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上不想上幼兒園,怎麼辦?

昨天晚上睡覺之前,我和女兒開始說悄悄話:

「每天早上看你起床那麼痛苦,我感到也非常的難過。不如,咱們商量一個兩個人都接受的方法,然後我寫到本子上,好不好?」

女兒:(沉默了一會兒)「嗯———我看著你寫,媽媽。」

於是,我迫不及待的想要把上一篇寫的方法,一共五個步驟全都用上。(具體可以點開看《不懲罰孩子的方法》)。

但是,怎麼開始呢?

好像早上起床,有許多事情看起來都需要和女兒商量。

細細的回憶,有這麼幾件事情好像都導致了孩子不想去幼兒園:

第一件:爸爸媽媽的【叫醒】讓寶寶抗拒;

第二件:早上醒來,寶寶會餓,但是因為要在幼兒園吃早飯,又什麼都不能吃;

第三件:洗漱、穿衣、扎頭髮……這些準備工作看起來會讓寶寶有緊張感。

容我思考的時間,幾乎沒有,我索性就從第一件事開始和女兒【溝通】:

「早上的時候,一然希望我們怎麼叫醒你呢?我們商量一下,然後媽媽寫到這個本子上。」

女兒沒說話,好像在想別的,隨便說了一句:「什麼都行。」

我認真的開始寫:

第一,什——么——都——行。

「還有嗎?」我繼續問。

女兒看到我真的在本子上寫了,本來躺著的她,一下子坐起來好像「認真」的思索著:

「讓我睜著眼。媽媽!」

我寫下來:

第二,讓——我——睜——著——眼。

這一次,女兒一個字一個字的看著我寫。嘴裡還小聲的嘟囔著,好像在認識這些字。

「來,咱們繼續!早上【聽故事】醒來也不錯,對不對?」我追問。

「嗯,寫上【凱叔講故事】,媽媽。」

我認真的寫下了第三條:凱叔講故事。

「如果我早一點時間拉開窗帘,也許你就會知道,天已經亮了。」我試著提醒正在苦苦思索的女兒。

「好,就這麼寫,媽媽!」

我寫下了第四條:早拉開窗帘,讓一然知道天亮了。

寫到這裡,女兒開始走神了,看到我寫字好玩,自己也要寫字。

我抓緊問她:「你希望媽媽叫醒你,還是爸爸叫醒你呢?」

「媽媽,不讓爸爸叫醒我。」

「好,那我寫下來,這是第五條!你再想想,還有嗎?我可以寫第六條。」

「嗯…………」女兒繼續想著,「我想自己起來,媽媽。」

「太好啦!」

於是,我寫下了第六條:

讓寶寶(一然)自己起來。

寫完這六條,已經比較晚了。女兒很快就睡著了。

今天早上,我提前拉開了窗帘,讓陽光能夠照射進來;把手機里的故事調出來,放到床邊播放著。

特別神奇,平時怎麼叫都叫不醒的女兒,今天早上居然提前醒了。

看著睜著眼睛的女兒,我親吻了一下她。因為時間還早,並沒有要求她馬上起床。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順利。

爸爸過來要幫她,女兒很鄭重的說:

「不讓爸爸叫醒,讓媽媽叫醒。這是我們本子上寫的!」

開車馬上到幼兒園門口的時候,女兒自己表揚自己:

「媽媽,我今天很棒,沒有哭!」

我豎起了大拇指,為她驕傲。

所有的【懲罰】【管教】【強硬解決】【擰巴教育】……都是因為忽略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

信任孩子的【理性】。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

第一步:談談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說出家長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討論,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決辦法。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寫下來(不帶評論)。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議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可以付諸行動。

其中,【一起討論,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決辦法】這一條,會影響孩子和同伴之間處理各種問題的方式。比如:

【場景】:

小明和彤彤在操場騎自行車。自行車是彤彤的,但是彤彤還比較小,不太會騎;小明大兩歲,騎自行車很在行。

這時候,兩個人都想騎自行車,起了衝突,怎麼辦?

【解決方案】:

媽媽或者爸爸走過去:「孩子們,這是個難題,但是我相信,你們能一起想出一個大家都接受的辦法!」

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提醒了孩子:

你們有責任也有能力解決自己的衝突。

父母和孩子之間,重點的重點是【尊重】。

對孩子、對自己都要尊重。

談談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說出家長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一起討論,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決辦法。

把所有的想法都寫下來(不帶評論)。

挑出哪些建議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可以付諸行動。

這五個步驟,就是一種很好的彼此【尊重】的方法。

還記得我昨天說的那些【心理暗示】嗎?

「我要儘可能的接納和傾聽孩子。我會儘可能地得到一些以前忽略的信息和感受。」

「我要避免武斷、評價、說教。我不去試圖勸說孩子。」

「我會考慮任何新想法,不管是不是現實。」

「我不去擔心是否立刻見效。」

「如果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說明我還需要認真思考、仔細調查以及更多的討論。」

道和術都有了,【行動】就看你了。

推薦閱讀:

暖男篇:媽媽,我什麼時候才可以結婚呀?
小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怎麼辦
孩子性格內向,敏感,膽小,受挫能力差,家長如何幫助他?
兒童遊戲成癮治療手冊
認真地做一個父母

TAG:育兒經驗 | 幼兒園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