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眼裡出西施」?奧秘就在人類的審美差異

我們常常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句話乍聽上去,有點唯心主義的意味,而生活的體驗似乎卻證明,這句諺語概括得倒是頗為準確。

我們常常都有這樣的體驗:我們對愛人顏值的打分往往高於別人,他似乎就是哪裡都好,就好像我們的眼睛為他們自動加上了一層濾鏡。

記得曾看到這樣一個段子:路上撞見前男友,猛然覺得長得好醜。和閨蜜聊天說他怎麼那麼丑,我記得他帥過的呀!閨蜜哈哈大笑:「他哪裡是帥過,是你愛過。」

「情人眼裡出西施」之心理學依據——光環效應

關於「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家給出了一定的解釋,認為這是光環效應的結果。

所謂光環效應,也叫「暈輪效應」,指的是當你對某個人、某些特質有好感後,你就會很難感覺到他的其他缺點,心理上認為他其他方面也一定比較好,對他心存各種「積極幻想」,就像有一團光環在圍繞著他,缺點全掩藏在了光環之下,通通看不到。

研究者通過對70對伴侶的研究證實,在伴侶雙方的眼中,自己的另一半都比實際上更好看。光環效應可以讓我們對喜歡的人更喜歡,同樣的,也會讓我們對討厭的人更討厭,這都是取決於感情上的好惡。

「情人眼裡出西施」之物理學依據——眼睛自帶「PS」

心理學家如是說,而物理學家則給出了更直接的證據。他們研究發現,當人類看到非常喜歡的東西時,瞳孔的放大程度會高於正常情況,這時會有太多的光線投射到視網膜上,從而影響到視覺的精確性,其結果必然是造成影像含混,無法提供清晰的視覺效果,就好像是PS的效果一般。我們的眼睛會把自己喜歡的人的臉PS到滿意的程度,然後才把信息投射到大腦,而對於討厭的人,同樣會將他刻畫得更醜惡。

「情人眼裡出西施」,說的是對於同一個人而言,在評判自己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的顏值時,他的評判標準出現了差異。那麼不同的人對於同一個人的顏值又是如何評判的呢?差異似乎也很大呢。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自己覺得很漂亮的人,別人經常覺得一般般,而有時自己覺得不過是路人,在別人眼裡竟成了男神女神級的人物,這就是審美的差異。

曾經有一個美國女孩將自己的素顏照片發給了各國的修圖高手,希望將她PS成他們心中的美女。結果不同國家的修圖高手們熱情地展現了他們眼中的美女的樣子,對於膚色、妝容、五官,他們都有不同的審美特點,這似乎證明了審美差異的廣泛存在。

人類審美有差異也有共性:受基因導向

但是我們也發現,對於外貌,人們的認知雖然有所差異,但是皮膚白皙、濃眉大眼,純紅齒白等這些特性,在絕大多數人眼中都是美的標誌,可見審美是存在共同性和差異性的。

有科學家估計,個體對臉龐的審美偏好有50%和他人一樣,有50%和他人不同。那麼關於審美的這種不同的認知,科學家又是如何解釋的呢?

有的科學家認為,人類的審美活動是受到一定基因導向的。男性擇偶時,往往偏愛身材妖嬈、年輕貌美的女子,女性擇偶時則傾向身材高大、五官立體的男子。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偏好,是因為這樣的另一半往往更健康,有更強的生育能力,可以更大可能地保障自己的基因留存下去,這被稱之為「基因的自私性」

所謂基因的自私性,指的是它會誘導人們做出保障自身基因繁衍的行為。因此可以推論,人們的審美心理機制是人類在長期自然環境生活中進化而來的,其終極目的是人類自身基因的保存和繁衍。

個人審美差異主要由自身經歷決定

基因的作用下,人們產生了一些共同的審美傾向,但是正如前文所言,人與人之間的審美差異還是很大的。

來自美國的科學家發現,人們的審美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過去的個人經歷。在這項研究中,35000網民對50個不同男性和女性的臉進行評價,並進行吸引力的打分。

研究者通過對參與者的詳細調查,得出結論:個體審美的獨特性主要是由於其自身經歷不同,並非基因。他們繼而對547對同卵雙胞胎和214對異卵雙胞胎進行了研究,在對200張不同面孔的吸引力評分中,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不同,而即便是擁有近100%相同DNA的同卵雙胞胎也不會被同樣的人吸引。這足以證明基因並不是審美差異的決定因素,而個人經歷往往更重要。

文人說,你如今的眼睛裡,藏著曾經走過的路和曾經愛過的人。科學家說,你走過的路,決定你會愛上什麼樣的人,而我只想說,謝天謝地,審美差異確實存在,要麼,矮矮胖胖的人豈不是沒有市場了呢?


推薦閱讀:

卓文君貂蟬王昭君虞姬,你會是古代哪位美人?
摩洛哥是哪裡?為什麼今年這麼火?
如何看待SNH48費沁源被日本網友稱為「4000年一見的美少女」?
美人志(三)——為材未離群,有玉猶在璞
從郭富城娶妻方媛,談網紅的逆襲奮鬥史

TAG:美女 | 奧秘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