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通脹的腳步聲
轉載請註明出處:阿甘看天下(ACM_KAKA22)
§ⅰ 霧裡看花
解讀GM新聞,像極了看皮影戲,用心捕捉傀儡身後的絲線,就可以透過文字表象窺視人心。對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喜事,不遺餘力渲染是必須的,完全一副暴發戶炫富、唯恐天下不知的心態;但對於不太想公開的事實真相,往往會採取隱蔽晦澀的手法煙雲模糊處理,渾然無覺間引導讀者進入一個霧裡看花的世界。
8月18日,統計局發布2017年7月份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7月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發揮作用,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總體穩定。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均比上月回落,同比回落幅度在0.8至4.9個百分點之間,環比下降或持平。5個城市微漲,最高漲幅為0.4%。
公式化的口吻上來先講『政策給力』,然後給出『總體穩定』的結論,最末數字佐證『漲幅回落』。對於吃相太過難看的實在無法遮掩,遂輕描淡寫一句『微漲』。眼巴巴等待房價下跌的房奴們看完後什麼感覺?嗯,不出意外一頭霧水。總感覺哪裡不對勁卻又說不上來,明明我所在的城市房價還在上漲嘛,咋說回落了??
玄機就在於「回落的是什麼?是房價漲幅,而非房價本身」。你若較真,人家的統計數字並非經不起推敲,沒告訴你房價下跌了呀,不過是說漲幅下跌而已,然後就是一番諸如『同比下跌幾個點,環比啥啥……』的旁徵博引。買房者無言以對,不買房者信以為真房價在下跌。嗯,要的就是這種咋說都有理的宣傳效果。
一念及此想起一句歌詞,借我一雙慧眼,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房價如此『低調』,另一個更敏感的數字,廣義貨幣M2更加撲朔迷離。
§ⅱ 浩瀚的M2存量
8月15日,央行公布了7月份金融統計數據。7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62.9萬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了0.2%和1%。
對照房價的解讀方式,M2到底是少了還是多了?2016年底155萬億,7個月之後163萬億,你說呢?如此,精心描畫的『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了0.2個和1個百分點』是何居心?跳出數字遊戲,吃瓜群眾只需要知道一點——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下,貨幣仍以半年8萬億的速度在猛增。設想下如果美聯儲不加息,失去這個緊箍咒後會是多少呢?呵呵,不要束縛自己的想像力就好。
沒有比較的數字說服力似嫌不夠,來看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M2是多少。
根據美聯儲8月發布的數據,美國7月末M2餘額13.5萬億美元。我們的M2按當前匯率折算成美元約為24.3萬億美元,是美國同期的1.8倍;再對比下2016年末的GDP,我們74.4萬億人民幣折算合計11萬億美元,而美國是多少?18.6億萬美元。同期GDP不到美國的60%。白紙黑字還有什麼好說的?
作為升斗小民,完全不必理會那些自詡啥啥的人信口雌黃,諸如什麼『M2代表的意義不同』之類高論。M2/GDP作為表徵存量貨幣和實際財富的標尺,從來就不會說謊,而高達163萬億元的M2餘額,永遠是高懸國人頭頂的通漲堰塞湖。
§ⅲ 比M2更真實的社會融資規模
超量M2代表著通漲,深深扯動著國人敏感的神經,這一點有關部門自然心知肚明。有沒有辦法讓M2不那麼扎眼呢?表外融資。上半年M2增速下滑不假,但一個比它涵蓋面更廣的數字——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卻仍在高速增長。多數人關注的只是M2下跌到個位的水面表象,卻鮮有人窺到社融規模飆升的靜水流深。
有何不同?只有涉及到銀行體系內資產負債表變動的金融行為才會影響到M2,而企業藉助債券或股票融資、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外匯貸款……等等所有這些納入社會融資總額的槓桿,在前者都得不到體現。M2隻是露出水面部分的冰山。
8月15日央行數據顯示,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68.01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對照上文扯掉遮羞布,展露出的才是赤裸肥碩的性感胴體哇!再往深一點兒說,社融總額和M2剪刀差擴大,無情揭穿了站台經濟學家那種所謂『新經濟周期』的說法只是不切實際的意淫。真實境況是經濟一直深陷「政府擴張貨幣投資+出口創匯」的泥淖中,從未有片刻兩條腿同時拔出來過。夢,該醒醒了。
