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桐媽原創) 可能導致母乳不足的原因還會有哪些呢?

作者:梧桐媽媽大小寶(微信公眾號:wtmmdxb)

(跟北京大學醫學博士,曾經的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復旦大學兒童心理學博士後,二胎媽媽一起育兒!——這是同一個人……)

奶水不足(七):可能導致母乳不足的原因有哪些呢?(第二彈)

以下因素,可能對奶量有些影響,但通常較為輕微。消除原因,頻繁喂哺,很快奶量就能迎頭趕上。

之所以列舉這些因素,是因為它們的主要問題是寶寶哭鬧比較多,吃奶比較頻繁或持續時間較長,看上去「沒奶吃」的癥狀比較明顯,讓一家人挺擔憂。了解了前因後果,結合自家母親和孩子的情況,針對性處理,效果大多很理想,也大可不必憂心忡忡。

1)寶寶吃奶的實際時間過短。

吃奶較急、較用力的「大快朵頤」寶寶一般會吸吮5~10分鐘,另一些吃吃停停的「馬拉松」寶寶,可以吃40分鐘甚至1小時以上。這些都是正常的。

以下情況,可能讓媽媽以為寶寶不再吃了,吃飽了,而停止進一步喂哺。喂得少了,自然奶量減少了。

①有些媽媽的噴乳反射特別明顯,而寶寶的吞咽動作還不是很協調,他可能會嗆到,把乳頭吐出來,有些寶寶會嚇得大哭,一時半會兒不肯吃奶。

②一些乳頭混淆的寶寶,也會在第一次奶陣結束,以為沒有奶了,吐出奶頭不再吸吮。

③一些寶寶比較貪玩,容易受到環境影響。有些寶寶喜歡「吞吞吐吐」玩弄乳頭和乳房,時不時吐出乳頭觀摩觀摩,還拿小手摸摸揪揪;有些寶寶像「美食家」一樣,舔舔嘗嘗;有些寶寶吃一會兒,便吐出奶頭,四處看看……事實上,他們把媽媽的乳頭當成玩具或零食了。

④「馬拉松」寶寶,往往吃吃睡睡,睡睡吃吃,折騰挺久。他們經常含著乳頭睡著,媽媽拔出乳頭,他又會半睡半醒地尋找,含著吸兩口繼續睡著。注意,最好不要給寶寶穿過多的衣服,太熱也會讓他感覺睏倦。

⑤把寶寶帶到新的環境,他經常左顧右盼,不好好吃奶。比如一些媽媽讓家人定點兒把孩子帶到工作地點來吃奶,他吃一會兒就不吃了,四處張望,玩得不亦樂乎。媽媽以為孩子飽了,接著去上班,沒一會兒他又哭起來,想把媽媽找回來吃奶。

這些寶寶經常被照料者誤會,以為他們吃了一段時間,不想吃了。有時候,媽媽以為孩子吃飽喝足了,就把孩子給別人抱了。有些人看到馬拉松寶寶吃個沒完,依稀想起不知從哪兒看了這麼個理論,乳頭不能含這麼久,慣壞了可不行,奶早就吃完了,後面都是吸吮安撫,於是苦口婆心規勸新媽媽別再餵了,上手拿(搶)孩子要幫忙抱。

而這些還想吃奶的「熊孩子」,換了照料者,有時候反而一臉疑惑,思考觀察,一時半會兒忘記了還想吃奶這種事,有些孩子還會出現退縮反應陷入睡眠;有些寶寶沒一會兒就開始哇哇大叫,想接著吃奶,大伙兒當然容易認為是媽媽奶水不夠,沒能喂好寶寶!

