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世紀80年代有Siri,會是怎樣的?

最近在油管上發現一位很有意思的視頻博主,名叫「Squirrel Monkey」。其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計算機軟體風蜜汁鍾愛,於是模仿那個年代的風格自製了一檔視頻節目:

然後每期節目會肆意暢想如果維基百科、臉書、油管、Pinterest等當下熱門的互聯網產品生在那個年代,會被設計成什麼模樣:

比如憤怒的小鳥。

大概會從扁平風變為大顆粒像素:

慶祝「乾的漂亮」時一定要閃瞎雙眼:

比如Facebook。

開篇一定要解釋下「地球村」的概念:

簡單的個人主頁總覺得「載入待完成」:

比如維基百科。

如今依然簡陋的Wiki,那時更「磕磣」:

比如比特幣。

既然是幣,那形象一定要有魔性金屬感:

講解新新事物,要有那年代獨有的PPT風:

Squirrel Monkey就像一位穿越到21世紀的「懷舊型產品經理」。兩周前,其發布了新作品,這次腦洞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Siri》

https://www.zhihu.com/video/951955753611902976

視頻中的Siri似乎被刻畫成了女性形象,只是選擇的示範音一點也不志玲姐姐...

倒是...很...志偉風...

不過,作為一個六年只更新了36個視頻的博主(且上一次更新是十個月前),為何這次推了Siri呢?咳咳,其實Siri君相當有故事!趁此機會小編給大家八一八。

Siri的真聲究竟是誰?

初代Siri的確是一名女性。

故事要從2005年的夏天說起...

當時,美國女配音員Susan Bennett因機緣巧合參與了ScanSoft公司的一個錄音項目,每天會花四個多小時來完成錄音任務,例如不斷、反覆、流暢的朗讀英文短語和句子等。

據說是Susan Bennett年輕時的照片

本以為只是一個小項目,Susan當時倒也沒放在心上,直到2013年9月,The Verge 網站的一篇文章爆料:「Siri其實是有真人原聲的,出自一位名叫Allison Dufty的女配音員」,才讓人們關注起#Siri真聲#這個話題。

但Allison很快便在個人博客上進行了澄清:「自己真的不是Siri的配音員」。

後來,一封來自好友的郵件讓Susan驚訝的發現:自己多年前的錄音,竟成了大名鼎鼎的Siri!於是,在烏龍報道後不久,Susan接受了媒體的採訪,公開承認:Im the original voice of Siri。

雖然蘋果方面沒有回應,不過音頻取證專家Ed Primeau經過對音頻進行比對和分析後,倒也確認了Susan百分之百就是Siri本Si了。

自此,Susan Bennett成了美國人公認的「美版Siri原聲」。放段視頻,感受下Siri的問候:

https://www.zhihu.com/video/951956719786504192

當然,後續增加的多種語言(及方言)版本,也是在不同配音員的協助下完成的。

蠢哭你的Siri,其實大有來頭!

為什麼蘋果當時沒有對Susan的聲明做回應?大概是因為...自己也不知道吧,畢竟Siri項目並非蘋果公司的「親兒子」,而是後期收購。

儘管多數人都吐槽過Siri並不好用,甚至將其從「人工智慧」貶為「人工智障」,但實際上早期Siri的研發,可謂是大有來頭,別的姑且不說,那給它投錢的大佬,可是美國國防部

額,確切的說,是美國防部下屬的「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簡稱「DARPA」),主要負責研發用于軍事用途的高新科技。

除科研外,DARPA也會選擇一些有潛力的項目進行投資。2003年,非盈利性研究機構SRI International(斯坦福國際研究所)被DARPA看中。這家公司成立僅五年,擁有數百名員工,且其中一個研發項目做的是虛擬助理(virtual assistant)。而美國政府當時也正有此意,希望虛擬助理未來可以幫助軍隊指揮官處理超負荷的信息和工作量。

這就意味著,大把大把的科研經費來了!