小結。對比上半年區區79.5萬億的GDP總量,兩倍多的存量貨幣本身就是引發通漲的巨大隱患。雖然上面一直在高調防範金融風險,央媽也用盡一切手段控制流動性,不遺餘力金融去槓桿和加強金融監管。但是,任何硬幣都是有兩個面的。
另一面是什麼?當然是政府的首要任務——經濟穩增長咯。那麼問題來了,不是學挖掘機到底哪家強哈,而是要保證抽煙模式下的經濟增長,就必須要保持貨幣適度寬鬆。兩個出發點迥然相左的使命,就如同數軸上零點兩側的正負區間,如何做到兩頭兼顧?呵呵,那是人家川哥的事兒。升斗小民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照看自家不斷縮水的錢袋子上方是正經。
§ⅳ 錢荒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看到這裡估計有盆友要問,阿甘你這麼講似乎並不完全對,既然媽媽半年投放了8萬億,為什麼市場上還是感覺錢荒呢?這個話題展開講又是一大篇,姑且不去重複眾所周知的全民投機買房導致社會資本脫實入虛,了解下另一個致命原因。
不繞彎子,這個原因就是資本外流。講到這裡插一句題外話,筆者一直不太感冒G方『資本外逃』這個說法。咱不講紅商和墨吏,只說升斗小民通過正當手段獲取的財富,換一種保值方式難道就算是『外逃』嗎?好吧,你說是就是咯。
眾所周知,2014年外儲餘額最高時達到了3.99萬億美刀,愁得有關部門都不知道該怎麼花,而那時借著東風換刀的人,如今肯定在花前月下賞酒品茗。從彼時起一路回落至當下的勉強3萬億,證明了國內資本『外逃』的動力是多麼迫切。
政府一邊廂發放債券和貸款補充流動性,資本一邊廂瘋狂外流,前者遠遠跟不上後者的步伐,這就是為什麼拚命擠奶的央媽眼睜睜看著市場上的孩子們吃不飽乾癟死去的原因。市場資金狀況非但無法得到緩解,反而變得更為緊張,奶水都流到境外去了嘛。有沒有人認真反思下,造成這種惡果的原因是什麼呢?呵呵。
§ⅴ 去產能導致PPI上升,正在一步步傳導向CPI
8月23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深化央企降低槓桿工作,提出要建立嚴格的分行業負債率警戒線管控制度,高負債央企要嚴控相關投資項目;強化問責,對負債率持續攀升的企業要約談提醒,對造成重大損失或不良影響的嚴肅追責。
嗯,先慨嘆下,代理人花著東家的錢,任性到想買啥就買啥,的確不太心疼的哦。
6月12日財政部印發《國有企業境外投資財務管理辦法》,新規8月1日起施行,提出國有企業集團公司對全集團境外投資履行財務管理職責,包括對境外投資損失的責任人員進行追責。作為升斗小民,筆者看完後呆了一呆繼而苦笑。
哦也,原來以前國企境外投資造成損失居然是沒有問責機制的!眾所周知,國家嚴格限制外匯資本流動性,民企海外投資越來越難,而行內公開的秘密是,國企在海外投資了大量回報率低風險還大的項目,說難聽點經常是血本無歸。問題是,即使親兒子,這麼作爹媽也受不了哇,好在8月1日後該收斂一些了。避談打住。
回到正題。8.23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除了煤炭、鋼鐵等過剩產業外還新圈了重點,要推動火電、電解鋁、建材等行業開展減量減產,嚴控新增產能。文字平淡如水,但背後傳遞出的信號卻是驚心動魄。大家不妨閉上眼睛用腳後跟兒思考下,此舉一出會導致什麼後果?嗯,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價格再次上漲不用懷疑,而一直叨陪末座的電企好日子也要來了,下一步電價大漲幾乎不用懷疑。相關國企發財的機會又來了,而在政策概念市場上,A股短線投機者的機會也將到來。
人為弱化市場的自發調節機制,依靠行政手段去產能強行減產某些行業,導致落後產能國企控制的資源品、原材料價格上漲,從而達到做大做強國企的目的。這條國企獲利捷徑的代價是什麼?嗯,除了讓整條行業產業鏈下游成本上升,相關民企在成本線上欲仙欲死之外,工業製成品價格上升一定會傳導到買單的用戶,最終導致CPI上漲。去產能政策實施後的統計數字不再列舉,規模以上國企推動PPI上漲,從PPI端傳導到CPI端,最終引發民生市場通漲,絲毫不需要懷疑。
§ⅵ 風口的豬價開始起飛
通漲的最後陣地,也最令小民們提心弔膽的當然是食品價格。房子貴了以後可以租,實在不行可以住地下室,但食品要是貴了總不能不吃飯吧?
8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4%,環比上漲0.1%,同比漲幅連續4個月處於「1時代」。樂觀的專家們再一次被放出來並據此推斷——總的來看,當前我國物價運行基本平穩,下半年CPI可能繼續走弱,工業產品價格亦不具備顯著上漲的基礎,總體上不存在通漲壓力。
上文分析過,去產能導致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一定會從PPI端向CPI端傳導,所以那句『工業產品價格亦不具備顯著上漲的基礎,總體上不存在通漲壓力』,拿來噴飯供酒或許可以但不可當真。重點來看食品價格的一個重要標籤——豬肉價格。
8月26日匯金網報道,全國豬價7月底以來大幅上漲,110公斤標準生豬出欄價大有全面突破8元之勢。豬價為什麼在此時開始發力上漲?過去4個月,豬價下跌拖累CPI一直處於1時代,這波豬價大漲會否帶動通漲上漲?