「根本沒多少奶,所以吃一下就不吃了!過一下又餓!」「是不是奶不夠吃?吃這麼一小會兒,餓得沒勁,光睡覺!睡又睡不踏實,一放下就醒,都抱一天了!前兩天餵奶粉睡得好多了!」也有些老人家,依稀記得自己當初哺乳的光景,「我們當時就喂個10分鐘,差不多就飽了,管好久哩。哪像這樣,吃大半個小時,過十幾分鐘又要吃?」(大寶寶、小寶寶吸吮時間不一樣的,大寶寶吸吮需求趨於減少。)

媽媽的奶量往往也會隨之受影響。寶寶吃得少了,自然按需分泌的奶水就變少了。寶寶沒認真吸吮,吸到的多半也是前奶,並不「扛餓」。

對付這類寶寶,倒也並不難,關鍵的一點,就是媽媽親自照料寶寶!別只想著喂完奶,就給別人抱或陪玩。他人的參與,往往只會把事情攪得一團糟,還給你添不少「負能量」。

寶寶愛「走神」,媽媽就把他帶到一個安靜又無聊的環境吃奶,嘰嘰喳喳的家人在一旁盯著,顯然不妥。寶寶喜歡吃吃玩玩,只要寶寶醒著,就多觀察觀察,只要乳頭在跟前,他可能過一會兒又偏過腦袋,張嘴索要。如果這樣來回折騰讓你感覺厭煩,乾脆拿個手搖鈴或布書,陪寶寶好好玩玩,寶寶玩累了,餓了,該睡了,自然會好好吃奶。如果「馬拉松寶寶」吃個沒完,那就側卧奶睡,與他同吃同睡,大人輕鬆不少。你很擔心,「這樣會不會慣壞寶寶?大人只陪著餵奶,生活質量好差呀!」別擔心,只要寶寶吃滿意了,他很快就能發現,生活里好玩的事情很多,沒日沒夜吃奶,也挺無聊。愛夠了孩子,他反而不會纏著你不放了。

2)寶寶含乳方式不正確。

通常情況下,寶寶含住媽媽的乳暈和乳頭的時候,新媽媽會有乳房組織被寶寶的舌頭瞬間「鎖住」的感覺。而少數寶寶並沒有真正學會含乳方式(舌頭捲住乳頭,牙床擠壓乳暈),卻沒有強烈的抗議,可能費了很大的力氣,卻吃了很少的奶,也較難有效地刺激乳頭,進而刺激乳房產奶。

不過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多見於吃吃睡睡的早產寶寶。這時媽媽將乳房送進寶寶口中的方式也應該略有不同——對足月寶寶而言,媽媽用二指夾住乳房,壓扁後送入寶寶嘴裡就行;對於早產寶寶,需要媽媽手掌呈環形捏住乳房後部,將脹大一些的乳頭和乳暈送入寶寶口中,幫助其含乳。

新媽媽往往需要向專門的母乳諮詢機構尋求幫助,盡量學會正確的送乳方式,用心體會乳房被寶寶舌頭捲住的感覺,這需要很強的信心和很好的耐心。有些早產寶寶吸吮力度較弱,對沒有體會過嬰兒含乳感受的新媽媽是很大的考驗。

對於這類寶寶是否需要添加牛奶,國際上仍然存有爭議。梧桐媽媽仍舊建議媽媽們努力一把,縝密觀察。絕大多數寶寶最終還是能夠學會含乳和吸吮,即使暫時體重增長減緩,也能迎頭趕上。倘若太早放棄,寶寶被剝奪最天然、最健康的口糧,還是非常可惜的。詳見上述「體重增長過緩」章節。

不過,如今含乳方式不正確,最常見於乳頭混淆的寶寶。他們吃過奶瓶,不怎麼會吃母乳了。具體內容和糾正方式詳見「乳頭混淆」章節。

很多媽媽們看到寶寶不會含吮,經常責怪自己的乳頭長得不好,長得太大、太小、稍微內陷……這通通都有罪!尤其是看到很瘦小的早產、低體重寶寶,那麼點兒小嘴要含住這麼大個乳頭甚至乳暈,非常疑惑,真是擔憂啊!於是,這些最需要母乳的小寶貝,反而更容易與母乳失之交臂。媽媽們對自己的乳頭很是內疚自責,一旁觀摩餵奶的親友,也跟著指指點點,口誅筆伐,掏出自己的乳房一陣比較(蜜汁尷尬……)。

