神兼備,劇情和思想高度統一的,關鍵是藝術手法的呈現,你沒有想像力創造力的手段,你再怎麼編怎麼煽情也沒用!

這麼說吧,就這個電影你就是把丘吉爾整成雷神,你的故事能讓觀眾感動得滿地打滾……但假如沒有藝術思想和創造力,也還是垃圾一部!

女:我很喜歡聽你解讀鏡頭語言:我記得有一個畫面很有趣,丘吉爾情緒不好,下樓發現妻子也在為付不起賬單發愁,這時候秘書和同事都湊過來,丘吉爾生氣的讓他們出去,齊刷刷關上門,哈哈,他家竟然有三道門……

後來丘吉爾夫妻二人說情話對不對?賬單,情話,這些都是家務事,潛台詞:情話要關上門說,不給外人聽的,家裡還有沒有錢,我抽不起雪茄那是我自己的事情,為什麼媳婦還會愛我……這些是夫妻內心讀白,不足外人道的!這是情話,心裡話……

女:又象徵內心?關閉心門,敞開心門,是這樣嗎?

對啊!我對妻子才會敞開心房,我們相互欣賞,彼此心照

所以你看,這些都是鏡頭語言,都與主題內心相關聯。很多人說我過分解讀,熟悉我風格的影迷都知道,我主觀上,從不願過分解讀任何鏡頭語言,若沒有看出導演通過畫面的刻意為之,如果我沒有feel其中的藝術和思想,我絕不會胡扯八侃湊字玩。我敢說,導演就為這一個鏡頭,就這三道門的房間,指不定找了多少個……

女:恩,估計也是!畢竟大師級的電影,很多畫面真的不能輕易放過去!

女:有些影評人覺得本片大量政治內容,他們從內心就比較抵觸,這是否成為不能很好理解和解讀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

我不認為這會造成理解上的障礙。英國議會制,不懂的多了,我相信那些奧斯卡評委也不都懂,評委嘛,哪國人都有,沒人會因為要看懂這部電影還要先了解英國議會制……

《鐵娘子》這部電影也一樣,我也是圍繞思想主題,藝術亮點,鏡頭語言這些內容進行解讀分析,絲毫不影響我對電影的理解,一部電影,大家能吸取到其中最精華的最富有創造力的內容就夠了!

女:對,沒錯!這些英國政治題材的電影獲獎好幾部,我都有印象,那個議會,兩排人對著撕,中間擺一個大桌子,哈哈……

女:這部電影能獲獎,肯定是政治正確了唄!

其實我最煩這些詞!一說奧斯卡,就有很多人就扯什麼政治正確,女權主義,種族問題…… 這些跟奧斯卡能扯上關係嗎?要不然你去投幾個政治正確的,再投幾個不正確的歪理學說的試試唄,看能不能評上,多簡單的道理!

你知道每年全世界產生多少電影?能進圈入圍的作品也能摞到房頂了,提名入圍有多少?人家評委看的是藝術,如果你的電影里找不到亮點,誰還搭理你啊?

我們影評人要多問問自己,你寫的文章自己能明白嗎?你能理清思路嗎?動筆之前有feel沒有?

再有些電影人更別提了,成天到晚也在圈裡混,你跟他聊聊奧斯卡,正經的沒有,動不動就是什麼暗箱操作,陰謀論……成天扯這些沒用的東西。

女:對,對!還有不明覺厲的公知大v,寫了些什麼自己都暈,還能忽悠誰?

就是啊,你說搞這些中國電影水平就能上去了……?還真是至暗時刻!

女:完全同意!悲哀

森森大軍:《在雲端》為什麼導演讓男主找不到媳婦??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至暗時刻電影 | 奧斯卡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