我們談論任何一種商品價格,首先要看供需關係。今年夏天高溫多雨,生豬運輸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導致豬肉供應鏈出現問題,短期內出現下降趨勢,這是外因;內因是市場上重量適合屠宰的豬數量出現了不足。上半年的豬肉價格下跌嚴重挫傷了養殖戶的積極性,讓生豬存欄量顯著下降,而消息靈通的養殖戶此刻正壓著手裡的豬不賣給屠宰企業,生豬匱乏導致市面上的豬肉供應隨之下降。但是,
短期內的供需關係是市場可以自發調節的,因此並不是豬肉上漲的根本原因。
需要明確的是,本輪豬肉價格上漲並非意外,而是補漲。為什麼這麼說?根源還在於半年8萬億任性的貨幣投放上。儘管當下處於所謂『穩健的貨幣政策』周期,但『穩增長』的第一目標牢不可撼,積極的財政政策便無法割捨,導致新增+存量廣義貨幣M2餘額飆升到163萬億元,這是推動通貨膨脹上漲的根本性力量。
多說一句,之所以這些年惡性通漲還沒找上門,感謝居高不下的房價吧,沒有房奴們的無私奉獻,不會有天量貨幣下民生市場的淡定從容。接盤俠們辛苦了。
§ⅶ CPI最後的陣地是食品價格
豬肉上漲之後呢?雞蛋、牛奶、蔬菜水果……最後的糧食呢?
當下需要引起有關部門警覺的是,去產能帶來的PPI強勁帶動下,CPI通漲的苗頭已經開始顯現。風口上的豬肉價格上漲,會不會帶動起整個肉類市場價格上漲,繼而引發民生市場CPI的上漲?如果本輪豬價上漲控制不住,那麼中秋、國慶、新年、春節等等節日次第來臨,下半年控制通漲的目標註定難言輕鬆。
但最應該警惕的始終是糧食價格。眾所周知,我們有充沛的3萬億美刀外匯儲備,可以從國際市場上任性的採購大量不能自給的糧食和食用油,平抑國內市場上成本日益上升的本土糧食價格,令後者時時處於被打壓的低位。由此帶來的惡果已經開始漸漸顯現,低廉的糧食價格,長期受損的利益已經深深挫傷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關於這方面篇幅所限不展開講。
另一方面,隨著中美貿易關係越來越不樂觀,尤其是始自8月份的美國財政部301貿易調查,中美外貿順差縮減已經是板上釘釘,再加上9月份美聯儲縮錶帶來的美元升值壓力,劇烈波動的兩線匯率下,外匯儲備規模會維持在什麼水平?難講得很。同樣難講的還有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始終不要忘記我們龐大的人口消費基數,決定了國際市場上買啥啥貴的基本面。
最後一個意外因素足以徹底顛覆糧食價格,那就是周邊風雲變幻的安全局勢。西南的葫蘆雖然暫時被按下,但病灶未除難保日後瓢會再起來,況且先河之下一旦日後有美元打點不到之處發生意外,安全局勢引發的糧食緊缺和補漲雙重動力,將成為推動糧食價格上漲的最大不確定性。
其實有危機意識的群體,已經在效仿2013年的李老狐狸,通過新舊糧食轉換的方式提前儲備冬糧了,這部分對自己、對家庭高度負責的人,顯然對可能被譏笑為『杞人憂天』並不過分在意。
結語。龐大的貨幣存量,國企PPI傳導向CPI,最終的糧食帶動CPI上漲,三支箭均已扣上弓弦。在世界經濟低迷、隨時可能爆發衝突轉嫁矛盾的局勢下,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步步趨緊之際,極個別經濟體卻還在依賴大規模貨幣擴張政策拉動經濟增長。通漲的腳步聲已經越來越近,未雨綢繆的人需要駐足聆聽,哪怕一時還未到來。
一扇透過現象洞悉本質的窗口,專為財經小白們量身打造。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公眾號「阿甘看天下」。
推薦閱讀:
※這個板塊,04年以來14年上漲概率100%
※廈華電子終止收購數聯銘品,不過這次交易好像未有輸家?
※大咖看兩會:女神董明珠是怎樣系民之所想,道商之所痛的?
※【軍師大講堂】啟示錄—江恩的成與敗(1)
※馬雲六條成功秘訣曝光,雷軍對照後嚇一跳!
TAG: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