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藏傳僧人更怕自我消殞?更自私?

今天看了一篇在學術刊物《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上刊登的最新研究結果。這個文獻記載了一個由美國Arizona大學哲學系,Pennsylvania大學的Wharton商學院,西藏學中央大學,以及哈佛神學院史密斯學院哲學系一起做的研究 (Nichols, Strohminger, Rai, & Garfield, 2018)。這個研究在《英國心理學會》網上被報道,其結果顯示被研究的藏傳僧人比起其他藏傳在家佛教徒,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甚至無信仰者都更怕死,也更自我中心。這個結果引來了不少對這個結論的質疑和討論。

這個研究有趣的地方在於對「死亡」和「自我」在不同宗教信仰者以及非宗教者中做了幾個比較。分別比較了以美國基督教為代表的亞伯拉罕(Abrahamic)信仰者,和無信仰者,也比較了在印度的印度教信徒,在不丹的藏傳佛教信徒,在印度的藏傳佛教徒,以及在印度兩所藏傳佛教寺院的僧人。另外,研究人員還邀請30位佛教學者根據佛教教義對量表做「理想佛教徒應該給的答案」。

他們做了很多個研究,包括:

(1)對於「自我」的連續性比較

(2)是否有個「核心」的自我

(3)克服對死亡恐懼的方式

(4)使用Fear of Personal Death Scale《個人死亡懼怕量表》(Florian & Kravetz, 1983)測量對死亡的態度(其中包括6個維度:失去自我實現,失去社會身份,給親友帶來的後果,未可知的後果,自我的消殞,和死後的懲罰)

(5)以自己延長活命的機會讓別人延長活命時間

前面(1)到(3)都和佛教學者預測的一致,也就是說佛教徒,尤其是佛教僧人,更加不認為有個不變和延續的自我,他們也更多地用無我和無常的認識來克服對於死亡的懼怕。

但是,在第4個測試里,雖然整體上佛教僧人沒有比其他人更懼怕死亡,但是在「自我的消殞」上以及「社會身份」上的懼怕比任何其他人和非宗教徒都明顯的高。換句話說,也就是說藏傳僧人在其他四個方面都比人家來得低,唯獨在自我消殞上,以及社會身份上充滿懼怕。

另外在第5個測試中,問卷題目設定假設被訪者只能活6個月,有個神奇藥丸吃了可以續命6個月,也就是說可以再活一年。但是如果有個陌生人也是有同樣的病,問被訪者是否願意把自己這顆唯一的續命藥丸給人家,設定分別有假設對方吃了能續命1個月到5年或更久共10個場景假設。研究發現,藏傳僧人是裡面最不願意把藥丸給別人的,無論對方能續命多久。

第4和5個測試推翻了從理論上佛教學者們所做的假設,因為一個對於無我以及無常有體會的,應該對於死亡不再執著,尤其是是對自我的消失和對於身份這個不實的概念的失去應該不會是他們懼怕的。有些人認為這是因為僧人每日的修學中因為對於死亡有更真實的認知,所以才更有懼怕的體會。也有人說因為僧人們更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知。但是研究員則認為這些是因為他們是僧人不能不認同無常無我,但是他們更加執著於這個自身,還舉例說藏傳佛教不少高僧尊者如米勒日巴皆留有自傳,裡面都是對於自己過去的懷緬,如米勒日巴回到故居看到只剩下母親的屍骨那時的感觸並未看到尊者對無我無常的認識。這個解說讀後實在感覺非常非常牽強,也為這幾位學者感到汗顏,基本是用自我炫耀的心態來臆測古時大德尊者們用自己生命來教導後世的修行人的行為和發心。

文章結論部分說這次研究的僧人對象並非長期修行者,引用了一個翻譯的宗喀巴大師著作作為註腳,也令人覺得很奇怪。該翻譯不知道是否沿用宗喀巴大師那個著作而翻的,無論是否依據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都應該明確說明如何釐定這次研究的對象非長期修行人?故不少對於佛教有認識的讀者質疑研究員對於佛教的認識。

對於自我消隕的恐懼,其中對於身體的消失可能真的是因為觀身無常等修行方式會令到人對其有一定畏懼,看了量表的其他衡量角度,其中對於無盡的休眠和失去人格這兩個問題,對於需要訓練自己面對死亡也不能混沌,要有清晰覺察的佛教禪修來說,絕對是需要畏懼的。所以在「自我消殞」這個維度上偏高也是很能理解的。另外在社會身份維度方面,就有些奇怪,失去人身這個是佛教徒覺得一旦失去就不知多少劫後才能有機會再次投生,另外其中一個衡量是「深埋土中」這種文化上又問題的題目,研究員可能不知道藏民土葬只是用於那些不被社會接納的人身上的,大多數藏民應該會懼怕這個情況出現在他們身上吧!

對於僧人更不願意把續命葯給陌生人這個測試結果,研究員認為是因為僧人的優越感,認為自己生命比陌生人更有價值。但是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對於一個不知道是否會「作業」的拯救結果,能夠多6個月的自我修行,儘快或者加快成就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更重要,也能迴向給真正需要的人。否則,就與菩提心實在相違了。不過,說不定這次參與調研的僧人,可能是小沙彌而已。。。這個文章裡面沒有提到樣本的年齡,這個令人費解。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Florian, V., & Kravetz, S. (1983). Fear of personal death: Attribution, structure, and relation to religious belie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3), 600-607. doi:10.1037/0022-3514.44.3.600

Nichols, S., Strohminger, N., Rai, A., & Garfield, J. (2018). Death and the self. Cognitive Science, 1-19. doi:10.1111/cogs.12590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小孩一緊張就尿褲子?
為什麼陳學葳會自發不雅照?
為什麼有些人會堅稱「XX應該/不應該是怎樣的」,雖然給不出絲毫理由?
櫃中的櫃,彩虹之邊
只是讀書隨想:《自卑與超越》

TAG:藏傳佛教 | 死亡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