其實真沒有必要。人有高矮胖瘦,臉有方圓梭尖,乳頭也有大小凸凹,太正常不過了。不同程度乳頭內陷的幾率超過1/3,過大、過小更是多到無法統計。通通都有問題,孩子吃不上,沒奶粉幫忙,是不是人類很快就要絕種了?數十年前,各種各樣的乳頭孩子都能吃,如今孩子怎麼變得這麼挑剔,一溜水兒都不會吃了呢?這不符合遺傳學、進化學規律啊!所以,媽媽們面對這些負能量的傳言,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沒有奶瓶的干擾,始終不會吃奶的孩子還是極少的。

不過,總體而言,如果乳頭內陷嚴重些,乳頭大得比較離譜,孩子遇到的困難的確會多一點。一開始寶寶與媽媽的乳頭都有個磨合期,這類寶寶可能反覆嘗試的次數和時間更多些。希望媽媽放下焦慮,多點耐心,不要過於依賴奶瓶和他人的幫助,你想通過乳房與寶寶建立親密聯繫的願望,他一定能感受到,絕大多數孩子都能與媽媽磨合好,迅速get到這項新技能。要知道,吃奶,是小動物的生存本能,連吃都不會,沒奶粉幫忙就該把自己活生生餓死的小孩,那真真是極少的。

不過,內陷的乳頭,的確更容易出現乳頭皴裂;乳頭混淆的孩子,也經常把媽媽乳頭吃破。這很疼,經常會讓媽媽們在或長或短的時間內放棄皴裂側的母乳餵養。這種「奶少」,通常是人為因素使然。具體內容及處理方式詳見「乳頭皴裂」章節。

另外,還有些發育上有些特殊的寶寶,比如唇齶裂、舌系帶過短的寶寶,對媽媽乳頭形成不了足夠的刺激,還是有可能的。他們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含吮問題,吸奶動作似乎總也不那麼流暢,還經常嗆奶。如果是這種情形,需要向醫務人員和哺乳指導專員尋求可靠的建議。「唇齶裂寶寶吃奶」詳見相關章節。

3)媽媽哺乳方式有誤。

比如聽信老人經驗或網路文章介紹的「兩側乳房5~10分鐘輪換餵奶法」,乳房裡經常會殘存較大量後奶,有可能減少奶量。

4)早產或特殊疾病寶寶,吸吮相對較少。

早產寶寶很可能吸吮力氣較小,容易疲憊,且早期睡眠較深,因此吸奶較少。處理有爭議,梧桐媽媽仍建議繼續哺乳觀察,但不可盲目,隨時諮詢醫生。具體詳見上述「判斷奶量是否充足」章節。

此外,一些患特殊疾病寶寶,如患心臟疾病的寶寶吮吸時可能增加心臟負荷(這一點有爭議,目前研究傾向於認為媽媽存在噴乳反射,寶寶吃母乳比吃奶瓶更輕鬆,但早期剛吸吮的時候和長時間吸吮可能會讓寶寶感覺累);神經系統疾病可能會使寶寶吸吮反射出現障礙;寶寶面部缺陷如唇、齶裂,口腔功能運動不良,均可影響寶寶吸吮乳房而減少泌乳。

5)使用安撫奶嘴。

這會滿足寶寶的吸吮需求,減少其吸吮乳頭時間,妨礙母子間形成合適的供需狀況。

雖然有些文章建議,對於一些吸吮需求特別旺盛的寶寶,可以採用安撫奶嘴,讓寶寶消停會,媽媽不至於累壞。但我個人是持保留意見的。畢竟媽媽需要寶寶的吸吮需求來幫助自己增長奶量,而且形成固定的安撫和入睡秩序,寶寶會很好帶。養成吸吮安撫奶嘴的習慣,的確有些孩子將來不容易戒斷,可能會出現齒列不齊的情形。

