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桐媽原創)你家娃是不是也曾這樣處理過黃疸的?常見的處理黃疸的做法(多半是謠言和誤區)

(跟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經的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復旦大學兒童心理學博士後,二胎媽媽一起育兒!——這是同一個人……)

梧桐媽媽大小寶是一位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師從孫時進教授,主攻兒童心理學。著《夏娃的困惑》叢書。希望接地氣地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及切身養育體會,讓媽媽們真正感到育兒的樂趣和幸福。圖片均來源於網路,水印未刪,如有侵權,請告知更改!深表感謝和歉意!

黃疸(七)常見的處理黃疸的做法(多半是謠言和誤區)

下面,梧桐媽媽將我們常見的處理黃疸的做法(多半是謠言和誤區)一一介紹和分析(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缺乏可靠的具體對照分析數據支持。因為這是我國特色的,根植在人們腦海中深信不疑的「常規」舉措,國內外很少有人真的去做對比實驗。比如喂水與不喂水,喂多少水,對黃疸的影響是否有顯著差異,類似這種實驗數據是很少的),請你讀完後慎重考慮這些措施是否必要,對寶寶的好處是否大於其帶來的弊端,和失去母乳的風險。況且,絕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沒什麼特別處理,正常區間範圍內的黃疸不會壞腦子,也會很快自然消退,甚至有可能比採取措施更快……並不是這些措施起到了「療效」,你也完全不必要為了用藥或曬太陽的成功而沾沾自喜。

1)「一開始母乳不夠,容易產生『飢餓性黃疸』,需要勤喂配方奶,增加排便,加速排黃。」

倘若不考慮母乳性黃疸,一般生理性黃疸喂配方奶反而會加重黃疸,延長退黃時間,這是有實驗數據證實的。這可能是因為餵養配方奶不好消化、大便次數少、腸道菌群建立不完善、過敏導致胃腸受損等緣故。具體見上述。

2)「喂水、喂葡萄糖能幫助排尿、排便,從而加速膽紅素的排泄。」

水和葡萄糖,到底對退黃有沒有幫助?我們先來看看膽紅素代謝和排泄過程,再下結論不遲。

上述提到過,寶寶出生後,一些不再需要的胎兒紅細胞被脾臟等臟器破壞,會溶出間接膽紅素(也稱未結合膽紅素,顧名思義,還沒經過肝臟處理,「安裝」上葡萄糖醛酸基),會導致皮膚、鞏膜發黃。這種間接膽紅素在血液中與清蛋白結合成複合大分子來運輸,無法經由尿排泄。

之後間接膽紅素被肝臟處理成直接膽紅素(又稱結合膽紅素,被肝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催化形成),經由膽管排入腸道。在腸道細菌的脫氫作用下,直接膽紅素被還原為尿膽原,大部分隨糞便排出,稱為糞膽原(大便的黃顏色就是由此而來);小部分尿膽原會在迴腸下段或結腸重吸收。

這些重吸收的尿膽原,大部分通過門靜脈系統再次回到肝臟(腸肝循環),一些被肝臟又處理成直接膽紅素;一些沒處理,又跟著膽汁排到腸腔了。少部分重吸收的尿膽原進入體循環系統,形成尿膽原經尿排出(尿中的黃色也由此而來)。

由上我們看出,正常情況下,寶寶血循環中的膽紅素主要是間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也有所升高。膽紅素最終變成尿膽原、糞膽原,主要隨大便排出;只有很少一部分尿膽原經尿排出。

①喂水、喂糖,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排尿。攝入較多的葡萄糖,還有滲透性利尿作用。不過,增加排尿對祛黃並無助益。這是因為膽紅素經由尿液排出的量非常少。我們找一張尿常規檢查單基本就能看明白,正常人群尿常規中尿膽原那一項,基本都是陰性或痕量(說個題外話,尿膽紅素是反映梗阻性黃疸的指標,直接膽紅素是水溶性的,可經由尿液、汗液、淚液等排出)。孩子也一樣,儘管出生早期存在生理性溶血,但程度輕微,即使血裡面間接膽紅素含量很高,逼近照光處理臨界值,尿中尿膽原含量仍非常少。

②膽紅素的終產物主要經由大便排泄,因此,理論上來說,增加排便的確有助於排黃。

說起通便,我們腦袋裡自然會浮現起傳說中水、葡萄糖等「下火」、「排毒」、「潤腸」等神奇功用。這些對吃固體食物的大人或許有用,比如補水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些胃腸分泌物,一些寡糖暫時可以影響胃腸滲透壓,軟化大便並刺激腸蠕動,不過也不要想像得太神奇,水和糖多半在胃和小腸上部就吸收乾淨了,來不及「起效」。

