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忍受不了的,竟然是這個!

之前和一個好朋友一起到商場吃飯,她帶著2歲的兒子。

剛剛坐定,還沒有開始點菜,就發現小寶寶特別怕生。甚至,如果我這個陌生人,目光持續的關注他,他就會不自在,會躲開,會哼唧哼唧的想要哭。

嘴裡還喃喃的說:「怕~~~~」

好友有點不好意思的趕忙解釋:從小看護的人特別少,除了全職媽媽,就是奶奶,偶爾姥姥和姥爺。

過了一會兒,媽媽要點菜了,小寶寶不讓媽媽點菜;上菜了,緊緊的抓著媽媽,也不太願意讓媽媽吃飯。

他的媽媽和我說話,沒有看他,孩子就會一直發出「哼哼」的想哭的聲音,並且表現的非常不安。

整個吃飯的過程,只要媽媽不關注他,不和他說話,不看他吃飯,就會小聲哭泣狀的發出「哼哼——」的聲音。

孩子的焦慮,讓我特別疑惑的問:「他好像很怕你離開他啊,為什麼?」

她想了想,說:

「有可能,是我一般自己出門不帶他的時候,總是悄悄的就走了,因為如果他看見我出門,肯定就哭,不讓我走了……」

我恍然大悟。

媽媽走了,孩子剛開始沒發現,但是發現以後,一定會歇斯底里的找媽媽,不明白【為什麼媽媽走了】,分離焦慮油然而生。

習慣了,就養成了一種不安和焦慮。

在家裡,或者媽媽在的場合,也一定要緊緊的看著媽媽,不允許媽媽走,不允許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否則就哭和鬧。

一個美國心理學博士,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瓊斯太太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小女兒,黛西。

她一整天都會不停的哼哼唧唧,幾乎總是需要瓊斯太太,總是希望瓊斯太太一直關注她。瓊斯太太試過無數的方法:

責罵、把她推到一邊,或者嚴厲的說「你自己去找事情做!」

但是效果都很差,黛西反而變本加厲了。

有一天,瓊斯太太到集市上面去買東西,結果碰到了一個算命先生。這位算命先生暗示,瓊斯太太的壽命已經不剩幾年了。儘管瓊斯太太不太相信算命先生的話,但是還是擔心自己看不到女兒長大。

於是,回家之後,瓊斯太太突然轉變了對女兒的態度。

她不煩女兒哼哼唧唧了,每時每刻都陪著她、抱她,給她讀故事,一起玩,一起出去遊玩,持續的關注女兒……

黛西當然很喜歡媽媽的這些行為,漸漸的也長大了。

過了一段時間後,黛西開始喜歡自己獨自待著了,她喜歡把媽媽推開,不要求媽媽關注了,也不再要求媽媽陪伴了。

黛西在得到足夠的關注之後,也停止了那些起初瓊斯太太受不了的壞毛病。

為什麼瓊斯太太的女兒「壞毛病」消失了?

為什麼2歲的兒子那麼害怕媽媽離開?

因為他們沒有————【充分關注】自己的孩子。

只有我們在充分關注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才會變得的安定、飽滿、自信,繼而一定會學著回應家長的問題,把我們當朋友。

今天我們知道了:

【充分關注】自己的孩子,會讓孩子的「壞毛病」消失。

有兩個【充分關注】孩子的具體做法,因為有些父母太忙沒時間做【執行流程圖表】,所以,我們把方法變成一步步的操作流程,想試一試的,按照這個執行就好了。

方法一, 耳朵和眼睛都不離開孩子

耳朵不離開孩子,就是【傾聽】;

眼睛不離開孩子,就是【認真關注】。

具體步驟:

第一步:出現在孩子視線範圍內,確保孩子已經注意到你了。

第二步:不問問題,沉默,只聽。

第三步:(要和第二步同時)眼睛認真注視著孩子。

第四步:適當的重複孩子說的話,如:「你是不是在說___?」

第五步:保有好奇心,如:「你能再多講一些嗎?」;「媽媽不確定已經理解了你的意思……」;「你能給我舉個例子嗎?」;』「還有嗎?」

【注意】:

1、家長要表現的真誠,如果假裝好奇,或者漫不經心的聽,孩子是很容易察覺的。

2、關注本身就是一種尊重。孩子最最忍受不了的,其實是父母的【忽略】。

二,說出我們自己的感受

不對孩子做什麼評價和抨擊,只說自己的感受。

用「我覺得……」,「我感到……」這樣來開始和孩子的對話。

具體步驟:

發現孩子做了我們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第一步:用最簡單的話語【陳述事實】【描述看到的一切】。

第二步:觀察孩子的反應。

第三步:對孩子客觀的說「我覺得我快沒有耐心了……」「我現在感到很生氣……」

第四步:表達希望,如:「希望你能……」

第五步:如果孩子沒有反應,或者仍然繼續,這時你要再次說出你的感受,如:「我們很愛你,所以在乎你的感受,希望你也能在乎我們的感受,家人在一起就是要互相照顧彼此的感受。」

【注意】:

1、不要指望一次就成功,因為,根本不可能。

2、如果家長已經精疲力盡,招數全無,表現出來就可以,只要不在語言和肢體上傷害孩子,不用全程都要求自己對孩子保持耐心。

其實,孩子的智商、情商都遠高於我們,只是我們不知道。

步驟都列出來了,馬上就試試吧。

也許,孩子的表現會讓我們驚嘆,歡迎留言分享。


推薦閱讀:

老公只喜歡玩手機,卻不願意陪孩子
在人間已是癲,何苦要上青天
《養個孩子不容易》熱播,引發大眾關注幼兒教育,教育專家井立霞:沒有愛的孩子,很難健康成長
父母和孩子 誰離開誰 ——看紀錄片《零零後》說教育之一
不要過度信奉延遲滿足

TAG:育兒經驗 | 兒童教育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