6)使用不合適的吸奶器。

長時間使用護乳頭罩等,會讓媽媽乳頭缺少直接有效的刺激,下丘腦分泌泌乳素減少,影響母乳產量。

7)新媽媽過於緊張、悲觀、憤怒、焦慮等。

夜間頻繁起夜,白天忙於應酬,睡眠時間過短。泌乳素是快樂激素,由下丘腦分泌,受到各種應激激素影響、調控,且存在一定晝夜節律,因此,良好的心情調試和充足的睡眠是必要的。

不過,受生理因素和環境影響,新媽媽們產後難免出現焦慮、抑鬱的情緒。民間也有些說法,「生氣的奶有毒,不能喂」,「一生氣奶就少」。的確有不少新媽媽問我,「梧桐媽媽,

我該怎麼辦,昨天跟家裡人吵架,一吵完奶就沒了,根本一點兒也不脹了,寶寶吃不飽,今天餓得直哭啊!有沒有什麼又好又快的催奶辦法?」

心理因素對奶量影響的確是客觀存在的。就好比我們生氣或憂傷的時候,經常影響口水和胃液的分泌,「茶飯不思」,當然也有人反其道行之,不高興的時候就喜歡吃東西,讓美食產生的愉悅的荷爾蒙反應來對抗頭腦中不愉快的激素水平。如果我們對老公有意見,「性致」不足,或者對性生活過於緊張排斥,下體分泌的「愛液」也會減少,感受就不那麼愉悅。所以,放鬆心情,這些問題很快就能解決,畢竟多數人不會天天心情不好不想吃飯,也不會天天對老公有意見很排斥做愛,過兩天心情好點兒一切就正常了。奶量也一樣,新媽媽情緒恢復後,很快就能迎頭趕上。

其實呢,媽媽們也不用過於緊張。一過性的應激激素影響,對泌乳素乃至奶量的影響十分有限。只要寶寶頻繁吃奶,奶量很快就能上來。現在產後抑鬱這麼多見,我們觀察到很多存在明顯抑鬱傾向的新媽媽,倘若能夠堅持哺乳,雖然她們信心並不充足,也總感覺不到乳房脹滿,但她們的寶寶生長發育曲線也基本正常。

可喜的是,就像上述提到,有些人會用美食來療愈自己糟糕的情緒一樣,新媽媽和小嬰兒是互相需要的,小嬰兒吃奶能產生快樂激素——泌乳素,是媽媽糟糕心情最好的療愈劑。同樣有抑鬱傾向的新媽媽,餵奶、不餵奶,很可能結局大不相同。選擇堅持哺乳的新媽媽,通常更容易、更快地走出心理低谷,從成功喂哺和嬰兒滿滿的愛的回饋中得到自信、勇氣,用滿滿的愛意給自己的心穿上盔甲,所向披靡。

所以,偶爾生氣不打緊,給孩子堅持餵奶吧。不過,給小嬰兒營造一個和睦、愉悅的家庭氛圍,對他的安全感建立真的非常重要。孩子哭,通常不是因為餓——哪怕是出生不久的嬰兒,他們的情緒都十分敏感,一旦覺察到大人間或明或暗的分歧和爭鬥,經常會惶惑不安哭鬧抗議啊!我很理解你,可能受各種客觀因素影響,擺平所有的家庭問題實屬不易,不過孩子一定會給你勇氣,讓你變成「三頭六臂」、「左右逢源」、「無往不破」的「超人媽媽」的,我相信你,也請相信自己。

8)新媽媽乳頭皴裂、疼痛,減少餵奶時間,從而影響泌乳。

也有些媽媽患乳腺炎,脹得要命卻不敢給孩子餵奶,去醫院打吊瓶。等到乳腺炎好得差不多了,奶水也減少了挺多。

相反,乳腺炎多半是寶寶吃少了,小嘴沒「跟上」乳房分泌的「趟」引起的,早期更應該頻繁餵奶。至於用藥,絕大多數抗生素都挺安全。詳見下述「乳腺炎」、「哺乳期用藥」章節。