孩子胃腸短,蠕動相對較快,水和糖可能會到達更遠的地方起作用,把大便給「沖」出來,讓它看上去更稀,拉得更頻繁一點。不過,膽紅素代謝的最終環節需要胃腸菌群「發酵」,這有個過程,大便快點衝出去真的對退黃有利?恐怕也未必。這只是大人一廂情願的心理安慰而已。

在這方面,相比我們而言孩子真是另一個物種。剛出生的他們,吸吮還由原始反射控制,吸吮需求特別旺盛,逮啥吸啥,傻乎乎地一口氣喝下大幾十毫升水表示毫無壓力。一家人嘖嘖讚歎,以為孩子口渴想喝,經常拚命地喂。想想,孩子一次的奶量也只有十幾毫升到幾十毫升啊(詳見「奶量」章節)!別以為水不佔肚子——對孩子而言,這麼大的量占肚子的效果杠杠的,添了糖更增加飽腹感,影響奶量攝入;它還沖淡了胃液,大量喂水還會造成胃腸壁及身體其他部位細胞輕微浮腫,影響胃腸功能,更是減少食慾;如果餵過多的水,孩子幼嫩的臟器來不及排泄,造成「稀釋性低鈉血症」,甚至腦細胞都跟著輕微浮腫(話說,這非常危險,可是誰能理解一個剛出生的、不熟悉的、只會尖聲哭鬧的小嬰兒?很多時候狂喂水的大人為莫名而來的成就感沾沾自喜,殊不知孩子很可能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孩子異常煩躁或昏沉,更不會好好吃奶!這些情形,使得毫無營養和滲透壓的水大大擠佔了本該是奶水佔據腸胃的時間和空間。想想,沒奶「造渣」,哪兒來的大便呢?一些研究證實,如果給剛出生的孩子喂水太多,相反會造成胎便排出延遲、便秘!而沒大便,怎能排黃呢?

③也有很多媽媽不服氣,「我當年就是餵了不少水,孩子真的一點兒黃疸也沒有呀!」拋開個體差異不說,餵過多的水會造成孩子身體輕微浮腫(新生兒腎臟排泄功能還尚未發育完善),看上去白白的,亮亮的,黃疸像是變淺了些,講真,這種狀況反而令人擔憂。

3)「葡萄糖能協助退黃,是黃疸的治療方法之一。」

梧桐媽媽上學的時候,也曾經看到「添加葡萄糖」作為一種治療黃疸的常規方法之一,被寫進權威課本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會考試,能答題,當年竟也對此深信不疑。廣大醫務人員建議給孩子喂糖祛黃,倒也有理論出處。如今,細細想來,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這葡萄糖就能幫助退黃疸呢?到底在哪個方面起的作用?從上面膽紅素的代謝過程看,沒有任何一個環節可以讓葡萄糖插一杠子,起點作用的。

遍查資料無果,一些文獻只人云亦云地拋出這麼個結論,卻沒有讓人信服的理論推理,也沒有任何可信的數據證實這一點。

不過,在滿地找尋資料的過程中,逐步接近了這一廣泛傳播的謠言,曾經紮根、發芽的端倪。

一開始,醫務人員想給孩子喂水排黃來著。後來覺得光喂水可能不夠,沒營養,便添加了最方便的能量物質——葡萄糖。一方面能防治低血糖,另一方面孩子也愛喝。後來,葡萄糖被莫名其妙賦予了各種各樣神奇的功用,像剛才說的能滲透性利尿,能促進排便,增加代謝和細胞活性,增強免疫力……然後,就能排黃了……

從上述我們可以理解,葡萄糖水對通過大便排黃這件事沒多大幫助,滲透性利尿也沒法讓尿里的膽紅素多一點(其實,光療的嬰兒更不適合喂糖,容易加重脫水),這不,肝臟等臟器代謝、排泄膽紅素還需要能量啊!孩子的能量不夠,給細胞「加油」,肯定就能幫忙排黃。

看上去言之鑿鑿,很有道理,仔細推敲,這邏輯就有點奇怪了。憑什麼認為孩子能量不夠呢?正常足月的孩子在最後一個月囤積了不少能量,出來足夠他3~7天使用而不至於出現低血糖;早產的孩子,媽媽初乳中的能量物質更豐富!能量足夠了,身體不缺糖而補糖,肝臟細胞就會幹得更賣力些,酶的數量更多,作用更強?恐怕也未必呢!就像我們唯恐孩子長不高,每天非給他多做兩碗飯。結果孩子已經足夠飽了,並不需要這兩晚飯;即使強迫他吃下去,也長不了個子呢!個子是遺傳決定的,長高真這麼簡單,馬雲很容易就長成姚明了。同理,我們給身體多補糖,也沒法讓細胞多利用,多代謝,否則那就該甲亢了……這些多餘的能量,只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儲存起來,以供將來不時之需。看看,可憐的肝臟等臟器夠忙的了,我們還在給它們增加工作量呢!

