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常見問題(科普知識)
1,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OCD)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復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2,強迫症是常見病嗎?
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強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遷延等特點,常對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調查中發現,強迫症已成為15~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於種種考慮在起病之初未及時就醫,一些怕臟、反覆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癥狀嚴重到無法正常生活後才來就診,起病與初次就診間可能相隔十年之久,無形中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因此我們應當提高對強迫症的重視,早發現早治療。
3,強迫症會發展為精神分裂嗎?
不會,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其病因及發病機制不同。
4,強迫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嗎?
強迫症是一種病因比較複雜的心理障礙,多年來許多研究發現強迫症與遺傳學、神經生化學以及心理學等多種因素均相關。近年來,隨著研究的進展及臨床醫生的實際經驗,發現強迫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
5,強迫症可以自愈嗎?
根據以往國際上的研究及文獻報道,強迫癥狀自動緩解或痊癒的可能性比較小。據不完全統計,在未經治療的情況下,11%~14%的強迫症患者的癥狀會完全緩解並維持一段時間,而33%的病人病情存在波動起伏,大多數病人的癥狀逐漸發展嚴重,這一數量達到54%~61%之多。
6,強迫症能否根治?
一般並不是指所有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如果患者一定要追求所有癥狀徹底消失,那麼可能這也是內心完善主義在作祟。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癥狀層面的緩解,二是指人格的成長完善。二者都是相對的。
7,強迫症容易複發嗎?
經過專業的治療,大部分的患者癥狀能基本緩解,病情長年遷延不愈的僅占極小的比例。強迫症病人的預後的好壞有一些直接的影響因素,例如原先就存在強迫個性甚至是強迫性人格障礙的病人預後相對於病前無強迫個性的差,此外,如果引起強迫症患者發病的心理或社會因素長期存在,也會直接影響患者病情的緩解。
8,強迫症與遺傳有關嗎?
有關係,強迫症通常起病於青少年和成年早期,與雙親的同病率為5%~7%,高於普通人群。
9,強迫症有哪些癥狀?
① 不潔、怕傳播、怕污染、怕生病 ② 懷疑、檢查、重複詢問 ③ 攻擊、傷害、衝動 ④ 與性相關方面 ⑤ 囤積、丟棄 ⑥ 對稱、整齊、精確 ⑦ 宗教、道德 ⑧ 迷信 ⑨ 窮思竭慮 ⑩ 遲疑緩慢類 ? 對立思維 ? 餘光強迫、聲音強迫、呼吸強迫、口水強迫 ? 其他
10,強迫症有哪些治療方法?
就強迫症的病因來看,遺傳因素、生物學因素、強迫性性格特徵、社會-心理因素均在強迫症的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強迫症的治療並非一元論,所以針對強迫症的生物學因素可以採用藥物治療的方式,而鑒於強迫性性格特徵及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採用心理治療的方式來進行干預更好,這些心理治療形式包括精神動力學治療、認知行為、森田療法、家庭系統、正念內觀等等。所有這些治療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併使用。具體採用哪種方式可以聽取具有資質的專業治療師的意見。
11,家屬平時如何與強迫症患者相處?
強迫症的痛苦不僅限於本人,患者的強迫癥狀還會影響到家人的生活。有時家裡的衛生間被患者長期佔用了,有時病人會整天反覆的詢問家屬一些無謂的問題,直到家裡人所有的耐心都被患者磨光了。所以與強迫症患者相處時,家屬要充分理解患者由於疾病所帶來的痛苦情緒,了解他們出現這些強迫症並不是出於自身自願的。不應對其強迫癥狀做出過多的指責,以免加重患者的焦慮情緒。在平時的相處過程中,家屬還可以採用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例如讓患者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陪同他一起外出活動,幫助患者中止強迫癥狀。或者對其強迫行為採取消退的行為治療法,不過多的提醒患者強迫行為的出現,而是忽略患者的癥狀,減輕其焦慮情緒,促進癥狀緩解。當然,更重要的是需要家屬為患者營造一個和諧、輕鬆的家庭氛圍,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鼓勵患者,讓其建立起治療疾病的信心。
12,強迫症的心理治療有效嗎,一般要多久 ?
有效,社會心理因素是強迫症重要病因之一。進行心理治療強迫症時一般每周1~2次,每次約50分鐘左右,初次訪談時間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延長。整個心理治療的全過程時間取決於患者精神心理障礙的程度、治療目標和採用的治療方法等多個方面,可以維持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不等。但在治療過程中,不同的治療階段治療的時間長短及頻率可以適當調整。比如治療初期可以延長每次的時間,更多更快更全面地了解病史背景;治療中期因主要集中於幫助患者尋找矛盾核心,引導患者重新建立新的人格特徵,所以患者在這一階段中可能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會突現,焦慮情緒可能更加明顯,尋求的幫助會更多,所以可以適當增加治療頻率;在治療終末階段,患者內心的問題多數已解決,使自己越來越獨立,可以適當減少治療頻率幫助患者更加獨立地面對社會和生活。
13,兒童強迫症的特點有哪些?
看待兒童不能像看待成年人那樣,因為兒童處於特定的生命發育時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發育都處於逐步成熟和完善的過程中。因此,兒童的情緒分化還不完善、不清晰、對自己的情緒感受很難清楚地用語言進行描述和表達。
對自己疾病沒有認識能力,醫學的專業術語是自知力缺乏。這一特點也是與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有關,他們缺乏自我的洞悉以及對自我癥狀的認識能力,對強迫癥狀帶來的痛苦體驗不深刻,主動求治或尋求幫助的願望就不強烈。相對應的,兒童強迫症患兒缺乏反強迫意識者更多。
兒童的強迫癥狀中把家庭成員牽涉在內的發生率更高。
兒童強迫症的共病較多,伴有更多不典型的癥狀,這些問題可以概括為內化問題和外化問題。內化問題包括不典型的焦慮、明顯的恐懼感、品行問題、攻擊行為,一種突出的表現是兒童在完成強迫行為或強迫儀式時,如果父母親不能配合或無法確切按其意願完成時,兒童常常出現煩躁、坐立不安、渾身不適、甚至打罵父母。
14,強迫症的常用藥物有哪些,效率如何?
蘭釋(馬來酸氟伏沙明),賽樂特/樂友(帕羅西汀),百憂解(氟西汀),佐洛復(舍曲林),西酞普蘭等。
有效率40%~60%,副作用因個體差異不同,相對於心理治療停葯複發率高。
推薦閱讀:
※英國患者講述自己的強迫思維(視頻)
※強迫症已經泛化,我怕癥狀越來越多
※核磁共振成像為ERP治療強迫症又添新證據
※強迫症的癥狀是什麼?
※假如情緒是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