9)新媽媽內衣或衣服不夠寬鬆。

乳房過早感受到脹滿感而反饋給頭腦,會減少泌乳。有些研究認為,現在許多文胸質量不好,劣質的纖維脫落後進入乳腺管道造成堵塞,所以現在大量的新媽媽奶水不夠吃,還愛堵奶。這個說法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剛開始泌乳的時候,乳腺管道分泌物中檢測到衣物纖維成分,是很有可能的(這麼點兒量,寶寶吃進肚裡,原樣拉出來,並沒多大事兒)。不過由檢測到纖維成分,推斷奶水不夠吃與此相關,這邏輯關係的確非常牽強附會,也沒有任何進一步的研究證實。媽媽天然的噴乳反射,和寶寶按摩乳竇的小嘴,「能耐」都不是蓋的哇!媽媽寶寶天然配合,基本都能將乳腺管道弄得挺通暢。

至於「堵奶」有無危害,如何處理,詳見下述「堵奶」章節。堵出一兩個「奶塊」,也不用緊張,儘管堵住的腺體一時半會不好用了,然而其他通暢的腺體,完全能夠代償其功能。媽媽們大可放心。

10)新媽媽產後懼怕再次懷孕而口服避孕藥。

裡面的雌孕激素成分會抑制垂體分泌泌乳素,可能會減少奶量。儘管如今避孕藥中雌孕激素成分較少,能否在哺乳期安全使用,學界尚有爭議。不過,多數學者仍然傾向於不要用此類藥物,不僅可能影響泌乳,進入乳汁中還可能對嬰兒發育產生影響,比如一些文章認為,某些男寶寶乳房增大、女寶寶陰道上皮增生,可能跟其母親口服避孕藥存在關聯。

所以,綜合看來,哺乳期由男方工具避孕是最為安全、穩妥的。至於產後能否上環,什麼時候上環比較穩妥,每個媽媽生產及產後恢復情況不同,一定得諮詢婦產科專科醫生意見。吃藥不一定安全,有很好的替代方式,為什麼不用呢?謹慎起見,媽媽們還是不要承擔這個風險為好。

11)媽媽再次妊娠,體內雌孕激素增加,也會引起乳汁分泌減少。

據國外有關調查統計,多數媽媽受孕後奶量會減少,但孕期哺乳一般能夠維持寶寶需要,部分媽媽甚至可以堅持整個孕期(多數媽媽是在孩子能吃輔食之後懷孕,寶寶對奶量的要求也趨於下降。懷孕6個月以上,絕大多數媽媽的前一個寶寶已經超過1歲,母乳從「主食」慢慢變為「零食」,漸漸「退居二線」),等二寶生出來,兩個孩子一起喂哺。

不過,多數媽媽還是會在孕期某個階段中斷哺乳,主要是奶量減少的主觀感受日趨明顯,媽媽腹部漸漸增大,也會讓餵奶行為變得挺困難。還有些媽媽奶水味道有些變化,孩子可能會出現拒奶的行為。

我國很多地區流傳著些說法,懷孕後「奶水有毒」,不能餵了!那麼,有肚裡的小寶寶分享媽媽提供的養分,奶水質量會不會變差呢?較真的西方科學家也作了不少研究,證實懷孕後母乳營養成分變化並不大,完全能滿足第一個孩子的需要,可以放心喂哺。媽媽可以口服補充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等複合製劑,比如有些營養素相對而言容易缺乏些,懷孕後需要量卻不小,比如鐵、鋅、鈣等。

國際母乳協會建議,懷孕後不需要刻意停喂母乳。梧桐媽媽個人也是非常希望堅持母乳的。除了供給營養,增強免疫力,孩子的心理安撫作用無可比擬!