還有人認為,「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是將間接膽紅素變成直接膽紅素的關鍵酶,間接膽紅素被該酶「安裝」上一個「葡萄糖醛酸基」,就變成了直接膽紅素,可以經尿排出。看看,「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和「葡萄糖醛酸基」裡面都帶著「葡萄糖」字樣,多補點兒糖,它倆的數目可能更多,功用應該會增加哩!遺憾的是,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是一種酶,是一種掛在內質網上的膜蛋白,跟葡萄糖風馬牛不相及,我怎麼也沒想明白,添點兒葡萄糖,它的數目就該多點兒,活性該強一點兒。「安裝工人」沒變化,作為「安裝零件」的葡萄糖醛酸基再多也沒用,身體也不會無緣無故讓它們的產量增加。由此,最終的「成品」——直接膽紅素,也就沒多大變化了。

所以,「葡萄糖能退黃」,無論從理論原理和實際數據上,都找不到支持這一說法的地方。

其實,倘若孩子正常足月出生,沒什麼疾病,喂葡萄糖不光沒用,反而有害。它能引起血糖快速波動,增加幼嫩的胰腺的功能負荷,並且不利於腦細胞發育——腦細胞需要穩定的滲透壓,也不希望代謝底物堆積,反而可能損傷細胞功能。有個醫學名詞,叫「嗜糖性精神障礙」,很有可能貫穿愛吃糖的孩子整個童年期,一會兒焦躁亢奮,像患了多動症,一會兒又暴躁、憂慮,喜怒無常,而大伙兒只覺得孩子過分活潑,有個性而已。小嬰兒也是如此,只是這個煩躁好哭、喜怒無常,又不會表達自己的小寶貝,更讓人摸不著頭腦而已。除此之外,濃度較高的葡萄糖水有些刺激腸胃,孩子不大舒服;它還讓孩子挑食,不喜歡清淡的奶水,大家只是覺得奶不夠他吃。

這真是百害而無一利。梧桐媽媽當然覺得這麼干很不可取。

4)「益生菌能幫助建立良好的腸道菌群系統,幫助代謝、排泄膽紅素。」

近年來,益生菌被當成安全無害的萬能神葯,孩子啥毛病都能拿來吃一吃。腹瀉吃(多半是母乳性腹瀉),便秘吃(多半是「攢肚子」),腸絞痛吃(不管什麼原因造成的哭鬧,都往腸絞痛上面靠)……啥毛病沒有,還專門買來當保健品!經常有媽媽問我商場里啥啥牌子益生菌好,我也是醉了。

如今,益生菌參與治療黃疸的理論,也悄然興起。梧桐媽媽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醫生還沒常規開益生菌;生第二個孩子後,益生菌就被護士擺到床頭,囑託一天喂3~4次。

膽紅素代謝的最終環節,直接膽紅素進入腸腔,是需要腸道細菌參與代謝的。它們將其轉變成尿膽原、糞膽原,隨大便排出,理論上貌似真說得過去。

不過呢?這些實驗結論模稜兩可,有的說有點效果,有的又說沒效果。而且,實驗多針對吃奶粉的孩子展開——畢竟餵奶粉時孩子接觸的是無菌的奶瓶和奶水,腸道菌群建立要比母乳寶寶晚很多,也經常不那麼完善,添點兒也不無道理。有關純母乳寶寶專門的研究很少見。母乳寶寶天天吸乳頭,與媽媽的皮膚親密接觸,與媽媽溫柔的鼻息交互,還用得著額外補充益生菌嗎?恐怕真沒必要。

添的這些菌,真能處理黃疸?我們不知道。添了菌,腸道菌群就協調、完善了,處理膽紅素能力增強了?我們也不知道。說實話,通過藥品添的菌種很有限,我們很難模擬寶寶接觸媽媽後,身體里產生的複雜的微生物生態群落,只能吃著試試看。實驗結果模稜兩可,倒也在意料之中。

不過,真別以為益生菌一點兒問題沒有,可以隨便喂。它難吃又難聞,商家往往會添加大量的糖分、奶精等添加劑,一樣可能造成過敏、味覺混淆、乳頭混淆(詳見「乳頭混淆」章節)。這些細菌吃少了沒用,吃一次維持時間也很短,它們很難扛過低PH值的胃酸,途徑漫長的腸道千里迢迢進入遠端腸道起作用。所以,它們一天得吃三次,每次至少拿10~20ml水沖泡!想想,出生不久的孩子肚皮就那麼點兒大,這可不算小數目!如果沖泡太濃,一樣會導致滲透壓過高,孩子腸胃不適。

