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尊重孩子,然後才能規範孩子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是一個相對自律的人,而孩子的爸爸跟我正好互補。

所以,我女兒的性格目前來說,目測處於我們倆中間水平。

大部分時候,女兒是能夠懵懂的了解一些媽媽要求她做的一些事情:

【什麼時間做什麼】、【講秩序】、【懂禮貌】或者【一步步按照流程做事情】。

但孩子還是孩子,免不了有的時候,貪玩或玩的忘乎所以,我確實看不下去的時候,都是爸爸解圍

比如:

女兒在玩一個非常好玩的玩具,我看時間,發現剛好到了要【運動】的時間。

於是,就開始各種說服女兒一起去【做運動】。

爸爸這時候總是說:

「人家,剛玩到興緻上,就要打斷嗎?」

再比如:

有時我發現女兒好久沒有喝水了,就不管她在做什麼,召集女兒喝水。

可能這個時候她正在搭積木的關鍵時刻,可能她堆的城堡馬上就要完成了,可能這個時候她正經歷一個遊戲的重要步驟……

每當這時,爸爸總是埋怨我:

「你總是在女兒這種時候,要求她干別的,沒看到她玩的正爽嘛……」

對,孩子的世界,本性使然,是這樣的世界:

玩是第一位的,

玩的爽最關鍵,

玩的不被打擾是最好的狀態。

我先要充分的、毫無保留的接受這一點,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孩子去符合一些基本的【社會規範】。

這是一個大前提。

因為這個,經常家裡面有兩種截然對立的管教方案:

第一種: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不就是玩嗎,長大了自然就好了……

第二種:

三歲見大,七歲見老,當然要從小就樹立各種規範,不然長大了可沒法管了……

之前的文章,也有兩篇也許能夠解決這個矛盾,具體請看:

《記住:把孩子,當大人》;

《糟了!錯過了敏感期,怎麼辦?》

正如之前我的文說的,我們和孩子天然的有【需求上面的矛盾】。

我們父母需要的是:

外表整潔、懂禮貌、講秩序、高效率、按流程辦事……

可是孩子希望的卻是:

穿的好玩、隨性說話、干好玩的事,做好玩的人,做我想做的事情……

所以,更新本周要學習的概念:怎樣教導【孩子的行為】去符合【社會規範】之前,要充分的、毫無保留的認識到這一點:

我們和孩子天然的有【需求上面的矛盾】。

如果父母處理不當,孩子很容易變成:

「我就是要做我想做的事!」

「你越讓我做什麼,我偏不做!」

「什麼好玩我做什麼,我才不要聽你的。」

「你說做這個,我偏要和你相反做那個,哼!」

那麼,有沒有解決方法呢?具體怎麼做呢?

開始寫這個公眾號之前,我一直在找尋一種或者幾種方法,幫助我【尊重女兒】,讓我和女兒之間,建立一種【互相尊重】。

因為,這是所有科學育兒的前提。那一篇《記住:把孩子,當大人》主要意思也是說的這個。

我天生並不是那種會科學育兒的母親,也並不是被科學育兒法養大的,所以,我需要從書里找答案。

今天先介紹這樣兩個小技巧,都很簡單,可以今晚就試試,重在執行

第一,描述你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

舉例一:

回到家,看到女兒光著腳在地板上跑。

這時我們一般會說:

「寶貝,你又沒穿鞋!」或「快穿上鞋子!」

【描述看到的】應該說:

「我看到你沒有穿鞋……」或「我看到你光著腳在跑……」

舉例二:

要出門了,女兒還在磨蹭,自顧自的玩,衣服也沒穿好。

這時候我一般會說:

「要出門了,快點穿衣服了」或「咱們比賽看看誰先穿好衣服!」

【描述看到的】應該說:

「我們要出門了,我看到你還沒有穿好衣服。」或「我看到你在玩,沒在穿衣服……」。

為什麼要【描述你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

原因一:

當人們不斷之處我們做錯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有抵觸情緒,而不願意去做你該做的。如果只是描述問題,容易把精力集中在問題本身上面

原因二:

大人描述問題的時候,也就告訴了孩子該怎麼做

第二,給孩子提示

【注意】:

是簡單的、不帶有任何不良情緒的【提示】,而不是【命令】、【警告】、【說教】和【譴責】。

舉例一:

到孩子的房間,看到玩具積木散落了一地。

這時我們一般會說:

「快把玩具收拾好!」或「怎麼又把積木弄亂了?」

【給孩子提示】應該說:

「寶貝,你現在需要一個幫手嗎?幫助積木們回家。」或「寶貝,積木應該在玩具箱里。」

舉例二:

雖然給孩子買了一塊黑板,可是孩子還是把家裡的牆上畫滿了。

這時我們一般會說:

「不是告訴過你,應該在黑板上畫畫嗎?」或「你怎麼能畫到牆上呢?這樣牆壁不就變成花臉了嗎?」

【給孩子提示】應該說:

「牆壁不是用來畫畫的,黑板是用來畫畫的。」

為什麼要【給孩子提示】?

原因一:

讓孩子接受【提示】,比接受【命令】【警告】【說教】【譴責】要容易得多

原因二:

當我們給孩子【提示】的時候,他們往往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看,很簡單的技巧,是嗎?

不如,馬上就在家裡試試看,越小的孩子,效果越明顯。

試完之後,有什麼樣的效果,可以一起來討論一下。

推薦閱讀:

孩子沉著冷靜與「急得跳」之間僅隔一層……
接受好的家風熏陶是種怎樣的體驗?
大家如何看待「都是為你好」這句話?
關於中國的孩子普遍被父母打過,為什麼成年後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心理創傷?
最近很火的一個故事,分享給你!

TAG:家庭教育 | 行為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