有過哺乳經驗的媽媽應該能理解,寶寶哭了,奶頭一塞解決了;寶寶晚上醒了,奶頭一塞,又解決了。特別好帶,媽媽也很輕鬆!這是因為寶寶還處於口欲期,與自然離乳期(目前學界普遍認為是2~4歲,有學者根據大猩猩的自然離乳年齡推算,人類寶寶吃到6~7歲也完全有可能)相對應,來自媽媽乳房的安撫作用,異常強大。大量西方研究證實,總體而言,過早斷奶的孩子,焦慮、抑鬱情緒增加,攻擊性較強,這種心理狀態可能會持續很多年,乃至成年!詳見「斷奶」章節。

我們是否必須考量第二個孩子的需求,而中斷第一個孩子的口糧呢?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孕期哺乳可能增加宮縮和出血的概率,如媽媽有這些傾向,孕期哺乳需慎重考慮。

梧桐媽媽在大寶1歲左右懷上了二寶。當時也很糾結,宮縮和孕期出血很頻繁,但還是堅持喂到二寶四個月。後來,大寶吃了奶粉,再也不肯吃我的奶了,見到撩起衣服想餵奶的我就絕情地推開(淚目……),嘴裡「啊啊」地指著奶粉盒子示意。我拿吸奶器試試,也基本吸不出多少奶了。這奶斷得真是猝不及防。親身體會過,奶量是真的會減少,孩子也可能抗拒。不過,大寶進入了terrible two,又因為二寶來臨缺乏安全感,經常哭吵,我只能抱著他哄很久,他卻並不怎麼買賬,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二寶在一樣的年齡,奶頭一塞,特別好哄,因此很乖很好帶!兩個孩子一對比,我突然理解了科學家們研究出來的結論,過早斷奶,可能對孩子性格有些負面影響,這不一定是暴力斷奶產生的心理傷害,主要是斷奶後很長一段時間,安撫孩子的難度,要提升很多!一個時常不安而哭吵,難於安撫的孩子,會將這種心理狀態和應對模式延續很久,也就不難理解了。

我時常心想,如果大寶真能吃到二寶出生,兩個孩子一邊一個奶頭,他會不會很安寧,很幸福,很高興與親愛的小弟弟一起,親密無間地分享媽媽呢?

所以,孕期是否堅持哺乳,全看個人選擇呢。

12)乳母吸煙、飲酒。

包括幾乎每個新媽媽都會喝的傳統「下奶神器」——米酒,都是會減少奶量的(具體詳見下述「退奶、漲奶的食物、藥物」章節,以及《夏娃的困惑——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一書》「酒精」章節)。

吸煙時,尼古丁作為一種縮血管的物質,自然會減少乳汁分泌,一些有害成分也會進入乳汁中。曾有科學家就此進行實驗調查,每天吸煙10~20支的婦女,在1公斤乳汁中可分離0.4~0.5mg的尼古丁。還有學者認為香煙中的物質能直接影響泌乳素分泌。煙味常能滲透進媽媽的皮膚和衣物,緩慢地「二次釋放」,掩蓋媽媽天然的體香,可能會讓寶寶煩躁不安,甚至抗拒媽媽的懷抱和乳房。

吸煙除了影響奶量,讓寶寶厭食,壞處多多,很多都是潛移默化的長期影響,不易察覺。香煙中的有毒物質可不止是大名鼎鼎的尼古丁,還有氫氰酸、甲醛、丙烯醛、二噁英、胺類、亞硝胺、苯並芘、甲基肼、酚類、萘類、砷、鉛、汞、鉻、釙-210……根據WHO數據,煙霧中含有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已知的有害物質至少有250種,已知的致癌物質有69種。燃燒後產生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2.5等懸浮微粒。這些都會影響孩子健康。

①吸煙刺激孩子氣道,造成其敏感性增加,容易腫脹、發炎,煙霧中的有毒物質也常會影響孩子免疫力。因此,吸煙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生病,上下氣道感染、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發病率都會增加。