所以,添加益生菌來退黃,貌似不是個信價比高的選擇,尤其是對母乳寶寶。

5)「茵梔黃口服液,退黃效果好。」

茵梔黃是我國特色藥品,使用範圍廣,令人咂舌。如果孩子黃疸值未達到光療標準,哪怕只有6~7mg/dl,很多醫生都會開茵梔黃口服液,囑咐新爸媽回家餵給孩子吃,定期檢測膽紅素指標。網上也有不少媽媽交流經驗,「我家孩子出黃疸,醫生給開的茵梔黃,不到兩周黃疸就退了。效果很好的。」(上面提到過,很多生理性黃疸自然消退期也就只1~2周,能說是吃了葯的效果嗎……)

梧桐媽媽兩個孩子都是母乳性黃疸,指數都挺高,自然免不了開茵梔黃。生大寶的時候,內心自然也有擔憂忐忑,心想,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興許有效果吧?總比去住院照光強呢!這麼多孩子吃了都沒事,又是這片兒最好的三甲婦兒醫院開的,試試倒也無妨。

當年醫生給寶寶開的是一種黑漆漆的膠囊。我小心翼翼地剪開,露出裡面黃黑色的、像大便糊糊一樣的藥渣,散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怎麼弄進孩子嘴裡好呢?他是這樣嬌小,還只會吃奶。」心裡正在猶疑,孩子正好左右努嘴玩耍,張大嘴巴,找准機會,「噗」地一聲,擠了些到他嘴巴里。

孩子一臉猶疑,嘴裡搗鼓了一陣,像是咀嚼的動作,然後又拿舌頭往外頂。終於,他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連葯帶奶,一股腦兒都給嘔了出來。

為什麼會這樣?膠囊里還剩點兒藥渣,自己好奇舔了一口,什麼鬼?又苦又澀又辛辣刺激,活脫脫的就是中藥渣啊!我要吐了。

心裡很疑惑,這種噁心的味道,給信賴自己的寶寶吃,真的好嗎?孩子腸胃很嬌嫩,受得了嗎?添輔食都得6個月以上,一樣樣添加,何況是這亂七八糟的葯?一天還得喂三次!出生沒兩天,奶沒吃幾口,孩子看著好好的,這會兒卻因為黃疸簡直把葯當飯吃!

我說什麼也不敢給孩子吃了。心想著,反正黃疸數值不再往上升,在正常區間範圍內就沒事,大不了麻煩點,去監測得勤一點兒就沒事了。

結果還沒完,不知孩子是肚子不舒服,還是覺得嘴巴受到欺騙心裡難受,本來乖巧安寧的孩子竟哭吵了一整晚,拉了好幾泡綠稀屎,第二天才昏昏沉沉睡去。餵了這點兒葯,孩子這麼遭罪,媽媽也跟著累到不行,家裡人也一直跟著叨叨「黃疸壞腦子」、「奶不夠吃」、「抱慣了」云云,真是後悔極了。

後來做母乳和育兒諮詢工作,發現我國嬰幼兒濫用中藥的情形很嚴重。大家以為「副作用不明確」,就是「沒有副作用」,不敢吃那說明書上寫得嚇死人的西藥,又覺得不吃藥、毫無作為不放心,啥小毛小病都願意搞點「溫和無副作用」的中藥吃吃,沒病也願意拿中藥「調理」。醫生願意開中藥,既給出了處理措施,安撫了千里迢迢來排隊看病的、焦躁無著的新手爸媽們,說明書的模稜兩可也能讓他免於訴訟;病人有古老傳統文化情節,也很樂意吃中藥。「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國特殊的文化情結、政策導向、醫患關係,造就了一個純屬我國特色的、非常龐大的、但一直說不清道不明的中藥市場。

我家孩子不愛吃中藥,不過發現很多孩子對味道並不大挑剔,傻乎乎地什麼都吃。當然,許多中藥也製作得非常甜,試圖討孩子喜歡。

而,這些看上去跟食物差不多的中草藥,真的一點兒副作用也沒有嗎?

我們對它有沒有用,究竟是什麼成分起作用,葯代動力學參數,不同成分中的相互影響,有沒有臟器損傷等副反應一無所知。中藥成分太複雜,一一檢測並弄清楚,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明書上會寫「副作用不明確」,但「不知道」並不代表「不存在」。這種未知讓梧桐媽媽感到深深的不安全感,自己吃吃就算了,怎敢給嬌嫩的、還沒發育完善的孩子吃呢?