當時DARPA在資助一個名為PAL (Personal Assistant that Learns"學習型個人助理」)的項目,在發現SRI的潛力後,便開啟了所謂的「CALO計劃」,即一個「基於人工智慧技術以實現智能助手」的計劃,作為PAL項目的一部分,簽署五年合同,由SRI負責主導,研發時間從2003年5月一直持續到2008年。

「CALO計劃」為時五年,彙集了來自不同高校和商業科研機構的賢才達士,據說總計有500+研究員參與過這個項目,其也被稱為「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工智慧計劃」。

DARPA 和 SRI合作發起的「CALO計劃」,有人才、有平台、有經費,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於是,在技術研發成熟之際(也就是CALO計劃接近尾聲的2007-2008年),因此項目結緣的挪威企業家Dag kittlaus、工程師Adam Cheyer及Tom Gruber創辦了Siri Inc.公司。而這,便是Siri的前身,三位創始人後來也被人們稱為「Siri之父」。

一張老照片:左一左二是SRI董事。左三是Dag Kittlaus,右一是Adam Cheyer。右二是Didier Guzzoni(Cheyer當時帶的博士生)

不過,Siri為什麼叫Siri呢?據說是因為Dag Kittlaus來自挪威,Siri是一個挪威女名,有「beautiful victorious counselor(美麗的勝利輔佐)」之意。出於骨子裡的挪威情結,Dag本想給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取名為Siri,不想孩兒出世後竟是個大胖小子,於是Dag便將自己傾注心血研發的數字助理取名為Siri。

Siri:曾讓喬布斯親自打Call的應用

2010年2月,Siri作為一款支持ios操作系統的獨立應用程序被正式發布。雖然如今的Siri是蘋果設備的內置程序,但當時的開發者其實已經在籌備Android和黑莓版本的發布了。不曾想2個月後,Siri被蘋果收購了。

原來,在蘋果商店上架後的Siri一炮而紅,迅速成為了生活服務類的人氣應用,甚至驚動了喬布斯,親自致電Dag Kittlaus以表收購誠意。

喏,下圖便是2010年上架的獨立應用Siri,據說觸達40+網頁服務,比現在好用多了。

接到喬幫主的電話讓Dag頗為激動,但想到剛剛上線的心血之作要被收購,還是有些不忍。後來,喬布斯承諾會將Siri作為蘋果手機的核心應用重點開發,Dag幾經考慮後,最終還是同意了。據稱收購成交價為1.5~2.5億美元。

有意思的是,初代Siri是個會「懟人」的數字助手,甚至會冒出髒字打頭的回復。納入蘋果公司後,Siri的「人設」乖巧了不少,並開始了「多才多藝的修行」,例如從原先不會發聲的Siri升級為了真正的「語音助手」,從單一語言升級為了支持多種語言等。

2011年10月,蘋果在發布會上首次向世人介紹了自帶測試版Siri的iphone 4S,你可以用它幫助安排會議、回復郵件、查詢天氣等,頗為驚艷。當然,早前在APP Store上發布的獨立應用Siri自然是要被下架的。

後來喬幫主離世,Siri早期的創始團隊也陸續從蘋果離職。Adam曾坦言:「Steve去世後,蘋果發生了一些變化,如果他還在的話,我應該不會離開」。

再後來,Adam 和 Dag 在2016年5月推出了一個創業項目,一款名叫Viv的AI助手問世。一樣的產品定位,一樣的創始團隊,Viv可以說是Siri的親弟弟/妹妹了,只是Viv Labs在2017時被三星收購了。

如今的Siri已不再是一枝獨秀,各路小助手儼然是百花齊放的局面:微軟小冰、亞馬遜Alexa等等。也許多數世人並不知Siri背後的那些奇聞舊事,只是閑來無事時,調戲之以打發時間,或者只是簡單的讓Siri幫設鬧鐘。

而了解一二的人,大概會為之惋惜:我們親愛的Siri,明明領先了起跑,卻錯過了追趕...

【推薦閱讀】

iPhone X的對手來了!

害怕!這兩隻狗都成精了!

俄羅斯入侵冬奧會,嫁禍朝鮮

亞馬遜雲計算要被黑客攻陷?

膽小勿入!這是....AR版貞子?

蓋茨要客串《生活大爆炸》了!

歡迎關注我們:

@W-Pwn

推薦閱讀:

想不到 原來你是這樣的SIRI
上海話siri的效果如何?
大家的Siri/小娜/Echo用得好么?
WWDC 2012 Keynote 開頭 Siri 暖場的笑話都有什麼笑點?
【轉載】Google助理與Alexa和Siri的會面

TAG:蘋果公司AppleInc | Siri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