②由於氣道腫脹、狹窄,甚至局部組織增生,寶寶鼾症幾率增加,嚴重的孩子甚至能引發呼吸暫停,猝死幾率增加。寶寶還會因為慢性缺氧,白天萎靡不振。

③由於氣道容易感染,相應的中耳炎、鼻竇炎、扁桃體炎等耳鼻喉局部疾病的發病率也相應增加。

④尼古丁等有毒物質進入乳汁,被孩子吃下,容易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特別是腦部發育。寶寶小的時候煩躁、難帶,大一些體格發育遲緩,甚至可能影響智力發育和心理健康!曾有科學家作了統計,吸煙媽媽的孩子到了學齡前,平均身高低於不吸煙媽媽的孩子,記憶力下降,閱讀、計算、邏輯推理能力平均要落後3~5個月。

⑤這些有毒物質讓寶寶食慾下降,腸絞痛發病率也會相應增加,孩子經常哭鬧,難帶。

⑥煙草產生的毒物還會影響寶寶的心血管系統,基礎心律增快、心律失常的現象會增加。

⑦吸煙會增加嬰兒猝死率。德國曾經進行了一項大規模調查,孕期准媽媽吸煙,寶寶出生後嬰兒猝死綜合徵發病率會提高3倍,哺乳期媽媽每日吸煙超過20支,寶寶猝死幾率增加5倍。哺乳期如果父母都吸煙,寶寶猝死率要比媽媽單獨吸煙高1倍,僅爸爸吸煙,寶寶猝死率也會增加。

⑧父母吸煙,兒童蛀牙,以及成年後患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幾率增加。

吸煙不光對寶寶不好,對媽媽自己也不好。吸煙會加速容顏衰老,影響免疫力、內分泌代謝和心腦血管健康,不孕不育、流產死產、存活胎兒體重減輕或致畸、月經不調、呼吸系統疾病、癌症發病率也相應增加。

因為這些揮發性毒物能進入家庭織物,比如窗帘、沙發中,二次釋放的時間可以長達數月直至半年以上,媽媽即使不哺乳,也得天天與孩子接觸,所以無論是否哺乳,母親都最好不要吸煙,父親也是如此。

13)乳母吃了「退奶」的食物、藥物。

具體詳見「退奶、漲奶的食物、藥物」章節。

13)一些使用化妝品的媽媽,乳汁分泌可能會減少。原因不是很明確。

有些文章認為劣質化妝品中含雌激素、重金屬等物質,可能會影響奶量及奶水質量。我個人並不贊同這個說法,畢竟這些東西從皮膚吸收入血,在半個身體的血管中「旅遊」一圈,透過血乳屏障進入乳汁,被寶寶吃下,吸收入血後再經過寶寶肝臟的「首過效應」過濾和代謝一遭,再進入全身血循環,稀釋後產生生化效應,簡直是微乎其微,所以大可放心。世界衛生組織基於大量的研究證實,母乳媽媽是可以化妝,也可以燙頭髮的。

不過,這些玩意通常添加了香味劑,改變了媽媽天然的體香,有些寶寶可能不喜歡,抗拒媽媽的懷抱或吃奶。另外,媽媽們一般抹化妝品做什麼呢?還不是為了出門應酬?寶寶吃得少了,奶量自然也就減少了。

列舉了這麼多原因,發現一個共同的事實:最影響奶量的,不是食物,不是藥物,不是生氣,不是月經……而是寶寶吃得少了!吃得越少,對奶量影響越嚴重,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添奶粉!其他這些影響奶量的因素,都是「小打小鬧」,規避(除了懷孕)後讓孩子頻繁吸吮,奶量很快就能補足。

請相信梧桐媽媽,更要相信自己喲!

本文節選自《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馮欣源(微信公眾號:梧桐媽媽大小寶,wtmmdxb),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版權所有。轉載規則請添加公眾號後,後台回復「轉載」獲取。購買新書可以戳文章末尾「閱讀原文鏈接,也可以添加公眾號,後台右下方有書籍詳細介紹和微店二維碼。」


推薦閱讀:

寶寶每次吃多少奶才算夠?
忘憂草之安全儲存母乳的困擾
寶寶綠色大便是怎麼回事?寶寶拉這4種大便要立即去醫院!
「催奶食譜」好吃又營養,寶寶媽咪齊分享!收藏!轉發!

TAG:母乳餵養 |