最起碼,腸胃受損是肯定的,經常出現的。茵梔黃,是三味中藥——茵陳、梔子、黃連的統稱,「苦寒泄下」,「清火解毒」,說白了就是瀉藥,通過拉肚子來排黃疸這個「濕毒」!給剛出生的嬰兒吃瀉藥?太殘忍了啊!

孩子的腸胃非常嬌嫩,通透性很高,容易過敏和受損。一旦受損,修復起來也挺困難,即使停葯很久了,很多孩子拉很長時間都緩不過勁兒來,需要幾天、幾周,甚至1~2個月的時間。

不少媽媽問我「梧桐媽媽,我孩子怎麼總拉肚子,愛吐奶,沒胃口不想吃奶的樣子,晚上也吵,白天夜裡都不好好睡覺。平常怏怏的,長得很慢。我餵了益生菌、西甲硅油、蒙脫石、乳糖酶都沒效果,檢查發現大便有紅白細胞,又用了一陣抗生素,複查還有,又用了一陣……鈣也一直在吃。孩子拉肚子總不見好,比同齡孩子瘦好多。是不是我奶水不夠,也不大好,不『發』人?我很想堅持純母乳,但不是每個人奶都『養人』的。我要不要添奶粉?曾經想添,孩子死活不吃,灌都灌不進去,又怕他嗆著了,怎樣讓他願意吃奶粉?要不要吃牛初乳?添點兒糖行不行?孩子會不會吃好一點……」

這機關槍一樣的提問,get不到點的新媽媽多焦慮啊!仔細詢問,除了母乳性腹瀉的因素,很多都曾給孩子餵了什麼亂七八糟的水和葯,茵梔黃是最常見的、最早添加的藥品之一——孩子可是打出生不久、黃疸冒頭就在吃,比吃鈣劑還早!不少媽媽反映,自從吃了這個葯,本來好端端的孩子大便變稀變綠,總是一陣陣哭吵,不好好吃奶,抱在手裡放不下來……時間長了,一些腸胃受損較嚴重的孩子還出現貧血、體重不增等問題!一步錯,步步錯,而大家竟對亂喂的各種藥品深信不疑,還盲目膜拜奶粉,希望它擺平孩子一切問題,啥事情都讓母乳背黑鍋。

這些葯對肝腎等臟器有沒有損害?我們不知道。其實,它屬於我國特色藥物,國外沒用過,也沒研究過;而目前我國根本沒有多少關於其副反應研究的報道!事實上,這研究也非常不好做!事實上,有關中藥導致慢性肝腎損傷的報道,層出不窮。而孩子的臟器更為嬌嫩,如何承受?想想真是細思極恐。

其實,有個問題是能明確的。如果孩子存在G-6PD缺乏症(蠶豆病),他很可能受不了茵梔黃(可能是裡面的金銀花等成分導致),反而造成藥物性溶血,黃疸加重,有些還有生命危險!這退黃的藥物反而「致黃」,真讓人百感交集!

那麼,茵梔黃真有用嗎?值不值得冒這些風險給孩子吃?這些有效性研究也很扯,比如一些墊定茵梔黃王牌退黃葯地位的權威研究(其實論文級別挺低),拿不照光、照光+吃藥、照光的三組孩子比較,結論是照光+吃藥、照光組比不照光組顯著有效。那到底是照光有效還是吃藥有效?我就「呵呵呵」了。還有項研究,提到茵梔黃中可能含有香豆素類似成分,好像能增加肝臟酶系統功能,幫助處理黃疸。而一切都是「好像」,也還只停留在動物研究,後來不知道為啥,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個實驗組再沒發過更深入研究的文章了。

不明不白的、「莫須有」的效果,要承擔這麼大健康及養育風險,餵給剛出生的小孩吃,哪怕黃疸值只有6~7mg/dl,很快自己也能退,出了後果直接養育者和醫務人員都不知道哪個養育環節出了問題,啥問題都吃益生菌,拉稀就喂蒙脫石,肚痛就喂西甲硅油,便里有紅白細胞就上抗生素,不長肉就斷母乳喂氨基酸奶粉或腹瀉奶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孩子越治越糟糕,出問題就怪母乳。

8月31號,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正式公告(2016 年第 140 號),決定對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項進行修訂。總結其內容如下: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新生兒、三歲內嬰幼兒、孕婦禁用;因缺乏兒童應用本品的系統研究資料,不建議3歲以上兒童使用;哺乳期婦女慎用,如確實需要用,應加強監測。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些醫生拍手稱快,大快人心;另一些又忙不迭地給茵梔黃撰文洗地。網上論戰不斷升級。注意,國家禁的是「注射液」,中藥注射液不良反應發生率太高了,保守統計起碼超過1/4(不作參考,國內醫療文獻誠實的數據並不多見,大都是記者整出來的數據……百感交集),還時不時有死亡病例出現。不過,「口服液」的相關規定仍然模稜兩可。很多醫院還在開這類葯。

總之,梧桐媽媽非常不主張給孩子喂中藥。國外也有些學者建議,不要給3歲以內的孩子嘗試草藥。儘管中醫和西醫的爭執一直不斷,在此我也不想深究孰是孰非,有效沒效,我的意見很明確——大人吃不吃看個人選擇,但至少別給孩子吃,尤其是新生兒!他的肝腎、腸胃等臟器非常嬌嫩,容易受損,而受損以後發現、檢測困難,處理棘手。用切實存在的副作用與莫須有的好處博弈,真不像是明智之舉。

6)「勤曬太陽能幫助退黃,隔著玻璃曬也有效果。」

梧桐媽媽的大寶寶剛出生幾天,皮膚開始微微泛黃。護士拿黃疸儀測過,叮囑說,「經常晒晒太陽,能幫助退黃疸。病房樓層高,風大,隔著玻璃曬也是可以的。」

老人家一聽,急忙把裝孩子的小推車推到窗邊,捋出小手小腳曬太陽。高樓明晃晃的陽光直直地透過玻璃窗,小寶貝醒來了,半眯著眼,直視著陽光射來的方向,竟也不閃躲。老人家捋起孩子手腳上的衣服,又怕孩子冷,除了裸露了臉和手腳,身體其他部位還蓋著老人家早晨起床披來的毛衣!要知道時已入初夏,病房溫度已經超過30℃了。我一時不免擔憂,「隔著玻璃這麼曬孩子,有效嗎?眼睛受得了嗎?衣服蓋多了能這麼曬嗎……」不過,自個兒心裡也沒個準繩,想著老人家一腔熱血一番好意幫忙照料孩子,欲言又止。

回家後,孩子是越來越黃。我心裡自然也非常擔憂忐忑。老人們上網搜索,有關黃疸的文章可把他們嚇壞了,越看越怕。「聽說這黃疸是壞腦子的,奶還能喂嗎?喂點葯吧,多晒晒太陽……」一時間,焦慮的空氣在家中蔓延。

我不想給孩子喂葯,也不想照光。剖宮產後肚子仍然很疼,也不想帶著孩子常上醫院監測。怎麼辦呢?那就晒晒太陽吧。除了退黃,還能補點兒維生素D。

清晨給寶寶洗了個澡,拿塊毛巾裹了肚皮,便把他抱到窗邊曬太陽。此時的太陽還掛在天邊,紅彤彤的,尚未發出萬丈刺眼的金光。他的皮膚如此嬌嫩,很快滲出細密的汗珠,微微發紅……突然,我覺得我好像哪裡做錯了——我想起跟丈夫去海南新婚旅行時,雙雙被晒傷的經歷。剛出生的孩子如此嬌嫩柔弱,這麼曬合適嗎?

①曬太陽到底有沒有用?隔著玻璃曬呢?

膽紅素能吸收光,在光照和氧化作用下,脂溶性的膽紅素氧化成為一種水溶性異構體,能從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膽紅素的吸收光帶為400~500nm,尤其是在420~440nm波長時光分解作用最強,而藍光波長恰好在425~475nm之間。這就是藍光治療黃疸的基本原理。除此之外,綠光、日光燈也部分或大部分涵蓋該波段,一些情況下可以用於光療。

日光中包含各波段的光,因此理論上曬太陽對去除黃疸的確是有一定幫助的。隔著玻璃照射日光,長波段光基本能完全透過,一部分短波段光被過濾,但仍能透過50%左右的紫外線和大部分藍紫光線,因此也是有效果的,只是比直接日晒效果要差一些(說個題外話,補充維生素D需要的是紫外線,基本都玻璃反射了,因此隔著玻璃曬是無效的)。

②不過,只曬那一會兒,效果微乎其微!

搜索一下網路文章,那些專家建議的曬太陽時長從10~15分鐘至1~2小時不等,每天曬1~3次不等。我不知道這些推薦數據從何而來,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我們了解,正規的醫院內藍光治療療程是以數小時甚至數天計量的,採用雙面藍光箱,把孩子剝光了照(詳見下述)!相比而言,曬這麼會兒太陽,露這麼點兒皮膚,功效真是杯水車薪。

為什麼我們會形成曬太陽能退黃的印象呢?曾經集中護理新生兒的年代,護士們發現靠窗的孩子黃疸貌似退得快些,這個說法便不脛而走,一代代流傳下來。不過呢,這很有可能是曬太陽造成血循環加速,皮膚微微紅潤,看上去不那麼黃的緣故,效力多半還僅限於大人的心理安慰作用。

③給剛出生的孩子曬太陽,好處不多,害處可真不少!

i. 曬太陽可能傷害孩子的皮膚!

看到不少網路文章,建議每次曬1~2個小時,曬到皮膚微微發紅甚至起小疙瘩為止,再給孩子喂點鹽水……梧桐媽媽心心念著,真擔憂啊!

孩子的皮膚非常嬌嫩薄弱,很容易受傷害。大人歷經風吹日晒,皮糙肉厚,「面朝黃土背朝天」,曬上一天都沒事,孩子非常容易「低溫晒傷」!哪怕是清晨或傍晚不太強烈的光線,哪怕是秋冬天,沒把握好,孩子一樣受不了。這文章提到的曬到發紅甚至起小疙瘩,已經是皮膚受損的表現了。如果孩子剃了胎頭,大大的腦袋沒了頭髮這一「原始森林」的保護,頭皮這一「土壤」也容易「乾涸」、「龜裂」,容易受損,特別是嬌嫩的、尚未完全發育好的毛囊。另外,剛出生的孩子皮膚上還有一層滋潤性的油脂,這一曬脂質層很快乾燥脫落,或加速分解,根本起不到滋潤、抑菌等等功效。

如果讓老外看這中國特色胡說八道的網路文章,他估計很快就炸毛了。AAP等權威機構,是明確反對給孩子曬太陽的。研究發現,幼時接受日照時間長的孩子,皮膚癌的幾率是日照時間短的孩子的3倍以上!所以,皮膚受損是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的。這些老外很多都屬於白種人,皮膚黑色素少,更易受損,他們夏季外出時間長了或去旅遊,都抹防晒霜,直接曬新生兒?估計他們想都不敢想。AAP寧可建議孩子在家吃幾年的維生素D,也不想讓他們長時間暴露在日光下。

梧桐媽媽的個人意見呢?這些白種人本來應該生活在地球靠北的歐洲,背井離鄉去殖民地生活,身體各部位水土不服,當然正常。棕色人種本該在亞熱帶,黑色人種就該在熱帶呆著。身體的黑色素是跟當地日照水平對應的,是進化的結果。我們黃種人呢?本來該生活在遮天蔽日的溫帶和亞熱帶叢林和草地中。我們皮膚中的黑色素也跟環境相適宜。所以,我們和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戶外玩耍,公園裡走走、樹蔭下坐坐是不錯的選擇,漫反射光線一樣有效果,直接曬孩子,是很傻的做法。

ii. 曬太陽可能傷害孩子的眼睛!

我們經常看到老人家捨不得給孩子脫衣服、脫帽子,就把仰躺著的孩子推到窗邊曬臉,曬手腳心,這樣做沒啥效果,但對幼嫩的眼睛非常不好。

跟皮膚一樣,孩子的眼睛也沒發育好,這些視網膜細胞和神經細胞非常脆弱,也常會受到強光傷害,尤其是紫外線。他們透徹的晶狀體就像一個小凸透鏡,匯聚著強光的能量,燒灼著眼底……嗷,放大鏡燒紙的遊戲,你小時候玩過嗎?真不敢想。

有些人不以為然。「光線強了,人本能會避開呀!嬰兒會有那麼傻嗎?」其實,仔細觀察嬰兒,他們真像是那麼「傻」,他們的感覺經常有些遲鈍,而且還常盯著強光照過來的方向看!想想,我們小時候,幾個人沒有盯著白熾燈泡或手電筒看的經歷?生物天然的趨光性,會讓他們對光線又困惑又痴迷。

剛才提到,AAP是不建議孩子曬太陽的。曬的時候咋辦?抹防晒霜,還有戴墨鏡!這墨鏡還有各種各樣的質量標準,尤其是對紫外線的透過率非常重視,經常價格不菲。

這些來自北方的白人的藍眼珠、綠眼珠,嬌氣些可以理解,而我們這些曾經生活在叢林的黃種人的棕黑色眼珠,也經不起在高樓和小區樓下的水泥地上,毫無遮攔地迎著太陽曬的。這也是很傻的做法。

iii. 孩子是很容易曬脫水!

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其實說孩子是水做的,還更為貼切些。新生兒剛從羊水裡出來,身體含水量接近80%!之後,皮膚中的水分會在這乾燥的空氣中慢慢蒸發。由於身體含水豐富,腸胃裡也有些羊水,一開始奶量需求並不大。

於是,這個水做的、吃奶不多的小人兒,這會兒被大人放在陽光下「烘烤」。雖然不會真烤成「肉乾」,但不一會兒,細密的汗珠就在身體的各部位滲了出來,還帶走了不少礦物質,特別是鹽分。要知道,醫院裡照藍光,是需要額外補充1/6~1/5嬰兒日常所需的水分的,如何計算用量,添多少鹽分(不是生理鹽水濃度),用什麼速度點滴進孩子的身體或餵給孩子,都是非常專業的醫療操作。真如那些網路文章所說,拚命曬孩子,再自己給他調配鹽水喂進去?梧桐媽媽真不敢想,濃度、量和速度掌握不好,是有可能對不同程度脫水的孩子,造成二次傷害的,尤其可能傷害幼嫩的大腦!喂水造成的乳頭混淆、營養缺乏等,前面已經提到多次,就不再贅述了。

iv. 有可能造成新生兒體溫過高!

新生兒體溫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他的體溫在某種程度上像小青蛙一樣隨著環境溫度變化。照料者怕孩子凍著,層層包裹,又想曬孩子,經常會造成體溫上升!孩子長時間處在一個熱環境里,不僅容易脫水,對其身體各項機能都是不利的,特別是大腦。

有人會不以為然。「孩子熱著了,不會哭嗎?」要知道,孩子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靈敏,他們經常試圖適應外界的環境!如果感到不大舒服,他們經常陷入一種退縮行為——睡眠!其實我們大人,也是如此呢!如果在桑拿房蒸久了,就會昏昏欲睡,或突然進入溫暖的教室準備上課,卻倒在課本上打呼嚕,就是這麼個原因。

所以,讓孩子曬太陽退黃,貌似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做法。方法不恰當,對寶寶造成的傷害,很可能遠遠大於它的療效。

所以,想在家裡處理黃疸,實際上並沒有太好的辦法,也沒什麼特效藥能吃。民間傳言的拿玉米須泡水擦洗黃疸等等偏方,那更是胡扯了。

我們喂這喂那、洗澡、曬太陽,看上去忙忙叨叨為孩子做了不少事情,其實只是讓自己的焦慮情緒稍微平復了些——意義僅在於「我沒有坐視不管,我為孩子做了些什麼」而已。醫護人員的想法何嘗不是如此?而且有些「我沒有不管,而是給了你常規處理的建議,可以免責」的意味在裡面。算過度醫療嗎?有點兒這麼個意思。孩子碰巧好了,經常沒被認為是生理性黃疸自個兒消退了的緣故,而是幹了這、幹了那的功勞,「加速」了黃疸的消退!所以,這些不明就裡、亂七八糟的操作能在我國代代相傳,深入人心,已經脫離了科學本質,有不少人文色彩的因素在裡面。

梧桐媽媽之所以不推薦這些冗餘的操作,我想你已經看出來了——這不能單純抱著「反正無害試試看」的心理去嘗試,它們很可能對孩子是有傷害的。而這種傷害,非常隱匿——我們如何搞懂這個只會哭的小嬰兒發出的不舒服的信號呢?況且,上面提到,這些傻乎乎的嬰兒經常不發出信號!可憐的孩子,奶沒吃幾口,凈吃些水和葯去了——為了一個生理現象,把孩子生生喂成「水桶」、「藥罐」(經常還加上各種鈣劑),本來沒啥事、挺乖的一孩子經常被喂得鬧騰個沒完,甚至永遠喪失了吃母乳的機會,真讓人唏噓不已。

更糟的是,如果孩子不幸是病理性黃疸,這些亂七八糟的操作不光一點兒用處沒有,反而可能加重黃疸,貽誤病情!

所以,我們需要多了解些知識,正視黃疸本質,沒問題就放下焦慮,坦然喂哺;有問題就早發現、早處理,不要被內心無端的擔憂恐懼蒙蔽了雙眼,被偽科學牽著鼻子走。

明個兒梧桐媽媽就國內的診治現狀和黃疸高到什麼程度,我們考慮照藍光的問題和大家講講,敬請期待~

(本 文節選自《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馮欣源(微信公眾號:梧桐媽媽大小寶,wtmmdxb),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任武漢同濟醫 院主治醫師,現為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師從孫時進教授,主攻兒童心理學。讀書期間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第一本《夏娃的困惑 ——全程實用母乳指導,史上最強哺乳謠言粉碎機》已 出世,孕媽媽、哺乳媽媽、新媽媽必備!書有幸得到各位大咖推薦——武漢同濟醫院婦產科馮玲教授,兒科劉 愛國教授,麻醉科梅偉教授傾力推薦!復旦大學社會心理系孫時進教授,武漢大學社會學系羅教講教授傾力推薦!並作序!詳情請加公號,點擊後台右下方有書籍介 紹以及獲得方式。)


推薦閱讀:

TAG:黃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